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法门的当机 [药师佛十二大愿二]
二、药师法门的当机
第二天上午(录音对应2-1)
1、回归到我们原来是佛原本是佛原本具足的本位
每一个丛林道场都有他的家风,都有它修持的特定方法,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家到这个道场,可能有一个实践佛法的适应阶段。因为居士或者说出家人,来这道场实践了一种合和共修的一个法会,是要通过大家的修持之力,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来消除我们个体的障碍,乃至共业的障碍,令我们身心康乐。
药师佛之所以在我们阎浮提,有这么个应世的表达,是释迦文佛在四十九年说法中,所表达的一个特定的法门。此法门的当机,就是我们每一个学佛人的当下、当生、当世,做一个光明的、具足的、庄严的,如佛不二的一个缘起。
从药师佛十二大愿中,我们在读经的过程中能体会到,他每一个誓愿,皆是为了令众生成就无上菩提为导向,一切方便皆为设置,消除诸难,令人康乐,满众生现前种种愿望,皆是为了令我等进趣菩提,成就无上道。
也可能我们在初发心学佛之时,因缘参差不齐,千差万别,最终的归向莫不是回归到我们原来是佛,原本是佛,原本具足的这种本位上来。
无始以来的业习的虚妄蒙蔽,若是我们认得清,念得清,那么这个习气的当下的全体,它的自性一旦坦露,如佛无二无别的抉择,我们就会真正的认识得清晰,运用得清晰。
许多学佛人就在这个地方认得清了,后面会有不断的反复,不断的业习的反复与这种反扑性的蒙蔽,但你要认得准,它就逐渐的会细腻起来。
像我们在打七,最主要是增加念佛的密度,比如以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或者是以经典的教言,来不断的令我们直接的感知现下的业习的无自性、羸劣性、无常性,让我们归入菩提道业,就是本分事,一切众生成佛是本分事,流浪在三界虚妄烦恼之中,是无明事、虚假事、不如实之事。
我们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居士,或者出家师父,一定要解决自己无始以来的生死烦恼问题,你最终要解决它,这是必然的。那六道轮回是妄自造就出来的虚假业,无量劫以来,我们有的有情是得遇了佛法,可能已证得菩提,倒驾慈航。我不知道我们这里边,哪位菩萨是倒驾慈航者,也可能都是应化显现世间的有情,是菩萨,也可能大家是各在本位上,因为无明业力推动,来此娑婆世界来投胎,来延续生命。
那的确有菩萨以方便力,誓愿力,到此娑婆世界示现种种身、种种相,得到种种愿,以令与其有缘的有情,出离生死苦海,回归到正行之路上来。所谓的正行之路,的确是无畏无惧,广大安乐的。在一切善恶法面前,无所畏惧,究竟光明,心地安乐。
我们念药师佛,这个健康的给予,令我们顺性地做一个真正的康乐者。因为现在我们这个打七,是因为药师七佛世尊的金色身相庄严地在这地方安立下来,以令我等来礼拜供养。实际这是一个启发性的,令我等礼拜供养,来抉择自己生命相续的一个起点,这个起点是无始无终的。
2、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不离娑婆现缘成就菩提
我昨天听到大家在放焰口,圣明师他们在放焰口,也喜欢这种水陆法事,度脱幽冥众生的这种慈悲、真诚的仪轨加持,能令众生得到安乐。象《药师经》,药师佛,它也有仪轨,打七原本也是有仪轨的,怎么来念诵,怎么来礼拜,多长时间,多少支香,也都是有仪轨的。
因为这个道场一个特定的风格,就是大家从住持法师到下边出家师父,或者信众们,对焰口大家都很纯熟,听了大家很喜悦,那么对打七,对药师七这个仪轨,也可能会不像那么纯熟,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学佛的路上,各人的因缘千差万别,的确是不太一样,我们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一个,是成就菩提的。
因为在漫长的未来际的路上,人表现的渴望参差不齐,什么样的愿望都有,有的人就说我感觉人间挺好的,好好的生存多活几年,有个好的家庭,好的社会生活,那就很有意义;但有的菩萨不这么认为,认为这个娑婆世界的确是很苦,欲出离这个苦难的世界,苦难的这种因缘,愿意舍离这个娑婆世界;有的人就在娑婆世界做佛事。
