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佛教名胜——千年古刹飞来寺
飞来寺位于广东省清远市城北23公里的飞来峡风景区,是广东北江三峡中最雄伟险峻的一个,此处风景优美,山川壮丽,素以“古、广、美、奇”的独特风格,驰名遐迩。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颖川贞俊和灵霭禅师离开舒州(今安徽)上元延祚寺来到峡山,主持建寺事宜,是年十月十八日落成开光。因梁武帝肖衍亲手写“至德”两字赐作寺门额匾,开始时便称“至德寺”,也叫飞来寺。
据清康熙年间编修的《清远县志》记载:“广庆寺,即清远峡山飞来寺,梁普通年间贞俊禅师建”。乾隆《广州府志》卷十七《祠坛·寺观附》记载:“广庆寺,即清远峡飞来寺,梁武帝普通二年真俊禅师建。”在萧梁时代社会生产力落后,交通不便,寺又建在地形险要的清远峡山之上,其建设之难,可想而知。而唯其险要艰难,使其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飞来”二字最早见于北宋政和年间胡愈所撰《修飞来殿碑记》,但其时“飞来”二字,不是用于寺名,而是用于殿名。碑中还记载了神人移建佛寺的神话故事:轩辕黄帝有二位庶子,名为大禺、仲阳,他们为峡山奇丽景色所吸引,隐居山中。梁武帝普通元年十月十八日晚,他们运用神力,一夜之间将安徽省舒州上元延柞寺搬到了清远峡山。黎明前,延祚寺住持贞俊禅师开门一看,寺已经在峡山落地生根。故名“飞来寺”。
唐景云年间,飞来禅寺曾改号“飞来禅居寺”,又称“广庆寺”。唐代民间还流行称“峡山寺”。宋代寺称“广庆寺”,北宋康定年间,宋仁宗赵祯赐额“广庆禅寺”,飞来禅居寺改名为“广庆禅寺”。南宋景定五年,宋理宗皇帝赵昀为本寺赐额“峡山飞来广庆禅寺”。元代,仍称“广庆禅寺”。此后,“飞来寺”逐渐成为主要用名。
新中国建国前后,又出现了一则李飞和尚创建飞来寺的传说。传说李飞是南朝萧梁时代人,原为镇江金山寺僧人,奉梁武帝之旨到有第十九福地之称的清远峡山兴建道场。李飞在峡山北禺半山中,创建一座佛寺。作偈云:“我名飞,向南来,寺落成,号飞来。”这一传说从寺名出发演绎而来,着重在于注解寺名的缘由。
飞来寺自创建以来,不断有高僧前来驻锡。梁武帝普通年间,南天竺高僧、后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的菩提达摩,应武帝之邀北上金陵,途经飞来寺宣讲佛法。今寺西有“达摩谈经石”。隋时,禅宗三祖僧璨游历岭南,曾挂锡飞来寺。过去峡山中有“三祖石”。唐高宗仪凤二年,南宗顿教创立者,禅宗六祖惠能从广州北上曹溪宝林寺,途中在飞来寺参拜“达摩谈经石”,演说禅宗,后来寺建有六祖殿。
明万历年间,著名高僧憨山和善流放岭南,在地方官支持下重兴南华寺,曾卓锡飞来寺。清初,岭南著名高僧、丹霞山别传寺创立者澹归和尚曾驻锡飞来寺。清康熙年间,广州长寿寺高僧大汕和尚兼职飞来寺住持,拓展飞来寺为十方丛林。此外,历代飞来寺住持不少是佛腊高深的僧人。如梁代的贞俊、唐代的泰祥、宋代的妙实、元代的明颜、清代的怀远、兴贤、静远和近代的卓禅等等。
历代到飞来寺登临览胜的文人骚客数不胜数,游览后必会在此石前驻足遐思,有的还留下了感怀的诗篇。南朝梁代侯景之乱时,太子中舍人江总避难于广州。雨中经贞女峡(今飞来峡),曾泊舟登寺,写下《贞女峡赋》。唐元和十四年韩愈被贬潮州,途中遇风雨而泊舟飞来寺江边,写下《赠别元十八协律》等诗。
北宋绍圣元年9月,苏轼南谪惠州,元符三年冬北归,先后两次游览飞来寺,写下多首诗歌。其中《峡山寺》流传甚广。另外,飞泉亭西侧的洗墨池,也与苏东坡有关。据说东坡题墨后曾在池内洗笔砚,东坡钓矶也与苏东坡有关。此外,葛坛石、交影亭、爱山亭等均与名人有一段因缘。南宋孝宗时,杨万里调任广东期间,途经峡山飞来寺,写有竹枝词多首。明隆庆万历间,海瑞被革职闲居,曾游峡山飞来寺,写有峡山飞来寺诗。清乾隆年间,袁枚辞官后畅游岭南,在飞来寺写下飞泉亭记和飞泉亭诗。
历代文人名士的歌咏,提升了飞来寺的历史文化价值,因他们的游历而留下的名胜古迹,又加深了飞来寺的文化积淀,促进了飞来寺的发展。唐代出现了观音阁、天王台、舍利塔、放生亭等建筑,宋代又增建了帝子祠、全清阁、淙碧轩等。由于地盘狭窄,半山飞来寺的发展受到限制。宋大观二年起在临江山脚增建殿宇,时人称梁代建在半山的殿宇为“旧寺”,称江边扩建的殿宇为“新寺”,从而形成上下两座飞来寺格局。
元、明两代,飞来寺不断得到修建和扩建。元天历二年,重修山上旧寺,同时又将江边寺宇扩建。明洪武年间,山上飞来寺重建前移,同时在寺前建“十九福地”牌坊。洪武二十四年,中兴寺、禅林寺、招兴寺并入飞来寺。根据留传下来的碑刻及地方文献的记载,元至正年间,明代正统年间、景泰年间、正德年间、嘉靖年间、万历年间、天启年间、崇祯年间,都有不同规模的重修和扩建。期间新出现的建筑有:天王殿、半云亭、二圣殿、圆通殿、三门牌楼、大雄宝殿、钟楼、伏虎楼、涵碧堂、绿云楼、鸣琚亭、静观亭、流杯池、清音楼、山晖堂等。
清康熙元年先后修复古寺堂、亭台和江边新寺佛堂、钟楼、鼓楼、僧舍、山门,重塑部分佛像,还维修了飞来寺下院东林寺的佛堂和廊庑。康熙五十二年,飞来寺又进行大修,扩建了大雄宝殿、方丈楼、观音殿、六祖堂、韦驮殿,重建金芝岩喜雨亭,寺庙规模有所扩大。此后屡有修葺,雍正初年,又修建了山门、韦驮殿、斋堂、客堂,并维修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这些建筑一直保留到20世纪90年代。
