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心经 >

梵本《心经》略释

梵本《心经》略释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prajñāpāramitāhrḍayasūtra),因为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体现了《般若经》的心髓,所以略称为《心经》。该经的空义,反映秦译《大品般若经》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内容,相当于唐译《大般若经》的第401卷至405卷的内容。

  《心经》的译本很多,流行本是唐玄奘译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相传在玄奘译本之前,有姚秦鸠摩罗什译于公元402年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明咒经》,学术界对此提出异议。[1]唐玄奘以后的译本主要如下:唐义净译于公元700年的《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法月译于公元733年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般若和利言合作译于公元790年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智慧轮译于公元850年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宋施护译于公元980年的《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有翻译年代不详的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除此之外,还有音译敦煌石室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日本大藏经本《梵语心经》。译自藏文的《心经》有四种:日僧能海宽由藏文译为日文,再由日文转译为汉文的《般若心经》、孙慧风译《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楚禅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超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心经》的注释本很多,主要如下:唐代窥基的《心经幽赞》、法藏的《心经略疏》、圆测的《心经赞》、宋代智圆的《心经疏》、明代元贤德《心经指掌》、清代续法的《心经事观解》、近代太虚的《心经浅注》等。[2]

  本文对梵文《心经》逐字逐句进行解释,并与玄奘译本进行对照,与玄奘译本有些出入,原因何在?可能与玄奘译本所依据的梵文底本不同。玄奘译本所依据的梵文底本至今不得而知,所以很难对此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namaḥ sarvajñāya

  译:向知一切者(佛)致敬!

  注:namaḥ原形是namas,是带有动词属性的中性名词,往往作不变词,要求有关的名词变为为格。sarvajñāya,阳性、单数、为格,原形是sarvajña,由两个词构成:sarva(一切)十√jñā(知,变为复合词后,ā变为a),构成依主释,指具有一切智而知一切的佛。

  释:这种“致敬词”往往出现于论典之首,因为论是菩萨造的,菩萨为了表示对佛的尊重,表明自己的论绝无违佛之意,所以首先向佛致敬。这种“致敬词”不应当出现于经首,因为经是佛说的。佛具谦虚美德,不能是自己向自己致敬,也不引导他人向自己致敬。现存《心经》汉译本都没有这种“致敬词”,这是合理的。《心经》不同于一般佛经,它是《般若经》的心髓,经过后人的节选加工,这种“致敬词”可能出于节选加工者之手。

  āryāvalokiteśvarabodhisattvo  gaṃbhīrāyāṃ  prajñāpāramitāyāṃ  caryāṃ  caramāno  vyavalokayati  sma · pañca  skandhāḥ · tāṃśca  svabhāvaśūnyān  paśyati  sma ·

  译:神圣的观自在菩萨,于深般若般若波罗蜜多修行的时候,照见五蕴,其自性是空的。

  注:āryāvalokiteśvarabodhisattvaḥ(神圣的观自在菩萨,aḥ因遇浊音g,变为o),是复合词,从整体来讲,是持业释。是阳性、单数、体格,是本句主语。

  avalokiteśvarabodhisattvaḥ(观自在)是复合词,由avalokita(观)十īśvara(自在)构成,是持业释。有人认为avalokiteśvara(观自在)是avalokitasvara(观世音)之误,有些牵强。梵文《妙法连华经》等佛经中的“观世音”都是avalokiteśvara(确切的翻译应当是观自在),不能说都是“误”。而且,svara这个词有“声音”的意思,没有“世”的意思,所以avalokitasvara不能译成“观世音”。

  众所周知,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很善于意译,观自在菩萨救苦救难,有神通,六根互用,一般人是“听”声音,他是“观”声音。世人遇难,只要呼唤他的名字,他就“观”其声音,寻声往救。鸠摩罗什据此译成观世音,顺理成章,更能表达这位菩萨的特征,更便于在佛教徒中流行。

