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叫师父还是师傅?
问:究竟应该叫出家人“师父”还是“师傅”?
答:叫“师父”比较好,但是,用“师傅”其实也没有错。这个话题,最近看到有法师写文章澄清,也有一些居士进行说明,强调一定要用“师父”不能用“师傅”,本意都很好。但是,他们对于“师傅”一词多少有些误解。
首先,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师傅”在古代一是老师的通称。
《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孔氏述文,弟子兴业,咸为师傅,崇仁厉义。”
二师傅又是太师、太傅或少师、少傅的合称。
《史记·儒林列传》:“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汉书·疏广传》:“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
而今天较多使用的“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这个义项,出现的时间稍晚。
其次,在佛经翻译中,师父与师傅都使用过。
从历史上考察,佛经翻译两晋时代就用“师父”,而到了唐代,又开始使用“师傅”。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四说:“善知识者是我师傅,示导于我诸佛法故。善知识者是我眼目,令我见佛如虚空故。”
再如唐玄奘译《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七说:“在家菩萨为王师傅,以威势力恐怖众生,致有缘务祈请威福,若为成办如是事者重相酬谢。”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说:“少年,汝等应当求如是师傅,学斯技术。”
唐玄奘弟子窥基撰《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九说:“天授良缘乃释迦之师傅,余虽显胜德,非佛自事故,不以为品名。”
唐慧琳所撰《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三专门解释《大宝积经》此词说:“师傅,府务反。顾野王云:傅,附也。相附近也。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曰傅。”
而解释《华严经》时,采用的则是师傅古义中的“三傅”加以引申。
慧琳说:“善知识者是我师傅(傅府遇反。师傅者,《尚书·周官》有三公三孤。言三公者,谓太师太傅太保。师谓天子所师,傅谓傅相天子,保谓保安天子于德义。此公之位,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和理阴阳,有德行者乃堪也。三孤,谓少师少傅少保。孤,特也。言卑于三公,尊于六卿。特置此三人也。《玉篇》曰:傅犹于附,如以脂粉涂附于面,益乎姿质也。今案,所喻虽举师傅义通于保,谓求道者,得善友益已,犹天子有三公三孤佐弼之)。”
这样看来,唐代忽然在译经时流行用“师傅”,跟玄奘法师他们译经习惯有关,怎么看都觉得有点追求“高古”、“文雅”甚至关乎政治的意味在里面。
其三,师父在佛经翻译中出现非常早。
如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卷第五说:“在佛树下,己身已度当度余人,已越三界当脱他人,己身已安当安一切,己身寂灭灭度他人,处在闲居护诸恶趣令无有余,为天世人一切师父。”
这里师父指的是佛。
竺法护译《光赞经》卷第七又云:“何谓菩萨受尊长教?其有出家,若见师父,视之如佛。”
这里师父指的是尊长,如和尚、阿阇梨等。
其四,师父这个词,也偶有用同今日“师傅”之义者。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五十四中谓:“时彼剃治须发师父,数至彼苑,与诸比丘剃除须发。”
这里称剃头匠为“师父”,已经和今天称“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为师傅意思一样了。
发现此例的意义在于,今天此义的举证都比较晚。
《汉语大词典》举首例为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某乍到京国,未获参拜所有高手,在此致此小术不行,且望纵之,某当拜为师父。”
《佛本行集经》大约译于隋代开皇七年到十一年(587~591),则用阇那崛多之例可以提早书证三百余年。
其五,“师父”一词在佛教中赋予了师徒关系更丰富的含义。
宋道诚著《释氏要览》卷上说:“律云:和尚于弟子,当生儿想。弟子于和尚,当如父想。又称师父(《白虎通》云:父,矩也。以法教子故)。”
明末弘赞著《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四亦谓:“师长,为人之长,训物之规,名为师长。或云师父。父,矩也。以规矩法则。教弟子故也。”
按照道诚的解释,师徒如父子,则称师父更加形象。
弘赞之《沙弥律仪要略增注》卷下进而说:“律云,弟子看和尚,当具四心:一亲爱。二敬顺。三畏难。四尊重。侍养承接,如臣子之事君父。如是展转相敬重瞻视,能令正法久住,增益广大也。”
总而言之,称出家人“师父”或者“师傅”皆可,而以“师父”更加贴切和亲切。
- 上一篇:浴佛的八大功德 在家浴佛简单仪轨
- 下一篇:什么是爱?佛教中关于“爱”的特殊定义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仁德上人:师父的心我心歌
- 明海法师:佛教的师父是只属于某个弟子还是某些弟子?
- 星云大师: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 宗舜法师:清净大海众菩萨中的“满分二严身”怎么理解?
- 宗舜法师:耳熟能详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 宗舜法师:堕胎罪业重,该读什么佛号,哪个咒,哪部经?
- 宗舜法师:是否可以通过修行改变财运呢?还有如何增长姻缘?
- 宗舜法师:如何正确理解戒律?如何能持好戒律?
- 宗舜法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皈依?
- 宗舜法师:为什么学佛的人互相称呼“师兄”,不能叫“师姐”吗?
- 宗舜法师:佛教法器哪个历害?佛教法器有什么作用?
- 宗舜法师:有相布施比无相布施功德少吗?有相布施是攀缘吗?
- 宗舜法师:信佛学佛了以后,不可以化妆,抹香水吗?
- 宗舜法师:观音菩萨为什么能够大慈大悲有求必应?
- 宗舜法师: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很多医院不愿意积极治疗,怎么办?
- 宗舜法师:学佛学得有点消沉了,该怎么办?
- 宗舜法师:生气的时候怎样控制情绪呢?
- 宗舜法师:不可思议的事物是否存在?
- 宗舜法师:总要抱着让大家生欢喜心的态度来做人做事吗?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