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 三 如何是修道人
三 如何是修道人
僧问:“如何是修道?”曰:“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又问:“作何见解,即得达道?”祖曰:“自性本来具足,但於善恶事中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捨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更若向外驰求,转疎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心,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无量劫本,凡夫妄想,谄曲邪伪,我慢贡高,合为一体。故经云:‘但以众法,合成此身。’”
“起时唯法起,灭时唯法灭。此法起时,不言我起,此法灭时,不言我灭。前念后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摄一切法。如百千异流,同归大海,都名海水。住於一味即摄众味,住於大海即混众流。如人在大海中浴,即用一切水。”
“所以声闻悟迷,凡夫迷悟。声闻不知圣心,本无地位、因果、阶级、心量、妄想、修因、证果,住於空定,八万劫、二万劫,虽即已悟,悟已劫迷。诸菩萨观如地狱苦,沈空滞寂,不见佛性。”
“若是上根众生,忽尔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於阶级地位,顿悟本性。故经云:‘凡夫有反覆心而声闻无\’也。对迷说悟,本既无迷,悟亦不立。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长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吃饭、言谈、只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
“不解返源,随名逐想,迷情妄起,造种种业。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汝等诸人,各达自心,莫记吾语。”(下略)
(录自《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卍续藏一一九·八一一)
圣严识 马祖道一(西纪七O九——七八八)俗姓马,出生於四川省的成都地方,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知能过其鼻。自幼出家,於开元年间(七一三——七四一)习定於南岳的傅法院,遇慧能的弟子怀让禅师,知道一为法器,见他坐禅,便问:“大德坐禅,图什么?”道一说:“图作佛。”怀让便取一块砖头在道一的庵前磨。道一问:“磨砖作什么麽?”怀让说:“磨砖作镜子。”道一问:“磨砖岂能成镜?”怀让反问:“那末大德坐禅岂能成佛?”道一问:“如何即是?”怀让说:“如牛驾车,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道一无对。怀让告诉他:“汝为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於无住法,不应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道一听后,如饮醍醐。(《马祖语录》、卍续藏一一九·八一O)
马祖开悟后,侍奉怀让十年,而到江西省南康龚公山,盛宏禅法。曾住乾州、洪州、虎州,或山或廓,广开法筵,接引禅众,於是,四方学者云集,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为一方宗主。故有西天的般若多罗,早就对他的师父怀让预言:“汝足下出一马驹,蹋杀天下人。”迄至今日,中国、日本的禅宗,仍多是出於马祖的系统。
马祖的“不假修道坐禅”的思想,是从怀让所示“禅非坐卧”及“坐禅岂能成佛”的观念而来。再向上推究,其根源则为六祖慧能於《坛经》第九章所云:“道由心悟,岂在坐也。金刚经云:‘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也可以说,这是他们祖、父、子三代共通的准则。
但是,像这样的不修道、不坐禅,而只须大善知识来给予指示开悟的顿超法门,实如其所言,只有“上根众生”始得,对於中下根器的学者,往往会因受到“不修、不坐”的观念所影响,却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样的根器,以致将“污染” 的生死心,不成了马祖所说的“平常心”。
- 上一篇:心要
- 下一篇:平常心是道 二 即心即佛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