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论书,相传为古印度马鸣著,南朝梁真谛译,一卷;唐代实叉难陀重译,作2卷;以真谛译本较流行。 又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概论之作,全文篇幅不长,只有一万一千字左右,但它结构严谨、析理清晰,是对隋唐佛教影响最大...[详情]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十一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十一卷
《大乘起信论》,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二页,「壬二、显示大乘体相用」。
这一大科是「解释分」,就是解释生命的真实相。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我们对生命的观照,主要就是回光返照,观照我们一念的心性。观照心性的方法,本论分成二个部分:第一个是真如门,第二个是生灭门。这二门最大的一个差异点:真如门是平等的,离诸对待的;生灭门是对待的,有觉悟的对待、染净的对待、增减的对待,各种的对待。我们前面一大科是讲到整个内心生灭的因缘相,这个生灭因缘相整个修学的重点有二个主题,我们可以作一个总结。我们刚开始的修学,依止的是一个对待的法门,所谓的生灭门。生灭门第一个是业力的修学。就是说我们刚开始是依止内心的信心,我们深信三宝的功德,依止这一念信心开始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我们透过对三宝的礼拜、赞叹、观想,这个身口意的归依,来灭除我们的罪障。一方面我们靠着持戒、修福,乃至于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来增长我们内心广大福德跟智慧的二种资粮。所以刚开始是从一种身口意的造作、一种业力的修学,从这个地方去断恶、修善,使令我们生命从痛苦而趋向于安乐。这样的一个修学,智者大师说:叫做有相行。依止信心来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都是在有相的三宝境界活动,所以叫有相行。第二个是心念的修学。就是说我们应该要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去观察无常、无我的道理。就是说我们在净罪集资的剩余时间,应该要静坐,观察整个生命的现象,它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的,整个生命的果报是不断不断地变化,而整个变化当中,我们是不能主宰的。所以从无常、无我当中,我们悟入到空性的真理。这样的一个观察,智者大师说是无相行。他能够透过无常、无我的观照,使令我们内心当中,调伏爱取的烦恼,从有相的境界趋向于无相的真理。不管是业力的修学,或者是心念的修学,因为这样的一个修学──有相行、无相行,它的过程都有生灭的对立、染净的对立、增减的对立,所以都叫做生灭门,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道次第基础,就是刚开始一定从生灭门的断恶修善、观察无我来作一个基础。当我们已经具足了这样的资粮,就是我们开始仰仗三宝的功德断恶修善,依止无常、无我的智慧来调伏爱取,从有相、无相双面的修学,我们接下来干什么呢?「显示大乘体相用」,我们开始从生灭门正式的趣向真如门。真如的趣向方法有三个内涵,就是从体大、相大、用大趣入。
壬二、显示大乘体相用癸一、显示体相子一、正显示
「显示大乘体相用」当中分二科,第一科先「显示体大」,这当中又分二科:「子一」先「正」式的「显示」,第二段再解释疑惑。先看「子一、正显示」: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
我们讲到一心「真如」的「自体相」,什么叫做体大呢?我们刚开始从「凡夫」,或者二乘人,或者「菩萨诸佛」,在因地的时候,我们刚开始修学,就是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内心是有增减。比如说:你今天跟昨天的生命有所增减。怎么说呢?你内心的烦恼罪业减少了,你的福德智慧的功能增长,所以你的心跟昨天的心是有增减。但是我们从体大来说,它是「无有增减」的。就是我们要看到没有增减的那个内心的相貌,它从空间上来说是没有增减的,说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它没有增减相,这第一个相貌。第二个从时间上来说,是「非前际生,非后际灭」,这个地方讲到它是无始无终。蕅益大师说:这段的意思是无始无终。无始无终就是等于不生,也是不灭,这个是约时间上来说。以下作一个总结,「毕竟常恒」。我们刚开始在调伏内心的时候,是用对立的,以善来破恶,以空来破有,这是非常的正常,刚开始都是对治观法。但是我们慢慢地要从对治当中,去体验我们一念心性的本性是「毕竟常恒」,这个「常」就是从时间上来说,它是不生也不灭的;这个「恒」是从空间上来说,是不增也不减,当然也包括了不垢也不净。这个是讲到真如体大悟入的方法。这个一心三大当中,我们前面也说过「这个体大是最重要」,你体大没办法悟入,相大、用大都不可能成就,所以刚开始你就是要去找到体大的相貌,就是「无有增减」、没有生灭、「毕竟常恒」的一个内心的状态。这是告诉我们悟入的一个观照方法。看第二段相大:
