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解题
经名:妙法莲华经
著译者:姚秦鳩摩罗什译
资料出处:佛书解题(香光版)
解题:
妙法莲华经,梵名Saddharma-pundarika sutra,略称《法华经》、《妙法华经》,姚秦鳩摩罗什译,共七卷,二十八品。收录於《大正藏》第九册,经号262。
《法华经》的起源很早,大约產生於西元前一世纪左右,但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则认為它產生於西元前二至三世纪。在《大般涅槃》、《优婆塞戒经》等大乘经典中都有提到它的名字,《大智度论》等论裡也曾引用其文,世亲甚至為它撰写了《优婆提舍》,可见它是问世很早、流传颇為广泛的大乘经典。
汉译法华经典现存有三种,除鳩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外,还有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闍那崛多与达磨笈多译《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其中《正法华》最详密;《妙法华》最简约,流传亦最广,一般所诵者即為此本。
鳩摩罗什译本原是七卷二十七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共达摩摩提译的《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和北周闍那崛多译的《普门品偈》收入什译,构成七卷二十八品。其后又将玄奘译的《药王菩萨咒》编入,而成了现行流通本的内容。
其相关版本,迄今已发现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的梵文写本四十餘种,克、疆两地是五至九世纪的,但其数量少而残缺不全;尼、藏两地是十一至十九世纪的,数量和完整程度都较前者為佳。国际上有相当多的学者,对这些梵文写本从佛学、语言学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此外,原由尼泊尔传入而珍藏於中国西藏萨迦寺的1082年所书的梵文贝叶写本,於1983年由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製出版,全经共137页,274面,内容完整无缺,字体清晰优美,很受专家学者的重视。
从十九世纪以来,本经先后译成法文和英文,又有梵汉对照、梵文和译、改订梵本以及原文等。又曾由日帝觉和智军译成藏文,1924年河口慧海把它同梵本对照日译出版了《藏梵传译法华经》。
关於本经的註疏歷来很多,现存主要的有︰刘宋竺道生《法华经疏》二卷;梁法云《法华经义记》八卷;隋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二十卷、《妙法莲华经文句》二十卷,吉藏《法华玄论》十卷、《义疏》十二卷;唐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十卷,湛然《法华玄义释籤》二十卷、《法华文句记》三十卷;宋法照《法华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慧洪、张商英《法华经合论》七卷;元徐行善《法华经科註》八卷;明一如《法华经科註》七卷,传灯《妙法莲华经玄义辑略》一卷,智旭《法华经绘贯》一卷、《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十六卷,新罗元晓《法华宗要》一卷,德清《法华经通义》七卷,清通理《法华经指掌疏》七卷等。
一般认為本经是最重要的大乘经典,也是最优美的文学作品,想要瞭解大乘佛教的种种特质并知其优缺点的人,一定要阅读。
就经意来说,本经较少述及人间的释迦牟尼,而是说明佛陀超越其他诸神,在过去无数劫前就出现於世间,是无限高远、永远常在。其中主要思想是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经典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则与《涅槃》相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以及陀罗尼咒密护等,可说是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其中极為突出的重点在於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是天台宗立说的主要依据。
至於全经大段分科,自古以来主张不一。隋智顗作《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立〈序品〉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為正宗分,以〈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為流通分;并判前十四品為迹门,后十四品為本门,后代学人大多依其所说。
经题中,「妙法」意為所说教法微妙无上;「莲华经」比喻经典的洁白完美,即以莲华比喻微妙甚深的佛法,是一部以法喻為名的经典。至於各品大意如下︰
序品第一
佛在耆闍崛山,先说《无量义经》后,即入三昧现瑞,弥勒疑问,文殊述说往昔因缘本事。
方便品第二
佛从三昧而起,告诉舍利弗︰诸佛方便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於是舍利弗三请,世尊说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眾生皆当作佛,佛法唯有一乘,说二(乘)说三(乘)只是方便,并非究竟。
譬喻品第三
佛為舍利弗受记,并宣说火宅四车譬喻,进一步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旨意。
信解品第四
须菩提、迦栴延、摩訶迦叶、目犍连等闻佛说法,欢喜踊跃,即以长者穷子喻体现领会佛意,深信理解。
药草喻品第五
佛印可须菩提、迦栴延、摩訶迦叶、目犍连等所说,并说三草二木,以喻眾生根机有别,随其所堪而為说法。
授记品第六
佛為须菩提、迦栴延、摩訶迦叶、目犍连等四大声闻授记。
化城喻品第七
佛说往昔為大通智胜如来第十六王子,曾教与会大眾;又為说化城譬喻小法,以示方便,引入佛慧。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富楼那、憍陈如和五百阿罗汉皆受记当来必定成佛,并说繫珠喻。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阿难、罗[侯*目]罗和学无学二千人皆得受记。
法师品第十
佛為药王菩萨说关於聆闻、随喜、受持、解说《法华》的种种功德,并说凿井喻。
见宝塔品第十一
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讚嘆释迦说《法华经》。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净土,分身诸佛咸集,与欲同开宝塔。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迦同坐,释迦大声唱告劝持。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说如来往昔求法,事阿私仙,得闻妙法,今授提婆达多大菩提记;并说文殊入海宣扬《法华经》,龙女献珠成佛之事。
劝持品第十三
药王、大乐说等菩萨大眾以及已受记的罗汉眾等发愿奉持、广说《法华》,又為摩訶波闍波提以及耶输陀罗授记。
