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体味禅意人生
点一盏明灯,
燃希望之火,
照亮黑暗的每一个角落。
远离迷惘,
解开疑惑,
海天任遨游。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不沾尘埃,
开莲花一朵朵。
2005年第一次参加生活禅夏令营,柏林寺传灯法会上唱响的这首《燃灯之歌》,给困顿中的我注入一股莫名的力量,我漆黑的生活甬道似乎突然被一道光辉照亮,手中捧着的那盏莲灯引领我向着圣洁的刹土飞升。我的心灵之锁打开了。
曾经,我们背着行囊,远道而来,风尘仆仆,疲累不堪。
有多久了,
我们忘记坐下来,
听一听风声鸟语,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有多久了,
我们背着大大小小的行李,
奔波在旅途中,忘记了回家?
传灯法会上的引导词,好像就是为我写的,我就是这样一个背着行囊、疲惫不堪的旅者。那一刻,我歇下行李,坐在柏林寺的古柏清风间,让佛法甘露涤洗我颠簸一路的风尘。
那一届夏令营的主题是“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源于内心深处的感恩,我于每一个静默的时刻,都细细回味那一片感恩的情怀。每每在讲课或给朋友们介绍佛教时,我都会郑重地建议他们记住净慧老和尚的教诲: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大众,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生活禅夏令营,令我开始以禅的眼光来观待人生。虽然我对禅的领悟非常浅显,可禅的浓浓绿意,分明已经笼罩了我的生活。不管是聆听净慧老和尚的开示,还是拜读他老人家的著作,这位智慧老人都引导我对人生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
如果我们能用明澈的心灵去感应外物,我们就会与澄鲜活泼的万物交相辉映,于瞬间中把握永恒,涵摄万古长空于一朝风月。如果以恬淡的襟怀对待人生的得失荣辱,就会坐看花开落,漫随云卷舒。如果能分分自在,秒秒安祥,烦恼自然就是菩提,行进旅途亦是稳坐家中。尽管我自己没有这样的禅者境界,可禅者的风采永久令我神往。
“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这需要超然物外而又活泼自在的情怀;“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何处有挂碍?又何处不风流?“竹影拂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如此的澄明境界,灵光照耀,宇宙通明,我已与天地万象不分彼此矣。以禅者的慧眼看世界,触目都是菩提,水月相忘浑然一体,珠光交映圆融无碍,饥餐困眠天天都是好日子,山石点头处处充满情和意。
禅者并不逃避人生,禅者恰恰选择承担。放下不等于放弃,承担并不是负担。以丈夫撑天气概承担责任,以闺门绣花之心克尽义务。当大则大,当小则小,处处随缘,事事担当。从内心深处爆发出的人性光辉,让感动的泪水化作照彻人性阴暗角落的阳光,心净则国土净,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锤炼我们。佛不是远在天边的神灵,也不是泥塑木雕的偶像,佛就在我们的每一个言语动作,每一个起心动念。首先从身边的人事做起,不要吝啬我们的爱心。
享誉禅林的赵州石桥,也正是以其“度驴度马”、“个个度人”的大乘悲怀,而引起禅者的推崇。正如日本的铃木大拙所说的那样:“赵州的石桥正像恒河的沙,尽管被千万牲口践踏,尽管千万牲口的屎尿排在上面,这恒河沙却从不抱怨。千万牲口的脚印在恒久的时间中都慢慢被平复,而他们的屎尿都被吸收,留下的那沙子永远是干净的。赵州的石桥亦是如此。禅者,正像这样一座桥,为了他的人类同胞之福祉默默地工作着。”
从少年时代起,我就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的弥天大问号长长久久地把我吊起来,令我备受煎熬却又索解无门。如果我们的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一切都烟消云散,我们该是多么绝望啊!一旦生命的尽头是虚无,我们该从哪里寻觅生命的支点?
生与死,此岸与彼岸,短暂与永恒,绝望与希望,有限与无限,都是永恒的矛盾,永恒的命题,科学永远解不开如此终极的方程式。我们需要一个灵魂安放的地方,需要心灵宁静明澈的家园。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佛法,遇到了禅。
禅的智慧给我们烦乱焦虑的心洒下一片清凉,呼唤起我们内心最柔美最博大的情怀,将我们的生命安放于此岸即是彼岸的超脱中。
我接触到了禅,而且在生活中用心体味禅的意境,我想,我是有福的了。(高永顺/文)
- 上一篇:禅宗六祖慧能:妙语禅心
- 下一篇:济群法师:不是名僧的高僧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