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的异译很多。西晋·聂道真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就大体概括了它的内容,似乎是它的异译;不过因为翻译的不甚善巧,译文只有简略的长行,与本经的文字外形不一致。本经的文字有长行、偈颂两部份。长行的文势,承《华严经》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而来。善财童子...[详情]
第二集 (2011年四月)
普贤行愿品 2011年四月
昆明开示 第二集
海云继梦和上
《此处最吉祥》这六个句子,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它就是世界成就的意思。这是在一次禅修的境界里,有这样的一个感觉,这个世界到处,就是我常跟各位讲的,非常光明、灿烂,非常的芬芳,而且那个生命很有朝气,纷纷有一种我叫做增上,那个灵性一直增上的感觉。那么他有几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因素。而这六个因素就构成一个世界的诞生跟生命诞生的一个基本架构,就是这几个因素,你可以很深刻地去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而他没有办法用现代的语言讲是什么H2、O2,什么蛋白质、氨基酸,不是。但你感觉到生命存在的那种情况,是非常灿烂的,而且这些因素,都不是讲那微薄的、很单小的那种东西,他是非常充满着生命能量的。所以这个在基本思维上是跟西方人的思维不一样。
西方人讲进化论,所以人是从猴子来,换句话说,当猴子哪一天尾巴砍掉的时候,那就变成人了。那么猴子的前面是单细胞,单细胞的前面是什么?是石头还是沙子?在一个不小心的情况之下,有高温、有高压、有高湿,然后就产生了一个氨基酸、蛋白质,产生了一个单细胞。然后单细胞一直演进、演进过来,变成猴子,变成老虎,然后变成人。人以后演进变成什么?变成龙,变成神?是吗?再演进以后变成什么?就变成这种状况。
这是他的单向思维,就是现在他们发明的叫单行道,只能向前走,连向后转都不行,更不要说来来往往了,是不可能的。那我们这种多重因素的组合状态,他是可以来来往往的,他是非常错综复杂的,他的基本构成就已经是个庞然大物了。所以这一点是各位要留意到,这个我们附带地跟各位讲。
那么刚才谈到这个部分,谈到在生命的改造过程里,大家都很希望去探索的,下一步我们要怎么做,这是大家非常精彩想要认知的。这个部分只有从禅堂来讲,因为那是属于禅堂的语言模式,是属于实践的东西,跟理论无关。我们现在在讲的理论这个部分,是法堂的语言模式。
法堂的语言模式,我要跟各位谈的就是,这个思维架构里头,谈到事事无碍,善财童子为事,他在生活中去历练。到前面这个地方已经都完全结束了,现在他再来这一段,到最后,印度再产生这一段是怎么来的?
他的这一段不是普因,他是正行。我跟各位讲是正行。清凉国师把他叫做重释普因,普劝大家来念这个十大愿王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经文是有那些东西。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出现的这个地方,已经是到了公元八世纪的时候,到八九世纪的这个时代,佛教已经很复杂了,他最重要的不是在谈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往生不往生的问题,不是。那我们讲下去后面的理论我们会谈。
我要跟各位谈的真正的问题是,当你修行到入定的时候,第一个就是发泄,八触十功德,发泄;第二个就是把负能量释放出去,会开始填满你的生命本质,让你的生命的质感逐渐恢复到所谓健康状态。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好多人在这个过程里,他没有学太极,他自己自然就会打气功,而且非常厉害;或者他没有学瑜伽,最高难度的体位法他会做。等出了定叫他再做,他说“你要我命啊!”我说“你刚才就能做。”录影带放给他看,“那这是你吧,你做的,现在你做。”他就做不来。那也有人,就在这个时候,从来不会唱四十二字母,华严字母,他会唱,而且最难度的就是二合跟三合,他真的唱了,这就叫不可思议!还有一个更绝的,他是只参禅,可是他突然间在定中,他会唱《炉香赞》。奇怪,这个人从来不进大雄宝殿的,会唱《炉香赞》,而且唱得比维那师还好,维那师唱错的他都自动校正,这怎么搞的?怎么会这样啊?
