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起信论疏笔削记
第四卷 起信论疏笔削记
归依三宝者。然诸论具阙不同。有具归者如智论等。有唯归佛者如地持论等。有唯归人者如十地论等。有并不归者如十二门论等。此乃各随作者之意。今所归者具也。疏文二。初叙意。荷恩者。佛大慈悲故。垂之以教教不自阐。传之以僧。使我于苦不至于乐有得。即知三宝于我大有恩德。为感荷故而归命之。加护者。将欲造论摧邪显正。先归三宝请以冥资。助增智慧使其通晓。故云加也。恐其魔娆有成难事。假以威力防外缘障。故云护也。生信者。论主示居因位种智未圆。所述论文恐鲜有信。承力而作必信无疑。仪式者。夫臣子之道。欲有所作必先告于君父。今遗法弟子将造论文。必先归命三宝。为后代仪式也。尊胜者。三宝尊重首出众物。为世良田。论初归之表殊胜也。益物者。然佛法僧能益庶品。其利博哉。凡愚迷倒莫有知者。故伸归命以显于物有大利益也。
论归命下二释文三。初能归至诚文二。初释文二。今初事相。释依投等四字。共成归义。谓归依归投归趣归向故。御根下约能连持色心种子不断功能。名之为命。由命御之使根不坏。即不相应行法所摄。一身下命在身存命终身坏。人之所重无以加焉。举此下约所归。以明能归也。命可重者。由无二故。佛可尊者由无上故。今以可重之命。归于可尊之境。是所宜也。
疏又归下二观行释也。众生下且明迷源也。虽言六根兼取六识。俱从一心分湛所起。以本是纯元之一心。背之遂成六种根识。识不自起由尘所发。念念奔逸莫能自反。即背觉合尘之义。故佛顶经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今举下正显还源义。总摄六情者。情即根也。以命能总御诸根故。今举总摄别但言归命。以命还于一心之时。余皆随合故。经云。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又云。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然上所说但派一为多。即是背义。摄多为一。即是归义。实无能背所背能归所归也。一心下谓有觉照为佛。可轨持为法。具万德和合无违为僧。一心之上而辨三义。故云一体。
疏然能下二通出。体二一通约三业也。能归体即马鸣身口意也。业即三用。欲显下释具三业。所以疏有三意。一显佛胜德。二圆自善根。三为彼来果。以身业归。显有天眼见。以口业归。显有天耳闻。以意业归。显有他心知。圆满下昔以三业悉皆不善。谓杀等十支今既归佛。即三业皆善。以身礼口赞心缘。即杀盗淫等自然不生。三轮因者。三轮是果。谓神通正教记心也。因即三业善三轮之因。依主释。以因中身业归果获神通轮。谓如意天眼天耳通也。此能引邪归正故。因中口业归果获正教轮。谓宿命漏尽通也。此能观根说法令解脱故。因中意业归果获记心轮。谓他心通也。此令未信者信。未修证者修证。或与记莂等。俱名轮者。以能摧辗众生惑障故。或见下明归之仪式。此乃不论三业前后。但随见闻等处。则用三业对而归之。此有四句。如疏列配。然上二句且约一期句数配属则可。若细推之就佛就机。恐无此理。如佛得自在。岂有见而不闻等处耶。若就机者。如见佛身不闻说法。岂只以身作礼而不意敬口赞耶。如闻说法不见形相。岂只口赞而不运意作礼耶。又虽不见闻如专意念佛之人。岂无身口耶。况身口由心所使。意业不行。身口不动。若如此所配。且约一期。
疏今云下二结。属意业以身口皆由意使故。意为根本。余二为末。况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诚为可重。故但意业。
论尽十方者。二所归分齐也。疏二。今初明处所分齐。非直者。不但也。谓不但于一方三宝而展归命。此解十方也。每方下释尽字。然有两意。谓每方不但一刹两刹。每刹不唯一佛二佛。显三宝下释所以也。普遍者。经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此法身遍也。法身是理报身是智。理智不二报身亦遍。法报是体应身是用。即体之用应身亦遍。余二例知。此约所归广大者。约能归由所归普遍故。能归广大能所相称。如函与盖也。简小者。约教释也。亦是通约能所。以小乘中不信有他方佛。今言尽十方故。拣异彼也。
然三下二明三宝分齐也。住持者。雕铸塑画等像佛也。经律论三藏教文法也。比丘等五众和合僧也。依如是法而住持故。别相者。五教浅深不同。佛即三身十身。法即教理行果。僧即三贤十圣八辈上人。以五教不同三宝各异故。同体者。虽有本性观行融通之异并以觉照为佛。轨持为法。和合为僧。皆约一法体上说故。为福下通释宝义。盖能生福利故喻之以田。咸可尊重故褒之以宝。由是三皆可宝。故云三宝。带数释也。然泛论田。有三种。一敬田。即三宝恭敬生福故。二恩田。即父母报恩生福故。三悲田。即贫病悲愍生福故。此约一期别义而说。然亦非可局定。如三宝岂无恩耶。智度论说。令传法修行报佛恩故。疏中六意之初。以荷恩德故。又父母岂不敬耶。如论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贫病岂无恩耶。