像药师琉璃光如来实际是鼓励我们不离娑婆世界,成就菩提,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予现缘有情若明白抉择了,那就现药师身;若不明白抉择,现阿弥陀佛身,接引一切不能忍受苦难的有情往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以成就无上菩提。因为有的人是能忍受的,有的人是不能忍受的。
那么善识法者,此娑婆世界这种苦难相,不是我们一个人能说它苦不苦。娑婆世界这个八苦之中,生老病死,这个大家都比较公认,因为生,生下来就标志着未来会死亡;老,大家都知道成长的过程就是老化的过程;病,人人身心不健康的疾病,大家都有体会;死,那是个必然的结果,但很少有人会真正的认知死。大家比较在意的就是我生存的这个阶段,怎么来使它清晰的,明了的,自主的,健康的,喜悦的延续下来。
但延续下来一定要有方法,所以释迦文佛就给我们说了《药师经》这一部法本。供养药师佛大家就会喜悦,香花供养、灯烛供养、礼拜供养。像我们这个打七都是大家的福报,是我们福报的缘起,也是福报当下的享受。象很多人在造恶业的时候,就现下有造恶业的方式,也有恶业相续的果报。那我们现在礼敬佛陀世尊,供养佛陀世尊,香花,灯烛种种果食,在供养的时间本来就是福报,那么在我们未来能见诸佛世尊,能成佛,能消除烦恼,乃至未来的果报,此因彼果都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打七之人是有不可思议的福德因缘,这个福德因缘不是我们能想像的,因为我们现前拜佛这福德,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那未来的大福报,是真实不可思议的,是很难预测的。我们现下种下的点滴善根,未来必定有不可思议的大善果报。
3、用佛陀的誓愿来审观自己现在的心
药师如来世尊所发的十二大愿,我们每天都在读,在读诵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把他当成是佛的誓愿,一定要当成自己的誓愿。这样的来审观一次,用佛陀的誓愿来审观自己现在的心,一遍一遍的,一天一天的不断的这样审视、感知,终有一天我们真正知道,原来这是我们的真心,现前我们所有的想法,感知,反而是虚妄的、不实的心。
药师佛乃至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所发的愿,是真实心中所流出,主要是我们不熟悉我们真实心是什么样子,所以佛用自己无量兆载永劫的修持,来表达我们的真心,让一切凡夫有情认知自心,不断的念诵,体验,观察,逐渐纯熟,在纯熟那一天我们身心就会有一个消融,才知道药师佛就是健康的人,健康具足的智者,这样的生命。
那么药师七佛是现前大众未来之果报,也是现下皈依之依靠,我们大家现在依靠药师佛,念诵药师佛,供养药师佛,未来的真实利益必然是药师佛。东方药师琉璃光琉璃世界,犹如西方极乐世界等无差别,一丝的差别都没有。
在我们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尚未抉择之前,念药师佛,现世得健康,康乐,消除苦难的这种胜缘。乃至说我们有一天寿命尽时,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药师佛亦派八大菩萨护送此人,令其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增上缘。因为大家在这个环境中,在这个娑婆世界沉沦的时代,大家能念佛、学佛,包括这样的到道场共修,真是不可思议。共修的结果是聚众之善,除个己之恶,个己之业习,这个力量是诸佛能赞叹的,凡夫不能觉知。
我们所有在潜移默化之中,在这种不知不觉之中,也可能七天,你有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心变化,有个意想不到的清净感知,有个意想不到的福德现前,这不是预设的,但他的确有这样的清净的加持力,真实的功德力。
因为象大石桥也好,周边也好,有多少个人在闲着,忙着,真正能参加这个佛七的又有几人呢?
