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漫谈

\

  1、

  大乘说菩萨不断烦恼,是指烦恼是缘起的。缘起性空,所以烦恼是空的,从究竟义来谈,空的何须断?空又如何断呢?

  愿力当然抵不过业力,所以菩萨也重修行,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但菩萨可能是在家人,有许多亲属、朋友、同事,于是,菩萨一方面自修,一方面随缘利益他人,讲说佛法给他人听。不会等自己修到断烦恼、证涅槃了再来渡他。这是菩萨的慈悲,也是菩萨的方便。

  另外,大乘说「不住涅槃」,是说不执着涅槃的境界。当一个人证入了涅槃之后,若是大乘的修行人,他不会执着那个境界。因为,涅槃是相对于凡夫生死而说的。因有生死,才说有涅槃可证。一旦证入了不生、不死的境界,生死对他来说,已不存在,您说,那时候如果还执着涅槃,不也是个病吗?

  2、

  不断烦恼或烦恼是空,并非表示烦恼不须断。不是那种意思。

  有个故事,当世尊授记弥勒菩萨将继佛位,未来于此娑婆世界成佛时,佛弟子不觉怀疑,请问佛说:此弥勒菩萨,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具凡夫身,如何能成佛?

  可是,我们想想,一个经佛授记要来成佛的人,他还有烦恼吗?还要断烦恼吗?还要修禅定吗?他这世不见修行,不表示他过去世没修,而是他应已超越了那种断烦恼、修禅定的境界了。

  请问:如果禅定是修来的?没有修的时候,禅定岂非就消失了?佛如果是修来的,那么没修的话,佛岂非就又轮回众生了?如此的话,禅定、成佛有何意义?所以,大乘佛教把「修」当作是一种方便,真正的禅定非是修得、佛亦非修来。不然,世尊出家后,修了多少年,四禅八定无不修足,他如何不能成佛?必待夜睹明星,恍然觉悟之后,乃成正等正觉!

  阿含原始教法,在修行上是着相的,比较注重事修,大乘则比较重视理入,也就是知见、见地的正确。「未悟前,但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开悟后,但贵子行履,不贵子见地」。因为知见不正,修起来盲修瞎炼,毫无用处,但当他开悟了,知见已正确,正见就不再重要了,而要看他行为有没有符合正见,知行合一?

  再举个例子来说,南传(原始)修禅定,必须依事相来修,如数息、观息、身念处等,但个人坐禅时,从来不喜欢管呼吸,只要坐好,身心就松静下来,呼吸不调自调,也不必有方法。为什么如此?那就是先于理上通达了,身心融化于理所致。这是大乘与南 (原始)传修行差异之处吧?

  因此,若知烦恼性空,则烦恼起时不着、不随,烦恼不待息自然息,所以说烦恼不必断。

  3、

  修南传、原始佛法者诸君,常会质疑大乘只是空谈佛法,没有修法,其实不然,就引有名的《大乘起信论》谈到的修止,给修南传、原始佛法者看看。

  「其修止者,住寂静处,结跏跌坐,端身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分别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灭,皆无相故。

  「心依境次舍于境,后、念依心复舍于心。以心驰外境摄住内心,后复起心不取心相,以离真如不可得故。行住坐卧于一切时,如是修行恒不断绝,渐次得入真如三昧,究竟折伏一切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这种修法是否有别于南传、原始佛法者的修数息等方法?会不会觉得诧异?会不会觉得修不来?这就是我说的,大乘必须先从理入。理上通达了,身心融入于理中,依理而修。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乘起信论》讲道理,讲了一大篇之后,才提出修行方法。而南传、原始佛法的修法就不是这样了,它从当前身体现象修起,如数息、四念处等,也就是依地水火风、依见闻觉知起修。这是大乘与南传、原始佛教修法差别之所在。

  4、

  禅定应该不只是坐禅时才有,而是在行住坐卧,面对人事物时,都能不动怒、不起烦恼、不闹情绪;就算有妄念起灭,也无碍于禅定。

  5、

  佛法只允许世尊所说的那种吗?随着时代、环境的不同,历代的阿罗汉或菩萨、祖师,难免会开演出与世尊所说略有不同的佛法。例如:名词不同、表达不同、方法不同,但修证的结果是同样的。如此的佛法,你不能接受吗?

