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道场的由来与意义

  道场又称菩提道场、菩提场,是佛教的专用术语,最初是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佛陀成道之处。如《华严经·世间净眼品》说:“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其地金刚具足严净,众宝杂华以为庄饰。”《大唐西域记八》也说:“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证圣道所,亦曰道场。”这两段引文明确指出了道场一词最初是专指佛陀成道之处。

  道场后来则演变成泛指一切僧人修道的处所。《维摩诘经注》说:“肇(僧肇)曰: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也。”经注中的道场是指静坐修道的场所。《大宋僧史略》卷中记载,北魏太武帝于始光二年(425)建至神道场,六年后(431)又敕令州镇建立道场,令于帝之生日营斋转经,世称之为生日道场。《宋高僧传·少康传》载,少康尝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以行道唱赞。隋代天台宗高僧智顗大师在《摩诃止观》卷二中,将常坐、常行等四种三昧之行处各称为道场。上述经典中所说的道场,都是指修行之所。

  在各类诗文中,也经常有将修道之所称为道场的说法。如晋支遁《五月长斋诗》:“腾波济漂客,玄归会道场。”唐王昌龄《诸官游招隐寺》诗:“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

  隋朝时,隋炀帝崇信佛教,为了统一佛寺名称,曾敕令天下一切寺院一律改称道场,把建立在皇宫内的佛龛及其他佛事活动的场所称“内道场”。这一时期的道场就变成了寺院的别称了。如《佛祖统纪》卷三十九说:“隋大业九年(613),诏改天下寺曰道场。”从此,道场便成为对当时佛寺的别称,此后一直流传至今。临济宗则将专供云水僧修行的场所称为道场。

  道场在流传过程中,其名称及功能有所变化,由最初专指修道场所,演变为不问有无殿宇堂舍,凡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均称为道场。《法华经·如来神力品》说:“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段经文强调了恭敬供养《法华经》的重要性,认为凡是《法华经》所在之处,即为有佛的法身存在,不论此处是否有佛寺殿堂,均可称为道场。

  佛门中又将修道的行法,以及成就菩提动机的发心、修行,称为道场。如《维摩诘经·菩萨品》中维摩诘居士论述道场说:“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精进是道场,不懈怠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四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维摩诘居士指出,不仅直心、深心、菩提心、忍辱心、慈悲心是修行道场,而且持戒、禅定、四摄、三十七道品、四谛也是修行道场,从而将道场本义所指的修行场所变为修行方式的道场。道场含义也因此发生了转移。

  佛经中还将供养诸佛菩萨的处所称为道场。辅行二曰:“严道场者,场者俗中亦以为祭神处也。今以供佛之处名为道场。”如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供奉有四大菩萨,因而称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的道场。

  在禅林中,还将所举行的法会称为道场。如佛寺经常举行的慈悲道场、水陆道场、斋天道场等法会。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人间天上,看莺莺强如做道场。”《水浒传》第三回:“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红楼梦》第十五回:“只有几个近亲本族,等做过三日道场方去的。” 佛教徒所进行的诵经、礼拜、修道的行为,以及超度亡人的法会也可称为道场。如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远大师修明要奥,得以观佛,浩入情海,洞开真源,道场专精。”(文/董良(江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