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地藏经》,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详情]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十八)
下面讲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佛把人和天人嘱累给地藏王菩萨?天人包括无色界的天人,无色界、色界和欲界,而不仅指欲界,非想非非想处的天人都嘱累给地藏王菩萨。那层天的天人每天每刻也有从天上堕落的,他们也都得回到这个地球上,有谤佛、谤法、谤僧的也得下到地狱去。这里有五个原因:
一、咱们现在距佛法灭度还有八千多年的时间。到那时,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和其他化身菩萨将全部离开这个世界。化身菩萨、报身菩萨全不来了,连一果罗汉都不来了,声闻、缘觉都不来。那时,世间的佛灯就熄灭了,佛法已经灭度。要等到弥勒佛乘愿再来做佛的时候,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等四大菩萨和其他一些化身菩萨、报身菩萨才会相继再来到这个世界参加龙华三会。这段时间,这些佛菩萨都不来,六道众生谁管呢?唯有地藏王菩萨不离开这个世界。你们想过这个事没有啊?这是你思维想象不了的,但是佛法实相如此。没人管,没人度。没娘的孩子,谁也不管,唯地藏王菩萨管。
二、弥勒菩萨还没来到这个世界,虽然他示现菩萨身,但除了释迦牟尼佛,没有第二尊佛在这个世界上示现成佛。有人说,现在就要开龙华会,弥勒菩萨到这个世间示现成佛,没有这个事,这都是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这些东西在作怪。不管这个世界谁自称是佛,我告诉你,全是假的。因为阿弥陀佛到这个世界上来,要现出家身,不现佛身,走的时候,谁要是知道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来到这个世界,他就入涅槃,走了。你想和他结缘都结不上。你要知道,要是药师佛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现出家身或者像维摩诘居士,而绝不示现佛身。这个世界上,除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外,没有第二尊佛。维摩诘是佛身却示现居士身,而不现佛身。所以这么长一段时间叫“无佛”,五十七亿六千万年没有佛出世,众生就没有皈依处,只有皈依地藏王菩萨。
三、文殊、普贤和观世音菩萨,包括现住世的弥勒菩萨,所度众生重点是人、天人、鬼神和极少数的畜生,包括龙道上的众生和我们放生的一些鱼类。地藏王菩萨度的是谁啊?他的愿力是不舍六道众生。不管是什么众生,哪怕是一只蚂蚁、小虫或苍蝇,地藏王菩萨都管。他的愿力宏大。所以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非常重要。你今生是人,下生堕落到哪个畜生道,其他菩萨不住世,你和其他佛菩萨缘分还接不上。只有地藏王菩萨能管你。所以说,佛把六道众生托付给地藏王菩萨。你观察不到,也不敢说,说了负不起这个责任。
四、这个世界劫数到时,地面火山喷发,大水覆地,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众生全部灭绝,这些众生神识长时间没有往生,就只能到地府去,这些众生,包括人类、畜生、海洋生物统统灭掉。他们的神识只有地藏王菩萨能够救度,有功德再转到他方做人。这个星球毁灭了,可以到东胜神州或者欲界天的其他星球,甚至是欲界天以外的其他天。使得这些众生能重新进入轮回,别的菩萨做不到。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很多自然灾害相继发生。冰川一融化,海平面升高,海水水温升高,淡水盐度降低,今天某地的龟大量死亡,昨天另一种鱼漂浮在海面。等这个地球火山爆发的时候,整个南极、北极冰层全部融化,水漫各大洲。火山灰悬浮于空中,久久不散,空气严重污染。恐龙就是这样灭绝的。历史上,古希腊某城人们还在正常活动,突然间一切生物都成了化石。科学解释不了这种现象。将来,只有风能把水逐渐吹散,地球又有南极、北极,出现冻层,而后出现陆地,再有微生物,生物,最后有人。在这漫长的变更时期中,只有地藏王菩萨才能救度我们。
