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林有能珠海讲授《

  林有能:广东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禅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撰有《慧能与神秀关系辨析》、《中国禅宗六祖惠能研究表微》等。昨天,林有能做客本周文化大讲堂,为珠海市民带来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智慧》的专题演讲。

  昨天,林有能先生做客本周珠海文化大讲堂,他为珠海市民们讲授了《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智慧》,脉络非常清晰,中间穿插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人从中明白了禅宗的大智慧,对构建和谐社会拥有完美人生极有启迪。

  六祖慧能生平故事

  林有能先做了一场“普法讲座”,他讲解了我国佛教的来源,介绍了“六祖”这一名称的缘由。佛教是由印度的菩提达摩经过海上路程传入中国的,见过梁武帝之后,因两人对佛法意见不合,菩提达摩离开了皇宫。菩提达摩来到河南的少林寺,在那里面壁九年打坐,所以一般把菩提达摩称为中国禅宗的第一祖,菩提达摩把佛祖的衣钵袈裟传给二祖慧可,二祖传给三祖僧璨,三祖传给了四祖道信,四祖传给了五祖弘忍,五祖传给了六祖,而六祖就是慧能。

  慧能一生经历十分丰富,每一则故事都引人深思,在流传下来的这些故事中,他始终不变的是求法的坚定决心:他用石头舂米,把腰间的肉磨破了,长了蛆;他被其他弟子欺负,把他的菜都摘光了;他被人追捕,在生死关头依然保持着一颗纯净、无染的佛心。他以平常心态面对一切,教化他人,普度佛法,最终成为南宗禅的创始人,佛法中国化的重要人物。

  《六祖坛经》的四个版本

  林有能说,六祖慧能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坛经》里面,而《六祖坛经》是中国人写的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著作,因为六祖慧能是中国的佛。

  《六祖坛经》从唐代到现在版本非常多,有几十种版本,归纳起来有四种版本。第一个是敦煌本,是到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最古老的一本六祖坛经,当年由一个英国人将其运到大英博物馆,大约1万多字;第二个版本是慧昕本的 《六祖坛经》,还配有说明解释;第三个版本是宋代的契嵩本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经过几年时间他把几个版本的坛经找到,把错的更正过来重新编了一本;最后一个版本是宗宝本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这个坛经大概两万多字,文字通俗易懂比较规范,读起来比较容易,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版本,被很多国家翻译成本国文字。

  慧能法师的主要思想

  六祖认为,人的心和佛是等同的,“即心即佛”,这也是佛教一直以来的思想,但是六祖慧能特别强调这样的思想。例如佛祖释迦牟尼本是一个人,慢慢发展几千年以后变成一个神了,但是六祖慧能把神拉回到人的现实中来,“人人有佛心,人人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这是六祖慧能的第一个思想。

  其次则是怎么样成佛的问题,六祖慧能说,“顿悟成佛”,只有心还不行,一定要悟,不悟的话还不能成佛,特别强调“顿悟”,指突然间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第三是如何“悟”的问题。悟要靠自己,要靠自己的力量,“自性自度”,其他人只能帮助一下,自身不度不是真悟,只有“自性自度,才是真度”。

  最后是人间佛教世间藏,禅无处不在,而离开生活是找不到佛法的,因此慧能法师提出要在生活中修禅,不要离开生活修禅。

  发扬南宗禅

  六祖慧能的南宗禅主要是靠他的弟子发扬光大,其中有几个人对南禅的发扬光大有很大贡献。第一个是法海,他把六祖慧能讲法记录下来整理成《六祖坛经》,所以六祖坛经并不是六祖亲自写的,如果没有法海整理的《六祖坛经》,南宗禅将难以发展。

  第二个人是神会,他力争以六祖慧能的南宗成为中国佛教的正统,神会在六祖慧能圆寂以后,他一个人到北宗的弟子中进行了一场关于佛教正宗的大辩论,最终神会赢了,从而确定了南宗为中国佛教的正统地位。

  第三是一个江西人青原行思,他与弟子把南宗禅发展成几个派别,临济宗和曹洞宗不光在中国发展很好,并且还走向世界,先是临近的东南亚,然后慢慢通过东亚发展到世界各地,让南宗禅发扬光大。

  在演讲之后,林有能先生与听众进行了现场互动,他以一个生动的故事作为结尾,再次告诉听众六祖慧能所说的佛是无处不在的,只有心中没有杂念了,才是真正地成佛。

  ■互动

  学禅与构建和谐社会

  问:佛教的轮回是否否认孝道?佛教提倡“万事皆空”是否会对当今的价值观起到阻碍的作用?

