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大师遗集 第二编 大乘止观述记
大乘止观述记
目录
大乘止观述记重印序
大乘止观述记序
总释名题 法题 一释名
二显体
三明宗
四论用
五判教相
总释名题 人题
别解文义 初略标大纲即序分 初泛标正法
次标宗大乘
三标示止观
别解文义 二广作分别即正宗分
初明止观依止 初明何所依止
初出众名
二释名义 初释自性清净心
二释真如
三释佛性
初约不觉辨 初直明心非不觉
二双显二佛性义
二约觉辨初辨智慧佛性
二辨报应佛性
三辨出障佛性
四辨平等佛性
三释余疑
四释法身
五释如来藏
六释法界
七释法性
三辨体状
初举离相以明净心
二举不一不异以论法性
三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 初明空义
二明不空义
初明止观依止 二明何故依止 初正明 初明修必依本义
二明全性起修义
二释疑 一八五
初明止观依止 三明以何依止 初明以何依止体状
初明止行体状
二明观行体状
二破小乘人执 初正破
二释疑
三破大乘人执 初破名言
二破暗证
二明止观境界
初总明三性
二别明三性 初别明 初别辨真实性
二别辨依他性
三别辨分别性
二合辨 初约一心辨
二约依他辨
三释六识疑
三明止观体状 初约染浊三性 初分科
二各释 初约分别性
二约依他性
三约真实性
三通简 初正简示
二约幻喻
三约梦喻
二约清净三性 初分科
二各释 初约分别性
二约依他性
三约真实性
三通简 初简寂用之相
二简生佛之名
三简同异之义
四简自他修益
五简佛德实虚
六简常住生灭
四明止观断得 初标科
二各释 初约分别性 初明观行断得
二明止行断得
二约依他性 初明观行断得
二明止行断得
三约真实性 初明观行断得
二明止行断得
三总辨 初辨除障之义
二辨熏心之由
三辨地位之相
四结略总明
五明止观作用 初正明 初备显作用
二重明所依
三再示方便
二偈颂 初颂理谛
二颂观法
三颂劝修
别解文义 三历事指点 初明礼佛时止观 初观门 初实事观
二假想观 初佛身观
二供具观
二止门
二明食时止观
三明便利时止观 初正明
二释疑
附录:大乘止观述记科判
大乘止观述记重印序
盖闻不二法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谓实智,八万四法,善巧方便,乐说无碍,是谓权智。实者为其体,精一不变,利自者也。权者为其用,万殊随缘,利他者也。夫利他,冀同其显乎实也,他之显,依自之开乎权也。佛不有八四之权,众可证不二之实哉?如是则经教尚矣。然道不自行,待人而弘,故迦叶阿难之结集,法显玄奘之远征,甚则楞严一卷,剖臂裹?,雪山半偈,骨笔血墨,何莫非为经教之宣流,普利乎众生者也。惟末法之士,根器钝下,临夫三藏?海,恇骇不前,终致无所措手,徒唤奈何而已。古德知其如斯,遂有择修专宗之创。故禅也、净也、密也、律也、华严也、法华也、三论也、唯识也等,分枝吐芳,各耀其华。本以诸法圆融,通其一则贯其群,初机昧焉,复起仿徨之惑。归之矣,更生门户之执,斗诤而贤,智益隐矣。厥有南岳宿尊,起于陈末,受普贤摩顶之瑞,悟慧文观心之密,遂有大乘止观之作,衍成天台教义,各宗因之,各有所阐也。实则无论禅净之行,经论之解,总归精一,开则万殊,明乎一殊非异,止观不二,悟群经一如,专宗一如,推而知群专一如,诸法无二如矣。是诸解不离止观,诸行不离止观,习乎止观,深乎止观,则禅也、净也、密律也、华严也、天台也、三论唯识也、无不可通,无不可入矣。第教义玄微,非说莫解,唐宋诸疏,奥衍闳深,习今文者,尝感读无所会。谛闲长老出道承台统,慈悯末世,以时言重演之,得江味农开士,常随述记,草讨修润,八年成书。读其记,思所演,契于心,畅乎义,每当据案咿唔,兴会淋漓,几疑法音洋溢左右,狮子座如在其上者矣。惜书仅刊一版,藏之者寡,岁月迁流,正惧其湮也。吾友赵忍庵居士,侨吉隆坡,精修大悲陀罗尼,多应,好布施,尤喜印送经像,不能记其万千,南洲化之。兹复重印此书,万二千部以施,其夫人慧如,及女公子琪瑛,均施净财随喜,欲其庄严也,则采线背之古装,必使光洁也,专制桑楮之新纸,可谓诚于意,敬于事,能弘其道,能利其众者矣。于戏,长老舌相,幻化若龙,语纤则游蚁珠穿九曲;语闳则奔雷天撼八表。开士藻绘,卷舒如云,行则波蹙而涛涌,止则岳峙而山蹲。文情并茂,义理双契,云龙际会,信乎美且善矣。或曰龙嘘成云,龙尊也,曰固矣,然龙无云不灵也。一缘不具,权智不行,众不获利矣,故予咸善之。不宁维是,其重印事流通者,得无善乎?流通云何,状水运之德也。夫龙无水从,无以普泽万物;云无水蒸,无以遍覆天下,三者合,众缘具,始得油然沛然,苍生其苏。是知虽有权智,待行而后众利也,流通之者,乌可不同善之哉。
中华民国首次戊申仲春东鲁李炳南敬序
大乘止观述记序
止观者。定慧之程也。定慧者。寂照之征也。寂照为本具之性德。而显之以定慧。定慧为积进之修功。而达之以止观也。盖必依本寂以修止。而后得定。依本照以修观。而后发慧。即复依止行入定。而契乎本寂。依观行成慧。而合乎本照。是谓全性以起修。全修而在性焉。此性修不二之要门。而体用齐彰之轨道也。故分而明之。曰寂曰照。曰定曰慧。曰止曰观。其实一也。故曰寂照同时。定慧平等。止观双行。同时者。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前不后也。平等者。慧由定出。定因慧广。无偏无倚也。双行者。即止之观。即观之止。非同非别也。盖以性本同时故。必平等以双行。以修能双行故。乃同时而平等也。此佛菩萨所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界分身。而未尝来往。不作心意。而妙应无方。无相而无不相。无不为而无为。甚深微妙。蔑以加矣。夫甚深微妙之体用。具于人人现前一念之心也。圣固不增。凡亦不减。然而本性久迷。谁知修证。滔滔苦海。大觉兴悲。是以随机施设。?转圆音。如海如云。皆明此事。而教传震旦。去圣时遥。障深莫辨夫津涯。慧浅罕窥其宗趣。或仿徨于广漠。或蹉跌于歧途。于是南岳大师大乘止观。慨焉有作。其书也。假有真空之奥。若网得纲。明体达用之方。殊条一贯。义括终始而不繁。理析毫芒而不琐。盖东土撰述所未有焉。且夫医者必洞藏府之情。知腠理之会。达病变之候。审消长之微。而后或施针灸。或调汤剂。为术不同。程功则一。何则。其理莫外也。此书亦然。阐其源流。剖夫肯綮。指以步骤。复于本根。且简邪正。荡疑执。脉络皎然。犹视诸掌。则虽禅教净密。门径各殊。苟得其意而会其通。将无不有左右逢源之乐。事半功倍之效。何则。理无二致也。其后智者大师从而广之。复说摩诃止观。义益丰。文益富。美哉洋洋。着在人口。然学者不先通南狱之义。则乍聆乎百音合乐。奚以辨其节也。而南狱心法。久湮海外。及宋虽传。措意者稀。遂忘其要。纵有疏释。亦?探讨。此义不明。昧者何知所以修。修者何知所以病。病者何知所以治焉。感圣哲之深慈。惜法门之宝笈。所为俯仰今古而长嗟也。久晦必明。因缘会聚。南园居士申启请之诚。观宗谛公秉显扬之愿。既悉檀而具四。复妙谛而融三。遂使法炬重辉。修途斯朗。金鎞在握。智眼能开。煦也不敏。日与徐子德明。怀铅记录。兼令两儿圣性圣心。相从载笔。既而综合裁缀。演绎贯穿。幽深者曲折以明之。微妙者譬喻以形之。就正谛公。再三往复。经始壬戌之冬。脱稿癸亥之夏。而名之曰述记者。谛公谦谓述其旧闻。煦又覆述之云尔。然而专名典句。虑有难明。复为疏通。频经改窜。词惟求乎浅近。理或不苦钻研。荏苒八年。成书二十卷。庶几人人知要。法法归心。共遵觉路而行。各获藏衣之宝。夫止观之要。要能策修。徒供口谈。于道何与焉。定慧之生。生于毗尼。基础不立。其效奚?焉。南狱此书。盖为持戒潜修者而作也。煦所愿与志道者兢兢于斯也。震旦清信士胜观江妙煦。
大乘止观述记(原本系江胜观居士亲校之刻本。分二十卷。兹合为一卷。)
观宗寺谛闲大师说德明圣性、心笔记胜观演述
