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全球第一佛乐的开封僧人
全球第一佛乐”浮出江湖
大相国寺佛乐如果没有及时拯救,便会像花朵凋谢般从我们眼前抑或记忆中飘逝,甚至不留一块碎片。4月8日,摄影界的知名人士陈更生以优美而略带感伤的文字,通过《南方周末》表达了“谁来拯救全球第一佛乐”的疑问。
大相国寺策划郭力说,2002年大相国寺佛乐团恢复成立。经过8年的发展,大相国寺佛乐团目前拥有25名乐僧,已成为大相国寺图谋复兴的核心竞争力。
《南方周末》称大相国寺佛乐是“全球第一佛乐”。负责寺院对外事务的释宏观认为这个说法名副其实。
他介绍说,大相国寺佛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北齐天保六年寺院开山便有记载,至唐天宝年间,寺院已出现完整的乐队,至唐大历年间,寺院已将佛乐演奏定为制度。到了北宋时期,大相国寺佛乐也达到鼎盛阶段:寺院组织了庞大的专业乐队,为国仪之用。
佛乐是由人演奏的,在大相国寺,有一位被释宏观称为“活宝”的高僧——87岁的释隆江,两年前,他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皇家佛乐)唯一传承人。
4月13日,释隆江向记者回忆了自己与“全球第一佛乐”结下的因缘。
6岁出家8岁结缘皇家佛乐
1923年夏季的一天,河南省民权县白云村,一个幼小的生命诞生了——父母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孙洪德,他就是现在开封大相国寺佛乐团的隆江法师。
孙洪德从小跟父母过着贫穷的日子,白云村里有个白云禅寺,小洪德每当挖野菜走到寺旁,都要驻足倾听里边传出的木鱼、佛乐、晨钟、暮鼓之声,他幼小的心灵与佛门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洪德6岁出家,白云禅寺方丈本宽赐给法号——隆江。
隆江8岁那年,听说睢县董寨刘小庄有一位叫刘紫泰的民间艺人会吹一种乐器——“锡管”,隆江很想学这种乐器,就求师傅去请。刘师傅请来后,隆江就拜他为师,学习演奏“锡管”。这种乐器约20厘米长,前端有一个哨口,哨嘴两孔之间下端有一个小孔,共7个发音孔,音孔呈椭圆形,有花生米大小,刘师傅吹起“锡管”,音韵优美,非常动听。
动听的“锡管”吹起来不容易,学了3个月,隆江还吹不成曲子,但不怕吃苦的他练了3年后,吹奏水平超过了刘师傅,在当地出了名。
释隆江说,自己那时也不知道“锡管”是皇家乐器,只听刘师傅说技艺是从大相国寺学的。
僧度佛乐 佛乐度僧
隆江12岁时到大相国寺看佛乐演出。大相国寺历史上是皇家寺院,规模宏大,这里的佛乐团更是气派,据历史文献记载,平常有乐僧100余人,多时达400余众。大相国寺的音乐包括“梵呗”和“劝世曲”两种。曲目种类丰富繁多,乐器品种齐全。而器乐在佛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筹”就是出类拔萃的乐器之一,它像笛又像箫,发出的声音却与笛、箫大不一样。筹管前后贯通,吹孔开在顶端。
隆江第一次见到“筹”,就被那令人惊奇的音律吸引住了,他虔诚地再拜大相国寺的乐僧为师。
不过颇懂音律的隆江,再次遇挫。他第一次试着吹“筹”,累得满脸通红,额上暴起了青筋,也没有吹响。
经过一番勤学苦练,16岁时,隆江已是笙、管、笛、筹等乐器样样拿得起放得下。10米外的蜡烛他能轻易吹灭,离筹孔几厘米远,也能照常演奏筹乐。此“绝技”传遍了方圆几百里,请求观看者络绎不绝,民俗节日来临之际请求他演奏的人越来越多。
解放以后,隆江回到白云禅寺。1957年3月,他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其独奏《抱钟台》、《胡溜》获二等奖。
2002年,大相国寺心广法师升座为方丈,隆江被请到了大相国寺佛乐团。
郭力透露,隆江每月的酬劳不到800元,寺里的僧人们都说是高僧隆江“度”佛乐,其实佛乐也“度”高僧,因为隆江在长年累月的吹奏佛乐中获得了内心的愉悦,也获得了身体的健康,87岁的人,腰不弯、背不驼,身体非常健康。
少林寺看打拳,大相国寺听佛乐
“全球第一佛乐”在隆江等一批人努力下,经过7年的精心挖掘、整理、习练,已呈欣欣向荣之势。音像出版社录制了光盘,收录了13首经典曲目。隆江录制的佛乐节目还通过央视向海外进行了传播。
更让大相国寺僧众们兴奋的是,一套5本的北宋时期大相国寺乐谱手抄秘本被找到,乐谱为古老的工尺谱,以音乐家尼树仁为首的翻译班底,对这套乐谱进行了几个月的翻译,大量乐曲都被翻译过来,并进行了演练。
媒体报道,很多寺院都有佛乐团,其中山西五台山的佛乐团较为有名。尼树仁说,和其他地方寺院佛乐团相比,大相国寺佛乐的演奏工具除了佛寺中共有的钟、磬、铎等法器外,还有大量的古代乐器,如筹、鼓、阮咸、锡管、古琴、瑟等,而演奏锡管和筹是隆江的拿手绝技。
隆江说,筹这种乐器,自己的弟子们已经掌握,但锡管他们还吹得“不是那个味”。
音乐学者、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尼树仁认为,大相国寺的这些曲目结合了中国佛教音乐和北宋皇家音乐的传统,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相国寺方丈释心广说,目前不少著名寺院都恢复了佛乐演奏,但因为经费问题,人员不固定,多是临时组合的,很少有寺院像大相国寺这样有专职的佛乐团。组建佛乐团,是大相国寺恢复和扩建计划的一部分,希望将来能够留下这样一句话:“少林寺里看打拳,相国寺里听佛乐。”
寺院要复兴,资金必不可少!相对于少林功夫产业化带来的财源滚滚,皇家佛乐会有市场吗?
今年4月4日到11日,在有关部门的要求下,大相国寺的佛乐团每天演奏3场,虽然信众齐声叫好,但普通游客却反映听不懂。
郭力说,大相国寺是修行场所,打造“全球第一佛乐”,也是修行佛法的一种方式。佛乐本身是不赚钱的,普通人听不懂,就不能直接商业化。但听皇家佛乐,追求的是养性安神的气氛,可以一边听佛乐,一边品大相国寺素茶、吃素斋。有了皇家佛乐这一独特的“宝贝”,大相国寺就能形成一条文化产业链。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