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为什么诽谤佛教?韩愈反对佛教的原因

大安法师:韩愈为什么诽谤佛教?韩愈反对佛教的原因

  韩愈文章做得很好,唐宋八大家他是第一位——文起八代之衰,评价很高。做官也做得蛮大的,做过刑部侍郎,相当于现在副部长的职务。他辟佛是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韩愈本人对佛经并没有太大的深入,因为隋唐之际,很多的文化人都学佛去了,于是就使得那些对儒家主流意识形态一往情深的人觉得心里不平衡,他就站在自己本土文化的立场,本能地要加以排斥,所以韩愈做了篇论文《原道》,阐述先王之道。

  原道,这个道不是指佛道,也不是老子之道,他给出了一个儒家的道统。这个道统就是从尧传到舜,舜传到禹,大禹传给商汤,汤传给周文王,文王传给周武王,传给周公,再次第传到孔子,孔子就传到孟子,孟子之后“不得其传焉”。

  韩愈认为孟子之后道统就没有传下来了,意思是说应该他要接这个道统了。但实际上宋明理学家并不承认韩愈能够接孔子的道统,朱熹就觉得韩愈不是文以载道,不是修行人,只是一个写文章的人,他不能接这个道统,所以他们以后接的道统是把周敦颐接上来了,孟子传给周敦颐、再传给二程(程颢、程颐),再传给朱熹。他们接了这么一个道统。

  韩愈认为这个道统怎么办呢?为什么传不下来呢?他有个结论: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就是一定要对佛教,对老庄之道,要把他塞住。你不塞,你不批驳他,他就会流传。这一流传儒家圣人之教就不能流行了,他是这么个结论。

  他不是从追求真理的角度,他就觉得我这个道统(儒家的道统)要传,你佛教的就给我停下来。甚至他过激的思想就是“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人其人,就是把这些和尚都让他还俗,变成一般的人;火其书,把他的经典都烧掉;庐其居,就是把寺院作住宅。他是这样的一个思想,保证他的道统。

  韩愈诽谤佛教,他就居高临下,认为佛教叫夷狄之教。原来都是中原文化好像至高无上,把佛教称为夷狄、胡人,胡教。原来我们很多成语都是说胡人,一般是北魏那边,葱岭以北的东胡,我们中原人都瞧不上他,一谈胡人好像是没有礼义文化的涵养,你看那些成语都是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胡来……。

  他认为佛教又不是中国正统,中国人怎么能接受佛教呢?再加上佛教又让人出家,出家无君无父就是不孝等等。他就从很多儒家的本位来诽谤佛教。最大的一个事端就是当时法门寺的佛指舍利,每三十年要迎到宫廷来供奉,正好那一年就是到年头了,唐宪宗就按照惯例,要把佛指舍利迎到大内来供养三天,然后再到各个大寺院来供养一下,再放回地宫的。

  这个事情大部分朝廷大员都很参与,很热衷,纷纷做布施供养。韩愈看到就不高兴了,所以他就上了一个表——《谏迎佛骨表》。那时候他的身份只是一个刑部侍郎,这就等于是越位来谈这个事情了。但是他有一种捍卫儒家道统的使命感,这也是挺可爱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哪怕是牺牲生命他都要这么去干的——就写了一个《谏迎佛骨表》。

  一开始他就说佛教是夷狄之教,佛教没有传来之前,三代的圣君都是寿命很长,皇位也很长——坐这个位子也很长。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反而皇位时间也短,寿命也短,所以看来佛教没什么好处。他就写了这些东西,通纸都是诽谤。

  说佛舍利就是人的骨头,尸体的骨头是凶秽之物,怎么能够到宫廷里面来呢?就是佛陀来了——如果他生前到我们中国来了,也无非到宫殿里见他一见,送给他一件衣服,然后派卫兵送他出境。现在他死了之后,这个凶秽之物怎么还能做供养呢?应该要抛到水火里面把它烧掉才好啊。

  写这些东西,唐宪宗就非常地愤怒。本来要把他处极刑的,就是要把他处死的。还是朝廷的这些同僚们替他求情,说他是写得不好,但是毕竟他还是忠心耿耿,所以才免死,给他贬官到了潮州做刺史。潮洲是广东潮汕一代,原来都是流放的地方。所以韩愈也只有马上去了。去了之后路过终南山,他有个侄子叫韩湘子来为他送别,他还写了首诗。

  你看这首诗,前面四句都代表着他那种卫道之心。“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他就一封奏文一上去,早上上去,晚上就遭贬了,贬到潮州,距离首都有八千里。但是他是欲为圣朝除弊事,他认为迎佛骨这是一个不好的事情,虽然有生命危险,肯将衰朽惜残年。

  但很有意思的是,韩愈到了潮州却跟大颠禅师有来往了。大颠禅师几次对他启发之后,他才开始了解佛教的内容博大精深,从那以后他就不诽谤佛教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安法师净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