诸善知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得人身又闻佛法。先须秉正一心‧至诚恭敬。何以故。此出世之妙法‧非世间之文字故。且此部文字‧又与诸部不同。乃十方诸佛返妄归真之要术。历代祖师明心见性之秘典。非经‧非律‧非论。然约义而谈。即赅三藏。盖此一部‧始终皆谈止观。止观即是定学。即经部摄。一部之中。重重释辨‧疑网尽除。即是慧学。即论部摄。若就止观二字分言之‧则止即定学。观即慧学。而修此止观。必依止大乘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即是戒体。文中息妄归真‧攀缘永寂等语‧即是戒学。即律部摄也。须知佛佛相传‧祖祖相授‧即传授此法门。所谓出生死无别路。入涅槃惟此门。明得此一法门‧随用何功‧头头是道。若或未然。难免误入歧途。然则此一法会‧其关系之重要可知矣。谛听谛听。善思惟之。○将讲此文‧先须分科判。大科分二。一总释名题。二别解文义。释题又分为二。一法题。二人题。大乘止观法门为法题。南狱思大禅师为人题。○大凡讲经‧一家有一家之家法。一师有一师之师承。此部乃我台宗祖师所示。老僧又为台宗子孙。自应秉承家法‧先开五重玄义。谓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而释此五重‧又有通有别。七番共解谓之通。为一切经所通有故。具见法华玄义。兹不复出。五章各释谓之别。约当部而别释故。今就此大乘止观法门‧五重别释。即分五科。
(甲)初总释名题。分二。(乙)一法题。二人题。初又分五。(丙)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今初。
大乘止观法门
凡一切经所立之名。不出七种。谓一单法。二单人。三单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此部乃单法为名。无喻无人。我灵峰大师释此法题‧立八重能所。所谓八双十六只义‧极关紧要。八双者。能起所起。能依所依。能通所通。能由所由。能简所简。能成所成。能诠所诠。能解所解。是也。今依次说之。于第一重能所‧特为详说。余七重亦各说其要略。学人可检止观释要切究之。○第一重。大乘二字为能起。止观法门为所起。起者‧生起也。止观法门‧谁能生起。惟大乘能生起之。大乘者‧即吾人本有一念之心。本书中名为自性清净心。其义甚博‧须分二科释之。先分释。次合释。分释者‧先大后乘。大者何?绝对无外之义。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绝诸对待。无内无外。所谓无前后。无方隅。竖穷三际。横?十方。具足体相用三大。三大者。随缘不变‧体即真如。是为体大。全妄即真之心体‧具足过恒河沙称性功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是为相大。即此一念心性之体相‧不变随缘。能出生十法界因果。达此十界因果‧缘生无性‧便能翻染成净。是为用大。一心具此三大‧故称为大也。言大者。绝待无外。是真大。非对小说大之妄大也。原无先后。是本大。非先小后大之伪大也。又此体相用三大‧非一非三。即三即一。体外无别相用‧体绝待也。如湿性之外‧无别水波。相外无别体用‧相绝待也。如水外无别波与湿性。用外无别体相‧用绝待也。如波外无别湿性与水。此现前一念之心‧具此三绝待之义。以绝待故‧假名为大耳。各人闻此法门。须将一切念头放下‧向自己本性上体会。果能一念不生‧方领悟得大字之义。方为不负己灵也。切要切要。乘者‧车也。约喻为名。运载为义。现前一念之心‧随缘不变。全妄即真。法尔能运载吾人出生死路。入涅槃城。自利利他‧永无休息。故以乘喻之。乘义可分为三。所谓理乘‧随乘‧得乘是也。体大即理乘。亘古亘今‧常不变故。相大即随乘。不脱不离‧恒相应故。用大即得乘。如轮王七宝‧自在成就故。又约性德以明‧则体相用三大‧总名理乘。无二体故。照性成修‧约修时以明三大‧则总名随乘。顺法性故。从因克果‧约果时以明三大‧则总名得乘。极自在故。性修因果‧唯是一心。故取喻车乘‧名之为乘也。分释竟。合释者‧因心性有染净迷悟‧故有十法界之差别不同。试以人法界说。起见思惑‧造十恶业‧运入三恶道。是为跛驴坏乘。畏三涂苦‧持五戒‧修十善‧或修三界禅定‧能运载至三善道。名为人天乘。若知三界火宅‧无一可乐‧修出世戒定慧‧了脱生死。是声闻乘。能运载至小涅槃城。法华经喻为羊车。了达十二因缘无性‧当体即空‧永息惑业苦轮‧是缘觉乘。能运载至中涅槃城。经中喻为鹿车。具大悲心‧发四宏誓‧自利利他‧同出苦轮。是名菩萨乘。便能运载至于大涅槃城。经中喻为牛车。如了达一念心性‧体即真如。随顺不生不灭之体。由名字入观行‧而相似‧而分证‧而究竟‧直运载而至于佛地。是名佛乘。经中喻为大白牛车。此书大乘二字‧即是大白牛车。非门外三车也。合释竟。惟此大乘能起止观者。何也。因此心性本来寂照。以本寂故‧能起妙止。以本照故‧能起妙观也。虽诸众生但有性德。未有修德。迨苦极思本‧修行止观法门‧乃能返妄归真。而此之修行‧皆依一念心性之所起也。此者。了惑业苦本无自性。有即非有。诸妄永寂。观者。惑业苦三非有而有。洞明缘起。法者。所谓三千性相。百界千如。门者。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也。○第二重。止观为能依。大乘为所依。能依二字‧即指吾人第六意识。因此识最为明利‧能知名义而修止观故。大乘为所依者。以大乘即指自性清净心‧此心本具常寂常照妙理故。修止观者‧必以此心性为所依也。○第三重。止观法门为能通。大乘自性清净心为所通。通者‧达也。能通达彼岸故。盖必修此止观法门‧乃能达于自性清净无上极果也。○第四重。大乘止观为能由。法门为所由。由者‧从也。谓惟此大乘止观‧能入圆教圆行圆理之法门。又修止能入空门。修观能入有门。修止观不二‧能入双亦双非之中道门。○第五重。大乘为能简。止观法门为所简。简者‧简别也。因止观法门。有小‧大‧渐‧顿‧不定‧种种差别。今曰大乘者‧简非余门故。且如止有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观有从假入空观。从空出假观。中道第一义观。虽体真止伏见思‧入空观破见思。然独善其身‧非大乘也。若随缘止‧出假观‧虽能自度度人‧然不能直入佛地。亦须简之。息二边分别止‧中道第一义观‧此可称为大乘矣。然亦有次第历别‧及一心圆顿之不同。历别者‧先空后假。以此二为方便‧乃入中道。是为历别而修‧不高不广‧亦非真大乘。乃牛车‧非大白牛车也。惟先悟自性清净心‧而后起修。则即动而静。即昏而明。极圆极顿。方可称为大白牛车。今此大乘止观法门‧即大白牛车也。故其余止观‧均在被简之列。○第六重。止观为能成。大乘为所成。此之止观‧能令凡夫成圣‧菩萨成佛。故曰能成。所成者‧谓大乘自性清净心。吾人最先所修者修此‧最后所证者亦即证此。盖此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为因果不二之法门故也。○第七重。全题六字为能诠。六字所显之义为所诠。诠者显也。如大字诠体相用三义。乘字诠理随得三义。止字诠返妄归真义。观字诠即理成事即体起用义。法字诠轨持自性义。门字诠就路还家义是也。○第八重。第六识为能解。名句文身为所解。盖八识中惟第六识最为明利。一切见闻觉知‧皆用意识分别。故吾人之因文得义能修止观者‧全仗第六意识了解之功也。一字曰名。多字曰句。多句曰文。如大字乘字各别言之‧即为名。大乘二字合举‧即为句。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必积名以成句‧乃能诠显差别之义也。若总题六字‧乃多句成身之文也。身者‧聚集之义。如集二名以上成句‧为名身。集二句以上成文‧为句身。集二文以上成章。则为文身。夫闻思修三慧‧皆托名句文身而起‧故曰所解也。上来五重玄义中第一释名已竟。
