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佛门的“走江湖”
古代佛界“走江湖”不同于我们现在人所说的含义。现在所说的走江湖,带有贬义,大概意思是指有些人为了某种目的行走于天南地北民间社会,这暂不多说。下面就说说佛界“走江湖”的来历。
“江湖”二字,最早出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掬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走”字古义为“跑”,“走江湖”又可说成“跑江湖”。“走江湖”一语产生于唐朝天宝至贞元年间的佛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南禅之盛况。南禅学人佛子为弘扬佛法,参学悟禅,不辞辛劳,云游四方,奔走于江西湖南等地。
据《佛学大辞典》(1074页)解释说:“江西,马祖号也。六祖慧能有二大弟子,一为青原之行思,二为南岳之怀让。青原之法嗣有湖南南岳之弟子,有江西之弟子。禅法之盛,始于此二师云。江西名道一,以姓马氏而称马祖,以振道于江西而号为江西。唐开元中,习禅于衡岳怀让和尚而得其心印。始自建阳之佛迹岺迁到临川,次至南康龚公山,大历中隶名于钟陵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贞元四年寂,元和中谥大寂禅师。《佛学大辞典》后又解释道:“马祖,唐江西道一禅师为南岳让之法嗣,姓马氏,时称马祖,元和中谥大寂。六祖能和尚谓让曰,向后佛法从汝边出,马驹踏杀天下人,时号马祖焉。”
马祖道一侍奉怀让十年,深受教益,而且发扬光大,后被僧俗两界尊为“马祖”。他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位以俗姓称祖的大师。后马祖阐化江西,广授门徒,得法弟子一百三十九名,将六祖南禅的顿悟法门传遍天下,乃至海外。其弟子创立了临济宗、沩仰宗,临济宗又派生出黄龙、杨歧二派。南禅的另一派青原行思,其弟子石头希迁,也在湖南南岳磨镜台之南的南台寺,弘扬六祖顿悟法门,其弟子们创立了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从此,南禅从湖南衡山出发,盛况空前,如奔腾的江湖,势不可挡,澎湃于中华大地,灼耀古今。
又据有关经典介绍:“江湖一词为江西、湖南之义,为昔时禅风极盛之处,由此而泛指禅徒曰江湖;传灯录石头章曰:‘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头,往来幢幢并凑二大士之门’;禅士之散处名山大刹之处、江上湖边,此为江湖人;或不出世为名山大刹住持者,聚会在一处为江湖众也;然传江西马祖、湖南石头往来幢幢为解,此说浸染学家肺肠,欲浣灌之,难矣。”
又有佛学书籍记载:“湖南海众”是指集于湖南一带接受石头希迁禅师教化之修行僧。石头希迁为我国唐代南宗禅青原行思系统下之大禅师。天宝年间(742-755),于湖南衡山大扬宗风,远近之修行僧云集,成为当时湖南一地之教化中心。禅林间乃有“湖南海众”一称,与之相对者,为“江西云衲”,即指广集于江西一带, 接受马祖道一教化之修行僧。马祖道一为南禅宗南岳怀让系统下之大禅师。天宝年间至贞元四年(788)先后居于江西新开寺、西里山、龚公山、开元寺、宝峰寺等道场阐扬禅旨,四方云衲风从,而与湖南衡山之石头希迁同被誉为禅林双璧。
古籍所言,令人遐想。唐代天宝、贞元年间,江西、湖南两大佛学教化中心的高僧学人、佛子云衲,为探究佛理,阐扬禅旨,拜师参学,修道悟禅。他们不辞辛劳,云游江湖,频繁奔走于江西、湖南两地,在佛教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弘法奇观――走江湖。
江西、湖南的佛子们为什么要“走江湖”?是怎样走的?有一则千古传颂的“石头路滑”公案很能说明问题。“石头路滑,意思是说石头和尚禅法圆融无碍。有次,江西洪州(今南昌)马祖的弟子隐峰禅师去拜教南岳石头和尚。临走时,马祖善意提醒:“石头路滑”。而隐峰气盛自负地回答:“路滑不怕,我有手杖。”匆忙赶到南岳,见石头静坐禅堂内,一言不发,绕他的座处走一圈,用力振动竿杖大喝:“这是什么意思?”石头和尚毫不理睬他。他尴尬地站了许久。山色渐暗,只见石头和尚两眼微睁,笑了笑,大喊两声:“苍天啊,苍天啊!”然后入定不再理会了。隐峰禅师不可思议,趁着月色匆忙赶回江西。马祖听完弟子汇报,哈哈大笑:“他喊天,你就不会嘘他几声吗?”隐峰求悟心切,连忙又赶回南岳见石头禅师,劈头就问:“这是什么意思?”石头立即“嘘!嘘!”隐峰莫名其妙,良久,哀求石头指点一二,可石头和尚只管静坐,决不开口吐露禅意。隐峰只好垂头丧气赶回江西向马祖报告了一切,马祖深知隐峰并未彻悟,就安慰他说:“我提醒过你,南禅的禅法微妙精深,在没有得到真实的受用前,通不过石头和尚的考验,石头路滑啊!”
这则公案透露了南禅奥秘,完全脱离语言文字的束缚。禅,要在不可说处用心,日常生活中下手才是。“喊天”是有语中无语,苍天虚空,容摄一切。马祖要他回嘘两声,嘘与虚谐音,意思是用虚空破苍天,奈何当时隐峰终究不济。
这则公案也透露了佛门祖师们参学悟禅不易。他们云游江湖,辛苦来往奔走于江西湖南,为的是光大南禅,追求佛禅的最高意境。
后来佛界专家吴立民先生也说:“禅宗六祖后,出现了两个七祖和两个八祖,青原行思和马祖道一在江西,南岳怀让、石头希迁在湖南。这以后,禅宗的大师不在江西,就在湖南。所以,当时的学人拜访高师,不去江西,就去湖南,所以有“跑江湖”的说法。佛界泰斗赵朴初也说过:“这个,“跑江湖”,现在已经是贬义词了……谈到了中国的佛教,离不开禅宗,谈禅宗,离不开南禅,谈南禅,离不开南岳,南岳是出祖师爷的地方。”
“走江湖”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呢?我想,佛界这种各宗门派,通过对话与交流,相互参学,取长补短,不断从他处吸取养料,激发新的活力,使佛门之树枝繁叶茂,为促进佛门和谐,光大南禅有着积极的意义。
- 上一篇:洞山良价禅师《自诫》
- 下一篇:“杨歧灯盏”与“宝寿生姜”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