1978年11月18日,清远县人民政府重新确定飞来寺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省商业厅曾拨款50万元,用于建设旅店、饭堂,维修大雄宝殿、六祖堂及重塑部分佛像。1987年飞来寺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拨款30万元重修十九福地上的飞来古寺。1990年,飞来寺逐渐恢复了宋元以来上下两寺格局。
山上飞来寺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寺前牌坊前额阴刻“飞来禅寺”,背额阴刻“第十九福地”,为明末总制两广军门张镜心所书。江边飞来寺也为二进院落寺院四合院式布局,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前为韦驮殿和山门,东庑是祖堂和帝子祠,西庑是带玉堂和方丈楼,后有禅堂、观音殿、飞泉亭、爱山亭、交影亭等各具特色的建筑。两寺源出于一寺,不分门户。但为了方便行文和游人寻踪索迹,山上旧寺称“飞来禅寺”,江边新寺称“飞来寺”,总称为“清远峡山飞来寺”。飞来寺面江背山,景色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寺前河边有钓鲤矶,山上还有藏霞洞、飞霞洞、狮子石、九级飞瀑等。寺内还有大汕和尚自书《斗蟋蟀赋》、明清释迦牟尼像、罗汉像等珍贵文物。
历经灾劫多次重生
飞来寺建在陡峭的山谷出口,地貌相对高差大,周围岩石风化严重,一旦山洪爆发,强劲的泥石流强抢山口,飞来寺便首当其冲。自明代以来,北江进入洪水多发期,飞来寺频遭天灾。其中有史籍记载的特大洪灾近十次。明嘉靖三十年五月一日,清远发生大水灾,禺峡山崩,飞来寺被毁。万历三十五年四月五日,雷雨大作,寺后山头多处崩裂,山洪挟带着泥石流汹涌奔来,飞来寺主要建筑绿云楼、涵碧堂、钟楼、圆通殿、山门、僧寮、庖厨等,均被冲毁。明万历四十三年,飞来寺又一次遭受洪水袭击。清乾隆五十七年四月五日,粤北大雨,江水暴涨,飞来寺佛殿、山门被洪水冲塌。民国四年乙卯大水灾,飞来寺头门及妙香堂等处被冲毁。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水灾更加频繁。从1982年到1997年的短短15年间,飞来寺三遇灾劫。1982年5月12日晚,北江洪水暴涨,飞来寺大雄宝殿、韦驮殿等处受淹。1994年6月17日至22日,因连降暴雨,北江水位暴涨,飞来寺前殿、客堂、斋堂、僧舍水深1米至1.5米。前殿供奉的弥勒佛,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被洪水毁坏。1995年春,省文化厅拨款20万元维修寺庙,保护文物。同年夏开始维修改造工程,至9月完工。
1997年的水灾,更是千年罕见的历史性灾难,给飞来寺带来灭顶之灾。这就是开头所述。灾后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抢险救灾工作基本完成,寺院的佛事活动基本恢复正常。5月25日省宗教局发文批准重建飞来寺。1997年6月,修复被泥石流冲毁的登山道路。1997年12月28日,举行重建奠基仪式。在省、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共筹到资金1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援了飞来寺的重建工程。2002年9月至10月,经过现场实地勘察、分析、论证,通过原址重建方案。复建选址确定后,在规划设计中,本着修旧如旧,复古如古的宗旨进行,以保留千年古寺的传统建筑风格。整个重建规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原址为大雄宝殿;东边为卧佛殿、方丈楼、钟楼;西边为地藏殿、藏经阁、鼓楼;前为天王殿、飞来寺石牌坊。三组建筑以十九福地一条隐含的中轴线贯穿,采取对称均衡的布局方法错落有致,符合传统的建筑风格以及人们的审美习惯。整个建筑群依次错落,层次分明,古香古色,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辉映,意趣盎然,雄伟庄严。2002年12月5日,飞来寺举行了重建工程启建仪式,从而翻开了重建的新一页,进入大规模重建、快速运转的新阶段。为了防止山洪,寺庙后山建起了挡水坝和分洪隧洞,山洪经分流已不能对飞来寺构成威胁。“峻岭青莲千里秀,虚檐高接五云新”。2003年9月30日,飞来寺恢复重建工程大雄宝殿、卧佛殿、方丈楼、地藏殿、藏经阁、钟楼、鼓楼、天王殿等全面完成。2004年6月16日,飞来寺举行了盛大隆重的重建落成庆典。“从目睹飞来寺瞬间被冲毁,又见证了灾后飞来寺的重建!”康少云感叹,清远人民又在这片“洞天福地”上创造了一个“古寺重生”的奇迹,13年前被泥石流冲毁的飞来寺如今安稳地耸立在峡江北岸。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