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佛性本有,见性成佛”的禅宗

  禅宗是汉传佛教八宗(一说汉传佛教十五宗)之一,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还称为无门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禅宗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

  禅宗中的“禅”是禅那(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

  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

  禅宗,就不得再细说下六祖慧能,其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于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六祖惠能有句流传甚广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