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七日(三):念佛人以无诤为根本
安居第七日(三):念佛人以无诤为根本
阿弥陀佛一切内外誓愿皆以无诤为根本
佛陀的教法中是互融互显的。有的人说念佛以后什么都不能干了,什么别的书都不能干了,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真实的一个说法。佛陀的教诲是一花开了百花皆兴。如果说我这一花开了,其他花都得凋落,那是霸主意识了。
弥陀的教法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对弥陀的平等回施和他的大愿了解的少,平等的教法有一个根本的大的依止,即缘起,那就是:阿弥陀佛因地是无诤念。无诤折射了平等清净的实质内容,这主要是对众生心分讲的,即无量世界杂缘炽盛,阿弥陀佛所有作为皆以守护无诤为根本。
平等心行一切法皆是念佛。说念佛就只能持名,不能诵其他经不能做这做那,这样挺武断的。违背了弥陀以无诤为根本的教义。阿弥陀佛建立一切内外誓及所有教义都是以无诤为根本的,“诤”是众生心所折射出来的,“无诤”是菩萨面对众生心的善巧,这个善巧就是法性的平等。
阿弥陀佛有内、外二种誓
外誓是他受用,是公开的,针对一切有情发出的,摄化众生的,让众生受到一个利益与摄受,是利益激励提醒我们的一些说法。如四十八愿。
内誓(秘誓)是自受用,有一根本三方便。一般不设坛就不说秘誓。
这一切建立皆是以无诤为根本。无诤是甘露,能除一切苦,能远离一切伤害,能拔济一切。根本誓会促生外誓与秘誓,即自他受用会显示出来。
念佛人为什么会跟别人诤斗呢?因为你不了解阿弥陀佛,你没有守护阿弥陀佛的誓愿,不管是表誓,还是秘誓(内誓)。才会诤。
一动“诤”念,非念佛人,因为丧失根本了。
若心中有诤,一定要警觉,因为根本上出问题了,你的分别心习惯起作用了,尤其在三乘教义上诤论,你肯定出问题了。此无诤是“三乘无诤”。
一门深入、“专复专”,并不需要诽谤、排斥其他法门,随喜赞叹其行人即可,以无诤,即平等性为缘起来“专复专”,是很方便的。要不然我们会出现很被动的局面,就是跟别人争高争低。
以无诤为根本一定是一切念佛人应守护的法则!一定要引起重视!
我们的依报皆是心里的折射,未来的果报亦是。你心中无诤,就是清净平等,清净平等,那就是极乐世界,就是佛性之海,你那个结果是必然的,你心里折射出来你的结果了。这一点,希望诸位善知识还要明白因果,虽然顺着法性了达因果超越因果,但一切有情还生活在因果海中,所以佛不说断灭。一般人学佛学超越因果,但他不知道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如来菩萨示现作为亦在因果中,会生断灭想,既畏惧断灭又生断灭想,所以会对佛法产生疑虑。为什么呢?不知道超越因果并不是断灭,超越因果只是出离轮回,但慈悲回施心还是在因果中作为,没有离开因果。所以印光法师讲“一切出世入世法则不离因果二字”。这里希望诸位善知识心地中有个清晰的认识。
誓愿守护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一方便
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的共誓,这里面恰恰有诸佛秘誓的东西。但秘誓很特定,就是每一个佛陀他自己的受用都很特定。为什么说特定?就是说这个世尊看到众生在这个地方需要修补了,他就在这个地方用功夫,成佛了;那个世尊看到在那个地方需要那样修补,他又发了一个誓愿,就这样成佛了。
昙鸾法师举了个例子说为什么佛先成佛呢?你看佛发愿都发愿最后一个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那为什么佛先成佛了?昙鸾法师举例说众生业力如薪柴,佛用智慧火(就是他的誓愿)点燃众生业力薪,他要点燃薪柴,必须要自己燃烧,怎么燃烧?“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把“我”给燃烧掉了,把我给舍弃了。故因势先成佛,借助烧烦恼薪的过程用誓愿燃烧了自己,破除了我执,众生得到了加持,传播其教法。故说立誓成佛,普渡众生。