安乐行品第十四
文殊请问末世持经方法,佛答应当安住四法,即身(离权势等十事)、口(离说轻慢讚毁等语)、意(离嫉諂等过,修养自心)、誓愿(发愿令人住是法中,修摄自行)四安乐行,并说轮王髻珠喻。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眾多菩萨和眷属从地涌出,向多宝、释迦如来礼拜。大眾怀疑,弥勒起问。佛告诉弥勒,此菩萨眾皆是佛於娑婆所化而发心者。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佛应弥勒请问,為说久远劫来早已成佛,但為教化眾生,示现灭度;并说医王喻。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说当时与会大眾闻法受益,后世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此经,亦皆获诸功德。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佛為弥勒说随喜听受《法华经》的种种功德。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佛為常精进菩萨说关於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等五种法师功德。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佛為得大势菩萨说常不轻菩萨往昔因中的常不轻行和受持、解说《法华经》的故事。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佛於大眾前现其神力,嘱咐大眾於如来灭后,应对《法华经》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和如说修行。
嘱累品第二十二
佛以右手摩大眾顶,嘱咐受持和广宣此经。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佛因宿王华菩萨请问,而说药王菩萨往昔曾是一切眾生喜见菩萨,因闻法欢喜而燃身燃臂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并说受持《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的功德。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佛為华德菩萨说关於妙音菩萨过去供养云雷音王佛的因果,和处处现身说此经典的本事。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佛為无尽意菩萨解说观世音的名号因缘、称名作用和十四无畏、三十三应普门示现等功德。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药王、勇施等菩萨及天神等各各说咒拥护受持、讲说《法华经》者。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佛说往古净德夫人有净藏、净眼二子,此二子久修菩萨行,同化其父妙庄严王见佛。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普贤问佛︰如来灭后,如何能得《法华经》?佛说成就四法当得《法华经》,此四法是:為佛护念、植眾德本、入正定聚、发救眾生之心;普贤即发愿守护受持此经者。
(香光尼眾佛学院图书馆整理)
著译者:姚秦鳩摩罗什译
资料出处:佛书解题(香光版)
解题:
妙法莲华经,梵名Saddharma-pundarika sutra,略称《法华经》、《妙法华经》,姚秦鳩摩罗什译,共七卷,二十八品。收录於《大正藏》第九册,经号262。
《法华经》的起源很早,大约產生於西元前一世纪左右,但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则认為它產生於西元前二至三世纪。在《大般涅槃》、《优婆塞戒经》等大乘经典中都有提到它的名字,《大智度论》等论裡也曾引用其文,世亲甚至為它撰写了《优婆提舍》,可见它是问世很早、流传颇為广泛的大乘经典。
汉译法华经典现存有三种,除鳩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外,还有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闍那崛多与达磨笈多译《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其中《正法华》最详密;《妙法华》最简约,流传亦最广,一般所诵者即為此本。
鳩摩罗什译本原是七卷二十七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共达摩摩提译的《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和北周闍那崛多译的《普门品偈》收入什译,构成七卷二十八品。其后又将玄奘译的《药王菩萨咒》编入,而成了现行流通本的内容。
其相关版本,迄今已发现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的梵文写本四十餘种,克、疆两地是五至九世纪的,但其数量少而残缺不全;尼、藏两地是十一至十九世纪的,数量和完整程度都较前者為佳。国际上有相当多的学者,对这些梵文写本从佛学、语言学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此外,原由尼泊尔传入而珍藏於中国西藏萨迦寺的1082年所书的梵文贝叶写本,於1983年由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製出版,全经共137页,274面,内容完整无缺,字体清晰优美,很受专家学者的重视。
从十九世纪以来,本经先后译成法文和英文,又有梵汉对照、梵文和译、改订梵本以及原文等。又曾由日帝觉和智军译成藏文,1924年河口慧海把它同梵本对照日译出版了《藏梵传译法华经》。
关於本经的註疏歷来很多,现存主要的有︰刘宋竺道生《法华经疏》二卷;梁法云《法华经义记》八卷;隋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二十卷、《妙法莲华经文句》二十卷,吉藏《法华玄论》十卷、《义疏》十二卷;唐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十卷,湛然《法华玄义释籤》二十卷、《法华文句记》三十卷;宋法照《法华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慧洪、张商英《法华经合论》七卷;元徐行善《法华经科註》八卷;明一如《法华经科註》七卷,传灯《妙法莲华经玄义辑略》一卷,智旭《法华经绘贯》一卷、《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十六卷,新罗元晓《法华宗要》一卷,德清《法华经通义》七卷,清通理《法华经指掌疏》七卷等。
一般认為本经是最重要的大乘经典,也是最优美的文学作品,想要瞭解大乘佛教的种种特质并知其优缺点的人,一定要阅读。
就经意来说,本经较少述及人间的释迦牟尼,而是说明佛陀超越其他诸神,在过去无数劫前就出现於世间,是无限高远、永远常在。其中主要思想是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经典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则与《涅槃》相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以及陀罗尼咒密护等,可说是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其中极為突出的重点在於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是天台宗立说的主要依据。