(丙)次显体。○显体须分四节明之。一须显体。二正显体。三略引证。四通异名。何谓须显体。夫名者‧假名也。为旁。为宾。为体上之能诠。体者‧实体也。为正。为主。为名下之所诠。由此假名‧当识妙体。故于释名之后‧必须显其实体。如以指指月‧即当因指见月。不可认指为月。指者‧假名也。月者‧实体也。若看经听经‧专在文字上研究‧而不向妙体上用功‧是为逐名迷体。如捉蛇尾‧反遭其螫。古德云。看经听经‧一一要销归自己。即此意也。正显体者。本书究以何为体乎。即大乘自性清净心是也。此心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且不独为当部之体。?三藏十二分教‧一一皆以此现前一念之心性为体也。如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即是此义。略引证者。问。云何知自性清净心。为当部之体乎。答。可略引当部之文证之。如当部‧一明止观依止中云。谓依止于一心‧以修止观。又云。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云。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二明止观境界中云。一者有垢净心‧以为真实性。二者无垢净心‧以为真实性。有垢净心。即是众生之体实‧事染之本性。无垢净心‧即是诸佛之体性‧净德之本实。所谓依熏约用‧故有有垢无垢之殊。就体谈真‧本无无染有染之异。即是平等实性大总法门‧故言真实性。其义彰彰明矣。何谓通异名。此自性清净心‧异名甚多。可会而通之。如当部出众名中‧即列有七种。他如有垢净心‧无垢净心‧皆一体之异名也。若三藏中异名‧尤多不胜举。华严之一真法界‧楞严之妙净明心‧及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维摩诘之真性解脱‧大集之染净融通‧宝积之根尘泯合‧般若之摩诃衍‧净土之自性惟心‧法华?门之诸法实相。本门之非如非异‧涅槃之三德秘藏等等。皆即自性清净心也。上来五重玄义中第二显体已竟。
(丙)三明宗。○此科分二节明之。先须明宗。次正明宗。何谓须明宗。显体者‧显于性也。明宗者‧明于修也。宗者‧归趣之义。乃修行之归宿。会体之枢机。若不修宗‧何能会体耶。且宗有因果。体非因果。宗之与体‧不可混而为一也。夫吾人因体起修。因修而得受用其体。是虽全修在性‧二而不二。然而全性起修‧不二而二。故宗之与体‧虽不可说二。亦不可说一。所以显体之后‧须明宗也。正明宗者。止观二字‧即当部之妙宗也。问。前云宗有因果。止观既为当部妙宗。因果若何。答。初由名字入观行。依自性清净心为依止‧观照自性。息灭幻魔。圆伏五住烦恼。进而粗烦恼先落‧入相似位。所谓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也。由此再进。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则由相似入分证位矣。悟得从来真是妄‧方知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来性‧更无一法新。是由分证达到究竟地位。自始至终‧从因克果。因赅果海。果澈因源。因果不二。是故但以止观‧即摄因果以为宗也。向后止观体状门中。约染浊清净两种三性以修止观。故得佛心我心平等一如。此正修宗之法门。学者当从此门中学。何以故。明宗方能得体‧自度度他故。五重玄义中第三明宗已竟。
(丙)四论用。○此科先简宗用。次正论用。盖宗与用。又有别。宗者修德。用者功能也。且宗复有宗宗。有用宗。用亦有宗用。有用用。宗之宗‧因果是也。宗之用‧因果各有断伏是也。用之宗‧大慈悲是也。用之用‧法华之断疑生信。净土之离苦得乐是也。若言于宗‧但明因果。不言断伏。若言于用‧但言断疑生信。不言慈悲。此宗用之别也。然则本部之用为何。则以除障得益为其大用焉。除障者。障有三。所谓烦恼‧业‧报。烦恼又三。见思‧尘沙‧无明。业又三。有漏‧无漏‧漏无漏二边。报又二。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得益者。益有三。所谓般若‧解脱‧法身。般若为除烦恼障而得。解脱为除业障而得。法身为除报障而得。吾人不得无上菩提‧即为三障所障。三障除而益得矣。此当部之妙用也。初心人熏修止观。能了诸法本空‧无有真实‧则迷事无明先落。迷事无明。痴障也。痴障既除‧贪瞋自薄。虽有罪垢‧不为业系。设受痛苦‧解苦无苦。即是除障。无尘智用‧随心行故‧即为得益。此初心人依分别性修行止观‧除障得益之相也。上来五重玄义中第四论用已竟。
(丙)五判教相。○此中先述纲要。后判本书。教者‧我佛所说之言教也。判者‧分别同异也。如来一代时教‧智者大师以通别五时‧两种四教‧而判摄之。两种者。一谓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二谓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必用两种四教者‧实具妙义。盖非化法不能摄。非化仪不能判也。别五时者。一华严时。喻如乳。二阿含时。喻如酪。三方等时。喻如生酥。四般若时。喻如熟酥。五法华涅槃合为一时‧喻如醍醐。通五时者。如来说法。原无定时。结集时。有文通者‧有义通者‧按类收经。未可定拘年限。详见教观纲宗等书‧恐繁不述。然则当部判属何教乎。于化法为圆教。何以故。灵峰云。无上醍醐为教相故。如法华味属醍醐‧为纯圆之教是也。于化仪为顿教。何以故。依此法门‧可以一生取办故。如当部云。令未闻者‧寻之取悟是也。上来五重玄义中第五判教已竟。
卷第一
此卷目也。古时经书‧不用方册‧制成卷轴。故曰卷。此书原共两卷。因太厚故。分作四卷。第一者‧卷首也。余可例知。后不复及。以上释法题竟。
(乙)二人题
南岳思大禅师
南狱思大师。为智者大师受业之师。生平灵应多多‧未能殚述。略说其概。南岳者。山名。为思大师归隐之处。举其处称之者‧避其名也。印度多连人父母之名称之以为尊。如舍利弗是也。我土则反以为亵。必避名举处以示敬。如天台清凉是也。师俗姓李。讳慧思。元魏南豫州武津人也。(今河南上蔡县东。)称为思大禅师者。陈帝所封之号也。出世于梁。涅槃于陈。六七岁时‧梦一梵僧劝令出家。顿发信心。求得法华经。昼夜读诵。虽遇疾病‧而读如故。又梦普贤乘六牙白象‧来摩其顶。顶上隆起‧遂成肉髻。昔所未识之文字‧自然领解。十五出家。受具足戒。复梦梵僧二十四人为加羯磨。圆满戒法。又梦阿弥陀‧弥勒佛‧为之说法。随弥勒‧同胜友‧俱会龙华。年二十‧读妙胜定经‧好乐禅定。往依慧文大师‧得受观心之法。勇猛精进‧常坐不卧。三七日得轻安。更复精进‧遂动八触。发根本禅。因见三生行道之?。某岁夏竟。(佛制僧律。常以四月半至七月半‧结夏安居。期满。解制。是为夏竟。岁岁如此。故以一夏为一岁。)慨无所获。生大惭愧。放身倚壁‧背尚未至壁间。豁然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念明达。无师智‧自然智‧一切现前。从此专弘大乘。讲大般若经最多。时有人以毒药害之。师一心念般若波罗蜜。毒即为消。智者廿三岁时‧往亲近之。师曰。善哉佛子。我与尔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遂令专诵法华。一日诵至药王品是真精进句。恍见灵山法会未散。师证之曰。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也。非尔莫证。非我莫识。因令代讲般若。至一心具万行‧忽有所疑。师曰。吾昔于夏中‧一念顿证诸法现前。此是法华圆顿妙旨。我既亲证。汝不必疑。智者问。师所证是十地耶。师曰。吾本望入铜轮。(圆十住位。此位即可分身作佛。)以领徒早。损己益他。但居铁轮耳。(圆教十信。即六根清净位。)古之作大法师者‧如是如是。何可及哉。陈大建九年六月。端坐唱佛来迎。合掌而逝。时六十三岁。
曲授心要(行者若欲修之‧当于下止观体状文中学。若有所疑不决‧然后?读‧当有断疑之处也。又此所明‧悉依经论。其中多有经文论偈。不得不净御之‧恐招无敬之罪。)