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大概有七个人,在定中就是修的《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这四个很清楚,后面就不清楚了。后面因为他那是语言表达,他进入行法中的那个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那个部分你就看不出来。但是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到随喜功德、请佛住世跟请转*轮,可以看得到,恒顺众生以下就看不到。因为大概还在初阶,他才入定。他在定中就能发起这十大愿王的行法,不是人教的。所以,假如要从这个地方来看的话,我们可以说,这卷经文是在告诉我们正行的步骤。
那我告诉你,所有解释《普贤行愿品》的全倒了。我无意推翻他们的讲法。因为这一品我最少讲二十遍以上,我们本宗的东西嘛。我跟你讲这一品的因缘,我当时在净空法师那里,我说我就是学华严,所以我要讲华严。他叫我们几个弟子们要讲经,有的就去抽签,我说我不抽,他说“你讲什么”?我说“我讲《华严经》。”他瞪了我一下,他说“没有人开口就讲《华严经》。”我说“我就要讲《华严经》。”那些师兄弟就起哄了,“听话,听师父的话,讲小部经,不能讲大经!”我实在是僵得没有办法,我说“好了,那我讲《普贤行愿品》好了!”“那可以,你可以讲这个。”你知道,《普贤行愿品》不是《华严经》吗?这个就是盲点。我再跟他讲那我能不能讲《净行品》?他说“可以,当然可以。”当然可以讲《净行品》,为什么不能讲《华严经》?
我知道他的意思,讲大经的逻辑结构你还没具备,而不是不能讲《华严经》,你知道吗?我跟我师父说“为什么《梵网经》,大部分人都注解菩萨戒品,而不注解菩萨心品,就是上卷为什么不注解,都注解下卷”?他说“那菩萨心谁知道!”我说“师父啊,菩萨心不知道,《华严经》谁讲啊”?他说“你可以讲,你可以讲。”对啊,他想到了,他转过来了。功夫差别就在这里。为什么可以讲《阿弥陀经》?他不是佛的境界嘛?佛的境界都可以讲,《华严经》是菩萨境界,就不能讲吗?这就是关键!你被意识形态卡住了!
所以我跟各位讲,这个十大愿王是正行的陈列,把实际上你实践的过程,他把你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为他是语言文字表达,你就以为他是语言文字,是法堂的东西。不是!这一卷经文是禅堂里面的东西。那你不进入到禅观里头去,中国人讲的、禅宗所讲的参禅的境界里头去,你根本看不到,你只能够说他是触功德。因为他有几个层次是不一样的,你一定要从行法的立场来看。今天你假如不具备行法的本事,你没有办法谈论这个部分。因为他是从实践中所产生的状况来做说明的,而不是从逻辑推理上来的,所以说他是禅堂的语言,不是法堂的语言。而我们把禅堂的东西拿到法堂上来讲,那你当然就对不准了。
我还再跟各位谈一个问题,研究《华严经》经文的人,不知道从哪里来,按照我的判断,看了很多日本人写的文章,我发现都是这些日本鬼子搞的祸。他说《华严经》的语言有三大类,一个是文殊类经典,一个是观音类经典,最后产生的是普贤类经典。有没有听过?
