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十日(一):现代人如何看“信心不淳”的问题
安居第十日(一):现代人如何看“信心不淳”的问题
关于“云何不如实修行相应”,昙鸾法师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有三种心不相应”:
一者信心不淳。
我们不管是信与不信,只看自己愿不愿生,是不是方便呢?这可能是回顾的一个方法。若是愿生,似乎信心就不是为障碍了,或者说有信无信都不是为障碍。有的人一时会生起必生、愿生的所谓的“信心”,讲《安乐集》时我们把三种意乐翻译为三种信心,实际“信”能令心意乐,比如我们若信某个事,你就会反复在这个事上串习,你的意识在这个地方就会象游戏一样;你若信某个人,就会常接触此人,有往来的愉快;若信某个法,就会乐于实践它。这个事会给他带来安乐,因为由信引导。若是不信,或是信心不淳,意乐就会减少,或者就会否定它,那么愿的表达就会很模糊,很难产生事实。所以往往我们把信、愿两个字联系到一起谈,尤其是近代学习净土的菩萨们,信、愿、行是必谈的三个字。
现代人,谈信心,往往有其副作用。因为人要有信根才有信力,我们有没有信根呢?就是你有没有正见的成熟呢?所以说现在谈信,我就不谈,一考究100个人有99人谈不下去,在心里似乎找不到信的影子,为什么呢?没有信根。其来源是正见的成熟。
第一遍问人“你愿意往生吗?”,那肯定愿意往生。第二遍问“你真愿意往生吗?”,要想一想。第三遍问“你真愿意往生吗?”,有人说还有些模糊,有人说真还是没啥愿意不愿意,有人说还真不知道往生是什么意思?你不知道是啥意思,还有什么信与不信之说呢?
我们现在是个信仰危机的时代,这不夸耀,可能因为文化意识、交流方式、信息发达等等使人的择取性特别频繁,使得信仰的基础给冲淡了。以前人厚重,淳朴,因为交往少,也不知道那么多,接触到一个东西他认为好就会去实践它,就有信仰,就会慢慢地成就一些事情。
伊斯兰教的人不管到任何地方,只要一到时间就礼拜,其他啥都不管,那比他们的生命和其他任何作为都来得重要,似乎是一种绝对性的表现。是很让人震动的。
中国人的信仰可能是面子,一切都围绕着自己的面子转。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正见成熟,你才去谈信,信仰,信根,信力。
这么多年来和大家交流净土,谈的最多的是愿意不愿意往生?能不能往生?什么是往生?现在90%的人对往生也是模糊的。我们现前的大众来考试考试,说说什么是往生。
(大家回答如下)
1、现下安乐2、当下安心3、清净无染4.、身心安乐
6、入佛愿海7、解脱,永断众苦8、清净抉择9、即心即是
14、离意识界15、彻底抉择16、弥陀接引
离意识界,这和往生没有关系,历史上早就说过即使你念得滴水不漏,证得什么,这跟往生没关系。因为往生的确有信愿的作用的。
“往生”有没有标准答案?看来还是没有。“弥陀接引”这个说法是我们中国人现在99.9%的认识或教育,就是看到阿弥陀佛接引了,这个叫往生。金刚经说不以色见等等。有智观者,有色观者。在净土这一法中,若智观,若色观,咸能往生。
这里大家谈的智观的多一些,色观的少。阿弥陀佛的为物身,现色身,亦是清净。但认色为实,即以为实相身,在净土一法中也行,只要坚信不疑,心里没有其他贪着,平时念佛临终接引,没有问题。若是智观者,不求于色相,不求于染着,只求于安心,但要有往生之愿,亦能往生。
“阿弥陀佛远相迎”是很普通的说法,这里面有形象——报身佛,有无形象——光明佛,有智身佛——就是心智通融、心智无碍,化地狱为清凉智,一样能往生的。往生的体系是十分多的,但我们平时对此处的思维观察往往并不多,因我们平时不跟它联系,许多人就把往生放在最后那一刻——所谓临终时。
《往生论》没有谈到临终,那么其往生谈的主体是什么呢?其实我们想通过这个学习,把往生安排在:
(一)在无生的基础上,所以随愿往生。因为我们的心智若回归到无生的清净的基础上来,那愿往生即往生。若不回到无生清净的最初的发心空间来,你那个心作心是是做不到的。
(二)承接阿弥陀佛的愿力,愿意往生。
这两个“生”是必然往生的。再一个说“我要修到什么状态”,这个可以生在边地疑城懈慢国化城。因为是你的需要而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自力往生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你生到边地疑城,因为你有自我的慢心,你只能生到弥陀国土的边缘地带。这个我们一定要了解。
《往生论》没有一句说死啊,活啊。它是以无生忍作为回归的,就是无染的这个智慧心,安心的这个慈悲心,乐清净的方便心,以这三种心作为往生的最基本的理念。即以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作为往生最简单的缘起。欲安稳一切众生,导引一切众生往生彼国,若依无染,若依佛愿,咸得往生。以佛愿往生,那就是我们念佛、忆佛,放弃自他共业,放弃这种造作,只是随顺弥陀,这是十分彻底与究竟的。再一个就是以无染心,我不管自业他业共业,乃至佛业也不问,我只是用无染的心,一切不染着,唯一的愿望就是愿往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其他不管。这个无染心也很简单。《往生论》中讲的是以无染为方便,以随顺佛的愿力为究竟的往生。
