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梵Mahāparinirvāna-sūtra)汉语拼音Daboniepanjing 佛教经典。亦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涅槃经三世义。
解纯陀疑问。论曰。多弟子已成熟。纯陀未成熟。佛为纯陀未成熟故。显示大般涅槃。讲说大经。受大功德。为成熟故来拘尸那城。云何纯陀而有疑心。有二因缘。一见同相未见别相生疑心。二见别相不见同相故。起疑心者。如遥见杌疑为是人为是杌。若见乌鸟集上鹿从其下过。知是杌非人。若见举手挑衣者。知人非杌。别相不见同相生疑心者。如空不共相是常住。如见地不共相是无常。声闻者不共相。于声闻不共相生疑。为同空是常住。为同地是无常。凡夫为同相故起疑心。声闻缘觉为别相故起疑心。凡夫为有生法故起疑心。声闻缘觉为无生法故起疑心。纯陀不为此二种故起疑心。为欲利益众生故生此疑。如此大菩萨。那得于佛生疑。于此大会大有外道聚集有外道说佛死而更生。复有说。如灯尽火灭。复有说。佛灭后有尽有不尽。为释此疑故。佛说偈。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
无有是处
佛为二乘故说偈。烦恼生得圣修得。凡夫性生得。圣性修得。烦恼缚生得。解缚修得。生死生得涅槃修得。本生今修。本是生今是修。为二乘作此解说不谤大乘。为大乘作此解说是谤大乘。此是不相应大乘。谁能令相应大乘。是故我等依义选择。思惟义不依语言。不选择思惟语言。为修行大乘者说。过三种义显了别义。言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时有。是三种义无有。无有是处。何故三种义不成就。若本有今无者。一切如来等则无解脱。何以故。性不定住故。以前有后无故。一切真有亦无。真有俗有亦无。何以故。真有前后无异故。俗有无本故。是故真俗二义不成就。于此二义不明了。僧佉外道亦如是说。因中有果。譬如乳有酪生酥等。是增益僧佉等义。若本无碍。现在时中谁能为障。若汝思惟妨碍。因缘和合为障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前后无异故。若今不障本时何故不障。有何道理。本不依因缘生。后依那因缘灭。所言本者。以何法为本。为初起为当相续为本。若初起为本。初不为因缘所生。后如初。亦不为因缘所生。若如是说十二因缘法如如义。皆悉已破。则同外道说无因义。若相续为本者。相续亦不定。何以故。分分不定故。云何相续为本。是故一切有生之法。说本无因。如此说者则无道理。本无今有者。若前是无本而今有。有者则无得解脱者。前烦恼未起。则是离解脱。而后生烦恼则无解脱。若前无今有者。最极无生当应得生。如空生花。若汝思惟一则无因。是义不然。何以故。如屋与花二同是未有。何故因缘生屋。不因缘生花。等是无故。是义无道理。若本无生。而今得生。则破本义。是义不然。何以故。初生是本故。若汝思惟因缘。是初生则非初。是故生非是本。是亦不然。何以故。汝意欲破本有故。欲立因缘本者。是故不过本故。前未有法因云何生。若其生者为具足生。为分分生。若具足生者。为一时生。为前后生。若一时生。则因果同时不可分别。若果后生。因在前灭。谁生后果。如煮熟鸡而复作声还生。若具足者。何用观因。若分分生者。亦同前失。是故本无今有。欲安立因。是义不然。