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
前面是讲到体大,是讲到如实空,「真如平等无增减故」;这个地方是讲如实不空,讲「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前面只是简略的说明,我们「自性」是「满足一切」无漏的「功德」;这以下说明什么叫「无漏」的「功德」呢?以下开出了六种的功德。六种功德前面的三种是般若德,第四个是解脱德,第五个是法身德,就是般若、解脱、法身,第六个等于作一个总结。我们先看第一个。我们这一念清净平等的「自体」当中,第一个「有大智慧光明义故」。这个「大智慧」古德解释说:它有破灭无明烦恼的功能,所以叫大智慧光明义故,它有破除无明烦恼的功能。第二个「遍照法界义故」,它能够普遍照了十法界诸法的差别相,这个叫遍照法界义故。前面是约着灭恶;这个是生善,它有观照十法界差别的智慧。第三个「真实识知义故」,前面是观照诸法的别相;这段是观照诸法的总相,它能够如实了知生命的总相,总相是我空、法空的真理。我们凡夫往往都是随顺生灭门,依止内心的名言生起遍计执;事实上我们内心的本性,它是不颠倒的,它有真实识知义故。这三个是属于般若德,破除我们的烦恼障。第四个「自性心清净义故」,这个自性心清净,就是没有罪业的杂染,这个是约着解脱德来说,解脱它没有罪业的障碍。第五个「常乐我净义故」,这个是约法身德。我们凡夫的业报身是一个苦恼的境界,但是我们一念清净平等的心性,它本身有常乐我净四种功德。四种功德,古德在开显的时候,他是以这个「乐」来作一个总说,我们先解释「乐」。其实我们内心的本来面目,它的相貌是寂静法喜,它没有老病死的干扰,本来是没有的,寂静法喜叫做乐。这种快乐的感受是「常」,它是「三世不改」,过去、现在、未来不改变的,三世不改谓之常。这个「我」就是自在解脱,它有自在力。第四个就是「净」,它是清净无染,这种安乐的果报,它不夹带烦恼罪业的,这叫法身德。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般若德、解脱德跟法身德。这以下把这三种功德作一个总结,简而言之就是「清凉、不变、自在义故」。这个「清凉」就是般若德,它没有烦恼的干扰叫做清凉;「不变」是法身德,它没有报障,它没有老病死的变化;「自在」是解脱德,它没有罪业。我们凡夫有罪业,有时候我们要去面对我们不喜欢面对的人事,这个就是业力的牵引,使令我们的生命不自在。总而言之,我们内心当中,我们一念清净平等的心性,当我们把无始劫来所熏习的业力都拨开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内心的本来面目是「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简单的说就是「清凉、不变、自在义故」。
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我们把这个功德作一个总结。在整个相大来说,我们有前面的六种功德,这六种功德它是「不离」,它是不离开真如的;「不断」,它是相续不断,它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相续存在,不管我们颠倒、不管我们觉悟,它是永远存在的;第三个「不异」,它跟真如的法性是平等一味而没有差别。广泛的来说,就是一切「佛法」的功德,「乃至」是完全的「满足」而「无有」欠缺。这种相大的功德,在因地上,我们安立做「如来藏」,如来之功德是凡夫在因地的时候就具足的,所以叫做「如来藏」;在果地上,我们安立做「如来法身」,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这个是相大。后面会讲到这六种功德主要的开显方法,是以平等来作一个基础。
大师在《竹窗随笔》,把自己的修行作一个心得报告,这当中有一段说:莲池大师有一个信徒,有一天来见大师,信徒就说:大师啊!在你的山下有一间小庙,这小庙有一个在家人,看样子是持道教的咒,相当的感应。任何人有障碍,他为他持咒,他那个障碍就破除,有这种力量。这个在家居士感到很疑惑,请大师去鉴定鉴定,他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灭恶生善的力量。有一天,莲池大师就顺便散步到那间小庙去,就在旁边看他怎么做。后来大师发觉:这个人有一点不可思议,他在为别人加持的时候,你不管供养他什么东西,你供养他钱也好、红包也好,这个东西他一概不看,他要你直接丢到供养箱去供养常住。后来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说:我们姑且不论他用什么法门,他这一念的平等心,就有灭恶生善的功能。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六种功德,「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乃至于常乐我净义故」,但是这个功德要开显,你要能够掌控它的密码,你要知道掌握它的因缘。这个人他可能有学佛,也有可能没有学佛;但是他内心当中一念的平等心,他就随顺于真如,当然就产生这么大的加持力。就是说我们因为不平等,在有相跟无相的法门产生执取,所以使令我们内心当中,那种广大的力量没办法发挥出来,就是在这个有所得的因缘当中产生了障碍。所以这个地方是说,相大的开显是由体大来作基础的。