佛因众生方得成道。故佛化身名为恩德故。华严云。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又云。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是故菩提由于众生。又此悲境岂得不敬乎。故礼记曰。母不敬。孝经云。敬其父即子悦。敬其君即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又佛法中一切恭敬。又于父母岂无悲耶。且悲能与乐。孝经云。养则致其乐。又于三宝岂无与乐之义。苟能供养即斯义矣。故知三田各通三义。今约别说故。以三宝独称福田。今所归下结简该。同体者。以今法宝中体相二大。正是同体三宝。故云该也。别相是正同体是兼。在文可见。疏中不配住持者。以住持佛法二俱色收。全用此中体大为性。故下云。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又彼僧宝不离五众。此亦体大所摄故。下文云。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等。此中同体便摄住持。故不言也。
论最胜下。所归三宝文三。初佛中疏二。初略配过小有两意。一佛果(三身三德)过于小乘之果故(罗汉辟支佛)二菩萨所归之佛(报身)过于小乘所归之佛(化身)超因亦二意。一佛果(妙觉)超于菩萨之因故(等觉已下)二真应无碍(自受用身)超于菩萨所见他受用身故。然若据马鸣所见。合是他受用身。今以意业归之。不取眼见。眼见则随其功力。意归则极至真身故。当自受用尔。上各二义中前义为正。业者下标。谓意下释也。意明业之一字通身口意。如疏所配。然最胜之言亦通三业。谓遍知是意业最胜等。亦可救世利他。余当自利。即自利利他悉圆满也。若配三德。即如次为智断恩也。
疏遍知下别释中四。初明佛意业。真智下亦名实智根本正体智等。此智证理之时。尽真如际无不圆极。故名遍知。即如理智证真义。俗智下亦名权智后得等。此智分别缘生染净等法。无不明了。亦名遍知。即如量智达俗义。理量下双结也。谓此二智缘二境时。不前不后亦不一时。智体无二境亦无二智。无二者。其体不异其用有殊。约知真处名为真智。约知俗处名为俗智。境无二者。谓色即是空为真境。空即是色为俗境。由是证真时必达俗。达俗时必证真。证真达俗竟无前后。况无心外之境。何有境外之心。心境浑融为一法界。强分能所故曰智境。了无能所方曰无倒遍知。无倒即正也。如理如事故。
疏色无下二明佛身业也。华严等者。即不思议品中一一根遍即大也。不坏根性即小也。性即体性不坏见闻之体故。谓眼见耳闻对境不错。不杂等者。正遍之时根相宛然。各有区别不相浑杂。所谓度量则不见边涯。睹对则未尝移易。是以极至梵天。不见丈六之顶。遍满法界不起寂灭道场。大小无碍为若是也。相作者。谓一一根皆能见闻觉知。非同凡夫眼唯见色等。炳然者。谓分明无乱之义。斯即事也。性空即理也。谓所见之色全性而起色。正起时即是性起也。斯则事不碍理。本疏复云。妙理常湛而不碍业用广大。此句即理不碍事。此乃性起为相。一多缘起而无边。相得性融。千差涉入而无碍。其犹镜像水月。思之可知。华严云。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见。又金刚云。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又下论云。色性即智智性即色。遍一切处等。皆斯义也。圆回下然通两意。一约一会之中各见佛面。二约他处遍应同时。十方下约处显遍。无有一处而不有佛故。多机下约机释疑。闻说十方齐现。将谓分身赴感。今云多机顿感。应虽一时而其佛身寂焉不动。如一月影千万人见。各随其人东西而去。影且不分。佛亦如是。故华严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疏世者下三明佛口业中三。今初所救三世间者。智正觉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正觉为能化众生为所化。器界为化处。以器界是无情正觉是佛故。唯众生为所救也。
疏大悲下二能救也。三缘者。谓四无量心皆具三缘。一众生缘。缘于众生如父母眷属等。二法缘。缘于众生俱是众法合成。三无缘。不见众生及与法相。今虽言悲必具四心。无缘下释大字。于三缘中此最胜者。谓与法性同体故。名为大也。佛性下引证。暂救等者。反显也。谓暂起缘心好行小惠。见贫苦者或施以金帛。济以衣食。见危难者或施以无畏。致之安乐。不忘我人众生之见。有厚薄亲疏之心。此则必不长久。不唯不久。抑亦不普。以见众生及以我相。生疲劳故。由是佛法诃为爱见也。永救等者。顺明也。谓见众生本成佛道如我无异。伤此迷倒妄处轮回。若返其源定当作佛。是故为化一众生。于微尘处经无量劫难行苦行。于一既尔。于多亦然。此乃不唯久永兼。能普救方曰大悲。故下文云。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疏然万下三通妨也。或曰。佛具无量功德。何以唯举大悲。故此通之。万德者。谓三明八解五眼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佛德无量今言万者。举大数尔以本性功德无量故。果显之德亦无量也。大悲为力等者。准阿含说。凡力有其六种。谓孩子以啼。女人以嗔。国王以憍傲。沙门以忍辱。罗汉以精进。佛以大慈悲。如佛垂登正觉。魔兵大至。佛入慈定魔即退败。况大慈悲是佛心体。故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今请加护理合称之。