此四字后人所加。一以表大师之悲深。一以生世人之敬仰。要者有三。一心要。二境要。三法门要。心即自性清净心。修止观者‧必以此心为所依止。故曰要也。此处亦兼第六识心言。修止观者‧必藉识心为能依止。故曰要也。境者境界。即本文五番建立第二止观境界中‧所言之分别依他真实三自性是也。是为境要。法门即大乘止观法门。诸佛背尘合觉‧历祖明心见性‧皆由此门。岂不要乎。今但举心要者‧举一以赅余也。曲授者‧如大人接引小儿‧非曲身授手不可。故不曰直说而曰曲授。本文广分别止观门中‧作五番建立。即大师委曲传授之悲心也。凡夫业障深重。直指本性‧领悟者稀。今蒙大师如此委曲相授‧则利钝三根‧皆可造修。吾辈当生难遭之想‧庶不负大师苦心建立耳。此下尚有小字数行‧亦宜加意。经文者‧佛说。论偈者‧祖师所说也。末二句尤应注意。尝见世人卷握经书‧或挟之腋下‧或反置背后‧是皆不敬之甚者。须知阅诵经书。必须双手捧承。不然招罪不小。诸君勉之。以上释人题竟。
自此以下‧入本文矣。将欲释文‧必先分科。即七番共解之标章是也。凡讲经看经‧必须标章。方能有条不紊。得其纲要。极不可忽。本文分三大科。第一科‧略标大纲。文只一幅许。即三番问答是也。此为序分。本书无通序。只有别序。别序者‧发起序也。第二科‧广作分别。其中又分五科。直至第四卷之第十二页止。此为正宗分。第三科‧历事指点。文在第四卷迄末。此如流通分。第一大科略标大纲者。纲纲纪也。纲不提则目不张。其文不多。故曰略标也。
(甲)二别解文义。分三大科。(乙)初略标大纲(即序分) 。二广作分别(即正宗分)。三历事指点(即流通分)。初又分三。(丙)初泛标正法。次标宗大乘。三标示止观。初又二。(丁)初问。次答。今初。
有人问沙门曰。夫禀性斯质。托修异焉。但匠有殊雕。故器成不一。吾闻大德‧洞于究竟之理。鉴于玄廓之宗。故以策修‧冀闻正法尔。
有人问者。大师设为问端‧以资发起。不必实指何人。沙门‧梵语。此云勤息。勤修众善。息灭众恶也。以广义言之。凡在人道‧皆可称沙门。以人人皆宜修善息恶故。然自古相承‧此二字久为出家人之专称矣。故师即以自承。善有多多。如有漏善‧无漏善‧二边善等。恶亦多多。根本不外贪瞋痴。就出家人言。必须修戒定慧。息贪瞋痴。不然。非沙门也。即在圣位‧亦皆如是勤息。何况凡夫耶。性者‧即本书自性清净心。乃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性是。质者体质。即是五阴色身。禀‧禀受。斯‧此也。凡有此身‧皆禀此性。不禀此性‧便非生物。托‧依托。修‧进修。异者‧十法界之差别。禀性斯质‧本是一而不异。所谓性相近也。托修异焉‧乃致异而不一。所谓习相远也。盖因迷悟之心。托染净之缘。起逆顺之修。成十界之异。可不惧哉。匠‧师匠‧雕即雕字。雕凿也。殊‧不一也。器成不一者。如一木材‧因匠人雕凿之高低不一。故成器之精粗美恶。亦因之而不一。此喻师友皆以其所自得者‧传授于人。自非有过人之资‧即随所传习者‧而成种种差别。如遇恶友‧即牵入三恶道。遇善人‧即导归三善道。学出世间法者‧倘不遇善知识‧而遇邪知邪见‧及外道邪师‧求其不入歧途‧难矣。或遇自了汉‧即今证果‧亦不过成一自了汉。能遇大道心人‧劝令发大心自度度他‧广修万行‧即可望成菩萨。更能遇净土家‧教令念佛‧回向往生‧则一生取办‧径登不退。尤妙之妙也。此即所谓匠有殊雕。器成不一。由此可知。吾人得遇善知识‧真堪庆幸。不可当面错过也。大德二字‧褒赞之词。所谓名称远闻‧道尊德备是也。洞者‧洞达。理者‧理性。即是性德。此之性德‧古今不变。万劫常新。故曰究竟。鉴者‧明澈。宗者‧修德。不滞浅近‧是为深玄。所谓发深心也。不局小境‧是为宽廓。所谓发大心也。此洞于二句‧即是显其大德之词。末二句之意若曰。因慕大师性修二德。所以策励修行‧希冀得闻正法尔。佛所说法‧如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以及自度则说小乘‧度人则说大乘‧莫非正法。今问者未有专指‧泛云正法。故科目谓之泛标。
(丁)二答
沙门曰。余虽幼染缁风。少餐道味。但下愚难改‧行理无沾。今辱子之问‧莫知何说也。
染‧习也。青黑色为缁。出家人衣缁。在家人衣白。师幼即出俗‧故曰幼染缁风。道者‧无上菩提妙道。即指佛法言。少餐‧犹云浅尝。难改者‧谦言习气未除。无沾者‧用功如掘井‧未及于泉‧无所沾溉‧故曰无沾。若谓余虽幼年出家。浅尝法味。但以下劣愚鲁‧习气尚在。以致行道未证妙理‧何能沾溉及人。盖一以示谦退。一以观来机。因问者泛云正法。以下愚故‧不能悬鉴他心。莫知问意所属‧从何说起耶。故下文紧接云。辱子之问‧莫知何说也。
(丙)次标宗大乘。○大乘是体。即吾人一念之心性。今不曰标题‧而曰标宗者。体之与宗‧本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全性起修‧则不二而二。全修在性‧则二而不二。然此番问答‧皆是说修。如曰。大乘行法‧谨即奉持。又曰。要藉行成其德。皆修也。故以标宗目之。前科是泛标正法。兹乃确指大乘。小乘戒定慧三学‧各别而修‧不能圆融。大乘则戒中即有定有慧。定中即有戒有慧。慧中即有戒有定。法法融通。举一即三‧而三而一。此大乘小乘之别也。分二。(丁)初问。次答。今初。
外人曰。唯然大德。愿无惮劳。为说大乘行法。谨即奉持。不敢遗忘。
外人‧即前第一番请法之人。然前曰有人‧今曰外人者‧何故。前不知其为何等人‧故泛称有人。今彼请问大乘行法‧乃是由外向内之人‧故称外人。并非贬其为旁门外道。须知外字普赅凡圣。若其未悟三谛融通妙理‧则心游理外。虽证阿罗汉辟支佛圣果‧亦名外人。虽是凡夫‧而已了得此理者‧即非外人。即别教十住十行十向菩萨‧亦外人也。何以故。因其先空次假后中‧次第历别而修‧不了圆融妙理故。盖凡心有内外者‧皆名外人。是故能知心外无法。万法缘生‧即空即假即中‧三谛圆融。此名字位内人也。依此起行‧观行位内人也。从修而悟‧相似位内人也。如诸大菩萨‧如理亲证‧乃分证位内人‧佛为究竟位内人。此内外之分也。唯然者‧敬诺之词。大德者‧褒赞之称。说大乘行法‧甚不易易‧故曰愿无惮劳。既曰大乘‧又曰行法。可见请法者‧非仅欲闻大乘之名‧乃愿得大乘之法门而实行耳。末二句‧至诚之极。谨字‧即表显其至诚。即者‧闻斯行之‧不敢稍懈。奉者‧奉以自度。持者‧持以度人。可见此人便是菩萨心肠。大乘根器。不敢遗忘者‧非但不忘所说之法。亦不敢忘其说法之恩也。
(丁)次答
沙门曰。善哉佛子。乃能发是无上之心。乐闻大乘行法。汝今即时已超二乘境界。况欲闻而行乎。然虽发是胜心‧要藉行成其德。但行法万差‧入道非一。今且依经论‧为子略说大乘止观二门。依此法故‧速能成汝之所愿也。
善哉佛子‧赞叹之词。先用善哉二字以慰其心。能请大乘行法‧又能谨即奉持‧故善而称之曰佛子。下数句‧正明佛子之义。无上心者‧菩提心是。即大悲心也。惟菩提心‧称为无上。试观世人‧莫不但求自利而不利他。发此大心‧实为甚难。此人乃能发心担荷大法。岂非大悲心乎。惟大悲心能拔众生之苦‧故曰无上。发菩提心‧必克菩提之果‧为佛亲种‧堪绍佛位。故称之曰佛子也。乐者‧欢喜也。乐闻大乘行法‧正明其能发无上之心。二乘者‧罗汉辟支是。二乘人于菩萨法‧无好乐心。故能发大心。即超二乘。即时已超者‧言即此发心之时‧已超过矣。云何即超。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外一心。所以发此因心‧即超二乘。夫但能发心‧并未进修‧即已超过。况闻即行之‧则超过二乘多多矣。胜心‧即无上之心。要‧必也。藉‧仗也。德者‧三谛之理。未修成‧谓之理。即俗谛真谛中谛是也。已修成‧谓之德。即俗谛成解脱德‧即真谛成般若德‧即中谛成法身德是也。愿如海‧必须行如山‧方能成就其愿。故言必仗修行以成其德。万差者‧方便有多门也。行门既有万差。故入道非止一途。有从空门入者。有从假门入者。有从双亦门入者。有从双非门入者。每教有四门。四教即十六门。引而伸之‧其数无量。故曰万差非一。必依经论者‧示其言不越轨。所谓佛祖言说‧皆是一鼻孔出气是也。略者‧要略也。略说者‧大乘行门‧具有万差。今则惟说止观‧故曰略。所以惟说止观者。以此法门‧能生一切法‧摄一切门故。又大乘止观法门‧经论广备。今则说其纲要‧故曰略。又广作分别‧尚在后文。此处但略开示名义耳。故曰略也。依此修习‧不离当念可以成德。故曰速能成汝之愿。如大师于一夏中‧即修成六根清净位次‧即是速能成愿榜样。