子二、释疑
前面讲真如的体大、相大,这以下解「释疑」惑: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
我们凡夫的心是一个生灭门,一个对立的思考,所以用对立的思考来质疑真如门:说是前面讲到一心「真如,其体」性是「平等」的、「离一切」的对立;怎么说在相大的相里面有「种种」的「功德」呢?我们想功德当然是对立的,有功德当然就有过失,这不是对立法吗?提出这样一个问难。看马鸣菩萨怎么回答:
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
其实我们在学习一心真如的时候,这六种功德你要有一个观念:一心真如虽然具足了这六种无漏的性「功德」,但事实上这六种功德是没有「差别」对立「之相」的,它跟真如是「等同一味」,法界一心,「唯一真如」。什么叫做「等同一味」呢?简单的说,它是「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它没有凡夫虚妄分别的心念。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说我们前面讲到本觉,本觉理体的内涵它是离念的心体,也就是说它没有这种妄念,你动一个念头,这个就不是真如了,那是一个无明的对立因缘。当然这个动一个念头,你可能是觉悟、或者不觉,也可能是各式各样的因缘。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前面谈到真如的功 德,那是一个离念的心体,它是一个不二的,没有对立思 考的,所以才有这种功德的相貌。其实所有的修学、无量 的法门,都是在开显我们内心的相貌;离开了心,那就没 有所谓的断恶修善、转凡成圣这件事情。心念的观照,天 台宗智者大师把整个大乘止观分成二类:第一个是次第止观,第二个是摩诃止观。这个次第止观,智者大师认为属于对待的观法。我们刚开始观照,思惟业果,我们造善招感安乐的果报,生起恶念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依止这个有相的观照生起惭愧心,来调伏恶念、增长善念。这当然是对治的观法,这也是非常重要。刚开始我们从无量的烦恼当中,就是这样子修学。慢慢慢慢地烦恼淡薄以后,我们开始修无相观,就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这个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智慧 ,调伏我们爱见烦恼(贪爱的烦恼跟我见的颠倒),这个 是无相观。这种都是属于对治观法,叫次第止观。但是智者大师说:其实在大乘的成佛之道当中,它的重点在摩诃止观,就是你在对治观法以后,最后一定要入不二法门, 就是入无所得相应的平等观,这个是成佛的关键。否则你只能够在这种差别的果报──或者声闻、或者菩萨里面去得果报。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在茅蓬里面修习一段很长的时间以后,他把修行的心得求善知识的印证。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我们教门的都是以教观心,但是禅宗不立文字,当然就只好是以心来印心,以善知识的心来相互的印证。他就把他修行的经验,请法眼文益禅师印证。他说:「朗月当空时如何?」我这几年修行的相貌,就是万里晴空、一轮明月,如何?这个修行人相当的用功,就是他在一片的乌云当中,他能够建立一轮明月、万里晴空,内心的乌云障碍,慢慢慢慢地经过他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以后,慢慢变轻薄了。他就请善知识看:这样子,你老人家觉得怎么样?法眼禅师说:「犹是阶下汉!」你这样的修学,在整个成佛之道当中,还没有完全相应。真正的修行人,他是非常的谦卑无我,他以真理为依归,所以他马上跪下去,就是请善知识开示:「请师接上阶。」我应该怎样突破这样的相貌呢?法眼禅师说:「月落后来相见。」当然「相见」不是说我跟你相见,就是说你的心要跟真如相见,你要能够消灭这种对立,入不二法门。就是说我们修学,刚开始是一定要依止对立的法门,就是以幻化的法门来对治幻化的烦恼,以善来破恶、以空来破有,依止有相、无相行,来调伏心中的颠倒跟罪业。但是如果你想要成就佛道,你要开显「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常乐我净义故」,你到最后一定要入无念的平等观。这个是讲到我们从生灭门悟入真如门的一个关键,就是不二法门。
复以何义得说差别?