我告诉你,我怎么前看后看,就统统都是普贤类经典,没有观音类经典,也没有文殊类经典。你回去看一下,有《华严经》你就翻开,很多都是普贤菩萨说要修普贤行愿,或者在他讲话当中就像普贤菩萨一样。你知道吗,我会不会跟你们讲说“你们将来都会跟师父一样的庄严”?而且普贤菩萨还说他是天下第二导师,这未免帽子戴得太高了,所有菩萨都不敢这样说。
而《华严经》里讲这些普贤符号,我把他叫普贤符号,普贤行、普贤愿、普贤智、普贤身、普贤乘、普贤道、普贤心等等,总数将近有一千次,一千个以上,《华严经》,有一千个以上。而是从前面《经首》一开始就有,一直到最后。所以统统都是普贤类经典,哪有什么文殊类、观音类、佛类?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讲?你知道吗?你不知道,这个叫做现代制度的毛病。他们一定要写论文报告,每年一定要写几篇,不写还不行,那么要写呢又没东西写,怎么办?这个叫乱写一通。自己去编造这些什么文殊类经典、观音类经典,根本没有。
《华严经》只有一类经典,就是普贤乘,讲的都是普贤符号,每一卷经文里都有。普贤无尽大愿,没有人说观音无尽大愿,你会叫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他有没有说地藏无尽大愿?没有。为什么普贤有?这个特质是他的特色。为了凸显这个部分,他才独立出来,所以这一卷经文不在三循环。这个叫做第三番遍明六位因果。
他一共有三番,第一番就是理事无碍法界;第二番是理无碍法界,纯理;第三番是事事无碍法界。这个三番遍明,六位因果,行法,六位行法的因果。
但这一卷经文不在这三番里面。所以应该来讲这一卷经文要单独另外再出一品,他跟前面是不能并在一起的,要另外一品出来。因为你并在这个地方,人家以为你是前面延续下来的。不是,他是另外一品。所以这一点你必须要弄清楚,这是,我跟你讲,普天之下你是第一个听到的,还没有其他人听到。(鼓掌一下好不好,不要都听到入定去嘛,给个掌声嘛,我讲那么辛苦啊,你都不奖励一下)。
这是很特别的一种状况,这个经文结构。因为这个《四十华严》是入法界品,是这一品的东西,所以它就把这一卷也当作这一品的后面。他不是这一品的结论,他是整个《华严经》讲了三遍,结论了以后,他另外再起出来的。所以,为什么我要提这个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够因为有那么多人的状态,那你就一直讲这十大愿王这种状态来说这部经文,不是。
因为《华严经》是在西域诞生的,他的主体种子应该在印度产生的,然后到了西域以后,汇集人类五大古文明而成的一部大经典,所以这个经集是有五大古文明的材料在里面。要如何去考证这五大古文明的材料散落在哪里呢?这个就要各位做专家研究,我是不可能。我少说也是很老的人,常常被空服员叫爷爷,可见年纪已经不小了。这个不是我该干的事。但是这个是可以研究的。那么从这里产生以后,不管像《八十华严》这一类的经文,再回流到印度来以后,这个思想在印度再一次酝酿,把这个行法融进去,重新架构出来的文章。他是这样的。
你可以把他当作说我讲的,仅供参考。你不一定完全要接受,但是你可以从这个立场重新审视一下。这个讲法绝对是跟以往的人讲法不同。我的意思不是说他们讲的不对,至少我可以提供另外一个思路给你做思考。从大乘瑜伽行派,因为大乘分两派,一个大乘中观论派,一个是大乘瑜伽行派,我们这个是瑜伽行派的立场来看。原来的解释,华严宗自己本身的解释,是大乘中观论派的解释法,现在我跟你谈的是大乘瑜伽行派的解释法。这是不同的。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是你应该可以再用这个立场来做思考。这个最主要就是,这一卷经文跟前面三十九卷是不连在一起的。
那你会说“人家古人都这样说,你为什么这样说”?不是说古人不对,你不要用那个希伯来人直线式的思维说,只有对跟不对两种。有那种说法,可是也有这一种说法。这个因为是从行门上来入,你要从行门来看,这是不同的。在各位来讲,你要有这种勇气提出来讲,我就会说你是不可思议的人物。因为我是这样讲的,我不能说我不可思议,对不对?因为你要这样讲要有相当大的勇气,你必须承担着里外夹攻的那种情况,要不然是不行的。
我不是没看过,他们的著作是我们的基本功课,不可能没读,这我们很清楚。而且有关《普贤行愿品》在台湾所有的著作,在三十年前所出现的,我都读过了,不可能没读过,所以我知道大家的想法。我现在提给你的是,你知道的我也知道,我提给你的是,我知道的你不知道,那这样你来听才有意义。都听那个你知道的,就不用听了,躺在家里可以看电视啦。听一些从来没听过的,以现代的文化背景、现代的历史背景,我们重新来解读这部经,他有他的特殊价值。好吧,这是提供给各位看的一个直接证据。
那么这部经,这卷他的品名,我们叫《入法界品》,从大本经的大《华严经》来看叫《入法界品》。那这里他不叫《入法界品》,所以也给我们做一个很不可思议的示现,他的全名叫《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你知道这个名字要怎么念吗?不思议解脱境界是什么?就是不思议啊,大脑想不到的叫不思议嘛,对不对?对。
他有另外一个名字---大方广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要怎么样?这是果地,境界是果地。那因行是什么?因行叫佛华严。所以全名叫《大方广佛华严经》,用佛华严的行法,进入大方广的境界,对不对?没有问题。那么佛华严在这里叫什么?叫普贤行愿。所以你修普贤行愿是修什么?修佛华严!所以《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就是入大方广境界的佛华严。用佛华严来入大方广境界,他解经题就是他的品题。能弄清楚吗?