  6、

  世间是有因有缘的,佛法的出现也不能离于因缘佛陀限于古印度的文化、环境,他也只能按照当时印度人所能接受的方式,来演说佛法。

  比如:古代任何民族,皆男尊女卑,佛陀僧团亦不能免于这种影响,于是女众不准出家,难得获准出家,却要她们严守「八敬法」等重戒。试问:如果佛陀成道于今世,他会有这种男尊女卑的制度吗?答案肯定是不会有。若有,佛陀将被女性主义者控诉歧视女性。所以,佛法的产生,是有其时空背景的。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佛法难免会有不同的演出。

  「原始」当然是「正牌」的。这点无庸置疑,但「原始」也表示只是「开始」。既然只是「开始」,也就会有以后的进化。进化不一定都是好的,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于是出现变质的佛法,但有些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至少,人类的文明是这样的。

  比如,古代人出门只能用双脚走路或骑马,渡河只有竹排,后来,有了脚踏车、轮船;再后来,有了汽车、火车,飞机。

  当人类有了汽车、飞机的时候,会不会再坚持出门一定要用老祖宗的原始方法──双脚走路?不会吧!

  同样的意思,当后代的祖师大德,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开展出了更胜于佛世的修行方法,我们是否都不接受?只有佛说的原始教法,才可以称为佛法,其他历代菩萨、祖师说的,只因为名词、表达、方法略有不同,就全盘将它否定掉,不认同它是佛法?

  7、

  我是乡下人,比较老实,既然是佛,我就把他看作是佛。

  现在一些讲究原始佛教的人,看到大乘佛教把佛过份神话了,他们就把佛看作是人,这实在是矫枉过正。佛是人不错,但当他成佛后,就有别于人了。人有烦恼,佛没有。人有贪瞋痴,佛没有。人有七情六欲等妄想,佛没有。人有无明,佛没有;佛有慈悲,人没有。佛有神通,人没有。 ................

  所以,佛有别于人,人也不是佛。佛除了是人之外,佛也是天,有天的美德、禅定。佛也是神,五通具足。所以,佛是人、是天、是神,但又超乎人、天、神,因此是佛。

  我是这样看佛的。

  8、「法」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禅师说:「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道在平常心」、「道在屎尿」。禅宗所说的开悟是怎样呢?就是这样嘛。山,高的还是高,低的还是低太阳还是从东边出来溪水还是往低处流只异昔时人行履,不异昔时人

  ﹝罪过罪过,把它变成文字禅了。﹞

  由于「法」的普遍性、平等性,所以人人都有机会。只要悟入,便能超凡;证得了佛所证的,便名佛。所以大乘经典说:十方世界,随时有佛出世。这是大乘佛法的殊胜,所谓十地顿超无难事。

  但,此说原始、南传佛教徒不会认同。他们谈的是佛法。所谓「佛法」,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修行方法」,换言之,佛法就是「佛所说的修行方法」。

  以上,简单点出大小乘的差异。

  9、

  十地后才成佛,是菩萨道思想。指从凡夫一步一步修,要历经十信、十住、十地等才能成佛,时间是三大阿僧祇劫。

  「证得了佛所证的,便名佛」,这是指内证方面,事相功用方面,未必与佛同。

  阿罗汉是佛十号之一,所以阿罗汉也等同佛;阿含经中,佛也自自称是阿罗汉。当然,佛与阿罗汉,一般认为还是有所不同的。

  10、

  表面上看来,小乘是令人有「断灭」感觉,如谈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一入涅槃即灰身灭智永不再生。所以小乘是解脱道、是趋于出世的。这应该和印度的环境文化有关。印度环境困苦,人们害怕下辈子再来轮回出生,希望透过修道,能入涅槃,不要再来了。

  有别于小乘的出世,大乘入世色彩重。这又是跟中国的文化有关了。中国人不喜欢抽象、分析的东西,喜欢具体、直觉的思想。于是,印度佛教那种无我、空,国人不见得喜欢。所以,中国的大乘佛教,「有」的思想特别浓厚,禅宗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唯识经典谈八识是轮回的主体、成佛只是转识成智;真常、如来藏系经典大谈真如、佛性、如来藏........。这些谈「有」的经典,最受国内佛教徒欢迎。

  因为,中国、台湾生存环境良好,国人觉得活着很好啊,为什么要无我、空,涅槃就不再来?于是,有别于小乘涅槃的永恒寂灭,讲不住涅槃、讲乘愿再来,就是成佛了,如观世音菩萨,久已成佛,但以大悲故,倒驾慈航,再作菩萨辅佐阿弥陀佛。大乘的佛教徒,要的不是「断灭」似的涅槃,而是「极乐」世界,黄金铺地,要什么有什么。这又何尝不是环境背景使然?

