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多瑞的彦琮法师
奇异多瑞的彦琮法师
彦琮法师幼投僧边法师出家。僧边命他试诵须大拿经,7000多言一日便了。更诵大方等经,不数日也念完,边师惊异其才。10岁许其正式出家,改名道江,以其聪慧,声名洋溢犹如江河也。
12岁诵法华经,不久诵毕。因循讲席,回到自己出家的寺里讲无量寿经,时有太原王劭寓居在他们寺内,听过他的讲席后,对他非常崇敬。
齐武平之初,他14岁,西入晋江,皇后西幸晋阳,延请他在宣德殿讲仁王经,国统僧正,都用为承奉,听众有200多人,都是当时的英杰。皇帝亲临御筵,文武随侍,皇太后以及六宫同参法会。帝命侍中高元海,扶持他这位小法师升座讲经与斋筵。他神气坚朗,大众赞叹不置。
16岁时父去世,师厌辞名闻。右仆射杨休之为他建林馆,他居之专精戒律。
教难隐其形
周武灭法时,师年21岁,更名彦琮,外假俗衣,内着法服。周主封他为预通道观学士,与在朝文官学人陪侍讲论。
25岁,高祖受周禅,他再度落发,即位讲席,长安道俗,沐其道者数以万计。
开皇三年,隋文帝到道坛,见壁画有老子化胡像,大生怪异,饬沙门道士共论此事,敕令苏威、杨素等主其事。当时彦琮法师依辩教论,说明道教妖妄有25条之多,苏威、杨素等闻后大加赞赏。
夜梦巨人
琮师有一次夜梦一身着黄色服装的人,身长3丈,手持琉璃碗,对琼师说:“碗里是酒”。琮师跪而受之曰:“蒙赐宝器,非常感恩,但酒本律禁,未敢受饮。”醒来莫知其由。后来秦王亲造观音画像,张挂于内宫,身量大小一如梦中所见。
琮师住大兴善寺时,文帝每次设大会斋,皆在佛前陈词忏悔,帝亲执香炉,琮师为帝宣导,畅引国情,文帝欣其曲尽深衷,诚言表达,深获帝心。
舍利传奇
仁寿初年,帝敕请琮师送舍利到荆州开羲寺,进塔供养。琮师初至塔所,累日来云雾晦冥,当舍利到时,天空豁然晴朗,瑞应很多。又送舍利到复州方乐寺,寺的本基已经荒废,周武灭法毁去的余地,就令人治理原基时,琮师忽觉头上痒闷难过,用手抓摸发中,获得舍利一粒,光色鲜艳,击之不碎,用斧试之,铁斧陷一小坑,而光色愈盛。师命掘地7尺,得一银质盒子,启视之空无一物,盖发中舍利乃盒中之舍利也。
琮师欲觅一石做函,于竟陵县感得一石,磨之成玉,五色光润。又于石中现众色像,把这块玉石拿来塔所,有一天鹅飞来石函上,非常驯狎,随石去住,须臾不离,虽见同类飞过,也不稍顾,人逐其去,飞跃还来。如是十日,一直等到舍利埋藏以后,它仍绕塔不去。塔前鱼池中的鱼龟也一齐伸头出水,瞻望舍利宝塔。踪师为它们说法,竟日方隐。
- 上一篇:身出舍利的道育、景超法师
- 下一篇:护送舍利有恃无恐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