大方广境界没讲过,《华严经》里头也不是这样出现的。他名字叫大方广,他是按照中国文化的立场来翻译,所以叫大方广。后来宋朝所译的密教经典都叫大方广,从这个地方以后几乎都叫大方广。《华严经》里头把大方广境界叫什么?叫海印三昧。佛华严这个行法不是你大脑所能修的,因为那叫佛华严三昧,你要留意到!
《华严经》里一直要你用普贤法、普贤乘、普贤行、普贤愿,尤其这里讲的普贤行愿,他是什么你知道吗?他是佛华严三昧。你要留意到,佛华严三昧。换句话说,你要修普贤行愿,你就要入佛华严三昧。
这个法之所以不同,就是他的水平是已经高到博士后研究的地方了。换句话说,你要修普贤行愿,你先得到博士以后再来修,那不是博士后的功课吗?我们现在幼稚园就开始修了,所以你从来就没有去想过,普贤乘、普贤行、普贤愿,到底他指的是什么?你从来没想过!这就是关键。所以普贤行愿本身,他就是佛华严境界。你要以佛华严的境界才能够修入——修而进入大方广境界。换句话说,大方广境界是建立在佛华严境界上面。那你知道要怎么修吗?
所以我告诉你,你光是能够念“南无普贤行愿”这个名字,六个字,你要能够找一天假期,好好地念一下,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这里头最好念的就是“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入不思议境界普贤行愿品”也可以。你要知道念这些句子是很费力的,不像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简单,为什么简单?不信你回家试试看,拿个砖块往自己的脚跟丢,你就会发出“哎呦喂呀。”所以你阿弥陀佛再怎么念,车子冲着你撞过来,你一定“哎呦喂呀。”你不会“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伴着“哎呦喂呀”,中国汉人的发音,是最好发的。藏人的发音就不是了,“唵嘛呢叭咪吽”他好发。洋人他就不这样发了,他也是阿,他叫阿门,他就把“唵嘛呢叭咪吽”也改了,他改为哈利路亚。因为什么?适合他们的发音,不适合我们的发音。
这个是媒介,因为民族种性的不同,他的发音结构不同,他必然会有不同。所以你也一样,他“阿弥陀佛”你不一定“阿弥陀佛”,不要用好恶心来,是生理结构本然的一种区别,他就会有区别的。但你用好恶心来讲说,“嘛呢”是多灵感,那个旗正飘飘,万国旗满天飘,很壮观,所以我就念“唵嘛呢叭咪吽”,那是意识形态,那不准的。你说我们是中国人,所以要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也是意识形态。你要留意到真实的状态跟意识形态无关,他不是人为意志操作的,他是自然的分野,他是天然的。你要留意到这一点。
所以你要是真的有心静下来,念个“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十六字洪名,这样念下来,有空,一个假日,念一上午、一下午、一整天都不要紧,念那么一次。念完以后你说我忘了,一辈子都没再念,死后保证上品上生极乐世界。(掌声)只要做那么一次就好,而那是指你有心作意去做的。你在家里就可以试了,五一就可以试了,不要去玩了。你在家里就好好念“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你念一个上午、一个下午,念一天都不要紧。
你放心,一贯道叫天堂挂号,他有没有挂到我们不知道,但是你这个极乐世界已经挂号了,你的位置已经预留出来了。那你要青色青光还是白色白光,大如车轮还是大如青海湖,自己定,那是要你自己定的。那个莲花要多大我不知道,是你自己定的。你假如说师父这么说,我回家就试一试,以后就不管了,那你的莲花大概脸盆这么大;那你说有空我就试,有空我就试,那你那个莲花大概日月潭那么大;你再去邀一些人一起来念的话,那你的莲花最少有太湖那么大。这个你放心,因为他有实质的真理的价值在。