五、末法时代众生业重。学佛的善人生病、不清净、外界干扰多。人多、信者少;信者多修者少。修行过程中,障碍多,成功的少。今生怎么才能有所成就,把业消掉,福寿增长,提高成功概率?只有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一千遍两千遍的人才能圣音增长,福田增加,具足你的福报,让你有机会成功。否则的话,修行人成功概率太低,万人修行,一人得度。如果能一边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的,真心称念,一边修学一个法门,修禅、修密还是其他法门。十人修,十人得度。离开地藏王菩萨,你一开始修,身障就来了,生病,横事都来找你。嘱累人天品重点就在于此,不要小看这一品。上述五条就是佛把六道众生嘱托给地藏王菩萨的主要原因。这些东西你把经书翻烂了也找不着,都是一些法师的亲证所见。
这时,佛摩地藏王菩萨顶说,你的神力慈悲智慧不可思议,十方诸佛对你赞叹,多长时间都说不完。你要记住,今天我在忉利天,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上将人、天人等六道众生,未出三界火宅者咐嘱于你。这里“未出火宅者”就包括天人,非想非非想处天以下都算在内。佛都不住世时候,这些畜生、饿鬼等谁度?地藏王菩萨度。我们这个人身一尽的时候,上哪去不知道,升了天人或者升到五趣之中,哪道都离不开地藏王菩萨。谁有把握说“我今生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你要有这个把握,你可以不念地藏王菩萨;你要没这个把握,赶紧称念,一旦有事时好求地藏王菩萨。与人世间一样, “现用现交”不赶趟儿。你活着时候不种那个善因,等死的时候想起地藏王菩萨,不好使了,你提谁也不好使。举个例子,你说“我想见国家元首”。你前生不和他结缘,今生看人家当元首了,说要见他,他能不能见你啊?当你神识能离体的时候,你的魂魄想见地藏王菩萨就像你现在当世想见国家元首一样,见不着。佛经上讲,别让这些六道众生堕落到恶道一日一夜,更何况是无间地狱啊?佛慈悲这些众生,把这些众生都托付给地藏王菩萨,你可别让他们受苦啊,一日一夜都不让他们去,但是阻止的了么?佛是这么说啊,但佛也“七能三不能”,这就属于“三不能”里的。众生非要往地狱里跑,不让去不干啊,地狱好啊,有诱惑力啊。无间地狱的众生还在往里跑,佛是不让去,但是众生不听劝。身边人你让他学好,他偏不听,你也没办法。你越不让他干啥,他偏干啥,正和你拧着干。佛又接着说,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智性不定,习气和惯力推着他走,发善心一会儿就变,今天发善心明天就作恶事。还有边发善心边做恶事的,有的遇到恶缘,连善心都发不起来。有缘众生得度,无缘的众生都来不了人道。释迦牟尼佛说,我再一次将人、天人和六道众生嘱托给你,这些人在佛法中,哪怕只种一丝一毫一毛一沙的善念,你都应以道力护佑这个人,让他好好修行,让他别失去初发的善心。我佛慈悲,慈悲在哪?这就是真慈悲。佛又对地藏王菩萨说,若天人或世间人随恶报堕恶趣的,能念一佛名、一菩萨名、大乘经典一句一偈,你就要救拔他,不让他堕恶道。这个世界的人和天人,随业报,肯定有去地狱的。这个人要是能念一佛名、一菩萨名,大乘经典一句一偈,地藏王菩萨就不让他堕落恶道。可是,我告诉你们一句实话,我们当中没有实证功夫的修行人,学了一辈子佛,神识出来时却不辨罪恶,一句佛号念不了,一个菩萨名也提不起来。这也是真事。为什么我告诉你们去静坐呢?只能静坐时间长一点的人才清醒,才会念佛名号。到地府里去,一提你的法号,地藏王菩萨会亲自处理,根据你的业报,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只要是佛弟子,皈依佛门的。你要是没有静坐功夫,到了地府,稀里糊涂的,法号也忘了,到那一走一过,把名一签,说我报道了。大多数人是这样,忘了提自己法名,忘了称念佛菩萨名号。出家人作恶事的也一样,“地狱门前袈裟多”。佛这时又说了一段偈语“现在未来(见经文,此处略)”这时地藏王菩萨对佛说,“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我一定坚决按您的法旨去做。”地藏王菩萨称佛旨为法旨,法旨就是不可更改,不加任何附加条件,你怎么说我怎么做,我做的一定让你满意。只要种一点善根,称一佛名号,我全部度脱。有些佛教书籍,比如《地狱实相录》已经透露出一些真实情况,你们可以自己看。