疏者者下四结德属人也。疏牒论文故。重言者。德即上说三业功德。谓遍知者。色无碍者。救世者者。谓人也。
论及彼下二法宝也。疏二。初出体。四种即教理行果。教浅者。能诠粗显是假名故。理深者。所诠真实智所证故。行分者。因位功力未究竟故。果圆者。智断二德悉成就故。今取下去取。初二句标。故约下正配论文。约佛明法。即当果法显身等者。身是用大。依体相起由。佛证得体相二大。然后起用。既为所证即当理法。
疏标下二释文二。初解标文。即论之初句中。二今初单解及字。简前者。明法不是佛。如言彼子及父。即知子父不同也。合集者明。佛法皆归。如言请子及父。即知非独一人而已。
疏此中下通释。此文二。初正释文。非一义者。彼佛及法二不同故。非异义者。此法离佛非别有体。即是彼身之体相故。当知佛法不即不离也。以是一心义。说佛法也。
以用下二通伏难。初正通也。难曰。既云彼身体相合配属佛。其义则顺。何以却云法宝耶。故此释之。以佛有三身。用大之中已摄报化。即属佛宝。体相二大正是法身。配归法宝。于理甚宜。
疏以彼下二转释。或曰。此句既属法宝。何故复言彼身。彼身岂非佛耶。故此释之。谓依体起用用不离体故。今约用以标体。相会用归体。故云彼身。非谓都属佛宝。
疏次二下解释文三。初正释体相二。初体中三。初释法性。上句释体大者。即法性真如海一句。释上标中体之一字。法性下略标意。谓显真性平等顿周。情与非情共一体故。染净因果皆此性故。故云普遍。非直下释也。若言佛性。即但局于果不通诸法。若言法性则无所不该。不唯于佛也。一切法则色心染净等性谓真性。即体大也。即显下结也。染谓世间法。净谓出世法。情通凡夫圣人。非情通净土秽土。深则竖穷三际。广即横该十方。故华严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智论下引证。今则一往随名定义。故有斯文。若知三名一体。情与非情俱佛性也。只是真如一法随相异名。既名随相异。则法性语通佛性语局也。以佛亦即是法以法未即是佛。由此佛性法性同而不同。故金錍云。然虽体同不无小异。凡有性名者。多在凡在理。无性名者。多通凡圣等。应知名虽。有异其体元同故。圆觉云。与一切法同体平等。论下文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言真下二释真如。此明下标意也。以无变异故名真如。真者下释义。伪谓诈伪。鋀如真金妄谓虚妄。影如本质。今明法性悉无此事故。名为真。无改异者。过去如现在。色中如受中。染处如净处等。故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有变异故名为如。又真者不可遣。如者不可立。故下文云。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法性若此故曰真如。
三释海字疑意释意。如疏可知。法准思之者。应云真如随缘成于染净。染净虽成真如不变。无变之性不碍染净。染净万差不碍一性。是故性相无二也。由是海之一字以喻真如随缘不变。
下句下二释相大。即无量功德藏一句。释上标中相之一字。法身者。约果如来藏者据因。以体不二故双举也。藏约含摄身名积聚。所摄所积皆性功德。如下文云。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乃至云。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疏或此下二却收教行初两句标。即是前来所拣。浅分者今约义。却收表无所遗。谓教及行俱有含摄。悉名为藏。教含下释也。教为藏者。以能含藏斯诠无量事理之胜德故。此乃所诠名德能诠名藏。德之藏也。教义二法不相舍离。故华严云。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是以能诠之教。名为藏者。即德藏也。行摄等者。释行名藏也。以行能摄藏所成功故。此则所成名功能成名藏。功之藏也。然功行二法亦不相离。但修习名行成就曰功。是以能成之行。名为藏者。即功藏也。下文云。如来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之所成就。当知下结也。然理中含藏唯是性德。果中含藏兼修生德教含义。德行摄功德由是四种。皆名藏也。虽通四法。但教行是兼理果是正。宜善分别。