这真是道场的因缘,也是大家的因缘。人多人少能清清净净的持诵下来,依愿念诵下去,因为这个起七的愿望,是因为佛像,因为大家的福德。
4、明确自己的发心清晰自己的愿望就会产生清晰的结果
我不知道大家明确不明确自己的发心,要能明确自己的发心,那么这个打七就十分有意义了。
像过去打七的寺庙都会写一个疏,就是一个缘起文,以令大家以明确的心、心理状态,来念佛来打七,成就这种心,纯熟这种心,使大家功不唐捐,就是日复一日的作为,产生事实之力,就是有一个发心,产生一个事实。过去人打药师七有求雨的,好比说天地大旱,庄稼无所收成,就会求雨;有的有灾难也会求,来祈祷诸佛世尊的加持;有的人有难缘也可以这样做。
那我们无始以来有没有难缘呢?我们的烦恼是难,愚痴无明是难,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是难,家庭不和睦是难,自己身心不调柔的确也是难,日日不明白自己如何做人,那都是难,无明之难。
那我们要能明确这七天我打七,起个什么样的愿,发个什么样的心,不是模模糊糊的、稀里糊涂的念下去,别人怎么念,我也怎么念,那样怕是七天过去了,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那我们能不能在这七天之中,下边剩四天,五天之中,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我诵这几天经要使自己的身心有一个清晰,使过去的烦恼有个转化,消除,或者说回施法界有情令大家安乐,令这个世间去掉战争,或者世间多于和平,人民康乐,多于善缘,少于恶缘。
每一个现前的菩萨们,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自己修法的愿望,诵经的愿望,我们把这经读下来,礼拜佛,礼拜世尊,实际就是把自己的愿望真正地、清晰地、明了地纯熟它。七天以后,就是真正的一个克期求证的感知的相续了,过去打七就是两个字——克期,就是两个字——求证,求证什么呢?一个愿望。
那我们在海云寺打七有没有愿望呢?希望诸位菩萨,我们有这个缘,希望我来提示,我希望大家每一个人,都要明白自己这七天中,要有什么愿望,哪怕是大事小事,世俗愿望亦好。要有个愿望来引导你,你就把这个打七变得有意义,有明确性,变得有主动,有喜悦,有相续,有喜悦的相续。
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我们学佛的事实,就是结果,清晰的结果,这样我们逐渐感觉到佛法,可以主动的来运用它,来主动解决我们生活中,平时一些实际的烦恼,实际的问题,变成一个主动的修持,那在道场的修持,变成一个专门的修持的启发,到世俗中会不断的运用这种事实专门修法的力量,解决平时的问题。
因为专门的修持是十分有力的,是长时间相应的,那么回到生活中,那再用这种力解决生活中一般的烦恼,就变得特别的方便,所以打七的目的很重要的一点也在于此。就是大家共修之力,消除个人平时不能解决的烦恼、习气、毛病。
在这段时间能通过大家共修之力,念佛之力,消除转化这种个体不能解决的习气、毛病、烦恼,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以众缘善力,众缘善巧,处理平时我们自身不能解决的烦恼、业习,乃至说痛苦、疑难。就是假众缘之力,成熟一种方法、感知、善巧,解决平时中的障碍。
这样我们真正的把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把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不脱钩。不是到寺庙才有佛法,我们念经念真言才有佛法,是时时刻刻都可以来运用佛法,利益我们自己,利益世间,利益有情。那么佛法就变得十分的广大,就不狭隘了。
现在的佛法,要是我们做的不好,变成一种比较狭隘的,一种宗教小团体的一种状态。那我们家里人不愿意接受,社会不能普遍的接受,那么佛法就变成一种狭隘的宗教,而不是解决众生烦恼,生死轮回的大智慧,大善巧了。
所以希望诸位菩萨珍惜自己的发心,明确自己的发心,或者说要注意到自己发心是十分重要的。或者自己在这地方念经,拜佛,礼忏,放焰口,是为了什么?自己的心要明白,自己为个什么?要做个什么?要解决个什么?要知道,不要泛泛地把这七天就度过去了。