前面讲到无差别,就是如实空跟如实不空这二个是没有差别、没有对立的心念。那么凡夫的「差别」是怎么来的呢?
以依业识,生灭相示。
凡夫的差别是「依」止我们的「业识」,这个「业识
」是阿赖耶识,就是我们从一个「真如平等无差别故」的心念,突然间一念的妄动,妄动以后产生一种自他的对立。这个动当然不是动一次,就不断地展转熏习,产生业力,这个业力就叫做业识、阿赖耶识,那就产生很多很多九法界差别的果报。换句话说,这种差别是我们凡夫违背了本性,就是本性不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我们颠倒了,违背本性,所以就产生很多虚妄的差别。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地方,把这个差别相生起的因缘,再作一个回顾。
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
阿赖耶识这个业识是怎么产生呢?就是「一切法,本来」一心真如,本来是法界一心,离诸对立的,本来是没有所谓的妄念可得。但是当我们一念妄动以后,这一念的妄动,慢慢地就产生妄心了,这个妄心就是第六意识,「一念不觉生三细」,再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境界为缘长六粗」,所以这个差别简单的说是「不觉念起,见诸境界」,就是因为这个愚痴心念的生起,才出现了九法界的差别果报。这个差别我们也可以作一个分判:假设这种对立的思考是依止增上的恶心,你根本就是邪知邪见,不信因果,这样的心念的活动,他就很容易出现三恶道刀山油锅的果报;如果你这个心念的活动是依止增善的善心,你能够深信因果而生起惭愧来调伏自己,这样是一个人天的果报;你心念的活动是出离心,观察我空求出轮回,这样的因缘它所现出的境界是二乘的涅槃;如果你心念的活动是依止菩提心,所谓的悲智双运、上求下化,这样子是趣向于大乘的功德庄严。总之,因为这种心念的活动都是一种对立的、有所得相应的,所以都是属于无明所收摄的,这个无明就是一种对立的思考,一种有所得的心。因为我们在有所得当中,还有四种的差别,就有九法界差别的果报。这个地方是说,由一心真如一念的妄动所出现的差别。那应该怎么办呢?这以下讲到由这个差别的果报,如何返妄归真,这以下是由细到粗来说明,先讲最细。
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
第一个,在六种功德当中最难开显的就是「大智慧光明」。这个大智慧光明,它若是依止「不起」,「起」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我们刚开始的一种有所得的心念,不管是对有相境界的得,或者无相境界的得,刚开始那种迷惑心都叫做「起」。这个「大智慧光明义故」,我们解释一下。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当中讲到念佛法门,他提到念佛法门有二个差别的内容:一个叫事持,一个叫理持。事持是属于一种自他对立的思考。什么叫事持?就是我思考: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我们二个是差别的个体,你跟我不一样,我跟你也不一样。但是没关系,我相信你可以救拔我,我对你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样当然也不错,这个叫做念他佛,专念他佛,祈求佛力的加被。因为这样子的修行,你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就有限了,你这种对立的念佛法门,叫做他力法门,念他佛。第二个是理持,就是念自他不二。就是说你在念佛之前,你就研究过大乘的不二法门,你念佛之前你就相信:「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的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是我心内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就是说我们在念佛之前,我们先把这些差别的果报拨开来,我是业障深重,但这些是因缘所生法是后来有的,那是一念妄动才有 的;诸佛菩萨的功德庄严,他也是因缘所生法,也把它拨 开来,我们看到我们的心是「如」,阿弥陀佛的心也是「 如」。依止一如无二如的心、平等心来念佛,蕅益大师说 :这样念佛法门,「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自他不二」,这个时候念念开展我们内心本具的「智慧光 明义故」,这样的修学是念自跟他。自他不二的角度,就 不是完全向外攀缘,它的思考是说:「托彼依正,显我自 性。」我们也不否定阿隬陀佛的功德,但是「托彼依正, 显我自性,自他不二」。同样的念佛,他能够以无所得的 心来念佛,这个时候念念所成就的功德那就不同了,产生 感应道交的力量也就不同。所以我们要成就「大智慧光明 义故」的方法,就是「心性不起」,不起一种自他的对立 。这是我们在开显六种功德的第一个方法。第二个:
心若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
前面是「不迷」,对自他的因缘不迷;这个地方是「不取着」,不取着各式各样的知见。「则有不见之相」,什么叫取着?就是凡夫取着有相,二乘人取着无相的空性,所以都有所欠缺,都有他所不见的相貌,你取着一个,你就有所欠缺。那怎么办呢?「心性离见,则是遍照法界义故」。就是说我们内心的这个功德,要遍前面「大智慧光明」,当然是非常殊胜;但是你要「遍照法界」,要使令功德遍满,你应该要远离取相的执着。这个「见」我们解释一下,我们也说过,我们刚开始从生灭门修行,不是每一个人刚开始就进入真如门,所以智者大师说:你在修不二法门,一定先修对治止观,再修圆顿止观。我们出家来到僧团,刚开始是分别善恶,这个是对的、这个是错的,这个是功德相、这个是过失相,你刚开始一定是从这样的对立思考来建立你修行的基础,刚开始是分别善恶。但慢慢慢慢地,如果你还想要突破,你祈求生命再增上,那怎么办呢?你要从分别善恶,进入到包容善恶;你知道,但是不要执取,因为众生各有各的因缘。这个时候你会从一种对立的思考,而到一种平等的思考。当然这个平等的思考,不是说你搞不清楚状况,你很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你内心当中包容,你做你该做的事情,但是随顺众生的因缘。这个地方你的心就是「遍照法界义故」,你的功德会更加的普遍广大,这个是开显「遍照法界义」的方法。每一个功德的开显都有一个方法,你把这个方法掌控了,这个功德就出现,世间上就是因缘所生法,就是这么一回事。第三: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
我们刚开始内「心」当然是「动」,刚开始是迷,迷了以后产生取,取着,第三个就是妄动,这个「动」当然是一种身口意的造作。由这个造作,身口意向外的攀缘造作,就不能了知一切法的真实相,包括总相、别相都不了知,这个时候就招感了很多很多痛苦的果报。这些果报有哪些呢?第一个「热恼」,第二个「衰变」。「热恼」就是业障,你造了罪业,这个罪业使令你内心不安稳;由这个罪业,慢慢就招感果报,这个果报就有老病死「衰变」
的障碍;老病死的障碍,使令我们的生命就开始「不自在」,有罪障跟报障。广泛来说,因为我们的妄动,就有种种虚妄杂染的过失产生,那怎么办呢?
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
所以我们要能够开显常乐我净的功德,就是不动,以不动来开显「自性清净义故」,乃至于「常乐我净义故」。看最后一段,作一个总结:
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我们内「心」当中「有」所「起」动,这个地方的起动,包括前面的迷、或者是取、或者是动,有所迷惑、有所取着、有所妄动,都叫做有所「起」。这个时候我们内心陷入一种对立的思考,认为有真实的「法可念」,有真实的法可修,这样子我们自性的功德就有所欠缺,因为我们不能入平等法界。从本性来说,其实我们的功德没有真正的开显。事实上我们本性的功德「是净法无量功德」,是我们一心真如本来具足的,不须要我们去向外攀缘的。这些「一心满足」的功德,在果地上称为「法身」,在因地上称为「如来藏」。
这个地方等于是把六种功德的开显因缘,会归到不迷、不取、不动。从修学的次第上,刚开始先不动,先从业力,就是我们不要在五欲的境界妄动,先不动;不动以后就不取;最后再消灭对立的不迷:不迷、不取、不动,这样子我们开始随顺我们的真如,就能够开显六种的功德。这个地方我想大家会有一个心得,就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不管你今天用什么法门来修学,总之你的修行一定是法法销归自性,你可以用你内心的状态,来检查你的内心是不断地进步或退步。就是说你内心当中,出家的时间,你的心慢慢的趋向于不迷、不取、不动,你的功德就慢慢的成就。假设你的修学是跟这个违背,就表示我们可能要作调整。这个地方是把随顺真如的相貌,以不迷、不取、不动来作说明。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 上一篇: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十卷
- 下一篇: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十二卷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