秘誓(内誓)是自受用,实际就是破除我执。我们一切凡夫有情的苦难轮回伤害全部都来自于自我,没有第二个东西。学佛人不知道破除自我的重要性。我们学着佛立誓,但很多人不敢说,因为你怕自己丢失了,你怕自己没地方放了,你怕自己未来还不了债了。
所以“立誓成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誓愿的守护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一方便。
内誓无穷义
以前多次祈祷想把阿弥陀佛的内誓说给大家,但每次都会出现病痛,过去讲要有授仪,就是说要给你个位子才能听,你要守护这个东西才能听。要不然会伤害人。我一直在祈祷哪一天能讲给大家,那样你再念佛就很简单。
后来体会到内誓之所以不许说,是因为自受用难以完整表达,一打折扣就是妄语了。所以诸佛如来,诸大菩萨的很多自受用语不说,称为秘誓,秘誓变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念六字大明咒就是秘誓,他不知道怎么讲了,就念一个心咒,真言。真言有无穷义,不翻译,就是不许说,佛菩萨真慈悲啊,明明不能说,又还要表达,否则这么大的利益我们怎么接受呢,于是就念个真言,让有情自己体验,有接触、实践的方便,这里众生随类而受益,随类而得满足,就是“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是故我顶礼,愿生安乐国”,这个说法就是佛随顺了你不同的愿望,感召了不同的结果与事实。大家善思维!这不是说密宗啊,还是因为有弥陀这个甚深教法,想让大家知道这个角度。
安居界定力
安居结界,实际结界就是誓愿改变,说“这九十天安居魔障遣退,道业有成”,就是告别过去业力,重新来了,你要守护这么个誓愿,道业就能有成。你解界结界,你进入了这个界,这个界就把你过去的业给化掉了,依大家的力量,依界的力量,依佛的力量,给化掉了,你重新建立了一个所谓的现行者。
这个“现行者”是你依誓而起的,就是誓为前导。实际我们安居解界结界也是个立誓的方便,说“我九十日在此做前三月安居”这本身就是个誓愿。很多人认为誓愿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实际不是,我们经常在发,但有的人就不在乎这个愿,他就把这个愿看小,他发了这个愿赶紧又忙其他事情去了,那这个誓愿就不是前导,他就做不成事情。很多人发了一个愿,根据自己的承诺如实地做下来,他就会成就,成就什么呢?誓为前导,亦为结果。即心即是啊。你发这个誓的时候就是结果,不相信我们今年夏天我们这样安居,九十日过去后大家一定会有个变化的,你的心理理念一定会变化!你挡都挡不住,只要你坚持这九十天。你不坚持,那我不知道。这个坚持十分重要。你坚持了以后你再回头看一看,你会有大的变化。
为什么呢?界定力是不可思议的力量。界定可以区分开过去、现在。它不是个人的力量,是群体的力量,它也不是这几个人的群体的力量,是一切诸佛僧团,一切菩萨僧团,一切圣声闻僧团,一切凡夫僧团都在加持此界,这不是夸张的,很多人不了解,不当回事,为什么说坏于相有极大过失,就跟这有关系。诸佛菩萨贤圣僧支持着我们每一个僧人,每一个修行者的作为,你背后有这个力量!你要是不知道这个力量,那你现行的作用力对摧毁你的现业就会受到制约。这个力量是极大的加持,就象万吨液压机压一个小陶瓷盖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力量来自于界定力、誓愿,佛菩萨的作用力通过界定而产生事实,来处理你这个业力。很多人不懂这个,自己搞自己的名堂,就总是不能自拔,为什么?不懂得广大诸佛如来菩萨贤圣僧的善巧,或者及凡夫僧一切力的聚集的善巧。这种聚集是不可思议的聚焦的力量。所以我们作为出家人,这是很殊胜的一个机,就在这儿了,人会有很大的变化。
那我们念佛也是这样。“南无阿弥陀佛”,把一切力量聚集到我们的现行中,来处理我们现行那一点点儿业缘,算什么呢?过去人说“烘炉片雪”,那雪就是我们的业力,那我们现行的业力在一切佛菩萨声闻凡夫僧这种集体的力量的加持下,他现行就会觉悟,就会不可收拾。这是很重要的!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