这个是从这个品题来看,它完全符合经题。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属于第三番,第三循环的部分,是对的。但是这一大愿是另外一个,统摄前面三个部分。但是,他不是很高的境界。他是初学入门的境界。
也就是说华严的行法是那么的复杂,尤其按照方法论来讲,他有六位行法,六十二位,六位行法就六十个,每一位有十个阶次,然后等觉、妙觉,就六十二个位次。那你来修都很难修了,不好修了。不是不好修,不难。但是因为你听简单听惯了,就麻烦了。
就好像大家都买车票搭动车,那很简单嘛,我车票一买,上去就到了。可是你知道不知道,动车要开通不容易啊。在这之前要有多少的科学家在研究、在设计?你不要看动车组它时速三百公里的速度就好了,一个地震的话会发生什么现象?好像导弹飞出去了你知道吗,他只要一脱轨,三百公里的速度冲出去怎么办?
所以他就要设计到,当你地震的时候,我的动车要怎么自动停下来。不然你看得了吗?就像一个导弹飞出去。不要说伤害到别人,就算翻到山沟去,也大概一个人想活都难。在车内的那么快的速度一挤下去,外面就破铜烂铁,里面就已经变肉酱、肉糜。所以他在设计的时候,因为速度快,所以他考虑的就多。等这些考虑设备通通弄好,那这才叫前行而已。
真正要进行的就是开山辟地、穿隧道、架桥。所以你以为买个车票上去很快,前面多少英雄的血泪,多少人在那边挑灯夜战,怎么样计算那些公式。要培养出人才,培养出工程师,然后投入这个团队,然后有了这么一个项目,才能日以继夜地煎熬出来。对吗?我们有没有参与过?跟你讲,你现在修行就是这样子,你以为修行,可以买个车票就上去了?没有啦,这里头都是生命改造工程。这个是我们一再跟各位谈的部分。
那么刚才也提到,前面的这一段有三行,他谈到这个部分,我是希望各位读《华严经》,要拿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我希望大家能够倡印,因为他一套是这个五本,我们这一次倡印是还有第六本《疏科文表解》,就是清凉国师他的。这个五本一套,大家看怎么去倡印。因为以后我们以后往这个部分讲的会非常多,他是八十华严的。那大家发心,下一次我们就有经本用了,不要光看这个了,投影看了你都不用心,看了以后你自己才知道要去尊重古人这个努力跟发心的来源。这一部是西安印的,已经印得相当不错了,在国内印经我认为这水平已经相当好了,非常不错。这是我们台湾的版本拿过来印的。
我是希望各位你不要老是爱捡便宜,有没有最简易的行法?没有,别想贪图便宜啦。要贪图便宜你就会去买到染色的馒头,便宜,它也不便宜,它哪便宜,还到很有名的商家去卖,那便宜的就是这样子。不良品就是这样,回收以后他做一做,你看那个工人都说“打死我,我也不会买来吃。”它外面就是包装那么好。这是很麻烦的事。
因为我们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想要快,不可能快的,几里路就是几里路,你一步一步走就一步一步走,你一步多宽多大,就走多少步,一定的。你要简单你就要付代价。你说我要搭车,搭车你要付钱,太远了,搭车也太远,那我搭飞机,那你钱要付更多。不可能说我搭飞机都免费的,没有那个道理。这里不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翻云覆雨像孙悟空一样腾云驾雾那可以。但这里不是。这里为了汽油,你看都战争了,你哪有可能说搭飞机不给钱?这不可能的。
同样的,你在修行也一样,你必须要付出那些代价,就是要付出。生命,只有生命接受痛苦的煎熬,生命才会灿烂。生命假如不经过磨练,那个生命是没价值的。现在世界上统计,自杀率最高的十个国家,就是社会福利最好的地方。因为那些人从出生到死亡,从天国来再回极乐去,统统政府安排的,所以他活着没意义。没意义干嘛?就自杀。就这么来的。