  avalokiteśvara是阳性名词,由此可见,观自在菩萨或观世音菩萨是男性,女相是他的化身

  bodhisattva(菩萨,觉有情)也是复合词,由bodhi(觉悟)和sattva(有情)两个词构成,是依主释,意为“有觉悟的有情”。

  该复合词玄奘译为:“观自在菩萨”,却形容词“神圣的”(ārya)。

  gaṃbhīrāyāṃ prajñāpāramitāyāṃ caryāṃ caramāṇaḥ(aḥ因遇浊音v,所以变为o),是时间状语从句。

  译:“于深般若波罗蜜多修行的时候”。

  注:prajñāpāramitāyām(m因遇辅音c,所以变为ṃ)是阴性、单数、依格,由prajnā(般若)和pāramitā(波罗密多)两个词构成一个复合词,是持业释。gaṃbhīrāyām(m因遇辅音p,所以变为ṃ)是形容词,是prajñāpāramitāyām的定语,与prajñāpāramitāyām同性、同数、同格。

  caryām(m因遇辅音c,所以变为ṃ)是caramāṇaḥ(aḥ因遇浊音v,所以变为o)的宾语,是阴性、单数、业格。caramāṇaḥ是现在分词中间语态,现在分词具有形容词的作用,与主语同性、同数、同格,即阳性、单数、体格,其动作是:在……的时候。

  本段玄奘译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与梵本一致。

  vyavalokayati sma和后边的paśyati sma是谓语,sma是不变词,表示“过去”。vyavalokayati(照)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原形是vi+ava+√luk,第十类动词。paśyati也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原形是dṛś,第四类动词。

  svabhāvaśūnyān(形容词,自性是空的)是说明tān的,与tān同性、同数、同格,即阳性、复数、业格,由svabhāva(自性)和śūnya(空的)两个词构成,这个复合词是持业释。svabhāva也是个复合词,由sva(自)和bhāva(性)两个词构成,这个复合词也是持业释。

  本段玄奘以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玄奘译本中的“度一切苦厄”在梵文本中是没有的。根据上述分析,应译为:“照见五蕴,其自性是空的。”

  iha  śāriputra  rūpaṃ  śūnyatā  śūnyataiva  rūpaṃ  rūpānna  pṛthak  śūnyatā  śūnyatāyā  na  pṛthagrūpaṃ  yadrūpaṃ  sā  śūnyatā  yā  śūnyatā  tadrūpaṃ·

  译:在此,舍利子!色是空性,空性就是色;空性不异于色,色不异于空性;凡是色,都是空性;凡是空性,都是色。受、想、行、识就是这样。

  注:iha是不变词,意思是“在这里”。śāriputra是阳性、单数、呼格。

  rūpaṃ和śūnyatā构成一句话,意思是“色是空性”。rūpaṃ(色)是中性、单数、体格,śūnyatā(空性)是阴性、单数、体格,śūnya(空的)是形容词,加tā变为抽象名词,所以译为“空性”。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是)。

  同样,śūnyataiva rūpaṃ也是一句话,意思是“空性就是色”。śūnyataiva是śūnyatā(空性,阴性、单数、体格)加eva(不变词,就),rūpaṃ是中性、单数、体格,也是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

  rūpānna pṛthak śūnyatā构成一句话,意思是“空性不异于色”。rūpāt是中性、单数、从格,因遇鼻音n,所以变为n。na是不变词,意思是“不”。pṛthak是不变词,意思是“异于”,要求与之相关的rūpa(色)变为从格。śūnyatā是阴性、单数、体格。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

  śūnyatāyā na pṛthagrūpam构成一句话,意思是“色不异于空性”。śūnyatāyāḥ是阴性、单数、从格,āḥ因遇浊音n,所以变为ā。k因遇浊音r,所以变为g。rūpam是中性、单数、体格,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

  yad rūpaṃ sā śūnyatā构成一句话,意思是“凡是色,都是空性”。yad…tad…是个词组,其意为:“凡是……都是……”。rūpam是中性、单数、体格,yad是关系代词,与rūpam同性、同数、同格,即中性、单数、体格。śūnyatā(空性)是阴性、单数、体格,代词sā与其代表的śūnyatā同性、同数、同格,即阴性、单数、体格。

  yā śūnyatā tad  rūpaṃ构成一句话,意思是“凡是空性,都是色”。śūnyatā是阴性、单数、体格,关系代词yā与śūnyatā同性、同数、同格。rūpam是中性、单数、体格,代词tad与其代表的rūpam同性、同数、同格。

  evameva vedanāsaṃjñāsaṃskāravijñānāni构成一句话,意思是“受、想、行、识,就是这样”。evam(这样)和eva(就)都是不变词,vedanāsaṃjñāsaṃskāravijñānāni是复合词,由vedanā(受,阴性)、saṃjñā(想,阴性)、saṃskāra(行,阳性)、vijñānā(识,中性)四个名词并列构成,所以是相违释,复合词的性别以最后一个词vijñāna为准,这个相违释是中性、复数、体格,本句省略动词santi或bhavanti(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复数、第三人称。