上面大家说的第7、14是不能往生的,念念觉悟(第11)和即心即是(第9)是不能往生的。为什么呢?你只要没有往生的愿,你说的再好也不能往生。这个教法是很奇特的,“愿生”一定是其主体思想。你说“我清净安住、离开见思”,这都是圣道正行,都没有问题。许多人看着在念佛,他向往的是圣道的成就,这也没问题,只能说他对净土教法的认知不太清楚。
你不愿意往生,你就是圣人、菩萨也白搭。我们读到,文殊普贤这样的菩萨他们都发愿往生,“愿我临终无障碍,愿生阿弥陀佛国”,他们这个“临终”的表达,是一个总结说,就是说“我这一生的很多作为都是不可思议的功德,但是都回向于往生极乐世界,愿见无量寿佛。”,就是这样一个总结。八宗之祖的龙树菩萨也是愿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他有“阿弥陀佛偈赞”,他一生的所有的作为一是自身愿生,一是导引众生愿生。这样一个总结就是总回向,这个总回向是很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我们把所有的作为都回向给极乐世界,这样的人很安乐,所有的善业作为不结其他缘了,只结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样一个胜缘,这样就很单一,效果也很好。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是一生成办菩提的不可思议的修法。一生成办的修法是很稀少的。
我们读的净土的经典都是“佛说”,《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般舟三昧经》,“佛说”这两个字就标志着唯佛与佛能宣这样一个教法。这就是其稀有。古代“说”与“悦”通用,就是诸佛愉悦、喜悦的东西,或者说畅佛本怀。《法华经》说佛“唯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畅佛本怀普度众生的说法。
《净土圣贤录》中有很多记载往生瑞相,我感觉现在对往生的说法大家基本上都是以音声求了。对于色与音声,在临命终时求是有意义的。但世俗人贪图这个东西,多会落入魔难。无染清净心是修行净土最基本的要求,《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就是专门为避免染着魔难的经典,若染着,若与他人说,此人为增上慢者,堕魔眷属,破坏一切清净法则。但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用功而无正见。《往生论》中说三种清净心,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远离三种违菩提门,为自求、为自染、为自用。因为这个正见没有,很多人一生修行,却堕入很黑暗的状态。
所以我们现在谈信仰,就是正见的成熟。为什么提倡五念门呢?就是从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看你自己是不是在念佛,测试你自己。你一测试就知道了。有些人由于引导,拼命追求境界,境界一来了,就失去了正常的认知,纠结在痛苦的挣扎中,甚至有的人自残。所以我们有幸能学到《往生论》这样的文字,有机会远离违菩提门,有机会随顺佛愿,有机会随顺无染地念佛,真是我们极大的福报!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学佛人,真是要把正见,把正确的教法认准的!这真是个头等大事!十分重大!因为在净土教法的传承中,一定是以正见教导为根本依止的,没有离开正见。一定要在正见成熟上用功夫。
大家作为学佛人,若不知道清静的除疑的善巧,去传播也好,修持也好,都很出问题的。所以在学佛的路途中,有一个传承机制,有一个教典的依止,是十分重要的!
“信心”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好谈。还是自他共业不念了,我就念佛,以无染清净心念佛,这样下手就比较方便。古今人的差异是很大的,相互有个参照,就好谈一些,希望真正能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
所以,不念自他共业,唯佛是念,这样一个念佛愿生的心。不念自他共业是无染清净心,念佛,就是安心愿生的意思。实际就是在愿生上安心了,只管念阿弥陀佛了。一念自他共业了,就忏悔,或者说就觉醒它,就不再纠缠自他共业。纠缠是很痛苦的事情。
不念自他共业,唯佛是念,就安心极乐,那我们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修法,有其他因缘生起来了,你很好审观,也很好了解。
实际念佛法门十分稀有,简洁稀有。就因为简洁,是总持法门啊,是真正具足的,但我们往往会把它忽略,认为它平淡,去搞一些复杂纠结的作为。
知道自他共业皆是无常无我的,真正有个正见认知,这样去一点一滴地实践,可以逾越很多障碍。有的修行人一出现幻音幻象就不知道怎么做了,有的人闭关受不了别人一点儿动静。这个正见啊,悲智的修法一个都不要,只管我做了多少事,干了多少名堂,心里生起自大骄慢。迦叶佛时代有比丘就这样,经行时被树枝打了,就起嗔心,结果落恶龙身。所以正见啊、修行的次序啊,一定很重要。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