疏又海下三重释海喻。此有四义。体相相半。前二喻体后二喻相。体则竖深而横广。相则具德而现法。亦可体相皆具四义。以此二法不相离故只是一体而有二名也。故皆具四百非者。此于一异有无等四字。上明之。谓一非一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为一四句异等。例此共成十六。又过现未来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并根本之四都成百非。然过虽无量总而言之。不出一异等四。是故约此以明百非。此等俱无仍非暂尔。故名永绝。故下文云。当知真如自性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等。若以此十句。一一能生十使烦恼。亦成百非也。是则言语路绝心行处灭。不可识识不可智知。深中更深故云甚深。故智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包含物者。如下文云。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诸法虽多不踰世。与出世今皆摄尽。此即大中又大故云广大。如楞严云。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无德不备者。如前所引相大中文结云。乃至无有所少义。故无不备者。盖言备也。无像不现者。随染缘即现三细六粗等染像。随净缘即显十力四无畏等净像。故下文云。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等。楞严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华严云。譬如深大海珍宝不可尽。于中悉显现众生之形影。甚深因缘海。功德悉无尽。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现。更有八奇特十胜相。皆喻真性也。
论如实下三僧宝也。疏三初总相简辨凡圣者。凡谓内凡三贤外凡十信及未入位者。但方袍圆顶亦名凡僧。圣谓小乘四果大乘十地宝。唯圣位者。以能发无漏智断障染证真理故。菩萨为胜者。以行二利除二执断二障证二空。比对小圣。此为胜也。是故下结拣大。拣地前菩萨拣小。若据马鸣所归。合是九地已上。今约地上同是如实行故。所以归之。
疏谓证下二正释当句二。今初依本论证理。起行者。谓地上菩萨发无漏智。证真如理。所起之行一一契真。无不如实。实即实相也。行如于实名如实。行下文即随染本觉智净相文。彼文但云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今疏随文配位。故有是地前等言也。地满位者以地满行绝故。言位而不言行。今举如实以等地满故。云举中等后。
二又依下依宝性也。前约地位竖论故。以地上等取地满。今约智行横说故。以正体等取后。得了如理者。此依真如门修其止行。亦是离相行。亦即证真义。故名如实。备知等者。此约生灭门修其观行。亦是随相行亦即达俗义。故名遍修。如下文云。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等。此同净名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然此二说约位约智。虽即有殊。俱就地上而论故皆取之。然据论主示迹因地。合归一切圣贤。若以此而言等字。通于下位。即以圣等贤以大等小。自然合前归心广大理。该同体之言也。
疏又解下三兼取上文三。初正释。举德取人者。如名人为三藏等。随修一行等者。谓此菩萨修一行时。具一切行。以此一行。如理起故。理体具足无不摄故。故云集成等。法界者。此之万行既依理起故。一一行皆契于理。理遍行遍故云等也。是谓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即斯义也。积功所得者。德者。训得也。即地上菩萨所修等法界之行。名之为德。由地前久积功力。至于地上而获得故。此乃功力为因是能得。实行属果是所得。今因果合论故言功德。人能摄德者。功德多少属于一人。若无其人约何言德。人有此德则人是功德之藏也。正叹行德者。是前积功所得之行。即如实等法界行也。据后下引证可知。
疏然菩萨下二通妨。或曰。此句既属于僧。何以前文指云法宝。故有此释。如前教理行果俱名为法。今此是行故属法宝也。
亦如下三引例。此则前于佛中取体相。后于僧中取功德。共成法宝。若使体相归佛功德还僧。则何有法宝而归敬之。通上下者在上为法在下为僧如前体相之文。在上为佛在下为法故引为例也。
述意中二。初显意。疏出两意。上正下兼尔。
疏初句下。二释文中二。初总释此偈三。初释初句。所为机者。唯众生二字余皆能。为属菩萨也。众生通于三聚五性。于中为有兼正。如悬谈所辨故云如前。