(丙)三标示止观。又二(丁)初问。次答。今初。
外人曰。善哉愿说。充满我意。亦使余人展转利益。则是传镫不绝。为报佛恩。
善哉愿说‧欢喜踊跃之词。展转‧有横竖二义。由一传十‧由十传百‧普?无边。此横也。师弟父子‧递相传说‧尽未来际。此竖也。若能展转相传‧则利益大矣。佛法‧乃佛之心灯。闻此法门‧自得利益‧欲他亦得利益‧是为以心印心。即是传灯不绝。灯绝则不能展转利益矣。今之愿展转利益‧灯灯相传者‧何故。为报佛恩故。佛以说法度生为事。惟传佛法‧能报佛恩耳。(校上来原本卷一竟。)
(丁)次答
沙门曰。谛听善摄。为汝说之。所言止者。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
谛听者‧审实而听。一心而听。若身在道场‧而妄想纷驰‧即非谛听。此闻慧也。善摄者‧善‧善巧也。摄‧收摄也。谓将一切妄想放下‧将心摄在听处。盖必善巧收摄其心念‧方能谛听。此思慧也。从闻思而起修‧三慧具足‧方是真闻法人。此谛听善摄句‧是诫词。下为汝说之句‧是许词。若不能谛听善摄‧说复何益。故先诫后许也。自此以下‧正示止观矣。讲者固须广说。听者宜择要而行。诸君其善听之。○吾人自无始来‧念念流动。不得停息。止者‧即止其流动也。夫人之不能止其流动之念者‧无他。随一切诸法而转耳。若知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一切诸法‧惟是一心‧有何分别。如能作如是观‧妄想自能不流。不流则止矣。此中自所言止者‧至故名为止三行文‧极关紧要。若能洞知此等道理。对境随缘‧皆作如是观。尚复有何妄想。妄想既息。非止而何。知字观字‧最当注意。倘不能如是知‧如是观‧而勉强止之。如何能止。是为以石压草。妄想更多。反增其病矣。今将此三行文‧分三节详说之。即一‧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二‧当知一切诸法‧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三‧当知彼一切从虚妄因缘而有之诸法‧有即非有。惟是一心。体无分别。所谓一切诸法者‧何法耶。如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法界等。内而身心‧外而世界。凡由因缘和合而生之法皆是。故以一切字诸字包括之。此一切诸法‧就表面上看去‧生灭不停。吾人不察‧迷为诸法实有。乃随之而妄想纷起。此大误也。必须从其根本上体会。而知诸法本无自性‧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既是诸法无性。是为非有。当体不生‧本既不生‧今何有灭。故曰。一切诸法‧从本以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也。此理。约三止言‧名为体真止。约三观言‧名为从假入空观。即中论所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也。此第一节之要理‧吾人必应知之者也。又因缘所生诸法‧固性自非有‧然而不无虚妄幻相。有幻相故。所以非有现有。故又曰。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当知非有而有。乃是幻有。若真实有之‧即不得云非有而有矣。此理‧约三止言‧名为方便随缘止。约三观言‧名为从空入假观。亦即中论所云‧亦名为假名是也。此第二节之要理‧吾人必应知之者也。又彼因缘和合而有之诸法‧既是幻有‧本自无生。则是有即非有矣。诸法既非有而有‧有即非有‧本无生灭而见有生灭者。当知唯是一心变现之虚相。若泯相入体。本无有与非有之可言。故又曰‧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也。无分别者‧空有二边‧皆无分别。何以故。空有是对待法。心体绝待无外故。此理约三止言‧名为息二边分别止。约三观言‧名为中道第一义观。即中论所云‧亦名为中道是也。此第三节之要理‧吾人必应知之者也。若明得此三节中法由心起‧心外无法之理‧事事皆作是观。则不为境转‧妄念不流。不流则息‧故名为止也。此种功夫‧便是背尘合觉。虽然若但修止行‧则住在不生不灭中。心体大用‧几乎息矣。故又必修习观行功夫。本文曰。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虽者‧未尽之词也。心性缘起者。此心不守自性‧随缘而起。所谓随染缘净缘‧造十法界是也。以其随缘即起‧故有应世之用。然虽有世用‧须了知其虚妄。有世用而不了知虚妄‧是为凡夫。我佛说为流浪生死‧莫出苦轮者‧便是此辈。知虚妄而无世用‧是为二乘。我佛说为堕无为坑‧焦芽败种者‧便是此辈。此中虚妄世用四字‧字字紧要。不可不知。犹如幻梦非有而有二句‧正明虚妄世用之义。梦字范围极广。睡时固是梦‧醒时亦是梦。且如凡夫见思烦恼‧二乘尘沙烦恼‧菩萨无明烦恼皆梦也。究极言之‧惟佛无梦耳。何以故。佛是究竟觉故。幻者‧假也。如做戏然。明明知其假‧却随缘而做。然虽做却不可不知是假。诸善知识。一切诸法‧无非是幻。有是幻。空是幻。中道亦是幻。十方诸佛‧即是大幻师。我辈今日建道场‧作佛事‧亦是以幻除幻。永明大师曰。降伏镜像魔军。大作梦中佛事。广度如化含识。同证寂灭菩提。此之谓观。此种功夫‧便是全体起用也。须知此一行余文中‧虽知本不生今不灭句‧即是随缘不变。以三止三观配之‧即体真止。入空观也。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句‧即是不变随缘。亦即方便随缘止。入假观也。犹如幻梦非有而有‧即息二边止。中道观也。又此大乘止观法门‧极圆极顿。虽止观分说‧实则止观不二。寂而常照‧言止而观在其中。照而常寂‧言观而止在其中。且不止而止。止而无止。无止无不止。其观亦然。是之谓妙止观。吾人若于此妙止观道理‧略得消息‧受用不尽矣。第一大科略标大纲竟。
(乙)第二大科广作分别。○此科即正宗分。正曲示心要之文也。心要即止观。观心之要‧不过止观而已。机教相扣‧感应道交‧遂生此文。盖教必投机‧有感斯应如应病与药也。分二。(丙)初重问。二详答。今初。
外人曰。余解昧识微。闻斯未能即悟。愿以方便。更为开示。
闻略说而不悟‧依然是外人也。盖对圆教而言‧藏通别三‧皆名为外。圆教名字位人‧即可称为内人矣。以当部言‧明得自性清净心‧从此得门而入‧可名为内。不得其门而入者‧即名外也。解昧者‧智昏也。识微者。见浅也。法门玄廓‧前所闻者又系略说‧故难领悟。斯字‧指前科。即者‧当下。言未能当下领会也。故愿大师更以善巧方便‧开我心地。示我修途。
(丙)二详答。分三。(丁)初许说。二立科。三解释。今初。
沙门曰。然。更当为汝广作分别。亦令未闻‧寻之取悟也。
然者‧许其请也。大乘止观‧先须开悟。悟后随处可修。不然。即是盲修瞎炼。悟如开目。修如举足。目足兼资‧方到宝所达清凉池。故大师许之曰。更当为汝广作开示。意谓略说不悟者‧闻广谈当可悟矣。不仅为汝‧亦令其余未闻者‧寻此广谈而领取法要‧开悟心地。此正祖师悲愿宏深‧曲示心要之所以也。
(丁)二立科。
就广分别止观门中‧作五番建立。一明止观依止。二明止观境界。三明止观体状。四明止观断得。五明止观作用。
先明依止者。先令悟得自性清净心也。此如楞严经中‧阿难请问妙奢摩他三摩禅那‧如来乃先令悟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盖此心性‧为一切法之所依止。不先悟此‧既无所观之境界‧奚辨能观之体状。而断得作用‧皆无从生起矣。故五番建立‧立此为首。次明境界者。对迷而示真性‧则有真实境界。迷心而起妄想‧则有分别依他境界。三明体状者‧依境起修也。体状文中‧两重三自性。即其体状。四明断得者‧从修而证也。修止‧伏见思尘沙等烦恼。止中兼观‧则断见思尘沙等烦恼。既断则有得。所谓断见思得般若智‧断尘沙得解脱用‧断无明得法身体是也。五明作用者‧由证得用也。既证妙体‧必兴大用。所谓全体起用。自度度他也。此是五番建立生起之次第。