  本段玄奘译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应视为意译。

  iha  śāriputra  sarvadharmāḥ  śūnyatālakṣaṇā  anutpannā  aniruddhā  amalā  na  vimalā  nonā  na  paripūrṇāḥ·

  译:在此,舍利子!一切法都以空性为相,不生不灭,不染不净,不减不增。

  注:iha(在此)是不变词,śāriputra(佛的大弟子舍利子,另译舍利弗)是阳性、单数、呼格。

  sarvadharmāḥ是本句主语,是阳性、复数、体格。这是一个复合词,由sarva(一切,形容词)dharma(法,名词)两个词构成,是持业释,意思是“一切法”。

  śūnyatālakṣaṇāḥ(āḥ因遇元音a,所以变为ā)是复合词,由śūnyatā(空性,阴性)lakṣaṇa(相,中性)两个词构成,是多财释,作形容词,与主语sarvadharmāḥ同性、同数、同格,即阳性、复数、体格,此中省略动词santi或bhavanti(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复数、第三人称。本段以下都作此解释。

  ud+√pad,意为“生”。utpanna是其过去分词,名词或形容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都可以作形容词用)前加a,便是否定。以元音开头的词加an,所以anutpanna的意思是“不生”。有否定词头a或an的复合词,属于依主释。

  ni+√rudh,意思是“灭”。niruddha是其过去分词,加否定词an构成aniruddha,意思是

  “不灭”。如前所述,这种复合词视依主释。

  mala,意为“染”,加否定词头a而成amala,意为“不染”。如前所述,这种复合词是依主释。前缀vi意为“离开”,所以vimala意为“离染”,即“净”。加前缀的词不同于加否定词头a或an,不是复合词。

  本段玄奘译为:“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与梵本基本一致。

  tasmācchāriputra śūnyatāyaṃ na rūpaṃ na vedanā na saṃjñā na saṃskārā na vijñānāni na cakṣuḥ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amanāṃsi na rūpa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adharmāḥ na cakṣur- dhāturyāvaṇna manovijñānadhātuḥ nāvidyā nāvidyākṣayo yāvanna jarāmaraṇaṃ na jarāmaraṇakṣayo na duḥkhasamudayanirodhamārgā na jñāṇaṃ na prāptirtasmādaprāptitvādb odhisattvasya prajñāpāramitāmāśritya viharatyacittāvaraṇaḥ

  译:因此,舍利子!在空性当中没有色,没有受,没有想,没有行,没有识。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没有眼界,乃至于没有意识界。没有无明,也没有无明尽。乃至于没有老死,也没有老死尽。没有苦、集、灭、道,没有智,也没有得。因为没有所得性,所以要依靠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多而安住,心无阻碍。

  注:tasnāt是代词tad的中性、单数、从格,做副词用,意为“因此”。尾音辅音t在初音ś前,尾音t变为c,而ś则变为ch。śāriputra是阳性、单数、呼格。

  śūnyatāyam(m因遇辅音n,所以变为ṃ,下同)是阴性、单数、依格。na是不变词,意为“不”。rūpam是中性、单数、体格。本句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有),下同。所以本句意为:“在空性当中没有色”。

  vedanā是阴性、单数、体格,接上句的śūnyatāyam,下同。

  saṃjñā是阴性、单数、体格,saṃskārāḥ(āḥ因遇浊音n,所以变为ā)是阳性、复数、体格。vijñānāni(识)是中性、复数、体格。rūpam(色)、vedanā(受)、saṃjñā(想)用单数,可以理解为集体名词,saṃskārāḥ(行)和vijñānāni(识)用复数,可以理解为个体名词。

  cakṣuḥ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amanāṃsi是中性、复数、体格,是复合词,由cakṣus(眼,中性)、śrotra(耳,中性)、ghrāṇa(鼻,中性)、jihvā(舌,阴性)、kāya(身,中性)、manas(意,中性)六个词构成,是相违释。其性别以最后一个词manas为准,所以是中性。此中省略santi或bhavanti(有),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复数、第三人称,本段以下亦依此解释。

