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忏悔?

  什么是忏悔?

  忏悔是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内容。忏,梵文Ksama,音译忏摩,意思为“忍”,即请求他人宽恕;悔,梵文丘patti—pratidesana,为追悔、悔过之义,即追悔自己过去之罪。忏悔合称,就是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以求灭罪。据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所说,忏与悔具有不同之意义——忏,是请求原谅(罪行轻微);悔,是自申罪状(罪行严重)。忏法是基于佛教改恶修善的根本教义而实行的悔除所犯罪过以便积极修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大乘佛教认为,众生久远以来流浪生死,今后还须经无数生的修行,直至成佛,其间重要的是消除以往无量劫中所造的罪恶。《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南阎浮提(泛指人间世界)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罪是恶的行为,以其能妨碍圣道,故称罪障;以其属污秽的行为,又称罪垢。因此对所犯之罪,皆应忏悔,并不再犯,始得除罪清净。

  自原始佛教起,忏悔一直受到修行者的重视。除随时忏悔以外,每半月定期举行忏悔仪式,称为“布萨”。请精熟律法的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戒本,以使众人反省过去半月内行为是否合乎戒本,若有犯戒者,则于众前忏悔,使比丘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在家信徒于六斋日受持八关斋戒,也能增长善法。另外,一年一次的安居之后,僧众于七月十五日集会,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着其他比丘作忏悔,称为“自恣”。

  忏悔的方法与性质也有多种。小乘佛教的忏悔须具五法: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陈述罪名、礼大比丘足。大乘佛教的忏悔方法更加多样化,而且发展出了不同的忏悔理论和复杂的忏悔仪式。据《摩诃止观》卷二中说,忏悔分为事忏与理忏。事忏是借礼拜、赞叹、诵经等行为所做的忏悔,又称随事分别忏悔,一般的忏悔均属此类;理忏是通过观实相之理以达灭罪的忏悔,又称观察实相忏悔。《金光明经文句记》中将忏法分为三类:一作法忏,依律作法而行忏悔;二取相忏,观想佛之相好等,以为除罪,以上两种均为事忏悔;三、无生忏,观实相之理,念罪体无生,此属理忏。忏悔时所唱之忏悔文,亦因学派、宗派及仪礼种类之差别而有异。一般以唱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的偈文最为通行,该文日:“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中国佛教的忏法仪则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至隋唐大为流行。比较有影响的忏法有:梁武帝为超度其夫人郗氏所制之慈悲道场忏法,俗称《梁皇宝忏》;天台宗的忏法比较丰富,智额依《法华经》制成的《法华三昧忏仪》、《金光明忏法》、《请观世音忏法》等,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天台止观的忏法;三阶教有信行撰制的《礼佛忏悔文》;净土宗有善导撰写的《净土法事赞》、法照创制的《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华严宗有宗密的《圆觉经道场修证仪》等。唐开元年间,智舁集成《集诸经礼忏仪》二卷,这是各种忏法仪式最早的综合刊本。

  宋明以来,不断有新的忏法创制,忏事也十分流行。天台名僧四明知礼十分重视礼忏的修行,著《金光明最胜忏仪》、《大悲忏仪》、《修忏要旨》等文。慈云遵式亦广修忏法,被尊称为“慈云忏主”,他制定的忏法中以往生净土忏仪最为普及。明代忏法广泛流行,举行忏悔仪式遂成为佛教僧侣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至于出现了专赴俗世之请而作佛事的应赴僧。明末云栖袜宏广作忏法,重订《水陆道场仪轨》、《瑜伽集要施食仪轨》等,在他的影响下,又有许多新的忏法出现。忏法到近世仍是佛教中比较有影响的宗教活动之一,通行的忏法有《梁皇宝忏》、《慈悲水忏》、《大悲忏》、《药师忏》、《净土忏》、《地藏忏》等。

  (摘自《佛学问答》洪修平、许颖 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