我们要经过一些考验。在现实生活里也一样,你经过那些挫折,那些折磨,其实是你的生命灿烂跟芬芳的本钱。当然这个折磨假如把你折磨到死掉,那就没有意思了,那叫业力,你才会被折磨到死了,折磨到丧失记忆,或者扭曲变形了,那是你的业力。否则你接受适当的考验跟压力是应该的,是必须的!那你生命才有价值!假如没有的话,一帆风顺,都是渴了茶来,冷了衣来,饿了饭菜来,那这样的话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更需要这个样子。
所以我跟各位讲:修行你千万记得,三个条件而已。带着疑情,然后摸索,解决困难,就这三个条件。我这样修对吗?这样修对吗?怎么样才叫做对?你要证明。所以你要去求证,求证以后验证,验证以后再超越。你就一再一再地去,到最后,当然必然有困难。说置心一处,我跟你讲,净空法师到现在讲不出来,我就可以教你怎么一心不乱。怎么念佛可以一心不乱,我有办法教你,因为我体验过。
我跟各位讲,我是看一个老先生,那时候我才三十岁,他差不多七十岁。那一个老先生,只有一颗大门牙,大龅牙龅出来,然后坐着一个板凳是三脚的,圆凳子三只脚,坐在一个龙眼树下。龙眼树是有很多虫,他坐在那里,他一根香烟已经烧完了,叼在这里,我就听到“en..en..”这样的声音,我说“这位老先生在干什么”?他看我来了,就把香烟抖一抖,他说“年轻人,要念哦。”我说“念什么”?“大悲咒仔。”不是大悲咒,大悲咒仔,好像大悲咒的儿子。我说“大悲咒仔,”我说“谁教你的”?“仙呐。”他说他老师啊,礼貌上我们都尊称,道教的称法,仙。他先生教的。他怎么念,他说他教我很多,好像八九十句,现在我只记得二十几句,他就只念那二十几句,念得一塌糊涂,他用台语发音,又长长短短,断的断、缺的缺,不全的一大堆,一共想起来就有二十几句,他自己讲就二十几句。
我说你念他干什么?他说“年轻人,你不要看我老乱讲话,我没有乱讲话,你看我下面周围一米地之内,一只蚂蚁都没有。”我一看吓一跳,因为乡下蚂蚁都很大,到处跑,就是到那个地方就是有一圈它进不去。大悲咒仔,八十四句念到剩下二十几句,照样有效。他怎么有效呢?我就看他那个香烟,我们没抽香烟你不知道,他那香烟叼在嘴上,自己坐在那里“……”,嘴巴在动,那个烟灰不会断。定力够吧?
他是这个成就,当然他没什么,小成就,但这个就是成就,对我们来讲。你就是在训练嘛,看你家里念一念,蚊子会不会跑掉?他家没有蚊子的,他不挂蚊帐也不用什么蚊香都没有,他就念一念睡觉,蚊子不咬他的,本事吧?小老百姓,蚊子不叮你,阿弥陀佛,已经很神通了,你知道吗?跟你当然不一样,你希望念一念,这个金银财宝都来,对不对。他是个老农民,他不求这些,活到七十几了,身体非常健康,三脚椅他都坐得住,不会跌倒。成天没事他就一直念大悲咒仔。那个也不是不敬,就是一个乡里的话,很轻松、很亲密的那个口语讲。
所以你说你要怎么修,你一定要有方法。而这种人像老农民,他是单纯的。我常讲,单纯的人占便宜,脑筋会越精明的,你越算就越亏。修行上,不要跟佛菩萨计较,千万不要计较。这个一百〇八颗,这一条不是一百〇八颗,因为他太大了,我把它剪成两条了,两条以后变太短了,变这样子,所以我就变成提珠。
一百〇八颗,我们有个同修,你看他多聪明,我不能够被佛占便宜,就把它拿八颗拿起来,一百颗。每次念一百,要不然就念一千,这样子一个都不会被他骗去,不能给他占便宜。我说你到底是为你念还是为佛菩萨念?这个叫精明能干,会计较,业力大。你什么都好计较,跟佛菩萨不要计较。因为跟你算账的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才不会跟你计较,后面阎罗王在跟你称斤称两。你说不给佛菩萨占便宜可以,这公平嘛,可是你念一百遍,起了三个妄想,倒扣。你肯定你不打妄想?你肯定你不中断?