(丁)三解释。即为五。(戊)初明止观依止。至五明止观作用。初中二。(己)初分科。二各释。今初。
就第一依止中‧复作三门分别。一明何所依止。二明何故依止。三明以何依止。
此三科‧亦有生起之次第。问。欲修止观‧以何为所依止之体耶。答。依止大乘自性清净心。问。何故依止一心耶。答。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譬如枝叶花果‧无根不生。菩提道树‧心为之本。故须依止。问。然则以何依止此心修止观耶。答。即是第六识心‧当文谓之无尘智‧他书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即与六识相应之慧心所也。用此依止自性清净心以修止观者何故。当文云。由意识能知名义‧能灭境界‧能熏本识‧令惑灭解成故。
(己)二各释。即为三。(庚)初明何所依止。至三明以何依止。初中二。(辛)初标列。二释成。今初。
初明何所依止者‧谓依止一心以修止观也。就中复有三种差别。一出众名。二释名义。三辨体状。
一心者‧大乘自性清净心也。即是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此之心性体即真如。汝问何所依止以修止观‧即依止此一念之心是已。一心既为万法之本‧故其名不一。吾人必须知其种种之名‧方能会通。故先出众名。一名必有一义‧闻名而不知义可乎。故次释名义。有名有义‧必辨名义之体状。若不详辨‧恐致邪正不分。故三辨体状。此与立科文中之体状不同。彼乃止观之体状‧此是众名之体状也。
(辛)二释成。即为三。(壬)初出众名。至三辨体状。今初。
初出众名者。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又称如来藏。亦号法界。复名法性。如是等名‧无量无边。故言众名。
此七种名。皆一念心之异名也。心既为万法之本‧即有无量之名。故曰无量无边。今之七种‧但略举耳。
(壬)二释名义。分三。(癸)初标章。二广释。三结成。今初。
次辨释名义。
以此一句。标举章段。下文乃逐名辨释其义。
(癸)二广释。即为七。(子)初释自性清净心。至七释法性。今初。
问曰。云何名为自性清净心耶。答曰。此心无始以来‧虽为无明染法所覆‧而性净无改。故名为净。何以故。无明染法‧本来与心相离故。云何为离。谓以无明‧体是无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无可与心相应。故言离也。既无无明染法与之相应‧故名性净。中实本觉‧故名为心。故言自性清净心也。
问者‧自问也。亦名为征。答者‧自答也。亦名为释。此心本来清净。即亘古至今‧常为染浊之法所覆‧其清净之自性‧依然不改。何以故。随缘不变故。无始者‧不知其所自始。无始以来‧即从古至今之意。无明者‧迷暗之义。谓不明万法唯心‧心外无法也。楞严经云。此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净明心中所现物。盖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是唯心所起。既皆心起‧见法便当见心。不可心外取法。所以禅宗祖师直指本心‧而曰。尽大地是老僧一只眼。即是此意。不明此理‧便是无明。无明何以谓之染法。无明者‧不觉也。不觉者‧昏昧之义。乃染浊相‧非清净相也。起信论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覆者‧障也。何故此清净心‧无始以来为无明染法所覆。从来未悟故。不变随缘故。言体虽不变‧而随染缘也。所谓不觉念起‧而有无明。念起便成动相‧违于本寂。无明便成昧相‧违于本照。遂举心性之全体‧而为阿黎耶识。名为业相。由是而全真成妄‧妄分能所。能名转相。亦名见分。所名现相。亦名相分。三细既呈‧六粗随具。而惑业苦三。连环不息矣。盖因其不变随缘‧从来弗悟。所以无始以来‧常为无明染法所覆‧而净性不显。然因其随缘不变‧万劫常新。所以无始以来‧虽为无明染法所覆‧而性净不改。必不改者‧乃谓之性。改变则非性矣。问曰。不改名性之理‧吾知之矣。敢问所以能不改者何故耶。答曰。以无明染法‧本来与自性清净之心相离。故不改也。此如捏目成眚‧见彼虚空‧花起花灭。而彼虚空‧并无起灭也。然仍不解相离之故‧复问曰。云何为离耶。嗟乎。众生背觉合尘‧认他为自‧久矣。此中自性清净心之自性二字‧最宜体认。夫清净心性‧为自己本来面目‧本有自体‧所以名为自性。岂可迷彼无明昏动之染法‧以为自体乎。譬如眼见青黄等色。彼青黄色‧乃是他物。眼能见者‧乃是自性。可知眼见之性‧与彼青黄‧一自一他。本来相离。故虽彼青黄‧遮障我眼。我之清净见性‧依然无改也。况乎无明如空中花‧本来无体。而此心性为万法本‧具有妙体。一有体。一无体‧无可相应也。一染一净‧无可相应也。应者‧合也‧既不相合‧云何非离。体是无法者‧犹言无体之法。本无而幻有‧所以有即非有。盖无明全依净心为体‧为心识变现之幻相‧无有自体。如捏目而见狂花‧狂花岂有自体耶。是故以无明无体有即非有故‧无可与心相应。以不相应故‧说与心离。以相离故‧说自性清净也。中实本觉故名为心者‧此自性清净中‧实具灵明本觉。有体有用‧即寂即照‧故名为心。言非顽空可比也。性非有无‧名之为中。不可误认作对待之中。理非虚谬‧谓之为实。不可误认作有质之实。末句乃总括上义‧以明立名为自性清净心之所以。学人闻此名‧亟当顾名思义‧向自己心性上荐取。法众会得么。心性是有体。无明是无体。无可相应。本来相离。若能向这里透得消息‧便为知宗达体的英豪。便得返本还源的大路。着眼着眼。
(子)二释真如。
问曰。云何名为真如。答曰。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望于诸法‧法悉虚妄。有即非有。对此虚伪法故‧目之为真。又复诸法虽实非有‧但以虚妄因缘‧而有生灭之相。然彼虚法生时‧此心不生。诸法灭时‧此心不灭。不生故不增。不灭故不减。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故‧名之为真。三世诸佛‧及以众生‧同以此一净心为体。凡圣诸法‧自有差别异相。而此真心‧无异无相。故名之为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实。亦不如是。即为伪异相也。是故起信论言。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义故‧自性清净心复名真如也。
真者‧不妄。如者‧不异。有分释。有合释。分释者‧先释真。后释如。释真字又分两层。初以不妄为释。有两行文。此借妄以显真也。次以不生灭为释。有三行文。此就相以显性也。此中有正显。有反显。正显者‧直显自性之心体。然真实心体‧本离名字之相。无可言说。直显甚难。为开示学人计‧莫妙于从反面诠显之。是为反显。凡说深微之理‧用反显法‧其理易明。此说法讲经之善巧也。盖能了得由心而生之一切诸法‧莫非虚妄生灭。则能生之心体‧其为非虚妄‧非生灭可知矣。此南岳大师苦心‧后人所以名此书为曲示心要也。○一切诸法下五行文‧释真。虚妄之法‧差别非一。故曰诸法。一切者‧括彼世出世间种种诸法而言之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非因缘和合而有。如世间凡夫‧以迷心为因。染境为缘。以迷染因缘和合故‧遂有六凡诸法。出世圣人‧以悟心为因。净法为缘。以悟净因缘和合故‧遂有四圣诸法。此凡圣缘生之诸法‧既皆以心之迷悟为因‧故曰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即楞严所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是也。以此有体之自心‧望于无体之诸法‧则知诸法皆悉幻有。