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邪淫——情欲炽盛者必看
佛说:“人在这个世间,不冒犯他人的妇女,心也不思念邪僻的事情,因为这个缘故,可以得到五种善的果报。第一是不会损失金钱,第二是不会惧怕官府,第三是不会畏惧他人,第四是死后可以升天,得到天上的玉女,做为自己的妻子。第五是从天上下生到世间,多是端正的妇女;今天见到有些人,长相端正美好,这都是他前世的宿命,不冒犯他人的妻女所得到的果报啊!反之,人若是在这个世间放荡邪淫,冒犯了他人的妻女;因为这个缘故,会感得五种的恶报。第一是家庭夫妻不和,常常损失钱财,第二是畏惧官府,经常受到官府捶杖的处罚。第三是自己欺骗自己,常常会感到恐惧怕人。第四是死后投生到太山地狱之中,在铁柱烧的赤热时,却当作是美女一般去抱她,受尽炮烙刑罚之苦,这是因为在世时冒犯他人的妻女,才会得到这种的灾殃;而且这种刑罚都是自己罪业招感的,要经过几千万年才能受完啊!第五是从地狱中出来,投生为鸡凫鸟鸭;而这一类的禽鸟,淫佚是不避母子的,而且也没有节制;但是马儿知礼,雁守贞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鸡凫的淫佚,却是没有知足的时候,这都是因为它们过去世中邪淫,冒犯了他人妻女的缘故,才会受此鸡凫之身的果报,并一直受人们宰杀烹食,这种的痛苦,说也说不尽啊!”
佛说五戒当中,其中一戒是不邪淫;若是能够受持此戒,就可以感招得到今生来生父母眷属、长寿康宁和睦喜悦、妻子女儿贞良的果报。
报应经说:“有一个鬼问道:“自从我受了这个鬼身之后,就感到非常的恐怖,经常害怕被人追捕拘拿捆绑,加诸我各种的苦楚毒害,根本就没有一点欢喜之心,我到底是犯了什么罪过才会这样啊!”
目犍连尊者回答鬼说:“这是因为你在做人的时候,喜欢行邪淫,冒犯了他人的妻女,因为经常怕被别人发觉,所以心才不安;今天你所受到的痛苦,只是现世的花报而已,而你的果报则是在地狱啊!或是卧铁床,或是抱铜柱,像这样痛苦恐怖的罪罚,说都说不尽啊!”
【再析】文昌帝君天戒录说:“奸淫他人的妻女,玷污了闺门中的处女,要在地狱中受苦五百劫,才能够脱离地狱,投生为骡或是为马;又过了五百劫,才能够再得人身,做娼妓或是做戏子。奸宿寡妇或出家的尼众,败坏别人的品行志节,在地狱中要受苦八百劫,才能够脱离地狱投生为羊或是猪,供人宰杀;又过了八百劫,才能够再得人身,做哑吧或是聋子,或是五官四肢不全残废的人。
而以卑乱尊,以长乱幼的恶行,更是败坏了人伦纲常;在地狱要受苦一千五百劫,才能够脱离地狱,投生为蛇或是老鼠;又再经过了一千五百劫,才能够再得人身;或是在母亲的胎中就死了,或是在婴儿的时候就夭折了,毕竟不能够享有长寿的福报,所以犯了邪淫的罪恶报应,实在是可悲啊!”
闺箴说:“妇人若是犯了邪淫的罪孽,终身都不可能洗清这个罪孽的,就算她有孝子慈孙,也不能够替她洗清罪孽。所以淑女名媛,一定要守身如玉,不可以有半点的瑕疵犯行啊!倘若遇到了狂徒,当下就要严厉的拒绝,自然对方就不敢再进犯自己,这就是所谓的“香闺正气”,连鬼神都会来照顾保护她啊!若是妇人淫乱,难道就没有恶报了吗?阴间的法律,是处罚她投生为猪或狗,以惩治她的罪,又岂只是在阳间遭人唾弃咒骂而已。这里特别说出来,以做为妇人淫乱的警惕啊!”
