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放下欲望,才能享受生活的恬淡

放下欲望,才能享受生活的恬淡

  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滋味总是苦的。为什么会苦,就是因为放不下自身的很多欲望。追逐名利,将自己弄得像一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试问,这样又怎会不累、不烦、不苦呢?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出了一个叫王尔烈的才子,少时便精通诗词歌赋,而且写的一手好书法,为人聪明伶俐,才智出众。长大后考取了功名,成了朝廷的官吏,但他为官清廉,从不贪赃枉法,一直有两袖清风的美誉。

  有一次,王尔烈从繁华的江南科考归来,正逢嘉庆皇帝登基继位。上朝的时候,皇帝单独召见了他,问道:“爱卿家境如何?”王尔烈谦恭地回答:“老臣家中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

  嘉庆皇帝点点头说:“朕知老爱卿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富贵。朕现在派你去安徽铜山铸钱,你去上几年,光景就会不错了。”于是,皇帝一道圣旨让王尔烈去了安徽铜山。

  安徽铜山有座清朝御制通宝的铸钱炉,王尔烈奉旨到了那里后,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工作了三年,然后又被皇帝召回了京城。这一天,嘉庆皇帝又单独召见了王尔烈,问他:“老爱卿,这一次你可以安享晚年了吧?”嘉庆言下之意是,王尔烈这一次从金山银山里出来,一定或多或少的有些“实质性收获”。

  谁知,王尔烈听完皇帝的问话,笑了笑说:“皇上,老臣依然是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嘉庆皇帝不相信,怀疑地说:“这怎么可能呢?你再好好查看一番!”

  王尔烈就在皇帝的面前翻起自己的衣服兜来,只从袖套里掏出三个铜板,而且一个个磨得光滑雪亮。坐在金銮殿上的皇帝仔细一看,那竟是三个铸钱时用的模子。

  嘉庆皇帝看见自己的臣子王尔烈如此清廉,十分激动地说:“爱卿真可谓两袖清风,廉洁奉公!”

  王尔烈不慕金钱名利、甘于清贫实与陆游在《鹊桥仙》中所表达的境界是一致的:“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词中陆游把自己比喻成不爱慕名利,只享受恬淡生活的渔父,来表明自己清心寡欲的达观信念。

  金钱名利的诱惑不是每个人都能抵挡住的,也不是每个人都甘愿做“无名渔父”。现实中的很多人都被心中的欲望驱使,为了追逐名利财富,无休止地沉沦在尔虞我诈之中。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对于富贵都有着一定的期望,能够真正看淡这一切世间名利,做到泰然处之、清心寡欲的人一定是修养与德行兼备之人。而三国时的诸葛亮正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是在训诫儿子好学、节俭、淡泊、宁静,同时也在无形中把自身的追求表达了出来,而这也是他波澜壮阔一生的写照。他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全然是一副悠然自在的乡野生活,没有金戈铁马的嘶吼,没有尔虞我诈的烦忧,那时的诸葛亮名利不近身,一身轻松。虽说后来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而去,但投身政治的他始终保持着一份淡泊、宁静和豁达。

  古人常说:“不为物累,高风亮节。”名和利是人活在世上逃不开的两张网,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陷在网里,不要让其越来越紧,慢慢缠住我们的咽喉,直至呼吸紧蹙,甚至窒息而死。而应该学着让名利远离我们,或者把名利看淡,去追求那种更为恬淡悠然的生活,就像老子说的那样:“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宋朝的雪窦禅师一向喜欢四处云游。一天,雪窦禅师在淮水边遇见了曾会学士。曾会看到雪窦,热心地问道:“大师,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啊?”

  雪窦也很有礼貌地答道:“现在还说不定呢,也许会去钱塘,也许会到天台看看。”听到这里,曾会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交情甚笃,我现在写封介绍信给你,看到这封信他一定会好好地招待你。”

  于是雪窦禅师就辛苦跋涉来到了灵隐寺,但他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给住持珊禅师过目,而是潜身修行了三年。

  三年后的某一天,曾会奉令出使到浙江时,突然忆起往事,便到灵隐寺找雪窦禅师。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全寺僧侣竟没有一人知晓雪窦禅师在哪里。曾会不相信,便自己去云水僧所住的僧房内寻找,费劲一番工夫,终于找到了雪窦,曾会万分不解地问道:“大师,为何你不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呢?是不是把我写的那封信丢了?”

  雪窦禅师摇摇头,笑道:“岂敢,岂敢。我只是个云水僧,一无所求,我不会做你的邮差的!”说完就拿出信原封不动地交给曾会,双方相视而笑。

  后来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甚惜其才,就推荐雪窦去苏州萃峰寺任住持,在那里,雪窦终成一代名师。

  清心寡欲,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一种道德修养,但不是看破红尘,无所作为。颜回虽然清心寡欲,但一直潜心修学,钻研儒家学问,他在纷乱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着一颗不被名利污染的心,而且一直在学习,在进步,在推行和实行“仁”的思想,他有理想,也有追求,活得充实而又自由。

  倘若人们都能实现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的:“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那么,人生之美便都能看得更通透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