  同样,rūpa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adharmāḥ是阳性、复数、体格,这个复合词也是相违释,由rūpa(色,中性)、śabda(声,阳性)、gandha(香,阳性)、rasa(味,阳性)、spraṣṭavya(触,中性)、dharma(法,阳性)六个词构成,这种复合词的性别以最后一个词dharma为准,所以是阳性。本句省略动词santi或bhavanti(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复数、第三人称。

  cakṣurdhātuḥ(ḥ在非a、ā的元音后,变为r)是阳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由cakṣus(眼,中性,在复合词中,s变为ḥ,在非a、ā的元音后,ḥ变为r)和dhātu(界,阳性)两个词构成,是持业释,因为这两个词是同位语关系,眼根是十八界之一。整个复合词的性别以最后一个词dhātu为准,所以是阳性。此中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有),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na是不变词,意思是“没”。

  yāvat(以至于)是不变词,t因遇鼻音n,所以被同化为n。na也是不变词,其意为“没”,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有),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

  manovijñānadhātuḥ是阳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由manas(意,中性)、vijñāna(识,中性)、dhātu(界,阳性)三个词构成,从整体来讲是持业释,因为manovijñāna(意识)和dhātu(界)是同位语。manovijñāna也是一个复合词,由manas(as在复合词中变为aḥ,因遇浊音v,所以变为o)和vijñān两个词构成一个复合词,意为“意识”,即依靠意根所产生的识,所以是依主释。

  nāvidyā是一句话,意思是“没有无明”。这句话只有两个词:na(没,不变词)和avidyā(无明,阴性、单数、体格),a加a,变为ā,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有),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vidyā意为“明”,加否定词头a而成依主释复合词avidyā(无明)。

  nāvidyākṣayaḥ(aḥ因遇浊音y,变为o)是一句话,意思是“没有无明尽”。这句话只有两个词:na(没,不变词)和avidyākṣayaḥ(无明尽,阳性、单数、体格),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有),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avidyākṣayaḥ是依主释复合词。

  yāvanna jarāmaraṇam(m因遇辅音n,变为ṃ)构成一句话,意思是“乃至于没有老死”。yāvat(乃至于,t因遇辅音n,被同化为n)和na(没)都是不变词。jarāmaraṇam(老死,m因遇辅音n,变为ṃ)是复合词,中性、单数、体格。由jarā(老,阴性)和maraṇa(死,中性)两个并列的名词构成相违释,意思是“老死(m因遇辅音n,变为ṃ)”,其性别以最后一个词maraṇa为准,所以是中性,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有),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

  na jarāmaraṇakṣayaḥ(aḥ因遇浊音n,变为o)构成一句话,na(没)是不变词,jarāmaraṇakṣayaḥ是阳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从整体来讲是依主释,jarāmaraṇa是由两个并列的名词所构成的相违释复合词。此中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有),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本句的意思是:没有老死尽。

  na duḥkhasamudayanirodhamārgāḥ(āḥ因遇浊音n,变为ā)构成一句话,意思是:没有苦、集、灭、道。na是不变词,意思是“没”。duḥkhasamudayanirodhamārgāḥ是阳性、复数、体格,这个复合词由duḥkha(苦,中性)、samudaya(集,阳性)、nirodha(灭,阳性)、mārga(道,阳性)四个并列名词构成,所以是相违释。其性别以最后一个词mārga为准,所以是阳性,此中省略动词santi或bhavanti(有),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复数、第三人称。

  na jñāṇam构成一句话,意思是:没有智。na是不变词,意思是“没”。jñāṇam(m因遇辅音n,变为ṃ)是中性、单数、体格。jñāna的动词词根是√jñā(知),jñāna是其过去分词变成的名词,此中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有),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