疏次二下释中二句也。文二。初释上句。明离过二。初正解此句。言离过者。过即疑执也。由疑下释疑执之相。迷真者。虽有如无谓之迷也。故下文云。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等。既迷一真。即菩提涅槃二无上乐。弃之如遗。故云失乐。起妄者。妄即五蕴色心认虚为实谓之执。此则因迷起似执似为实。从微至着展转发生。故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等。既起于妄则三苦八苦自此而生。故云种苦。故下文云。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十地论即天亲所造。解华严十地品也。远离等。即前迷真失乐义。具足等即前起妄种苦义。彼二即失真乐具妄苦。于此不知不觉故名颠倒。失不知者。如法华说。穷子于己库藏以为他物。虽付主执而无希取一餐之意。斯则日用而不知也。得不觉者。亦如法华说火宅。诸子恋着嬉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云何为失。但东西驰走视父而已。然此三种不出于二。以颠倒无体。只就前二约不知觉。便成颠倒合为三也。故令下结归圣意以菩萨。观彼众生有如是过。是故造论疏故解下二通对下文。一者正义既显疑情自除真常二乐因。兹永悟。二者邪执虽多治之则舍。无涯妄苦由此永离。三者诸佛菩萨所证道相。分别令知使发心趣向。即成信行也然此后段因配论文。未是正释。
疏既于下二解后句。明成行二。初释大乘。既于等三句蹑前成问。引起论文谓于下一句正以论答。以一下释所以。此中二句初句是出大乘体。大乘之体只是一心为万法本。德相具足应用无尽故论三义也。次句正明于彼起行之由。究竟者。是决定无上义。谓若说若解约行约证。皆以此为究竟决定之法。根本者。拣非枝末法也。此是所说法门之根本故。又一切染净等法皆从生故。故下文云。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等。又云。谓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此即皆以一心等为根本也。若于此起行方名正行。
疏未知下二释正信也。初亦蹑前问起也。以信下释所以。众行虽多皆以信为根本故。十一善内五位之中。皆信居首。华严云。功德母者。即斯义也。即翻下结配前句。谓以正翻邪以信除疑。是正敌对也。
疏后一下三释后句也。必使众生离疑执之过求正信之行者。意欲令其信满入住趣证大果。即是佛种不断也。信满即十信位极也。入住即三贤之初十住位也。不退者。通说则既入十住正定聚中。信已成根根深难拔。故云不退。别则十住中第七名不退住也。堪求佛果者。信既不退决定成佛。不同十信位中毛心未定故。既入十住。行愿渐成功德增长。唯进无退。堪能绍继的趣菩提。佛种岂断耶。引文可知。
疏又解下二别释除疑也。此是海东疏义。此义稍切故引用之。多涂者。谓疑佛疑法疑因疑果。一多空有等疑有无量。故曰多涂。求大乘者。是决定求趣大乘之人。故无率尔之疑。但有兹二疑法等者。疑云。大乘法体为一为多。法体若一彼此无异。我即是佛何用更求。众生本成何须复度。悲智既息愿约亦止。发心三种由是不为。故云障于发心也。法体若多彼此成异。彼自成道我自沉沦。如何发心求彼佛道。我既如此众生皆然。何须发心度令成佛。又若多者。如经所说。十方世界唯有一乘。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心一智无畏亦然。如何会通。由此犹豫不能发心上求下化。疑门等者。疑云。进趣之门合有无量。未知于此依何等门。若使总依如何顿入。若取一二何是何非。由是迟回不能修行。立一心等者。谓大乘之法唯是一心。一心之外更无别法。但由无明迷自心海起。成六道波浪。波浪虽起不出一心之海。约相即不妨上求下化。约性则不碍彼此体同。大悲大智由此发起故无疑也。开二门等者。谓行虽无量不出二门。依真如门修于止行。依生灭门起于观行。若止观双运万行斯备。入此二门诸门皆达。由是解之疑心自息。必修行也。故圆觉云。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即是依此二门修止观及俱行也。论本为此故。立一心法开二种门矣。
标益起说疏一心等者。论中所说道理虽多。正宗法义不逾于此故。立义分中特立此等。以为根本也。论能起等者。大乘法是能起。信根是所起也。大乘之体是一心等法。若依此法而起信者。名大乘信。如前开题处说。题目等者。题云大乘起信。此云起大乘信。但左右之语。无别异也。信理决定者。以真如门中但唯显理理体真实故云决定。决定即不生不灭。非有非无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为一切法平等之性。不增减故。信业果者。业果通于染净。若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生六粗。即是世间染因果不亡。始觉反流翻九相成四位。即是出世净因果不亡。随流反流定有此事。如影随形必然之理。故云不亡。亡无也。三宝等者。以有体相二大故。信法宝不坏。以有用大故信佛僧不坏。不坏亦即决定不亡之义。然疏不说信一心者。以二门三大即是心之行相。但信于此即是信心故。