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文化的中国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黄梅东山寺的山门上,镌刻着弘忍大师两位高徒的呈师偈(佛经中的唱词)。神秀的偈文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的偈文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翻一翻《中国佛教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通史》,都将双偈写入其中。诸多史籍如此青睐,可见其历史地位多么显赫。
偈文的历史地位,由其自身的思想文化价值所决定。它是禅宗发展到大转折、大飞跃时期的经典产物。由此,中国禅开始建立,由印度禅变成中华禅。外来的禅宗有了中国特色,才得以在中国大发展,迅速渗入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领域,成为独具特色的思想文化流派。
不拘一格选贤任能
禅宗一脉,从初祖菩提达摩开始,到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基本上是游僧,没有固定居所。从河南少林寺,经安徽岳西、潜山,云游和传承到黄梅县。一位祖师只带几个信徒,传播不广,影响不大。四祖道信开始在破额山设坛讲法,信徒成倍增加。五祖弘忍承法后,力图改革创新,使外来的禅宗适应国情,以求更大的普及和发展。他聚集弟子在东山设坛习禅,讲《金刚经》,门徒多时达到1000多人。
唐龙朔元年(661年),弘忍选法嗣,想出了一个公开竞争的法子,让弟子们作偈文,表达自己对佛性的见解。
论资历,神秀是当然的接班人。众僧也都说:“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神秀作好偈文,书写在廊壁上。慧能刚来几个月,在碓房舂米,殿堂上说法,还轮不到他。但他天分聪慧,悟性极高,对佛的本性有自己的见解。他听人念了神秀的偈文,便也作了几句,求师兄帮他写在壁上。
弘忍看见了,大为惊讶。两首偈文,谁更优秀,他心里有数了,也就是选谁接班已有定夺。他转到碓房,见慧能腰间挂着一块大石头,正在舂米。就问他:腰部挂着石头舂米,累不累?慧能说:我是来求法的,不觉得累。大师赞叹:舂米不觉得累,求法也不会觉得累。用锡杖在地上敲了三下,转身便走。
慧能明白其意。深夜三更,他进了大师禅房。大师给他讲《金刚经》,将禅宗衣钵授给他。让他连夜离开黄梅,去南方待机传法。所谓衣钵,就是释迦牟尼传下来的一件袈裟,一只钵盂。这是祖师传法的信物。传到慧能手中,已是33代了。
神秀满腹经纶,慧能一字不识。弘忍为什么要选择慧能承袭法嗣?
神秀偈文的精神,后人总结为“渐悟”,即通过长期习禅,慢慢悟出佛性。慧能偈文的精神,后人总结为“顿悟”,即以心传心,尽快得法,捕捉禅机,恍然大悟。弘忍改革禅法,目的是不主张漫长修行,成千上万的信徒,来佛地听几次讲法,或者面对佛祖洗心革面,“顿悟”得法,那该多好。慧能对法性的理解,显然符合弘忍的改革精神。
普渡众生是佛家的宗旨。普渡众生得开悟众生,让众生得法,这最为要紧。慧能不识字,又能得法,便可成为众生得法的榜样。那个时代,不认字的劳动者是绝大多数,让法传到他们中去,为他们接受,也就至关紧要。如果都像慧能那样得法,禅宗就可以广罗信徒,深入众生了。弘忍传宗慧能的本身还表明,禅宗的精要不只是在书本中,在平常的世俗生活里也有禅,不识字的人也可以得法,可以用法。这就降低了禅宗的门槛,促使禅宗在民众中广泛传播。
改革禅宗修行方式
走进东山寺的山门,引人注目的,是一畦畦整齐的菜地。蔬菜长得蓬蓬勃勃,大群僧人正挑水担粪。除了种菜,僧人还参加别的生产劳动,耕种作物,植树造林,种花草,植白莲,栽茶树。他们自制的茶叶,有“禅茶一味”之称,打出了品牌。
诸如此类的生产劳动,被弘忍提高到法理上来推崇,给予了很高的位置。他认为,生产劳动本身就是禅宗修行的方式,是进入禅门的必由之路。他提出“农禅双修”的主张。这个重要法理的提出,是弘忍创建中华禅的重大改革,也是“东山法门”得以弘扬九州的重大方略。
印度僧侣以乞食为生,一衣一钵,四处游走,不参加生产劳动。到了四祖,特别是五祖,聚集众多门徒设坛讲法,长期过着集体生活,没有保障机制是不可想象的。组织形式变了,生活方式改了,法理不能不变,禅风不能不改。那么多僧人集体生活,再靠乞讨度日,不可能生存下去。“农禅双修”,争得了禅宗的生存权,进而取得了发展权。禅宗传到中国,滋生在中国小农经济的土地上,必须与之相适应。中国接受外来文化,至今不也应该这样吗?
菩提达摩来中国,在公元520年。四祖在黄梅建道场,在公元624年。其间共计104年,禅宗在中国没有站稳脚跟。又过了100年,到了武则天时代,禅宗突飞猛进地发展,形成了“南能北秀”的大局面,从社会上层到普通民众,都成了“东山法门”的门徒。这个变化过程是:四祖转折,五祖改革,六祖普及。禅宗中国化经历了100多年。
近年宣扬国学,学者们选编“国学十三经”,向社会推荐。佛经选了三部,即《心经》(唐玄奘带回并翻译的)、《金刚经》和《坛经》。《金刚经》就是五祖传授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调素琴,阅金经。”可见早在唐代,《金刚经》就走出了寺院,摆到了文人案头。《坛经》是慧能的口述之作,由弟子法海记录,敦煌石窟有出土。它是唯一的由中国人创作的佛经,是道地的中华经。毛泽东曾将《坛经》置于床头阅读,有一次到广州,谈到六祖,他还向别人推荐。
- 上一篇:茶道蕴藉精神 品牌源自文化
- 下一篇:论茶文化精神的思想渊源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