至於全经大段分科,自古以来主张不一。隋智顗作《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立〈序品〉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為正宗分,以〈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為流通分;并判前十四品為迹门,后十四品為本门,后代学人大多依其所说。
经题中,「妙法」意為所说教法微妙无上;「莲华经」比喻经典的洁白完美,即以莲华比喻微妙甚深的佛法,是一部以法喻為名的经典。至於各品大意如下︰
序品第一
佛在耆闍崛山,先说《无量义经》后,即入三昧现瑞,弥勒疑问,文殊述说往昔因缘本事。
方便品第二
佛从三昧而起,告诉舍利弗︰诸佛方便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於是舍利弗三请,世尊说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眾生皆当作佛,佛法唯有一乘,说二(乘)说三(乘)只是方便,并非究竟。
譬喻品第三
佛為舍利弗受记,并宣说火宅四车譬喻,进一步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旨意。
信解品第四
须菩提、迦栴延、摩訶迦叶、目犍连等闻佛说法,欢喜踊跃,即以长者穷子喻体现领会佛意,深信理解。
药草喻品第五
佛印可须菩提、迦栴延、摩訶迦叶、目犍连等所说,并说三草二木,以喻眾生根机有别,随其所堪而為说法。
授记品第六
佛為须菩提、迦栴延、摩訶迦叶、目犍连等四大声闻授记。
化城喻品第七
佛说往昔為大通智胜如来第十六王子,曾教与会大眾;又為说化城譬喻小法,以示方便,引入佛慧。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富楼那、憍陈如和五百阿罗汉皆受记当来必定成佛,并说繫珠喻。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阿难、罗[侯*目]罗和学无学二千人皆得受记。
法师品第十
佛為药王菩萨说关於聆闻、随喜、受持、解说《法华》的种种功德,并说凿井喻。
见宝塔品第十一
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讚嘆释迦说《法华经》。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净土,分身诸佛咸集,与欲同开宝塔。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迦同坐,释迦大声唱告劝持。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说如来往昔求法,事阿私仙,得闻妙法,今授提婆达多大菩提记;并说文殊入海宣扬《法华经》,龙女献珠成佛之事。
劝持品第十三
药王、大乐说等菩萨大眾以及已受记的罗汉眾等发愿奉持、广说《法华》,又為摩訶波闍波提以及耶输陀罗授记。
安乐行品第十四
文殊请问末世持经方法,佛答应当安住四法,即身(离权势等十事)、口(离说轻慢讚毁等语)、意(离嫉諂等过,修养自心)、誓愿(发愿令人住是法中,修摄自行)四安乐行,并说轮王髻珠喻。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眾多菩萨和眷属从地涌出,向多宝、释迦如来礼拜。大眾怀疑,弥勒起问。佛告诉弥勒,此菩萨眾皆是佛於娑婆所化而发心者。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佛应弥勒请问,為说久远劫来早已成佛,但為教化眾生,示现灭度;并说医王喻。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说当时与会大眾闻法受益,后世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此经,亦皆获诸功德。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佛為弥勒说随喜听受《法华经》的种种功德。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佛為常精进菩萨说关於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等五种法师功德。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佛為得大势菩萨说常不轻菩萨往昔因中的常不轻行和受持、解说《法华经》的故事。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佛於大眾前现其神力,嘱咐大眾於如来灭后,应对《法华经》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和如说修行。
嘱累品第二十二
佛以右手摩大眾顶,嘱咐受持和广宣此经。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佛因宿王华菩萨请问,而说药王菩萨往昔曾是一切眾生喜见菩萨,因闻法欢喜而燃身燃臂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并说受持《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的功德。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佛為华德菩萨说关於妙音菩萨过去供养云雷音王佛的因果,和处处现身说此经典的本事。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佛為无尽意菩萨解说观世音的名号因缘、称名作用和十四无畏、三十三应普门示现等功德。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药王、勇施等菩萨及天神等各各说咒拥护受持、讲说《法华经》者。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佛说往古净德夫人有净藏、净眼二子,此二子久修菩萨行,同化其父妙庄严王见佛。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普贤问佛︰如来灭后,如何能得《法华经》?佛说成就四法当得《法华经》,此四法是:為佛护念、植眾德本、入正定聚、发救眾生之心;普贤即发愿守护受持此经者。
(香光尼眾佛学院图书馆整理)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最新更新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
- [佛经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贫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贫穷的苦海
- [佛学常识]六和敬是指什么?是哪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