  答:印度佛教传到六祖之后就 “中国化”了,六祖慧能的南宗禅把中国儒家、道家都吸收进去。六祖慧能认为“恩者,孝顺父母”,根据禅宗理论是强调孝道,并没有抛弃孝道。

  佛教的 “普渡众生”是把人从迷茫的境地拉出来,让他的心回归到原本清净无为的境界,让他做更多善事,这样理解禅宗才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益。

  问:请林老师着重讲解一下 “无所住生其心”?

  答:这是《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六祖慧能是听到这句话才开悟的。“住”字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要住?外界一些想法和杂念困扰着你,而如果你没有这种困扰,外界的东西没有了,你的心就清净了。就会还原你原来刚刚到世界上的清净的心。“明心见性”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你的心清净了就自然看到佛性,“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我们的悟就是成佛,佛就是觉悟的意思。

  专访

  弘扬岭南文化研究禅宗是非常重要环节

  记:六祖慧能认为每个人都有清净无染的禅心,对于现代人来说怎样用禅之心去生活?

  林:禅宗一直以来都认为人心原来就是清净无染的,修禅也好,学佛也好,还是在内心。而打坐、做点佛事,对于慧根比较浅的人是需要的。六祖提倡“生活禅”,就是在生活中修禅,在修禅中生活,不要离开当下的生活。禅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

  记:施舍钱财就能修禅吗?

  林:六祖《无相颂》说,要想真正领悟佛道,并不是靠施舍几个钱财就可以得到的,关键在自己。修禅不用去寺庙,在家里也可以修禅。修禅只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就不用守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孝敬父母,体恤穷人,有错必改,这些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

  记:六祖慧能法师如何从一个目不识丁的樵夫,到开创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禅宗?

  林:六祖慧能超越了南宗禅,可以说佛教在两汉时期从印度进入中国后,就一直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漫长的冲突、斗争、调和、融合的过程,经过历代的更换和努力,到了六祖,佛教的中国化就完成了,所以我们学界就把六祖慧能称为中国佛教的创始人。而对于六祖慧能不识字却能有如此高深的境界,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很困惑。

  六祖父亲是文化人,母亲长年信佛,他曾经对一个尼姑:“我不认得字,但我可以跟你解释佛理。”尼姑觉得很奇怪,六祖则说 “诸佛妙理非观文字”。这就是禅。

  记:慧能的“生活禅”对于我们弘场岭南文化有什么意义?

  林:佛教传到中国有两条路,一条是从陆地传来,一条是从海上传来,海上“丝绸之路”,而广东地区是必经之地,当时岭南的佛教还是很鼎盛的。六祖慧能对岭南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而岭南民间对六祖的崇拜已经超越了宗教,像对先贤的一种信仰。我们如果想要弘扬岭南文化,研究禅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记:我们如何借用六祖慧能的大智慧来建设和谐家园呢?

  林:“和”就是人人有饭吃,这是物质文明,“谐”就是人人可以发言,这是精神文明。我认为用儒家来解释“和谐”不够全面,儒家过于强调等级关系,提倡“三纲五常”,这些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不利的。而禅宗强调人人平等,人人有佛心。

  另外,禅宗强调心灵的作用,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从“心”开始,把心里的污染全部排除掉,还人类原来清净的心灵。如果用佛教禅宗理念来陶冶心灵,整个人类社会就更加美好,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记:如何运用禅宗理论来复兴民族文化?

  林:佛教为什么会在中国生根发芽,甚至超过印度?归根到底都是慧能法师对佛教的中国化。而面对西方宗教对我国的文化渗透这些新问题,我们只能用更多的理论、智慧来宣扬自己的民族文化。对所有宗教也不应排斥,因这些宗教都是教人向善,但禅宗更适合中国的文化土壤。

  记:慧能法师有什么大智慧我们可以借鉴的吗?

  林:一是慧能法师对佛的看法,他认为人人心中有佛,都有佛性,不要把佛看得那么高。二是如何成佛的问题,他说要去“悟”,不要“执迷不悟”,而且关键是“顿悟”。而“悟”是一个很虚的东西,如果按照《金刚经》所说,“悟”是指专注于一种东西,但不要被它所局限、困扰了。慧能法师由始至终都强调要做好人、做好事,这样的话整个社会都会安定美好。

  (稿源:珠江晚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