不言尔。信满入住者。谓自外凡之内凡。既离毛道信则决定不失不坏故。云成根不退。能持等者。谓能任持前之信力。自分不退故。譬植草木根成必活。生后等者。信既成就即能生长。后位功德渐胜渐进行向地果故。如草木成根渐生华果。然大乘中信之为要具。有六喻。一如手。华严云。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尔。入佛法中自在取于无漏法财。二如师子筋弦其声一发。一切诸弦皆悉断绝。若人发一信心。一切惑障悉皆消灭。三如师子乳。或以一滴投余乳中。悉成清水。若人发一信心。一切恶魔悉皆变成清净法流。四如世财能养色身寿命。信财能养法身慧命故。七财之首名曰信财。五如其根。如前所辨。六如力。有力能伏刚硬。强盛信力能摧恶不善法故。五力之中有信力也。今言根者。即当第五。须要说者。谓圣人利见理宜说法。若不说者违本誓愿。如何名为大慈悲人求正觉者。法门既塞苦趣道开。茫茫群生飘流何息。
论标列。疏有由等者。表异常人多率尔故。由即因缘也。分义皆同故。下不释纲要者。网上大绳曰纲。能持一网故云要也。宗本者。凡有所为必须据本。若其无本末从何生。将欲广陈故。略标本宗。要既略者欲张其本故。揽广以成略。欲生其解故。展略以为广。谓于真如门。明离言依言空义不空义。于生灭门。说染说净辨因辨果。随流反流是本是末。令不迷真妄正解无谬也。依解起行者。分别诸法令解不谬者。所谓要起修行故也。由行成于前解。由解导于所行。令解不成干慧。令行不成邪倒。解行相济。有所至焉。故须行也。如贫数宝者。是华严经喻。余文云。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意云。本所解者。意在修行既不修行解将何用。如人有目无足。岂至前所。行仪者。四信五行等即修行之仪轨也。举益劝修者。佛所说经尚多激劝。菩萨造论得不然乎。然五下合五为三。若据大疏。有其三说。一约论主谓归敬述意。是行起所依为序分。中间五分是所起行法为正宗。后回向一偈。是所起大愿为流通。此即约一论前后始终。而对三分。二约法说。即不取前后二偈。但约中间五分以判。初是法起因缘为序分。中间三分是正显所说为正宗。末分是叹法功能为流通。三约法。所益机说初举所为。机心为序分。中间三分正受解行为正宗。后之一分举益劝修为流通。后之二说但就中间五分。约能被所被人法之异。今疏所用是后二说也。
假问者。一自作问起假为他故。二实非有疑假作疑故。以自问自答。意令法义明了显现故。如此问也。
疏此门等者。一部论文发起之意。只为众生离苦得乐。此即总相明因缘也。又凡诸菩萨有所为作。皆为众生离苦得乐。此则非但就此一论为发起因由。乃与一切论作发起因。故云总相总通兼正者。此即约所为机说。兼被正定。邪定正被不定聚者。今既合论故云通也。别为当机者。一则向下七段为机各别。如七中第二第三为正定。余为不定聚者。故云别。为二则但为二聚之机。不被邪定之者。故云别为不同。此段总为一切皆令离苦。得究竟乐也。斯则约法即发起一切论文。约机则利乐一切群品。由是故名因缘总相。疏苦苦者。上是总报。苦身下是别别苦事。受有漏身已名为苦。于上更加种种逼迫故。名苦苦。即生老等八是所加也。坏即乐事已谢。行即念念迁流故。皆苦也。准宝性论观三界为三苦。谓欲界苦苦。色界坏苦。无色行苦。然于中欲界具三。色界兼二。无色唯行。分段者。谓三界四生身有形段。命有分限时极必终也。变易者。谓二乘菩萨断烦恼障者。虽离分段粗苦。犹有梨耶变易行苦。以四相所迁转变改易故名变易。又因移果易故名变易。无上等者。谓转灭烦恼生死。得此菩提涅槃。一得永得故。论云。究竟更无过者。故疏云。无上既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业惑并亡。适然自得。不亦乐乎。然上令离苦。是菩萨大悲。此令得乐。是菩萨大慈。至觉之心于焉备矣。论恭敬下疏约所化能化之两说。在文可见。
论根本之义下疏文二。初释如来根本。二今初总配下文。与立义分者。尽此一分论文皆为所起。然此分中若克的配文。止可齐于三大之处。从一切诸佛下明其乘义。合是第三因缘所起。疏不指者。盖略故尔。显示等者。从此分初文。云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去。至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对治等者。文云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乃至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此则第二因缘为能发起。如适所引三段论文。为所发起。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有此文。能所之说下皆例此。
疏以彼下二别释今义二。初约教法释如来根本。以二门是诸法之根本。又一心是二门之根本。彼文之中正明此义。佛说法门虽则无量。若其根本无出于斯。此乃马鸣菩萨解释化身。释迦如来所说法门之中。深奥根本之义也。
