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不作不食”思想略探
禅宗“不作不食”思想略探
圣凯法师
一、序言
按照印度佛教的传统,僧尼是属于不生产的阶层,经济生活全部依靠民众的布施,比丘以托钵乞食得到食物。佛教传到中国,随着佛教的发展,僧尼人数增加,国家财政困难,再加上僧尼素质低下,所以大量的僧尼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这样,当然会发生“废佛”的不幸事件。所以,中国佛教的祖师大德以戒律精神为基点,制定符合中国社会特点的佛教制度,便出现清规。于是,僧尼便由不生产变为重视生产作务,而且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为僧尼的生活准则。
在律典中,明文规定比丘不得掘地,如《四分僧戒本》中说:“若比丘自手掘地、教人掘者,波逸提。”《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掘地戒》说不掘地有三大好处:
《多论》,不掘地坏生,三益:一、不恼害众生故;二、止诽谤故;三、为大护佛法故。若佛不制此二戒者,国王大臣役使比丘。由佛制故,王臣息心,不复役使,得令静缘修道,发智断惑,是名大护。
由于不掘地有三种好处,所以僧人不能从事生产劳动。
在东晋时代,罗什所译出的《佛遗教经》中说到,沙门禁止的诸种行为中,便有“安置田宅、一切种植、斩伐草木、垦土掘地”,所有田野园林生产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遗教经》在中国具有相当的权威,十分普及,唐太宗曾下令书写《遗教经》,以作为僧尼遵守的规范。
随着禅宗的兴盛,祖师大德开辟山林,创造了“农禅合一”的僧伽经济制度。到了唐代中期,各种生产劳动已是禅林常课,“农禅合一”成为固定的传法形式。大致在唐宪宗时期,一个散置江河南北无数浅山丘壑之中的丛林体系得以确立。而对于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依靠菩萨戒与僧制,以中国方式转化成中国人的佛教,根据时代与社会环境的调整改观,在历史的步伐中,终于出现了中国式的戒律,即所谓“禅门清规”。
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提出
禅宗史上,最先制定清规的是百丈怀海(749—814),可是怀海所制定的《百丈清规》早已散佚,无从知其原形。现存的《百丈清规》虽是同名,却是元代所成立的《敕修百丈清规》,与唐代的《百丈清规》内容不完全一样,这是众所周知的。至于百丈所制定的清规是否确实存在,日本近藤良一先生说:
百丈清规当初并未以成文律存在。百丈所创的规矩被称为百丈清规,是在十二世纪后半,禅宗宣布成立,当时因编纂了灯史类,为使自己的法规权威化,而出现百丈清规。
依近藤先生的说法,百丈清规是十二世纪在编纂灯史类时,将口传的法规权威化的作法,从而对百丈清规的真实性提出怀疑。但是,中国僧团很早就存在某种形式的“僧制”以作为生活规范,而众多修行者共同生活时,必须要让共住者知悉规矩,所以也就必须提示成文的规矩,始能维护丛林生活的权威。在后世灯史作者的历史眼光中,百丈亲自制定的清规,当初应该就已成文。宇井伯寿先生也认为百丈本身有制定清规,而且《景德传灯录》中“百丈传”所附录的“禅门规式”便采用当时的百丈清规,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百丈清规存在的真实性。
在百丈清规中最特别之处,便是将“普请法”制度化,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敕修百丈清规》卷六说:
普请之法,盖上下均力也,凡安众处,有合资众力而办者……当思古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诫。
普请就是“上下均力”,也就是全山大众齐力劳役,甚至从事生产行为,叫做“作务”。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已成为禅门的根本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后来的中国佛教。
那么《敕修百丈清规》中所说的名言,其来源何处呢?《百丈山大智禅师语录》中可以见到:
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众皆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云:吾无德,争合劳于人,师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食,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言,流播寰宇矣。
所以,我们可以明白“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百丈山怀海禅师的名言,成为中国丛林的千古名训,这标志着禅宗僧团在经济上的独立,摆脱了檀越依存制度的困惑。
原来,佛教僧团禁止从事生产,以乞食为正命,而百丈积极提倡不作不食,这是基于一定时代背景而提出的。道端良秀先生认为有内外因缘,第一外在因缘,便是对儒道二教及当政者攻击沙门不耕不织、浪费衣食所作出的强有力的反击;第二内在因缘,脱离佛教形式化及律法主义,在中国建设真正的佛法,这是很大的佛教革新运动之一。
佛教传到中国,由于中国国土广大,对劳动力的要求比较迫切,所以沙门不耕乞食为生,当然会招来非难。如《广弘明集》卷十三中所载,唐代道士李仲卿《十异九迷论》其中之一“迷”即是:
若一女不织,天下为之苦寒;一男不耕,天下为之少食。今释迦垂法,不织不耕,经无绝粒之法,田空耕稼之夫,教缺转练之方,业废机絍之妇。是知持盂振锡谁凭?左衽偏衣于何取托?故当一岁之中,饥寒总至,未闻利益,已见困穷,世不能知,其迷四也。李仲卿所攻击的正是僧尼不耕不织,增加不生产者,从而给人民生活带来许多困难。
从儒家当政者来说,随着僧尼人数的增多,给国家的财政上造成困难,如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都官员外郎彭偃“删汰僧道议”:
今天下僧道,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一僧之食,岁计三万有余,五丁所出,不能致此。
所以,历来的废佛法难事件,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寺院经济的膨胀,形成与国家财政对抗性质,从而引起当政者想废除寺院经济,归国家所有。
儒道二家对佛教不耕不织的攻击,从佛教界来说,则做出一定的回应,如法琳《辩正论》对李仲卿第四迷的回答:
谋道不先于食,守信必后于饥。是以桀溺矜耕,孔子譬诸禽兽;樊须学稼,仲尼讥于小人。稷下无位而招禄,高其贤也;黔娄非仕而获赐,尚其清也。善人之道,何必耕稼。
法琳则是从古来儒道圣人的事迹,认为修道比经济问题更加重要,并且从佛教的三世因果来阐明耕与不耕各有因果。这样的回答,在理论上虽然十分恰当,在现实社会,难以令人信服。
从佛教僧团本身来说,由于寺院经济的长期发展,所以寺院逐渐贵族化、特权化,特别是私度伪滥僧,形成与朝廷对经济、劳动力方面对抗的局面,引起朝廷的不满,所以才出现“三武一宗”的“法难”。所以,出现佛教僧团的革新运动,这也是僧团本身为了佛教的发展而产生的自觉行为。
但是,对于出家僧尼从事农耕作务,戒律明文禁止,所以必须突破印度戒律的限制,制定符合中国佛教的清规。自达摩以来,至百丈怀海三百年间,禅僧居于律寺。百丈怀海清规的创立,标志着禅宗教团的正式独立,大阐宗风。同时,中国所奉行的是大乘佛教,而实践的是小乘佛教的戒律,百丈就是打破这矛盾局面的划时代的禅师。所以,《宋高僧》卷十“怀海传”中提到,怀海住在百丈山时,很多禅客前来,所以堂室十分拥挤,怀海说:
吾行大乘法,岂宜以诸部阿笈摩教为随行邪?或曰:《瑜伽论》、《璎珞经》是大乘戒律,胡不依随乎。海日:吾于大小乘中,博约折中,设规务归于善焉。乃创意不循律制,别立禅居。
所以,百丈从大小乘戒律中选择适合中国佛教禅僧生活的戒律,从而制定成清规,使禅寺从律寺分离出来,推动禅宗教团正式走向了独立,为禅宗的发展给予了制度上的保证。
三、“不作不食”理论上的证明
而允许僧尼从事农耕作务,首先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不杀生戒的问题;二,修道坐禅与农耕的关系,这是困扰佛教徒生活的基本问题。农耕作务犯不杀生戒,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在《古宿尊语录》,对于戒律违犯问题,百丈作了如下的说明:
问:斩草伐木,掘池垦土,为有罪报相否?
师云:不得定言有罪,亦不得定言无罪。有罪无罪,事在当人。若贪染一切有无等法,有取舍心在,透三句不过,此人定言有罪;若透三句外,心如虚空,亦莫作虚空想,此人定言无罪。
又云:罪若作了,道不见有罪,无有是处。若不作罪,道有罪,亦无有是处。如律中本迷杀人及转相杀,尚不得杀罪。何况禅宗下相承,心如虚空,不停留一物,亦无虚空相,将罪何处安著?