  na prāptiḥ(ḥ在非a、ā的元音后,变为r)构成一句话,意思是:没有得。na是不变词,意思是“没”。prāptiḥ(得)阴性、单数、体格。此中省略asti或bhavati(有),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  

  tasmādaprāptitvādbodhisattvasya prajñāpāramitāmāśritya viharatyacittāvaraṇaḥ构成一句话,意思是:“由于没有这种所得性,所以要依靠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多而安住,没有心得阻碍。”tasmāt(t因遇元音a,变为d)和aprāptitvāt(t因遇元音a,变为d)是本句的状语,aprāptitvāt是中性、单数、从格,aprāptitva(无所得性)是名词aprāpti加tva构成,名词加tva和加tā一样构成抽象名词,所不同的是加tā构成阴性名词,加tva构成中性名词。代词tasmāt与它所代表的aprāptitvāt同性、同数、同格,即阳性、单数、从格。

  bodhisattvasya是阳性、单数、属格,意为“菩萨的”。prajñāpāramitām是阴性、单数、业格,作āśritya的宾语。这个复合词由prajñā(般若,阴性)和pāramitā(波罗密多,阴性)两个词构成,是持业释,因为这两个词是同位语关系。āśritya是独立词,表示先于本句所表达主要动作的动作,用独立词,āśritya(依靠)先于主要动词viharati(住)。viharati(住)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动词词根是vi+√hṛ,第一类动词。

  acittāvaraṇaḥ是阳性、单数、体格,citta(心,中性)和āvaraṇa(阻碍)构成依主释,加否定词a,又构成依主释。

  本段玄奘译为:“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与梵本基本一致。

  cittānaraṇanāstitvādatrasto viparyāsātikrānto niṣṭhanirvāṇaḥ。

  译:因为心阻碍的不存在性,所以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注:cittānaraṇanāstitvāt(t因遇元音a,所以变为d)是中性、单数、从格,这个复合词由citta(心,中性)、āvaraṇa(阻碍,阳性)、nāstitva(不存在性,中性)三个词构成,是依主释,前两个词也构成依主释。其性别由最后一个词nāstitva为准,所以是中性。nāstitva是由nāsti(不存在,不变词)加tva构成中性抽象名词,意思是“不存在性”。

  atrastaḥ(aḥ因遇浊音v,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trasta是动词√tras(恐怖,第二类动词)的过去分词,加否定词头a构成依主释复合词,意思是“不恐怖”。

  viparyāsātikrāntaḥ(aḥ因遇浊音n,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依主释,由viparyāsa(颠倒梦想,阳性)atikrānta和两个词构成。atikrānta是ati+√kram的过去分词。

  niṣṭhanirvāṇaḥ是阳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持业释。由niṣṭha(究竟,形容词)和nirvāṇaḥ(涅磐,阳性)两个词构成。

  本段玄奘译为:“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与梵本完全一致。

  tryadhvavyavasthitāḥ sarvabuddhāḥ prajñāpāramitāmāśrityā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 himabhisaṃbuddhāḥ。

  译:位于三世的一切佛,依靠般若波罗蜜多,认识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sarvabuddhāḥ(一切佛)是本句主语,是阳性、复数、体格,这个复合词由sarva(一切,形容词)和buddha(佛,阳性)两个词构成,是持业释。

  tryadhvavyavasthitāḥ与主语sarvabuddhāḥ同性、同数、同格,即阳性、复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由tryadhva(三世)和vyavasthita(位于)两个词构成,是依主释。vyavasthita是vi+ava+√sthā的过去分词。

  prajñāpāramitām是阴性、单数、业格,是动词āśritya的动作对象。这个复合词是由prajñā(般若,阴性)和pāramitā(波罗密多,阴性)两个词构成,是持业释,因为这两个词是同位语关系。āśritya是ā+√śri的独立词,它先于本句的主要动词abhisaṃbuddha。

  samyaksaṃbodhi(意译正等觉,音译三藐三菩提)是阴性、单数、业格,这个复合词是由samyak(正确的)和saṃbodhi(意译觉悟,音译三菩提,阴性)两个词构成,是持业释。

  anuttara意译无上的,即最高的,音译阿耨多罗。这个形容词是samyaksaṃbodhi的定语,与samyaksaṃbodhi同性、同数、同格,即阴性、单数、业格。这个词是由uttara(上的)加否定词头an,构成依主释复合词。

  abhisaṃbuddhāḥ是阳性、复数、体格,这个词是abhi+sam+√budh的过去分词。这种过去分词有形容词的属性,所以要与主语sarvabuddhāḥ同性、同数、同格。又具有动词属性,所以有宾语anuttarām saṃyaksaṃbodhim。