要在这七天中,要有个自己明自己的心的过程,了解自心的过程,问问自己,问问他人,自己要做什么?是不是自己真正的愿望,要把这个真正的愿望通过这个打七,令它成熟起来,令它清晰起来,令它明确起来,运用到世俗中。那我们就真正的,在佛法中得到了恩惠,得到了利益,得到了成就。就对得起自己难得的人身,难遇的佛法,遇到了就能运用起来。若是我们遇到佛法又运用不起来,那就可惜了,那就丢失了很好的机会。
5、生起神圣尊重的心就会有神圣尊重的结果
象打七,实在是看似简单,是要有许多人付出许多耐心福慧因缘的。像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庭,都有社会自己生活圈子,自己生活的习惯,要是我们不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工作,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你怎么能来到寺院,参加这七天打七呢?包括我们诵经,实际都是有所付出的。
这个付出的回馈究竟是什么样的利益呢?我们一定要自己思维观察,不要泛泛的、轻易的带过去。
要生起神圣的、尊重的心,就会有神圣的、尊重的结果。
我们对待这个事情,是如何发心,它就有如何的感知。那我们逐渐在这个发心中,会知道佛法最重要,最重要,莫过于发心。发心,再以发心来实践,再来打七,那就有根本的指导。有这个指导,我们的行为就清晰、主动、自在,就不再迷茫,不再被事相所转,不再盲目的打七,盲目的念佛,念来念去,回去了又不知道,又投入到世俗中去了。那样就是不明心念佛打七。
那我们要是明白自已的心,明白自己的发心,明白自己的愿望,念佛打七其结果会逐渐让我们觉悟自身,觉悟自己,来把这种觉悟的力,甚至回向给社会,回向给有缘,那我们作为一个自觉觉他的菩萨。这样我们这一生得遇佛法,这一次打七得遇这个机会,就变得十分的庄重、喜悦、踏实、有意义。
象这样的佛七要是大家能主动的,喜悦的来参与它,它就会有主动喜悦的结果。要是消极的,无所谓的,或者说别人念,我也就念,别人怎么礼拜,我也礼拜,这样下去,他是被动的,不清晰的。那么这样打七下去,七天以后可能还要重新修法,在发心上,以后有机会再来薰修这个心。
那我们现在就来薰修自己的发心,认知自已的发心,那么这个佛七对我们来说,那就是极为殊胜难得的成佛机会,成佛的一个缘起,修证佛法,实践佛法的一个真正缘起。
诸位善知识啊,遇到一个佛七,象这个殿堂花费这么大的精力,请佛像,运用这么多的这种经济,乃至说整个房子的设置,就是为我们这一群人来设置的,那么诸位菩萨不假借这个因缘,不尊重,不爱乐它,或者说稍微产生一点轻慢与放逸,很快就过去了。它就产生不了事实之力。
这么庄严,这么清净的一个缘起,这么干净的一个缘起,我们就没有把它运用在庄严、清净、干净的缘起上,那就的确是辜负了自己,也辜负了这个道场。辜负了常住给我们提供的,这样一个难得的增上缘。
打佛七设台的这种形式,我以前没有参加过,也不太知道这种形式。因为过去打佛七,就是大家齐心协力,消除我们的习气、烦恼的一种方法,齐心协力来修证一个方法,来持一个佛号,诵一个经,来处理大家平时消化不了的疑难与烦恼,齐心协力地来转化。象昨天放焰口一样,我听大家在念诵中,那种喜悦,那种高昂的心智,实际都可以取代众生造业的那种热恼,迷失的热恼。
通过念诵可以达到那种效果和利益,引发自己的喜悦与守护,把我们无始以来迷茫的业通过念诵,把它表达出生命的活力与健康。那么放焰口可以表达出来,打七能不能表达出来呢?我们平时生活中能不能表达出来呢?
把做焰口的时候那种喜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把那种熟悉,那种安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一样是有利益的。把我们这种拜佛念佛,这种庄严、清净、喜悦,运用到日常生活,生活就变得时时刻刻都在拜佛,都在具足福报中延续,我们就是佛法中富有的人。
佛法令我们富有,具足福慧。我们再好的家庭,没有这个地方富有,这么多庄严的佛像,这么大的一个环境,充满了鲜花,充满了大家念诵的声音,要是心里明亮,把这种广大、庄严、明亮带回家去,带到社会上去,那么给社会就是一个莫大的佛法的安慰,佛法传播的机制,大家就成为佛法真正的实践者与传播者。传播实践这个佛法,便令我们每一个人真正成为一个佛子,佛教徒,自他二利。
- 上一篇:打七要把自己的心搞明白 [药师佛十二大愿三]
- 下一篇:佛恩何处?报恩何在?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