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
一 信
二 愿
三 行
一 信
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一法门,约之不出信、愿、行之三要。
信者,疑断解成,志专心决之谓。约有:信自心、信佛土、信法门之三信。
甲 信自心
一、信吾人本心,无始无起,无终无灭,持续而恒,随缘而转。从生趋死,虽死非断;从死趋生,虽生非常;招果有因,因熟成果,非一生之偶然,是故当求永安真乐。由业受身,身还造业,非一死所能了,是故当怀深忧远虑。生死苦长,升沉变亟,茫茫六趣,知飘茵坠溷之何居!冥冥三涂,有幽囚宰烹之可惧!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快驹过隙,光阴容易虚度!盲龟值木,佛号好勤持念!故曰:“此心不向今身了,更向何身了此心”。
二、信吾心本源真性,即是佛性。是故吾人本具佛性,本来具足如来智慧佛德之藏,圆常安乐,自在清净。若遇善友开导,皈依佛法僧宝,信从佛正法门,恳勤修习,必能证得。故曰:“劝君买棹江头去,定卜月明载满船”。
三、信吾人无始以来,亦曾生天,亦曾作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诸大菩萨、诸圣贤众,分身尘刹,觉悟群生,吾人夙生必曾值遇承事供养,植种善根,所以今生得闻佛法,复能发起信愿之心。虽由迷昧不自觉知,须信常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是故应发勇猛精进之心,立坚决深固之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大慈大悲,大雄大力,无感不应,无机不摄,吾人果能敬信修习,佛菩萨必救度接引。观之历代往生净土僧俗男女人等,皆以夙生善根力故,现生敬信修习力故,诸佛菩萨救度接引力故,已皆往生安乐净土,成大菩萨;我亦如是,有愿必成。故曰:“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卑生退屈”。
乙 信佛土
一、信阿弥陀佛于过去久远世中,亦与吾人同为凡夫,舍国王之尊贵,从佛出家,发最深固大菩提心,立四十八深宏誓愿,积功立行,生生不退。依其本因地中、行愿力故,及其所教化成熟诸众生善根力故,遂成极安乐圆妙严饰之净土,与诸共愿行者同生其中而成无上正等真觉,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故名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二、信由此释迦牟尼世尊娑婆世界之西,过十万亿佛土,确确实实有一安乐世界,为阿弥陀佛所化之净土,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洎清净大海中无量无数菩萨圣贤僧众,常共围绕,听佛说法,依佛法行,从佛法因证佛法果,永离苦难,得大解脱,神通妙用,不可思议,化身十方,修佛功德,摄诸有缘,同归乐土。净莲化身,不由胎爱,随往生者信心深浅,愿力大小,行功圆偏,而有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九品──之别:下三品者,带业往生之凡夫也;中三品者,断惑证真之圣众也;上三品者,宏智大悲之菩萨也。下下品下,复有铁莲疑城之级,广摄罪恶深重或信愿薄弱之众,使生净土之后,忏恶修善,断疑生信,亦得花开见佛。然虽有此九品三级之殊,一经乘愿往生,皆得永脱生死轮回之苦,终成大觉圆寂之佛。一经花开见佛,皆得衣食如意,成无量寿,身心自由,游无量刹。风林水鸟,常演法音,大士圣众,共为善友。至安至乐,至美至善,至明至净,至真至常,故名无量光寿佛极安乐净土。
丙 信法门