疏又生下二约证法。释如来根本二。初释如来二。初正释迷时背觉合尘。是如去虽名为去。而体性不动故受如称。即本觉也。悟时背尘合觉名如来。以如体上有净用起。反染归净。名之为来。即始觉义。真如体一来去随缘故。取本觉名如。始觉名来始本不二者。即究竟觉也。究竟觉者即如与来合无始本异。名曰如来。如下文云。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乃至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此即下结判故转法轮。论云。真谛名如。正觉名来。正觉真谛。名曰如来。此即约自受用报身名如来也。非同前文约化身说。此二解中前约教。则如来之根本。依主释也。以能说者胜故。此约证即依士释。心为根本能生如来故。思之可解。
疏诸众生下二反显。以虽有本觉而无始觉故。不得名如来。斯则如义宽通来义局狭。故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而不言来。又地前虽有始觉。以比观修行未造真理。未得智无分别。不名如来。地上虽有此智以障累未尽观心有间。始本二觉未得究竟冥合。亦无斯称。以此推之。唯妙觉一人。余皆不可然。若约性德则无此拣故。圆觉云。众生本来成佛。又云。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今约修论故有此说。
二结根本。即指前之一心。为如来所证法之根本也。良以如来依此一心而成就故。是则信解行证皆依此心。从微至着未尝离此。若离于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故华严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名等者。然则如来即一心。一心即根本。三义一体方为至说。但以据法名心。对末称本。约人所说即号如来。究体则一列义成三。非三而三。不一而一。三一一体。乃会玄文具释下二释正解不谬也。具释者。谓于中明真如生灭二门。始本二觉本末二不觉。二身三大。乃至二门不二等义。此义尽是一心根本上之行相也。三贤者。谓邻真故。前异凡夫。后异圣人。贤者。善也。顺也。此三十人皆积善所成。顺于真理。故受斯称。比观等者。既未亲证真如。但能依教比拟观察。由是随顺不相违反。故云相应。即此比观便名正解。以地前属解行位故。为生正解故。有显示正义之文也。离倒者。以正解相应顺真如理。无诸邪僻也。以离倒故即名不谬。不即对治。谬即邪执也。
- 上一篇:第五卷 起信论疏笔削记
- 下一篇:第二卷 起信论疏笔削记
- 第五卷 金光明经文句记
- 第六卷 敕修百丈清规
- 第六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二十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十八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十九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十七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十六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十五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十四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十三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十二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十一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十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九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八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七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五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四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 第三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