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详情]
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察烦恼根本 辨六根功德
内容提要:
世界的世,指时间迁流;世界的界,指空间方位。眼根只有八百功德,耳根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舌根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鼻根只有八百功德,身根只有八百功德,意根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如能深入一门,证得妄想不生,即时,六根都得清净。
一六根是招贼入室的根本
原文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
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1不能超越。
【注】
1器世间器世间即人们所认识到的物质世界,人们的六根对着物质世界,便在心中生出了色界,贪着色界的妄有,便形成了人们各自的器世间。
白话解
佛说:“再说第二决定作用。你们既已决定发菩提心,决心舍弃诸有为相,修菩萨乘,便应当详细审察烦恼根本。无始以来的种种业障,如何发生、如何滋长?谁给你烦恼?
阿难,你修习菩提,如果不认真审察烦恼的根本,则不能知虚妄的根尘在何处发生了颠倒。你尚不知颠倒之处,怎谈得上降伏烦恼,入如来位?
阿难,你看,世人想解开绳结,如果不见结在何处,怎么去解?
没听说过有人把虚空解开的,因为虚空没有形相,无结可解。
烦恼是贼,你的六根便是招烦恼贼入室的根本。招贼入室,自劫家财。正是这个根本,使得你们被无始众生世界缚缠,无法超越器世间。
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原文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方位有十。流数有三1。
【注】
1流数有三《楞伽经》、《楞严经》、《六祖坛经》等大乘经典,都认为三世是时间的三个时段。说前生是什么,前生死后投胎成今世,今世死后又投胎成第三世,这些说法,是对浅根小智的人说的方便法门。
白话解
阿难,怎么称为众生世界?世界的世,指时间迁流;世界的界,指空间方位。
你现在应当知道,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下,称为十方,即十方界,过去、现在、未来,称为三世。
方位有十个,时间分为三个时段。
原文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
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1有千二百。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注】
1六根之中,各各功德古文‘德’字与‘得’字同义。六根功德,指六受用根的功能所及的范围。
白话解
世人妄业交织成心中众生,随着时间迁流,空间变换,便成变化万般的世界。
虽然只施设十方界,已大致可明位置方向。世人可清楚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下的方位是模糊的,中心没有方向。
相对来说,东南西北四方是明确的,人们便把四方配三世,便有了十二世界。把每一世界按十方分成十世界,有一百二十世界。再分一次,每一分十,便得一千二百世界。
阿难,世界分成一千二百功德,你试考察六根功德,判定哪个优,哪个劣。
三六根功德孰优孰劣
原文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白话解
譬如眼根观物,前方看得分明,后方看不见,左右两边,看不齐全,只能见三分之二。总计能见到的,功德不全,在三份功德中,有一份不得。为总数的三分之二,当知眼根只有八百功德。
譬如耳根听声,能听十方界的声音,不论远近,不论动静,都能听闻。可知耳根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
譬如鼻根闻香,一吸一呼,呼吸中间有停顿,嗅闻的功德三分缺一,当知鼻根只有八百功德。
原文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白话解
譬如舌根说话,能宣说一切世间智、出世间智,语言虽有局限,义理无穷无尽。当知舌根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
譬如身根觉触,有违或顺。有物合触之时有触觉,物离身时没有触觉。离算一分,合算两分,身根功德也是三分缺一。当知身根只有八百功德。
譬如意根知心中法尘,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不论凡夫圣人,尽其所有,无不包容。当知意根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
原文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白话解
阿难,你想从心中迁流的、不停生灭的欲流逆流而上,回复不生不灭本源,应当验明这六受用根,哪里合,哪里离,哪个深,哪个浅,哪个圆通,哪个不圆满。
若能于此择得圆通根,逆着那无始交织而成的妄业之流,循圆通根或循不圆通根入手,效果完全不一样,可谓一日与一劫之别。
湛然圆明的六根,其功德数量都说清楚了。随你选择一门最合适你的,我将为你阐明,令你增进菩提心。
十方如来在十八界一一修行,都能修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各界,本无优劣之分。因为你根智还浅,未能界界都得圆通自在,所以我叫你只需选择一门,如能深入一门,证得妄想不生,即时,六根都得清净。”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楞严经》“将毁戒体”说明阿难示现的是凡夫、初果的圣人
- 如果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 如何学《楞严经》?放下识心和一切执着
- 闻佛法而不修行 如同没听过佛法
- 圆瑛法师及憨山大师对《楞严经》的推崇
- 高僧大德为什么推荐去学《楞严经》呢?
- 楞严经和楞伽经哪部好?楞伽经与楞严经的区别
- 《圆通章》的出处殊胜
- 《楞严经》从印度传到中国的因缘
- 在家人可以修持《楞严经》吗?
- 《楞严经》中的见识,见性,根性有何关系与区别?
- 《楞严经》是怎么传入中国的?
- 《楞严经》传到中国的秘密
- 出离世间苦海最好的法门
- 佛说妄情积聚不休而能产生体内爱水
- 佛说末法时代邪魔会施行贪淫魔道
- 从轮回中解脱出来才是最大的目标
- 《楞严经》和净土法门,所说的成佛道理是否相同?
- 不断淫修禅定者,即使千百劫后也仍是一堆热砂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释
- 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