一、信此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法门,乃二千九百年前降生于中天竺国,为----百亿日月、百亿天地──三千大千娑婆世界之教主释迦牟尼佛口之所亲说;弥勒菩萨、舍利弗阿罗汉、韦提希皇后等之所亲闻;阿难陀阿罗汉亲承佛旨之所结集流传;即今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是也。其余劝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刹之经论,散见大藏,不可胜纪。佛说无量寿经之时,舍利佛等大阿罗汉,弥勒等大菩萨,及诸天诸神人非人等无量数众,皆发愿往生。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之时,韦提希皇后依之修持,当即往生安乐土。佛说阿弥陀经之时,东西南北上下六方无数佛土,阿佛等无数诸佛,同时赞叹我本师释迦牟尼佛,能于此五浊恶世之娑婆界中,说此最方便殊胜之法门。历代祖师圣贤善信称扬修习得往生成效者,更难悉数,故应信此法门最真最尊。
二、信此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法门,下至极恶众生皆可修证,上至等觉大士亦应修证。盖下下品及铁莲花生者,即造五逆、十恶应堕地狱、饿鬼、傍生、中者,闻此法门起信、发愿、修行得往生也。其中品生者,即能持五戒、行十善、或更稍修禅定,当生人道、神道、欲界天道中者,闻此法门起信、发愿、修行得往生也。观之往生净土圣贤录中,自大圣大贤以至淫女、屠户、鸟兽鱼虫皆有往生者,可以知矣。其上中品生者,即欢喜地至远行地之菩萨也。其上上品生者,即不动地至等觉地之菩萨也。观之佛华严经中普贤菩萨亦发愿往生,可以知矣。故应信此法门最广最盛。
三、信此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法门,其理性虽不可穷尽,其功德虽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本因地中,曾发诸方世界有称念其名者即为护持摄受接引往生之宏愿。故阿弥陀经佛说:执此名号,一心不乱,即自知得生净土。故一经往生净土,便可直至成佛,永无纡曲,永无退转。但须心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而执持不忘,即得具足无穷尽之理性及不可思议之功德。且更有最易行之道,但须每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尽十呼吸,亦决定往生得不退地,永脱轮回,直至成佛。故名此法门为横超三界法门,一超直到如来佛地,非若从其余法门修证者,初从戒善以超三恶,次从禅定以超欲界,次从般若以超色无色界,尚未能入菩萨正定聚位,中间多复迂滞回堕之虞!岂若此门但从皈依娑婆界佛法僧宝而皈依极乐界佛法僧宝,即得顿超三界乎?故应信此法门最易最妙。
二 愿
信心立矣,若不发愿,如有病人于此,虽得灵丹妙药,已知服之必能却病延年,身轻力健,设若不愿身轻力健却病延年,或复妄谓我今无病多寿,身体康强,无需乎此,置之不服,则不能得健康安乐延生之效。此亦如是,若不愿离娑婆、愿生极乐,则还与此法门为无关系。故信立当济之以愿,约之愿亦有三:
甲 念念厌离娑婆秽土而欣往安乐净土
释迦牟尼佛乘大悲救苦之愿,为此娑婆秽土中之教主,圣口叮咛,劝吾人厌弃离脱此娑婆秽土而欣慕往生彼安乐净土。吾人唯能顺佛之教,依教奉行,乃得谓之皈依佛法,不辜负佛恩耳。一者、厌此阎浮提洲──吾人所居之地球即在此洲内──内、外、共三依俱苦,故愿离脱;欣彼极乐净土内、外、共三依俱乐,故愿往生。云何内、外、共三依俱苦也?谓内则依自身而有饥渴、冷热、疲劳、淫欲、生老病死等苦;外则依天然界而有风雨、雷电、雪雹、瘴雾、烟尘、沙砾、荆棘、岖崎、波涛、鼋、龙、虎、蟒、蚊蚋等苦;共则依人为界而有牵制、讥骂、争夺、伤害、淫乱、狂暴、奸险、欺骗、强占、暗窃、势驱、威迫、刀、箭、枪、炮、毒药、牢狱、乃至恩爱别离、怨憎会遇、祸起萧墙、变生衽席、求活不能、求死不得等苦。故此难堪忍受──娑婆译义──之界,实为众苦之海;此界中之人类,又为苦海之蜗!一经往生安乐之界,此之众苦永皆脱离。化身如意,故内依唯乐而无苦;受境称心,故外依唯乐而无苦;善友俱会,故共依唯乐而无苦。二者、厌此娑婆世界,地狱、饿鬼、畜生、恶神充塞,虽得生天,第一重天亦不能过九百万岁之寿,亦尚不免衰耗争斗之苦。