  本段玄奘译为:“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梵本完全一致。

  tasmājjñātavyaṃ prajñāpāramitā mahāmantro mahāvidyāmantro ‘nuttaramantro ‘samasamamantraḥ sarvaduḥkhapraśamanaḥ satyamamithyatvāt. prajñāpāramitāyāmukto mantraḥ。

  译:因此,应当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是出自不虚妄性的真理,所以要于般若波罗蜜多中说咒。

  注:tasmāt(t被j同化为颚音)是指示代词tad的中性、单数、从格,意为“因此”,作副词用。jñātavyam(m因遇辅音p,变为ṃ)是中性、单数、体格,此中省略指示代词idam(中性、单数、体格),意为“这件事”。

  动词√jñā(知道)加tavya变成一个动形容词,本句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

  prajñāpāramitā是阴性、单数、体格,是本句主语。这个复合词由prajñā(般若,阴性)和pāramitā(波罗蜜多,阴性)两个词构成,是持业释,因为这两个词是同位语关系。

  mahāmantraḥ(aḥ在浊音m前,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由mahat

  (大,在复合词中用mahā)和mantra(咒或神咒,阳性)两个词构成,是持业释。此中省略动词asti或bhavati(是),现在时、陈述语气、主动语态、单数、第三人称。本句以下亦作此解释。

  mahāvidyāmantraḥ(aḥ遇元音a,所以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由mahat(大)、vidyā(明)、mantra(咒)三个词构成,是持业释。

  anuttaramantraḥ,初音a在o后面消逝,代之以avagraha,aḥ在元音a前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这个复合词是由anuttara(无上)和mantra(咒)两个词构成,是持业释。

  asamasamamantraḥ是阳性、单数、体格,初音a在o后面消逝,代之以avagraha,复合词samasamamantra(等等咒)是持业释,加否定词头a构成依主释。

  sarvaduḥkhapraśamanaḥ是阳性、单数、体格,复合词sarvaduḥkha(一切苦)是持业释,复合词sarvaduḥkhapraśamana(能除一切苦)是依主释。

  satyam(不虚妄)是中性、单数、体格。amithyatvāt(不虚妄性)是中性、单数、从格。这个词是amithya(不虚妄)加tva构成的中性抽象名词。

  prajñāpāramitāyām(般若波罗蜜多,持业释)是阴性、单数、依格。ukto(aḥ在浊音m前变为o)是阳性、单数、体格。ukto是动词√vac的过去分词。过去分词除表示过去以外,还有被动的意思。mantraḥ是阳性、单数、体格。

  本段玄奘译为:“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是不虚,故说波罗蜜多咒。”与梵本完全一致。

  tadyathā 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ṃgate bodhisvāhā。

  译:说咒如下:“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速证菩提吧!”

  注:两个gate都是阴性、单数、呼格,pāragate也是阴性、单数、呼格,这个复合词由pāra(彼岸,阳性)和gati(去,阴性)两个词构成,是依主释。bodhi意译觉悟,音译菩提,阳性名词。svāhā是感叹词,又有“速得”的意思。

  本段玄奘翻译如下:“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与梵本完全一致。

  iti 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sutraṃ samāptam

  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至此结束。

  注:iti是不变词,意为“如上”,又相当于引号。复合词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sūtra由prajñā(般若,阴性)、pāramitā(波罗蜜多,阴性),hṛdaya(心,中性)、sūtra(经,中性)四个词构成,是持业释。这是经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汉语题名在开头,梵文与其相反,置于最后。samāptam是中性、单数、体格,意为“结束”,由sam+√āp的过去分词构成。

  注释:

  [1]参见游侠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载于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第三卷。

  [2]参见斌宗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周止菴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诠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