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四天 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佛七讲话 第八集 八十一年第一期 第四天 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十六观经说,念佛人应该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具诸戒行,是说十恶业不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 不两舌、不贪、不瞋、不痴,所以前面讲慈心不杀。

  十恶业不犯,称为十种净戒,一切戒法不出这十种,菩萨戒比丘戒沙弥戒 、八戒、五戒,皆不出这十种。

  十项恶业若犯的话,不出六种法,就是六根、六尘、六识。阿含经说,缘于根 尘而生于识。既然生于识,生法是有为。阿含经说,缘根尘生于识,三事和合触。 就是根尘识三项和合而变为触。

  触有六种,约识来讲,就是见、听、闻、尝、觉、知。又有地方说,这六种法 约为四种,就是见、闻、觉、知。见,是眼根之用;闻,耳根之用;觉,是鼻舌身 之用;知,是意根之用。

  那为什么把鼻舌身分出去呢?因为眼可以遥知,耳可以遥知,意可以遥知,鼻 舌身三根不能遥知,非要接触到才知道,所以特别把它分出去。

  可是,我们研究起来,根尘识三事和合所生的触,没有!所以我们称为「六尘 缘影心」。六尘缘影,不出身口意三业,这三种业,一般我们称为惑、业、苦。

  惑是意根,就是贪瞋痴;业是身口,七支恶业。又分析,意根之业,叫作「思 业」;身口二业,叫作「思已业」。总说起来,这些都是因。讲明白一点,十种恶 业为因。由于因,受六道苦报,是果。

  凡夫和菩萨不同,凡夫怕果,菩萨怕因。菩萨知道有因一定有果,好比有身子 ,一定有影子。

  这些因果,研究起来,都是虚妄的。所以经上说,众生虚妄造业,虚妄受报。 我刚才说过,这都是六尘缘影心。虽然是根尘识生触,可是根尘识里头没有触,都 是虚妄的。我们大家无量劫来都受骗。

  比如说拿见来讲,眼根里头没有见,如果眼根有见的话,那么,有色尘也见, 无色尘也见。事实上,有色尘才能见,没有色尘不能见。这么说起来,那个见不在 眼根,应该在色尘。可是也不对,如果见在色尘,应该色尘见眼,不能说眼见色尘 。或者有人说,这个见是在识里面。可是事实上,没有根、没有尘,它怎么生识呢 ?所以说,都是虚假的。

  再拿耳根说,听闻不在耳根,如果听闻性在耳根的话,你打鼓我也听到,不打 鼓我也听到。事实上,打鼓才听到,不打鼓听不到。那么说起来,听闻性应该在声 尘。那也不对,如果听闻性在声尘的话,应该鼓声听到耳根,怎么说耳根听到鼓声 呢?有人说,在耳识。根尘不和合,怎么生于识?所以研究起来,不在根,也不在 尘,也不在识。这个法根本没生,众生虚妄见。所以,佛说无生法。

  无生法就是无为。可是事实上,无为有为不分。有为不能自立,因无为而立; 无为不可见,因有为而见。无为就是无生,无生就是无性。所以古德讲,无性也无 生。

  无为,无性随缘,就是有为;有为法,随缘而生没有自性,就是无为。这叫作 真如法性,所以说,真如随缘生万法,万法无性是真如。

  念佛法门,用功修行就可念到。今天拖得时间太久,不能详细讲。

  念佛法门有一句话:「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就是有为,无念就是无为。 念而无念,有为就是无为;无念而念,无为就是有为。

  此法甚深微妙,希望大家珍重!珍重!真诚心去求它。

  今天时间拖得太多。

  现在开始念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