故曰法悉虚妄。既是虚妄幻有‧故曰有即非有。有者‧言其幻有。非有者‧言非真实有。而此心性自体‧实无言说名字之相。为破妄故‧显其是真耳。故曰对此虚伪法故‧目之为真也。此以不妄显真义竟。又此一切诸法‧虽为有即非有。但以因缘和合‧不无非有而有。然而缘合即生。缘散即灭。旋有旋无‧皆生灭相。以其生灭‧名曰虚妄。故曰但以虚妄因缘而有生灭之相。此即幻妄称相之义也。然既诸法无体‧以心为体‧故此心不随诸法而为生灭。正如翳眼见空花‧花起花灭‧与空何预焉。夫有生即有增。有灭即有减。真心既不生灭。故不增减。然则诸法生灭‧名为虚妄。此心既不生灭不增减‧非真而何。故曰名之为真也。此以不生灭显真义竟。吾人闻此二义。即当认明万法皆妄‧唯心是真。然不可误认起心动念之心为真也。一切诸法‧正是从念而起。此乃生死根本‧楞严名为妄心者是也。起信论云。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岂可认此‧谓为真心耶。何以故。真心无念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然而一切众生‧从本以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今欲证入无念谈何容易。然有方便法门。法门为何。一念起时‧亟为观照。正观照时。前念既灭。后念未起。现在无念。则身心世界一切诸法‧悉皆无有。明如皎月净如精镜。然月镜尚是色法‧不过强以作喻。而无念心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直不可以言语形容。即此便是真心。初用功人‧未有定力。一剎那间‧第二念又起。即又如是观照。如此久久不懈‧定力具足‧则步步入胜矣。此法便是观于无念。迨至功力深纯‧则不观而观。观即无观。既无所观之相。亦无能观之念。即寂即照。即照即寂。湛寂常恒。是名佛智。即起信论所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即是?照法界义故。即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乃至心有所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是也。欲向于此佛智者‧其下手功夫‧惟有观于无念。在会法众‧不可不知。不可不勉。或问。此能起观照之一念‧是妄耶。是真耶。答曰。亦妄也。须知真心无念。起念即妄。但以真心体不可见。又以妄本全真而起。吾人能不迷真逐妄‧正不妨因妄证真。譬如欲寻水源‧须溯其流而寻之。妄念者‧流也。真心者‧源也。又如全水成波。但能不起无明之风‧则全波是水。岂可离波‧别觅其水乎。此理亟当体认。勿忽。至如体不生灭‧诸法生灭之理。亦可从生灭上‧体认其不生灭。所谓反显也。譬如今日法会‧有讲经人。有功德主。有办事人。复有许多听众。以及一几一榻一瓶一炉等等。聚无数之缘‧而后有此法会生起。所谓缘聚即有也。生也。法会既毕‧人物尽散‧仍存空屋。所谓缘散即无也。灭也。以其有生有灭‧故名虚妄。然此道场一切诸法‧虽复生灭。而我等心体‧则未有道场时。此心已在。道场离散后‧此心常存。是并无生灭也。以其不生不灭‧故名之为真。明乎此‧则生灭真妄之理‧当可了然矣。○三世下两行文‧释如。三世诸佛至净心为体‧即华严所谓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是也。众生二字‧十法界中‧除佛法界。其余九界‧皆名众生。盖菩萨为大道心众生。缘觉为孤调众生。声闻为自了众生。天为执乐众生。阿修罗为瞋恚众生。人为苦恼众生。三涂为恶道众生。夫此凡圣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故有如是差别异相。若此真心之体‧则无差别之异。亦无差别之相。是故名之为如也。释如义竟。由此义故‧所以诸佛是众生心内之佛。众生是诸佛心内之众生。而十方三世如来‧兴同体大悲。运无缘大慈。度尽众生‧无众生相也。所以大悲心为菩提种子。吾辈行人‧必须发四宏誓愿也。由此义故‧所以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念佛求生极乐‧随愿得生也。所以无论雕塑绘画佛菩萨像‧必应香灯花果‧恭敬供养。即是庄严自己法身也。何以故。同以此一净心为体故。心体一如故。法会大众知此妙义‧亟当向自己本心中‧体念修行。放下一切念头‧露出真如本体来。努力努力。上来分释已竟。又真如者以下‧合释也。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须作一句读之‧其义自明。所谓法法皆是心。心外本无法。此理真实不虚。如是如是。故曰真实如是也。此正显心外无法之义。下复反显云。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实。亦不如是。须知法从心起‧悉皆幻相‧故非真实。故有差别。而能生诸法之体‧则不伪不异。故名真如也。是故下引论为证。心缘缘字‧乃攀缘之义。起心攀缘故曰心缘。意谓离去言说名字攀缘之相。则一切法‧无大无小。无高无低。无好无丑。无长无短。毕竟平等。毕竟平等‧故无有变异。无有变异‧故不可破坏。而一心之真体显现矣。故曰唯是一心。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即此义也。行人闻得真如之名‧须了不妄不异之义。即以销归自己‧自悟本心。方得受用。又应知义从名显。名相因文字而着。吾人今从文字般若‧荐取实相般若。则文字实世间之至宝也。近年各地不敬字纸‧何怪事变日多。当知事不中理‧由于智短。而开发智慧‧端赖文字。如是因如是果。长此以往‧可惧孰甚。大众宜辗转劝导。功德无量。
(子)三释佛性。分二。(丑)初略释。二广辨。今初。
问曰。云何复名此心以为佛性。答曰。佛名为觉。性名为心。以此净心之体‧非是不觉。故说为觉心也。
我国当初造佛字时‧本非以觉为义。翻经者既用佛字译其梵音‧复因如来是大觉世尊‧故以觉义诠显佛字耳。觉义有三。即自觉‧觉他‧圆满觉也。如来未成佛前‧亦是众生。由不觉之众生‧证得究竟觉果。是为自觉。此心广大无际‧众生是心内之众生。普度心内众生‧同归觉道。是为觉他。自觉觉他‧无有休息。自觉行圆。觉他功满。曰圆满觉。不改为性。即一心之体也。此自性清净心之体‧本来灵灵不昧。了了常知。虽在尘而不染。故曰非是不觉。既非不觉‧故说为觉心也。觉心即佛性之义。此科原是释义‧故不称佛性之名而举其义。且与下广辨之文‧语气相衔‧义更明显。此立言之善巧也。
(丑)二广辨。分三。(寅)初约不觉辨。二约觉辨。三释余疑。初中二。(卯)初直明心非不觉。二双显二佛性义。今初。
问曰。云何知此真心非是不觉。答曰。不觉即是无明住地。若此净心‧是无明者。众生成佛无明灭时‧应无真心。何以故。以心是无明故。既是无明自灭‧净心自在‧故知净心非是不觉。又复不觉灭故‧方证净心。将知心非不觉也。
众生从来未觉。遂致不知此之真心‧本非不觉。问意盖从此来。起信论云。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是故不觉即是无明。无明住地者‧犹言住地无明。即根本无明也。地指真心言。无明幻法‧无有自体。依心为体。无明为能住。心为所住。众生成佛时‧住地之无明即灭。若果真心是不觉者。无明灭时‧即无真心。既无真心‧云何成佛。可知性净真心‧非是不觉也。此约净不同染释。以明无明染法自灭‧性净真心自在。又众生在染之时‧净心莫显。必须无明染灭‧方证净心。此约染不同净释。既是染灭而后净显‧更可知性净真心‧非是不觉也。文中初言染灭净存。继言惟其染灭‧乃能显净。其义更进。总以辨明净心之体‧非是不觉而已。将者‧要也。要知犹言须知。
(卯)二双显二佛性义。