纵使生至非想非非想天,亦不能过八万大劫之寿。犹复执心拘定,不能自由,报期一尽,还从业坠。镬汤、炉炭、禽腹、兽胎、或神、或鬼、忽天、忽人,轮转靡定,出没无常,至危至险,极可恐惧!不唯人无足恋,亦复天无足希──其有欲以念佛而生天者,当知亦是魔念,应速除灭。其有劝念佛之人,求转世得人中富贵之报,或生天之乐报者,当知彼是魔鬼,应自坚持正愿,勿为所欺──,故愿离脱三有,欣彼安乐世界。彼安乐界,从本以来未有三恶道名,一经往生,即为善人、贤人、真圣、大圣,唯进无退,唯得无失,究竟成佛,常乐我净,至安至宁,永离怖畏。不唯上品可嘉,亦复下品可羡,故愿往生。三者、厌此娑婆秽土,茫冥隔碍:九地诸天,亦各为自类心境所拘碍,不能互相通达;降至五趣杂居地之欲界中,又复区为三界,不相闻见,不互往来。一曰、天界,往来见闻但及天与仙神;二曰、人界,往来见闻但及人与傍生;三曰、鬼界,往来见闻但及鬼与地狱。又复鲜知夙命,不了他心,无不晦昧昏迷,故愿离脱;欣彼极乐净土显豁开通,圣眼互见,圣耳相闻,他心鉴照,夙命清净,身境无障,法性圆融,无不光明洞朗,故愿往生。
在此娑婆世界,虽发成佛之心,恶缘充满,善缘稀罕,修行甚难,多有退失,少得成佛。往生极乐世界,即具成佛之因,善缘具足,恶缘绝无,修行甚易,决不退失,皆得成佛。为成佛故,愿生净土,乃菩萨之大智心也。若无此愿,虽得往生,未能即从上品生。
丙 愿早往生净土得学无量法门而度无边众生
在此娑婆世界,欲一生中成就佛菩萨行,具足诸佛菩萨功德智慧,通达无量方便法门,善能随顺一切众生种种根机性欲而为化度,甚难甚难!然一往生安乐净土,花开见佛,证无生忍,即得深达实相,遍通法性,分身十方世界,普度无边众生。为度生故,愿生净土,乃菩萨之大悲心也。若无此愿,虽得往生,未能即从上上品生。
三 行
信真愿切,若不实行修习,如病人虽欲服灵丹妙药而得却病延年、身轻力健之效,然不如法调服,则还与此灵丹妙药为无关系,不能得其成效;此亦如是。故信立、愿具,当济之以行,约之行亦有三:
甲 通行
一者、孝养父母,敬事师长,救护生灵。二者、具皈佛、皈佛法、皈佛法僧之相,持戒修善。三者、存自觉、觉他人、觉行圆满之心,信因知果。此三种行,盖为信佛教者通常之行,而观无量寿佛经亦取为往生安乐之要行也。
乙 正行
正行者,即念阿弥陀佛也。通言念佛,未专指念阿弥陀佛,今则为求往生安乐土故,专指念阿弥陀佛也。即念阿弥陀佛,复有:觉性念、观相念、持名念之三种。兹就古今贤哲所亲验遵行之至简至妙者言,无过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复有三种:一、每日定课念:复有二种:一、于每晨起身,盥漱之后,于佛像或佛经之前,面西正立,唱皈依佛一拜,唱皈依法一拜,唱皈依僧一拜,唱南谟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唱南谟弥勒菩萨一拜,唱南谟普贤菩萨一拜,三唱南谟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拜;然后或长跪、或端坐、或仍正立;或出声朗念、或澄心默念阿弥陀佛四字,随气长短,尽十口气。念毕、再唱南谟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一拜,唱南谟观世音菩萨一拜,唱南谟大势至菩萨一拜。又诵发愿偈曰:“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然后随作他事,所费不过十分钟耳。依此日日行之有恒,命终决定往生安养。如行役于外,不能供像礼拜者,当向西合掌立礼,惟念阿弥陀佛而诵偈回向,亦不可缺也。二、于每日随定几时几次,用数珠记声数念之,每日定课念几百声、几千声、或几万声不等,须以渐能增加不可减少为要。每时起讫礼拜唱诵如上,依此日日行之有恒,命终决定往生安养。
二、恒时随缘念:于一切时,于一切处,随一切缘,作一切事,行住坐卧,语默动止,见闻觉知,色声味触,心有所思,意有所观,即摄六根以念南谟阿弥陀佛。若杀生而不能救,当念南无阿弥陀佛,度其识神而往安乐。若遇病人而不能护,当念南无阿弥陀佛,释其悲痛而生安乐,并须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及佛愿力,劝其专念求生。若遇休闲,当念南无阿弥陀佛,愿令宁静而勿游思乱想。若遇劳苦,当念南无阿弥陀佛,愿令精进而得成就安息。推而广之,通而贯之,无非南无阿弥陀佛之一净念相继而已。然此行颇不易行之,最好兼修每日定课之念,除每日定课之念外,乃修此恒时随缘念,则千稳百当矣。