所以,憨直的人在修行路上叫做有善根,精明能干、会计较的叫业力大。你去注意看看,聪明的要布施给乞丐都要先问一下“你是真乞丐还是假乞丐”?神经病,他一定跟你说“我是真乞丐了。”“好吧,真乞丐就给你。”你那么一问,功德泡汤了。你看他这很可怜,你就给,因为可怜给嘛,功德你修到了。你要给的时候,“会不会骗我”这么一反思回来,那叫一比一,你给一千,当然回馈是一千。但你因为怜悯他,会无条件给予,那舍一得万报,你知道吗?
所以在修行这种东西就是要憨直,你既然决定修行,你就修行,不要怕谁骗你,没有人骗你。要有人骗你,也是你前辈子骗人家,要不然不会有这种果报。所以只要你是诚心诚意,你不用担心人家来骗你。所以,你看那些老菩萨在修行的时候,即使人家骗他,他也说“不,那是佛菩萨来示现,考验我的。”一定成功。那你要是在那时候想“你看看他的因果有多重,将来他要下什么地狱去。”那你完了,他还没下,你就先掉下去。
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修行只有一个坦然的恭敬心,其他没有,不必了。你不必想太多什么什么,你就相信师父,相信带领你的人,这样就好。他要骗你是他背因果,跟你无关。你依止善知识就对了,依止法门就对了。有时候不是师父没教,师父教了你听不懂。你听不懂不能说人家没教。你要过一段时间以后你才懂,那是资粮道的问题。所以不要老怪人家没教。你怎么不怪你自己听不懂?你就会说他当老师当师父应该要讲到给我懂,你以为师父是神仙,他也要吃五谷杂粮。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修行者应有的身份跟立场。师父不是不教,有时候确实他也没办法教,因为他的文化水平就到那里嘛。你要能够体谅人家,要有那种宽宏的心量,那才对呀,而不是计较。千万记得,绝不计较,不会吃亏的。你付出的就对了。
我们同修们,大家在学习的过程里,你要懂得,这是佛法的礼节。他包红包是给师父薪水一样,你就把他当薪水给嘛,你下辈子薪水是不得了。因为你知道,出家人是世界唯一很特别的一种动物,他是无薪水制。可是他买机票还要付钱,那从哪里来?就是从你的供养中来。所以你能供养,不是给师父,是给你的法身慧命。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我不是把钱给师父了,你弄错了,这是为你自己的法身慧命在灌溉。你要懂得这种道理,你就知道修行是要怎么修的。你要是包个红包给师父,“他这样讲一个钟头多少钱,我算钟点费给他好了,一个钟头二十块,两个钟头四十块,我算一算十个钟头两百块,他讲废话再倒扣回来。”不是的,这是灌注到你的法身慧命的大海里面。所以我们说供养是什么?培养你的自性善根。他不是把钱丢出去,不一样的。所以看你是以什么心态来的。
同样的道理,因为佛法里面,他的设施制度,佛经叫做放大光明,让它能够延续下去。随缘开示这个是本体,他需要有个相,叫制度,像我们弄这个千佛堂,千佛堂干吗?真的一千佛坐在这里吗?不是,这是一个制度,给大家起欢喜心,给大家发心,那是不是千佛坐这里?也是千佛坐在这里啊,佛是无处不现身!当你以那绝对恭敬、诚敬心来的时候,佛就现前了;当你那边百般计较的时候,那就阎罗王现前了。你要计较,他就拿天平来称了。所以佛菩萨的存在,是各位你需要用心的地方。好吧,今天,我们就跟各位讲到这里,明天我们就讲经文了。
我们请合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 上一篇:第一集 (2011年四月)
- 下一篇:第三集 (2011年四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