  但这种种,相信是菩萨祖师度生的方便善巧,若到达目的,应无不同。

  11、

  证得初禅的人,只能在坐禅入定时离欲吗?能入初禅的人,转变的不单是内心,连色身也都转变过了。情欲是病,这病不旦由心起,也由身起。心身转变而入初禅的人,就如病源已被清除或隔离,你说他还会生病吗?所以,正确答案是:证入初禅以上的人,连平常未坐禅时,也不生情欲﹝或少生情欲﹞。因为,其心大多在定中。

  若说,坐禅入定才能离情欲,那可不一定要要到初禅,稍得轻安、心少妄念,就已不生情欲了。

  说圣人才能离欲,容易令人误会。我们所说的圣人,是指孔子、孟子,他们并未离欲。应说证得涅槃或明心见性者,才能真正离欲。

  12、

  世间是有相对的真理,而无绝对的真理,换句话说,所谓的真理,都是相对的。试问:为什么会认为那是真理?因为有不真──假的、错误的东西,于是相对于假的、错误的那边,而说这边是真理。

  所以真理是相对的,如果没有相对,绝诸对待时,也就不需要真理。因为没有错误,也就不需要对,又何必真理?因此,绝对时没有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

  佛法上认为有真理吗?

  一般都知,认为有「我」,叫做「我执」;认为有「法」,叫做「法执」。有「我执」表示修行未得解脱;有「法执」表示修行尚未圆满。真理是「法」,认为有真理,自然是「法执」,不是究竟知见。

  再来,佛教认为世间是无常、无我、空的,若有真理,真理亦是无常、无我、空的。如此,哪里会有真理可得呢?

  凡人会认为有真理、需要真理,表示内心需要有个依靠。但,依靠是相对于因缘生的。因缘──依因待缘而有的,才需要依靠。对于一个开悟佛性者来说,佛性非因缘生、非相对性,佛性不生,所以佛性不得以真理名之。

  13、

  有人这样开玩笑,佛法只有两桶水,一桶装空、一桶装有,不是说空,就是说有。当有人因此悟入时,不管他是依空而入,或依有而入,都知空也非空、有也非有。说空说有,只为破执;有无相生,乃显中道。

  唉,说的太清楚了也不好。当你如是解,认同我说时,可能又错了。

  14、

  某些修净土者非议禅宗,由来已久。因为,禅宗倡言当世就能解脱成佛,违背了净土宗的理念。净土宗强调:当今末法时代,修行是不能成就的,唯有依念佛求生净土,才能解脱生死。所以,过于执着净土宗理念者,常会炮轰禅宗,历来屡见不鲜。

  反之,修禅宗有成者,则无宗派观念,也弘禅也弘净。但净土宗学人,反而因此更加批评禅宗,认为修禅不能究竟,还是必须念佛求生净土。唉,那真是天晓得要怎样说才好!

  凡夫烦恼众多,佛菩萨祖师乃开演众多法门,各人才好依适机的法门来修。自己修的法门,自己觉得好就好了,不宜去批评自己不懂的其他法门

  15、

  所谓「密」是指修行到近解脱时,心思语言难及,那个叫做密,不是持咒、结手印、观想叫密。那有何「密」可言呢?

  「密」是无上的意思,持咒、手印、观想当得了无上吗?现在很多修密的人,都倾向于神密怪诞方面去,那不是密啊。 16、

  对修行者来说,佛教史是不必要的,不管他所依以修行的佛法,是佛陀说的、是阿罗汉说的、是菩萨说的、是祖师说的、是当今善知识说的,只要契机,都有可能证悟。

  但当他要演说佛法时,佛教史的了解就很重要了。教史显示了教理的背景,哪些教理如何演变?都可以从教史中找到来龙去脉。如此,演说佛法,才能有据,以免犯了古代禅德所说的「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的毛病。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