三、克期取证念:休息世缘,舍离人事,或独自己,或共善友,或于佛寺,或于静室,或定一日乃至七日,一七日乃至七七日,数月乃至一年,数年乃至终身,礼敬佛法,忏除业障,兼诵往生净土经典及诸大乘经律,心心发愿往生极乐,昼夜六时长坐经行,专念阿弥陀佛,克期念成一心不乱,亲证念佛三昧,现前即得了了常见西方极安乐净土阿弥陀佛及诸大菩萨,常会一处,则未舍娑婆之报,已证极乐之果矣。故已修前之二行者,能于每年结一念佛七会,行之尤好。
丙 住行
随喜随力修布施中财施,所谓刻印经书,造塑塔像,立寺修斋,饭僧放生,建桥筑路,赈饥济贫,恤孤养老,救灾护病,灯明船渡,茶水汤药等等。随喜随力修布施中法施,所谓自孝父母,教人孝父母,自护国家,教人护国家,自受三皈,教人受三皈,自持五戒,教人持五戒,自念阿弥陀佛,教人念阿弥陀佛,自诵大乘经典,教人诵大乘经典,乃至开大法会,建大法幢等等。要之、凡有善利,无不兴崇,而一一皆发愿回向往生极乐,不求人天福报,则万善同归,同归净土矣。
释太虚曰:夫修此法门者,如赴他处取一物然,信者、如目,要须见得明了,确有其物,确是可取之物,确是吾所能取之物,然后得取之也。行者、如足,虽舒目遥见而足不前进则不能取,足虽前进不欲伸手取之,仍不能得,必目、手、足三者同时俱运,而后乃取得之。故不唯有信,亦不可无行愿,有愿、不可无信行,有行、不可无信愿;抑亦有信愿不可无行,有愿行不可无信,有信行不可无愿也。佛乘妙宝,曰信、愿、行。能确然有得乎此,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净土之法门,更无剩义。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上海佛学书局流通本)
- 上一篇:法华经讲演录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 下一篇:圆觉经略释
- 仁德上人:为什么念佛的人多而往生的人少?
- 宏圆法师:要想往生就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 净界法师:下定决心要往生就不要拖
- 梦参法师:学佛者可以不求往生极乐世界吗?
- 净界法师:如何才能往生?对娑婆世界的爱取调伏到很低
- 印光大师:一切法门都是依仗自力
- 界诠法师: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六度为其根本
- 净界法师: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 印光大师:念佛人要能依照净土三经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净界法师: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
- 净界法师:修习观音菩萨法门会产生什么效果功德?
- 印光大师: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计划,更应该有往生计划
- 明生法师:法门无高低之分,只有是否契机合适
- 妙江法师:亲历了母亲的往生
- 道亮法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 太虚大师:学佛者第一步需要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 大安法师:什么叫功夫成片?往生条件是念到功夫成片才行吗?
- 印光大师:怎样念佛才能往生?
- 宏海法师:修学法门都要有惭愧精进的心
- 静波法师:带业往生要有船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