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宗旨 六 介绍洞山五位的思想方法
六 介绍洞山五位的思想方法
洞山良价禅师的正偏五位,实在是受了石头希迁禅师的中所述阴阳、明暗之回互说的影响,而加以应用的,后来诸家,对於这正偏五位之说,即有了许多的解说。
其中的“正”即是二仪中的阴,表徵著静、体、空、理、平等、绝对、本觉、真如等的意思。“偏”是二仪中的阳,是表徵著动、用、色、事、差别、相对、不觉、生灭等的意思。故以偏正回互而建立了正中偏等五位之说,以说明法之德用的自在无碍。后来又有人依之而建立了“君臣五位”及“王子五位”等的说法。
1 曹山元证禅师的君臣五位说
因有僧问五位君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明辨。”
“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
进云:“如何是君?”师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
云:“如何是臣?”师曰:“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羣生。”
云:“如何是臣向君?”师曰:“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
云:“如何是君视臣?”师曰:“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
云:“如何是君臣合道?”师曰:“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录自《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大正四七·五二七上)
2 石霜楚圆禅师的王子(诞生)五位说
①诞生王子——是国王所生嫡傅的太子,顿入一色,不借功勋自然成就天然贵胤本非功,德合乾坤育势姓。始末一期无杂种,分宫六宅不他宗。上和下睦阴阳顺,共气运枝器量同。欲识诞生王子父,鹤腾霄汉出银笼。
②朝生王子——在外朝,居臣位,虽不能自就君位,却能为宰相而成君王的辅佐。外绍王族种姓,故亦名为王子。相当於偏中正,喻渐渐修学,悉当成佛。石霜楚圆的颂云:
苦学论性世莫羣,出来凡事已超伦。诗成五字三冬雪,笔落分毫四海云。
万卷积功彰圣代,一心忠孝辅明君。盬梅不是生知得,金榜何劳显至勋。
③末生王子——为天子的末子,虽然久经功勋而仍不得君王之位,远谢一切而专事内绍。此即臣向君的正中来位,喻渐次用功夫而入於一色。石霜楚圆的颂云:
久栖岩穴用功夫,草榻柴扉守志孤。十载见闻心自委,一身冬夏衣嫌无。
澄凝含笑三秋思,清苦高名上哲图。业就巍科酬极志,比来臣相不当途。
④化生王子——虽是生於王宫的王子,仍承父王之命,居於臣位,能辅王化。即是君视臣的兼中至位,喻菩萨化度众生之位。石霜楚圆的颂云:
傍分帝命为傅持,万里山河布政威。红影日轮凝下界,碧油风冷暑炎时。
高低岂废尊卑奉,五袴苏涂远近知。妙印手持烟塞静,当阳那肯露纤机。
⑤内生王子——乍生即在君位,其体与父王无异,乃统万机,臣能辅佐,即是君臣道合的兼中到位。喻理智一如、本来成佛的奥义,石霜楚圆的颂云:
九重深密復何宣,挂敝由来显妙傅。只奉一人天地贵,从他诸道自分权。
柴罗账合君臣隔,黄阁帘垂禁制全。为汝方隅官属恋,遂将黄叶止啼钱。(录自《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二十七、卍续藏一二五·七一九——七二一,新文丰印行。)
3 重离六爻与叠三变五说
根据洞山良价禅师的“宝镜三昧歌”所称:“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的一段话,即为之作也黑白五种圆相,表示五位:表正中偏,表偏中正,表正中来,表兼中至,表兼中到。
此三叠五变之说是依据重离六爻而来,所谓重离六爻,便是卦,於阴爻阳爻回互叠变而成五卦,好像芷草之具五味,金刚杵之具五股,配於五方五行,而喻显正偏之五位。
宋代的寂音慧洪禅师对於重离六爻与叠三变五的解释是这样的:
“离、南方之卦,火也,心之譬也。其爻六划,回互成五卦,重叠成三卦。如,第二爻三爻四爻,又成一卦,巽也。第三爻四爻五爻,又成一卦,兑也。此之谓叠为三也。下巽上兑又成一卦,大过也。下兑上巽又成一卦,中孚也。此之谓变成五也。”(卍续藏一一一册二二四页)
正中来 偏(兼)中至 正中偏 偏中正 兼中到
大 过 中 孚 巽 兑 重 离
总之,正偏五位之说,在曹洞宗旨而言,极为重要,故在《禅宗正脉》第十四之中,有大阳警玄的五位颂;《投子义青禅师语录》卷上,有五位颂;《宏智禅师广录》第八,有五位颂;永觉元贤禅师的《广录》第二十七有洞山五位及五位答问;《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中,有灯来禅师的释及颂。
- 上一篇:洞山宗旨 七 三渗漏
- 下一篇:洞山宗旨 四 五位君臣颂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