【再论】凡是人最容易失足的时候,就是在美艳当前,难以克制欲望冲动的那一刹那了;因为这个时候有三种魔:第一、当你眼睛看到的时候,对方妖艳的姿态,就攒到了心中;使得骨头发热,神识都飞腾起来,就像烟雾腾起火焰炽烈一样,这就叫做火魔;而欲根开始发动,任督二脉暗中的开启,就像堤防将要崩溃,急流就要冲出一样,这就叫做水魔;而水火相互的烹煮,身体和魂魄互相的激荡,就像轮子不停的转动,圆环没有边际一样扩散,这就叫做风魔。这里所讲的三魔,也就是所谓的三关,要想斩三魔,过三关,没有别的方法,就只有慧剑一把而已;也就是说,忍耐再忍耐啊!坚忍再坚忍啊!很忍再很忍啊!所以再怎么的饥饿,也不能够去吃那老虎吃的食物;再怎么的口渴,也不能够喝那有毒的酖酒,这就是忍的说法。当两个人在互斗时,彼此都拼命想要夺下对方手中的刀子,纵然是手流血了,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刀啊!而打败仗的军队夺路逃命的时候,就是背后中了箭,也得忍痛不能够回头啊!这就是坚忍的说法。毒蛇螫了手,壮士立刻就拿刀斩断了手腕;毒箭射中了身体,英雄立刻就忍耐疼痛刮骨去毒,这就是很忍的说法。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能够守得定,忍得过,就能够感动天地鬼神,而自己的修持,也能够功圆行满了。若是一念的依回犹豫,必定就会把持不定;而对方只是路边的野花,转眼就成空了;而自己因为犯了邪淫,却从此被减除了寿命,减除了福禄,甚至因此而招致了杀身之祸;而且命中应该富贵的人,却因此而转变为贫贱之命了;命里应该平安,却因此而转变成了灾祸;命里应该有儿子,却因此而变成了绝嗣;本来希望能够生下贵子贤孙,却偏偏生下了下流的孩子;而且还有地狱的果报,来世的报应,畜生的报应,妻女淫乱的报应,子孙穷困的报应,与娼妓戏子的报应;这都只是因为自己片刻念头的偏差,所招致无边的灾祸恶报啊!这是何等悲痛啊!怎么敢不忍耐呢?怎么敢不忍耐啊!
【再析】遏止邪淫的行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做人家的父兄师长朋友,在平常的时候,就应该要教诲开导子弟,务必使子弟能够深信因果;在暗室之中,做了亏心的事情,神明的眼睛,就如同电一般的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人若是对于礼法因果,和祸福的报应,能够深信,丝毫都不怀疑,自然就会在接触外境诱惑的时候,能够猛然的省悟,立即的回光反照,而不会做出苟且的事情了。
在风花雪月的场所中,失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啊!因此招致了半生的沦落而穷途潦倒一生;连看到自己的影子,都会感到惭愧惶恐;而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守持着正道不被污染呢?整天禁戒着自己不要淫欲,而淫欲之心,反而却特别的炽盛;碰到别人,就说要减少欲望;而欲望的种子,却更是滋长的厉害!如果还是放纵情欲而不悔改的话,那么就即将要招致自己恶贯满盈的后果了!又如果开始的时候迷惑,而最终能够觉悟的话,那么灾殃就渐渐会离去,而福报也就会跟随而来了。宋朝的谢上蔡先生说:“天的道理,必定会加祸于犯了邪淫的人,而不会加祸于已经忏悔改过的人。”这是真话啊!
邪淫的罪报,既然是如此的严重,则预防邪淫的功德,与诱导邪淫的罪过,他们的报应自然就不会轻了;因此普愿人人,都能够吐舌上的青莲,挥桌上的彩笔,表彰感应的道理事迹,来救度超拔广大迷惑的众生啊!要辗转的流通,互相的劝导;或是在大庭广众下,大声的疾呼;或是在密室之中,苦口婆心的规劝;不要担心别人的嘲笑,也不要回避别人说我们迂腐;只要宛转的劝导,必定能够使听的人大发深省而受益无穷啊!能够这样做的人,岂不是爱人以德,自求多福的君子吗?
现代人的口业,没有比喜好谈论女人,述说淫秽的事情还要严重的了;而且还多方的揣摹相互研究,一人唱说而百人应和;每每因为说的人讲的津津有味,于是使得听的人就想要跃跃欲试。要知道邪淫的罪恶,和不为人知的隐私,实在关系到一个人终身的名誉和节操;所以偶然的讲错了一句话,就会产生无穷的灾殃,而且触犯天怒,莫此为甚啊!还不如常常说些贞洁和邪淫的果报,以扶助支持名教纲常,这样可以获福于天,岂不是更好吗?
- 上一篇:学会当穷人
- 下一篇:禅师的考题:袈裟拖地与寸丝不挂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