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的故事(图文)
孟婆神生于西汉。幼年时即熟读儒家的四书、五经;并庄敬地诵读佛经。修到:凡是过去的事不思;未来的事不想的境地。
在世时,专心壹志地劝人戒杀、吃素。年八十一岁时,童颜鹤发,始终守精,未损童贞。只知道自己姓孟,当时的人都称她‘孟婆阿奶’。
后入山修真,一直到东汉时仍在。
世人有人由于灵机深厚,能够知晓前世的因果,因为喜欢耍弄智巧、术数,露泄了阴间的天机。致令世间人妄认前生的眷属,扰乱了世情。
因此玉皇大天尊敕命孟婆阿奶为幽冥之神,建造醧忘台。准予选拔鬼吏供使唤。将第十殿所拟定,发往何地为人的鬼魂,用采自俗世的药物,合成似酒非酒的汤,分为甘苦辛酸碱五味。
所有的鬼魂在转世前,派饮此汤,使忘记前生的事。药力同时带往阳间,令其或因多思伤脾而流涎;或因多喜多笑而多汗;或因多虑多忧而流涕;或因多怒而流泪;或因惊恐而流唾。各令带一分、二分、三分的病。
在世为善的人,令其眼耳鼻舌四肢较以往更精、更明;更强、更健。作恶的人,使其声音、神智、魂魄、精志消秏,逐渐疲惫衰弱;俾令自我警愓、忏悔,重新为善。
醧忘台位于第十殿,冥王殿前六桥之外。高大如方丈,四周的廊房有一百零八间。有一条通道,通向东方,仅一尺四寸宽。所有奉令押解到的男女鬼魂,在各廊房中,都有杯子,招各鬼饮下此汤,多饮少饮不论。
假如有刁蛮、狡猾的鬼魂,不肯吞饮此汤的话,脚下就会现出□刀,将他绊住;并以铜管刺喉,令其受尽痛苦后,强迫灌吞。
所有鬼魂饮下醧忘汤后,各派鬼役、鬼卒,搀扶著从通道送出,推上麻绳扎的苦竹浮桥。
桥下是红水横流的山涧。由桥中向前一望,对岸的赤名岩上,有斗大的粉字四行,写著:
为人容易做人难;再要为人恐更难。
欲生福地无难处;口与心同却不难。
鬼魂们正在看读之时,对岸跳出又高又大的二个鬼。分别扑到水面,令两傍的鬼魂个个吓得站立不稳:
一个是头戴乌纱帽,身穿体面的礼服、锦袄。手拿著纸笔,肩上插著利刀,腰上挂著刑具,睁著圆滚滚的大眼睛,哈哈大笑。他名叫‘活无常’。
一个是面上污垢、流血,身穿白衫,手捧算盘。肩上背著米袋,胸前悬挂银纸钱,愁眉紧锁,声声长叹。他名叫‘死有分’。
此二大鬼,催促推落鬼魂们,落于红水横流之内。
根器道行浅薄的,欢呼可以幸运地得生人身;根器道行深厚的,则悲伤哭泣,自恨在世时未修出世的功德,以致痛苦的根身,身体难以断除。
男女鬼魂等,如醉如痴地,纷纷各依因缘,投生各房舍中将生的胞胎之内。由于阴间、阳世的改变,气闷昏昏。再加上胎身颠倒,不能自由,于是双脚用力一踢,蹬破胞胎,奔出娘胎。‘哇’地一声落地,开始一生的形形色色。
一般众生,由于长久累月地贪好世间各种五欲、滋味;尤其杀生数多,迷失了众生本有的如来佛性。辜负了佛恩,以及玉皇大帝,诸神明的训诫之恩。从未想到如何做是善终,得成佛菩萨;如何做会恶死,堕落三恶途;自己未来是怎样的结局,致反复地造恶,终于又成为拖尸的鬼,枉为一世之人,又将堕为无间地狱的鬼魂...
- 上一篇:济群法师:不是名僧的高僧
- 下一篇:古代禅师们奇特的圆寂方式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