问曰。何不以自体是觉‧名之为觉。而以非不觉故‧说为觉耶。答曰。心体平等‧非觉非不觉。但为明如如佛故‧拟对说为觉也。是故经言。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此即偏就心体平等说也。若就心体法界用义以明觉者‧此心体具三种大智。所谓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是觉心体‧本具此三智性‧故以此心为觉性也。是故须知同异之义。云何同。谓心体平等即是智觉。智觉即是心体平等。故言同也。复云何异。谓本觉之义‧是用。在凡名佛性‧亦名三种智性。出障‧名智慧佛也。心体平等之义‧是体。故凡圣无二‧唯名如如佛也。是故言异。应如是知。
上文以非不觉‧反显觉心。问者不察。以为既言心体非是不觉‧则心体是觉明矣。因复问曰。然则何不直以觉义顺显‧说为觉心。而必以非不觉义反显‧说为觉心耶。不知此心‧有体有用。约体而言‧实无所谓觉‧无所谓不觉。约用而言‧乃有觉与不觉之分。今正明止观依止之心体。乃于无可言说中‧不得已故‧对不觉而说觉耳。若偏言觉‧岂是不可思议之心体。观问者之意‧谓之外人‧诚不谬矣。因答曰。汝但知觉是净心。不觉是无明。不知觉与不觉‧皆心之用。非心之体。汝谓自体是觉‧误矣。何则。觉与不觉‧对待之名。所谓对众生说佛。对佛说众生。若约心体‧则绝诸对待。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所谓平等位中‧无自他之形相。岂有觉与不觉之分耶。答词中非觉非不觉之两非字‧即是遣去对待‧以明心体平等之义也。或问。既是心体绝诸对待‧不容拟议‧云何复说为觉耶。答曰。心体本离言说。但为欲明本有佛性‧不得已‧拟对不觉说之为觉。非如汝之执言体即是觉也。本有佛性者‧所谓自性天真佛。即如如佛是也。智如理如。一如无二如。是为如如。是故下引楞伽经证。一切二字‧统贯下文。一切者‧竖约三世。横约十方。到处求觅‧无有涅槃。涅槃者‧不生不灭也。此无涅槃三字‧是单遣法。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二句‧言无因法而有觉。亦无因觉而有法。是为人法双遣。既遣能觉之人‧复遣所觉之法‧故曰远离觉所觉。夫平等性中‧有无二边‧悉不可着。俱应远离。故又曰。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是为有无双遣。则一切‧人‧法‧有‧无‧悉皆遣尽。或曰。佛于四月初八降生‧二月十五入灭‧何言无有。不知佛本不生。为大悲度众生故‧非生现生。佛本不灭。为迷昧众生有骄恣心故‧非灭现灭。夫本不生今不灭‧即如如佛也。今文以非觉非不觉‧明如如佛性。即与楞伽经以一切无有‧显平等不二之义者‧正同。故引以为证。以其皆偏就心体平等边说也。谓之偏者‧因此心本来即寂即照。即体起用。单说心体‧尚属偏于一边。故曰偏也。夫吾人一念之心‧具有体用二佛性。必须双显‧其义乃全。譬如上言佛本不生不灭‧即如如佛也。体也。非生现生‧非灭现灭‧即智慧佛也。用也。故就心体言‧虽实非觉非不觉。而就用言之‧亦得说之为觉。下文因复就智用以显觉义。○心体法界用义者。即全体起用之义。此之智用‧乃法界缘起之大用。故曰法界用义。所谓三大智者。若能了达真谛‧知十法界唯是一相。不假师傅。曰无师智。即他书之一切智也。能了达俗谛‧知十法界性相差别。不由作意。曰自然智。即他书之道种智也。了达中道第一义谛‧而知十法界一切无相。亦无不相。一一相中‧具见一切诸法真实之相。究竟边底‧无障蔽故。所谓全体起用。全用即体。理事无碍。曰无碍智。即他书之一切种智也。此三种大智之性‧是觉心之全体。心体本具此三智性之用‧故名此心为觉。此三既为心体本具‧又复在尘不改。故称为性也。一性具三‧是差别义。三性即一‧是平等义也。然则此如如智慧二佛性‧为同耶。异耶。须知约平等言‧本非同非异。约差别言‧亦可说其同异。所言同者。心体是随缘不变。心用是不变随缘。二而不二。所谓全体起用‧不得离体以言用。全用即体‧不得离用以言体。故曰心体平等即是智觉。智觉即是心体平等。此其同也。所言异者。谓约心用而言‧在障出障‧大有差别。如本觉智之用‧在凡夫时‧因生种种烦恼‧作种种业‧受生死报‧自作障碍‧从来不觉。则始觉尚无‧本觉难显。故只可名此本觉曰佛性。亦可名为三种智性。必须破烦恼业报三障‧然后本觉三智之大用全彰。方可称为智慧佛也。若约心体而言‧则平等平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无论凡圣‧唯有一名‧曰如如佛。此其异也。如此知者‧是为正知。故结曰应如是知。○此两尊佛‧皆在各人自己一念心中。大众欲见之么。欲见如如佛‧须彻底放下‧一念不生‧当下即见。须知正当一念不生时‧一如一切如。即如如佛也。若欲见智慧佛‧老僧亦可略为指点。须知此佛‧在我六根门头‧时时全体出现。可惜迷人‧不知反求诸己耳。试思两眼生而能见。两耳生而能闻。此非无师智‧自然智乎。而眼见青黄等色‧而不碍见性。耳闻钟鼓等音‧而不碍闻性。即无碍智也。然则正当见闻时‧即回光返照‧如所谓反闻闻自性者。虽全分不能遽见‧亦可见其少分。总之‧既云自性‧必须自悟。若向语言文字上寻求‧寻至驴年‧永不能见。且如弥陀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有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即智慧佛是。何以故。光明是智慧义故。又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即如如佛是。何以故。佛及人民‧寿命一如‧是如如义故。然则一句阿弥陀佛‧即是声声唤醒当人本有佛性也。果能一念相应‧此两尊佛俱时显现矣。念佛功德何可思议耶。上来约不觉辨竟。(校上来原本卷二竟。)
(寅)二约觉辨。分四。(卯)初辨智慧佛性。(修之而成自受用报身。)二辨报应佛性。(报‧指他受用身。应即胜劣二身‧及随类化身。)三辨出障佛性。(指妙极法身。即果头法身。)四辨平等佛性。(指清净法身。即在缠法身。)初中三。(辰)初双许二义。二约修广释。三举喻结成。今初。
问曰。智慧佛者。为能觉净心‧故名为佛。为净心自觉‧故名为佛。答曰。具有二义。一者‧觉于净心。二者‧净心自觉。虽言二义‧体无别也。
前科约不觉辨是反显。今科约觉辨‧是正显。又前科显二佛性义中‧如如佛是显性德之体。智慧佛是显修德之用。前单明性体时‧双非觉与不觉。今专约修用辨‧故双许能觉自觉也。两为字‧疑词。能觉净心者。谓别有能觉者‧觉于净心也。净心自觉者。谓觉即心‧心即觉也。此中能觉句‧约性‧即是始觉。约修‧即是妙观察智。自觉句‧约性‧即是本觉。约修‧即是大圆镜智。问意盖云。此之二觉‧为是二耶。为是一耶。答曰。言义可开为二。言体则合而一。广如下文。
(辰)二约修广释。二。(巳)初约迷真起妄‧成不觉义。次约返妄归真‧具二觉义。初中四。(午)初明二熏。二出名相。三明互依。四结流转。今初。
此义云何。谓一切诸佛本在凡时‧心依熏变。不觉自动。显现虚状。虚状者。即是凡夫五阴‧及以六尘。亦名似识似色似尘也。似识者‧即六七识也。由此似识念念起时‧即不了知似色等法‧但是心作‧虚相无
- 怎么才能至诚恳切的念佛?
- 为什么妄念多?因为正念提不起来
- 想要了却生死大事 必须研究佛经
- 怎样念佛必定往生西方净土
- 世间一切都逃不出因果二字
- 除生死大事外,其余都可商量
- 谛闲大师开示
- 因果报应贯通三世,善恶祸福丝毫不爽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拜佛时心不诚拜了也是白搭
- 佛法具备挽救世道人心的三大法宝
- 想要了却生死大事必须研究佛经
- 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
- 关于念佛的开示
- 谛闲大师遗集 卷首
- 谛闲大师遗集 总目次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附亲闻记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