本来,戒律禁止垦田掘池伐木,因为会犯不杀生戒。但是,百丈认为有罪无罪由行为者的心来决定,这是从大乘佛教的精神来阐释农耕作务与不杀生戒的矛盾,如果能够与空、中道相应,便无有罪过。这样,从思想上为僧尼从事农耕扫除了障碍。百丈的这一持戒态度,对于恪守戒律的要求而言,是革故鼎新,而对中国佛教青睐大乘菩萨戒、重戒在内心、倡无相戒法、以乘摄戒、摄戒归禅的持戒风尚而言,又是承先启后。
所以,百丈将“普请法”制度化,将出家修行者的生产劳动合法化。对于“作务”与“普请”,《宋高僧传》卷十说:“行普请法,示上下均力也”,《禅林象器签》第九类“丛轨门”中说:“忠曰:集众作务,曰普请”,所以,作务即是劳动作业,而作务是个人行为,普请则是大众共同劳动,无论尊卑上下,普同平等,体现平等性、共同性、大众性原则。
但是,出家以修道为本,若整天于田园耕作,则与农民有何区别?这是修道与作务的矛盾问题。元代明本《幻住庵清规》中说:
公界普请,事无轻重,均力为之,不可执坐守静,拗众不赴。但于作务中,不可讥呵戏笑,夸俊逞能,但心有道念,身顺众缘,事毕归堂,静默如故,动静二相,当体超然,虽终日为而未尝为也。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禅宗的思想中,作务与坐禅,动静二相,无二无别。因为在作务中,不得戏笑,专心存念道业,行动随顺众缘,归禅堂后仍然如如不动,所以终日从事作务,与默然坐禅是相同的。那么,作务便不是农耕作业,而提升到修行的高度,成为修行的一种形态,从而解决了修道与作务的矛盾。
同时,随着禅宗的发展,寺院逐渐移到深山的偏僻地区,随着施主供养的减少,寺院的经济已经是人不敷出,再加上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影响,僧团自己从事生产劳动,也是势所必然的事情。
四、结语
从印度戒律规定僧尼不得从事生产劳动,到百丈提出“不作不食”,禅宗做出创造性的诠释。中国禅宗祖师面对农业经济的压力,提供僧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而为禅宗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适应性基础。
中国佛教的祖师大德从大乘菩萨戒的无相戒法与以修行为重,从理论上解决了农耕与杀生戒、修道坐禅的矛盾,摄戒归禅,从而使“不作不食”作为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而得到确立。从佛教寺院对生产作务的变化,可以看出佛教中国化在寺院经济及戒律上的变迁,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佛教的特色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随着农业经济的解体,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也看到中国佛教的寺院经济也出现巨大的变化。但是,中国佛教界如何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而维持其宗教性与神圣性,则值得我们关注与担忧!如何亦能像古代禅宗祖师,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寺院经济,作出自己的创造性诠释,则是目前佛教界与举术界所面对的重大课题。
- 上一篇:法治与僧事——“以戒为师”的现代意义
- 下一篇:现代僧伽禅修教育刍议
- 净慧法师:为什么禅宗寺院课诵安排早念观音晚念弥陀?
- 明一法师:禅宗讲的开悟,最终是达到什么境界?
- 明海法师:祖师禅的智慧与手眼
- 正慈法师:“不立佛殿,唯树法堂”禅宗寺庙为何有此格局?
- 大安法师: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
- 妙江法师:为什么禅宗让修“止观”?
- 圣凯法师:真正的布施功德不是来自受施者的回报
- 达摩祖师:达摩为什么被认作禅宗的始祖?
- 圆瑛法师:禅宗和净土宗的差别
- 圆瑛法师:禅宗和净土宗的五种不同
- 明一法师:《禅宗思想史》,说禅宗的思想是老庄思想的大众化
- 圣凯法师:构建和谐社会 宗教能做什么?
- 圣凯法师:佛教在21世纪应担当什么使命?
- 圣凯法师:随缘、随意、随遇、随喜
- 圣凯法师:漫谈人生最初的财富
- 圣凯法师:理性与激情—佛教信仰的特点
- 圣凯法师:佛教六和合精神的现代意义
- 圣凯法师:中国佛教界在环保操作上存在的问题
- 圣凯法师:地论学派的判教思想与南朝佛教
- 圣凯法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佛法、宗教及哲学的理解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