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主动和被动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主动和被动

  主动和被动

  中国人常常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民族。一般都认为「主动」,就是自动自发、自愿和自主;而「被动」则是受人影响、指挥、支配、唆使或教导,所以被动总给人不合时宜和不负责任的感觉。

  可是如果说是完全的「被动」,那么是谁让你「动」的呢?一定还是得自己「主动」才能真的付诸行动吧?所以说,完全的被动是不可能的,只会有比较主动或比较不主动、积极的主动和消极的主动的区别。就像「客观」和「主观」一样,「主动」与「被动」,是事情的一体两面,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消极的主动,是事前没有任何计画,等问题发生了才采取动作;积极的主动,则是在问题尚未发生以前,就已经先规画好目标。

  积极主动的人对于未来有前瞻性,具有危机意识和心理准备。天还没有下雨,就考虑到下雨的可能,并且想好解决之道,就是所谓的「未雨绸缪」。而消极被动的人,就只有在环境变化时才做反应,所谓的环境,包括人为和自然两种;或是当面临和他息息相关、不可抗拒的情况时,才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处理。

  因为没有预先设防和心理准备,所以消极被动的人会比较吃亏;而积极主动的人因为防患于未然,事先转阻力为助力,化腐朽为神奇,所以占有较大优势和力量。

  在生命成长或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凡事都是兼具主动和被动的,不可能只是单纯的主动,或是单纯的被动。即使是初出生的婴儿,虽然被动的为父母所爱,为父母所照顾。但是当他肚子饿或不舒服的时候,也会主动的哭、主动的叫,当小婴儿一主动,父母亲就变成是被动的了。

  通常,开创社会风气或带动社会风气,需要比较多积极的主动。历史上有很多人的丰功伟绩,都是主动造成的,所谓的「英雄造时势」。可是如果只知道主动,不懂得适时的被动,那也会非常辛苦。

  至于家庭的问题、工作场所的合作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也是这样,完全采取主动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必须配合其他人的需要或想法;完全的被动也不对,因为你一定也有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主动的是「因」,被动配合的是「缘」。主动和被动之间,是互为因缘的。就像在多变的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我们常常听到说要「因应」时代、「因应」社会环境,或是「因应」国际情势。就是要我们调整脚步,改善自己以配合他人、追上他人,甚至转变他人。这虽然是被动地面对问题,但却是主动地做调整。

  因此,虽然因是主动的,缘是被动的;缘是次要的,因是主要的。但有因、有缘,彼此互动事情才能成就,至于究竟是主动还是被动,似乎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