三时有者。无有是义。若有是三世者。为一义遍三世。为一一义各各三世。如此二义并皆不然。何以故。若一义遍三世者。不得一世有三。何以故。相妨碍故。若义依时。则过去未来分分无穷。若时依义。义一故则无三世。离义故则无别时。是故三时皆不成就。若一物遍三世者。是物则不可说名。何以故。一物二成就故。若尔生死涅槃则是一。若各各世有者。三世各自有如现世能生果。过去未来何意不能生。若具能生。则无一人得解脱者。若不能生过去未来。谁断果报。言过去未来是有者。为体故说有。为用故说有。若为体说有。云何可破而为三分。若为用说有者。过去灭未来未生。云何起用。若汝思惟三世是有为能说。三世不为能说。三世不为体说。若同有体。一则有能。二则无能。是义不然。若汝思惟为时节有能。不说能。知芭蕉一生果不能重生。义亦不然。何以故。义不定故。此三时谁之所有。若有因生难则无穷。若无因生则时节义不成就。若汝思惟未来是前。现在是中。过去是后。作三世者。何以故。未来力逼出故现在。现在力逼出过去。如恒河水。未来水逼现在水。现在水逼过去水。若一世成就。则三世成就。是义不然。何以故。水是同时。处所别故。故说三时三世有义。是故不然。无无是处者。如小乘说无是处。如外道说无是处。破小乘外道如是。偈义一破邪义。二立正义。破邪义者。依语言说。立正义者。依于义说。所言正义者。本有今有。过于三世。是名正义。本有今有者。从初发心至得涅槃。一味无异。不依生因。不依灭因。有则清净。凡夫法不能染。圣人法不能清净。若起四重五逆不能令减。若修慧断恶不能令增。若有见得清净眼。若有见得毒恶眼。依方便则过语言道及一切思惟。不可说不可思惟摄受。因果非因非果。是地非数量一时能分别。是诸佛如来境界。生死涅槃是地逆顺故。若逆是生死。若顺是涅槃地。是前际是后际。是发心地是金刚后心地。破一切见。清净一切见。一切众生应当受用。如来一体最归依处。摄受一切宝是大涅槃。过三世者。为用说涅槃功德。何者过三世。为生故分别三世。涅槃无生故。不可分别。三世者。未生得生。已生即灭。涅槃无灭故常住。是故自在。以自在故。是故最乐。为体故说清净。为用故说常乐我。自体故清净。对生死故常乐我。复次有二种义。若本有今有。则是常见。若过三世。则是断见。若二义待来离断常。是中道。如是俗谛真谛相待故。有如是十二因缘真实。何以故。离二边是真十二因缘。若能善解。即见如来现在于世。是故如来说十二因缘是如来身。于真俗二谛。以不二故。是十二缘真佛道。如是偈有二义。一则对因义。断于邪道。二理得义显示实。如是二义。是如来事。依大智依。大慈悲。五常义。
一无穷常。二无起常。三恒在常。四湛然常。五无变常。无穷常者有十。一因无边故常。二众生无边故常。三大悲无边故常。四四如意足无边故常。五慧无边故常。六恒在定故常。七安乐清凉故常。八行于世间八法不能染故常。九甘露寂静远离四魔故常。十性无生故常。因无边者。无量劫来舍身命财。为摄持正法。正法既无边际无穷尽。此即以无穷之因。得无穷之果。果即三身也。
二无起常者。依前际非本无今有。不为意生身所生故。三恒在常者。依后际离不可思议死坏故。四湛然常者。依中际不为无明烦恼病所破坏故。五无变常者。过三际不为无漏业果报所变异故。第三恒在离死。第四湛然离病。第五无变者。初地至如来地通名无穷。从八地至如来名无起。从九地至如来。亦分得名为无变常者。正论五义并在佛地。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三藏阇梨解旨云。诸行无常者。诸行即是色心诸行。行于三世中也。无常自有五义。一失灭无常。二相离无常。三变异无常。亦名回转无常。四有分无常。五自性无常。所言失灭者。如百年报尽寿命失灭也。二相离无常者。即是骨肉离散也。三变异者。如骨色初白后变为鸽色也。回转者。即转白为鸽色。四有分无常。如根尘识三事未和合时。名为本无无常。已有还无名为灭坏。即是已有还无。无常根尘识共聚。总名为有分也。五自性者。为有前四义故。名为自性无常也。是生者。是未来世生也。灭法者。是过去世已灭法也。生灭者是现在世也。而现在摄生灭者。生而即灭故。云生灭居现在也。言寂灭为乐者。若言灭法为乐。此义不然。何以故。为有现在灭是过去。已灭法为残。以有残故非乐也。若灭现在生灭为乐者。此事不然。何以故。为有未来生是现在世残故。有残故非乐也。若言未来生是常者。此义不然。生必有灭。故非常也。若能令未来应生法而不得生。乃可为乐耳。寂灭为乐。即其义也。上三句明生死有为法故无常。后一句辨涅槃。是无为法故常住。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