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三的聚宝盆
沈万三的聚宝盆(1)
明朝有个人叫沈万三,没有当官也没有发财,是个普通的农民。一次,他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穿了几百只青蛙要拿到集市去卖,他觉得这些青蛙很可怜,就自己掏钱把所有的青蛙都买下来,尽数放生到他家附近的池塘里去了。
有一天,他下田里种庄稼的时候,在田边看到一群青蛙围着一个盆子,“呱呱呱”地使劲叫着,好像在说:“沈万三呀沈万三,你赶快把这个盆子带回家。”于是,他就把这个盆子带回了家。
他根本没想过其中有什么玄机,回到家就拿它当洗脸盆用。直到有一天洗脸的时候,不小心把戒指掉在了盆里,结果,第二天他起来再洗脸时,惊呆了——只见满满一盆的戒指。原来,这是个聚宝盆!
他赶忙拿出点琐碎银两放到盆子里,果不其然,出来一盆银子。
不小心捡了个宝贝,这下子好日子就有着落了。他先拿这些钱去买了一栋房子,然后又娶了漂亮贤惠的妻子。之后,他便广行善缘,一心救济穷苦百姓。后来,这事惊动了皇帝,对于这种大善人,国家一定要奖励,于是就给他封了官。
就这样,他因救小动物的一念善心,而成就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其实,他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做个智者不是很难,每个人只要用平常心去做善事,便都是智者。我们平常到市场去,会看到那些鱼虾蟹等等,这都是有灵性的生命。但是,绝大多数人来买它,都是要杀了吃掉的。这时,你会发现它们都吓得缩到里面去,而如果有人来买了放生,它们就会使劲往上爬。比如,有一次去放生,一筐鱼都已经半死不活了,一位朋友说了一句:“放鱼妈妈,放鱼妈妈……”这时出现了很神奇的事情:本来里面的鱼好多都没劲了,可当他话音一落,只见一条鱼慢慢地翻过身来,它的肚子很大,好像在告诉我们,它就是鱼妈妈,它要保护它的孩子,请求我们放了它们。
沈万三的聚宝盆(2)
我们如果以慈悲心并念诵佛号去放生,即使无法救助所有的生命,也可以让它们在感恩和爱心中往生,获得更好的生命,比起被人在千刀万剐、烹蒸火煎、笑口咀嚼、唾弃践踏的痛苦嗔怨的状态中死去,好过无量倍。
人只要行善,就一定会有善报。但很多人先是听了智者说要放生,便去放生,甚至有人一直坚持救助动物生命,可是后来他发现,好像自己也没有什么升官发财的机会呀?实际上,这是我们没有好好觉悟而已。放生后,你的心情好了吗,内心快乐了吗,最近少生病了吗,这都是肯定的。其实,你也在不知不觉中幸福着。要跟“智者”——善良的人——来交往,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他心善,那他的气场都充满了善意,这样的人一定要多多亲近。而且,这种友善的人,还乐于助人,我们做什么事情,他都会给我们忠告,给我们提出很好的建议,帮助我们成长,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他的美德,感受那种善良之美。
当然,与智者交往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智者,与人为善、导人向善,这样,其他人也喜欢与我们交往,慢慢地,人脉、心态等方方面面都会潜移默化地向着吉祥的气场改变。
那么,如何导人向善呢?
当然,首先自己要明白道理。古人说“正己化人”,就是说要化人必定先要“正己”,要规正自己的行为。有时候身教胜过言传,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那我们又如何能引导其他人呢?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帮助别人,替他人化解焦虑和忧愁;另一方面,平常也要多开解自己做人的道理,说给子女听,再说给身边的其他人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绝不是自己一个人活着,更不能只为自己而活。我们不是孤独一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必然有很多密不可分的因缘。每个人都希冀自己得到最好的结果,其实很简单,最好的结果无非是自己和所有人都获得快乐,享受幸福!
既然如此,我们就为这个善良的理由而努力吧。要相信善恶各有相报,好坏自有分晓。有一分付出,也必定有一分收获,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白浪费。所谓“舍得”,必定是先舍后得,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收获。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导人向善,不仅别人能获得快乐,我们自己也会收获福德。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