禅心无语·后记
《禅心无语·后记》
圣凯法师
我常常自嘲:毕竟是一介书僧,不能领众修行,亦不善于处理事务,只能以写作、自修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写作分为三种:学术研究的论文、现代感很强的杂文、抒情式的散文,而自己开始写散文,则是源于日记。
刚到中国佛学院读书时,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每天写一篇两页纸左右的日记。不是为了记事,纯粹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时间久了,便整理一些,于是便成为随笔或散文。
岁月无痕,出家已经有十五年了,仍然无法摆脱少年的稚气,但是头上的白发都已悄然隐于其中,只剩下支离破碎的记忆,在深夜的脑海中偶尔泛起。
平兴寺的三年,是纯粹的“小和尚”生活,挑砖搬瓦,采茶种菜,学习经教,早晚课诵……那时的生活非常艰苦,从每个月五块钱的单资涨到后来的十五块,可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我却无福消受,因为都已经送给医院了。山上的供养很少,全寺二十多人,经常是将一个苹果分成四份,这样大家才能全部吃到。那时的生活很单纯,也很快乐,每天都是简单而又重复的体力劳动,最快乐的事情是坐在山上,跟着界参师父学唱赞,让高昂的梵音响彻山谷……
界诠师父回到山上,改变了我们这些小和尚的生活方式。他创办了“普隐学堂”。于是在劳动以外,大家便有了集中学习的机会。我既是学僧,又是老师。师父有时不在山上,便由我代讲。记得有一次讲《遗教经》,讲到“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自己根本理解不了,查过癘益大师的注疏,更是糊涂。但是,那天却讲得非常好,竟然能够顺利地解释清楚。我是这些学僧的头儿,上午带着他们学习,下午一起到山上劳动,有时一起“捣蛋”,经常遭到师父的痛斥。
中国佛学院的七年,宁静、古朴的法源寺,郁郁葱葱的丁香花,沧桑悠久的古碑,带来一种诗意梦境般的生活。于是,读书、写作、上殿成为生活的全部。丁香花树下的晨读,深夜漫步庭院的沉思,无忧无恼的书斋生活,都成为难忘的记忆。
南京大学的五年,生活成为一种具体的现实,论文与杂文成为写作的重点。于是,隐在城市的水泥丛林中,易触的心变得坚强,枯涩的笔头无法再留下岁月的梦。人生的得失,不能去比较,只能去承受。
一颗感恩的心,忏悔惭愧的心,哲思与诗意,是生活的感受。在长辈的关心下,同参朋友的支持下,当年的毛头小孩正慢慢地成长。两位师父的恩德,永生难忘。无论身在何处,界诠师父总是最好的朋友,在人生的失意与转折时刻,他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界静师父虽然身在海外,对我亦是倍加爱护。传印老法师、姚长寿老师、湛如法师、赖永海教授、徐小跃教授,正是在这些师长的教导下,自己在学问上才能有所长进。觉醒法师、妙灵老法师、惟俨法师对我南京大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完成这段学业。还有许多名字,是我永远铭记在心的。
法界无尽,众生无尽,感恩无尽!十五年的生活,除了留下一段段回忆之外,便是这些文章。于是,出版一本散文集,成为生活的一种纪念。感谢宗教文化出版社的韩松、王志宏两位老师,在出版方面所给予的帮助。黄夏年老师、释印严法师提供了许多图片,全国政协委员、原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罗开富先生拔冗为该书作序,为本书增色不少。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