这时会上有一位菩萨,名叫虚空藏菩萨上来请法。“世尊,您在会上所讲述地藏王菩萨的智慧、慈悲、愿力,利益人天、龙神等众生,恭敬供养,称其名号、礼拜画像,诵持经典得多少福报和利益呢?请佛给我简单地说一说。”这些虚空藏菩萨都知道,但为了慈悲众生,替众生向佛请法。在法会上听法的佛和菩萨无量无边,他们都是在庄严自己的佛净土,以苦为乐,修苦乐法。苦是一种代价,只有付出这种代价的时候,你才能够得到果报。我为了这个事情,我吃一点苦,受一点累,你得到的回报肯定是让你高兴的事。不到那个时候,没法给你、没法帮你、没有理由帮你。所以要知道这些事情。
佛对虚空藏菩萨说,“我分别给你说一说。未来世的善男子、善女人,这样做会有二十八种利益。”(经文略)后面最后这两种利益,慈悯心是修菩萨道的人发起的。修菩萨道,一地菩萨包括地前菩萨一定都能成佛。地前菩萨是两地,表面上分为两地,实际上是二十种心。这二十种心发起的时候,才称得上地前菩萨。否则那还不算。地前菩萨是经过严格考试的,谁考?都是菩萨亲临来考,考你够不够地前菩萨的资格。听经闻法的人很多,考试的时候,通过的却很少。道场听法的几十位,结果就一位合格。考完了就告诉你,立即通知你,某某某,什么什么人成为地前菩萨。所以诸位修行人,听法听经的时候,你发没发菩提心,不是靠嘴说的,是菩萨考完试,自然分晓的。
这个时候,讲完这部《地藏经》,法会的听众瞻礼、合掌而退。《地藏菩萨本愿经》下卷就讲到这里。一部《地藏经》一般人认为很容易懂,注意力放在其他大乘经典上,忽略此经。这是纯粹的大乘经典,所有修行人都离不开此经,离不开地藏王菩萨的救拔,特别是在末法时代,离开这部经,无有是处。修菩萨道、发菩提心的人,必读三本经,其他经随法门而转,它们是《地藏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其他经典,学净土的,可以学一学《无量寿经》等;修密的可以读一读《大日经》;学禅的可以读《金刚经》或是其他一些论。不管你修什么法门,这三部经最基础,是必修课。你不读《地藏经》不知道轮回业报,不读《楞严经》,智慧不开;不读《法华经》,你不知道如何发菩提心,所以这三部经对你成道有极大好处。所以我劝各位,一定要重视这部经,都要受持这部《地藏经》。读诵、听讲不重要。重要的是听讲之后能够受持。怎么受持?一不做恶事;二不起恶念;三乐于助人;四一切向善;五瞻礼、供养,将功德回向给自己今生父母和七世以来的父母;六供养佛法僧三宝,依法修行。这就叫受持地藏经,这才不白听一回地藏经。
这里我再替诸位将读诵地藏经的功德做以下回向
天仙不坠,国主清宁。世界和平,人民安康。法界有情,念佛同音。智心圆成,同证佛境。最后我们共同称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根据录音整理,难免有误,请多原谅。2007年4月
- 上一篇:菩萨不能成就人的贪念
- 下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十七)
- 修学佛法的关键就是从自身烦恼入手
- 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的区别
- 成就学问之道的同时要领会其中的真谛!
- 妄想烦恼不是实在的,不要随着走!
- 在禅堂内保持精进心与自己的无明烦恼习气拼搏
- 同样一杯茶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 怎么理解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 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 烦恼是什么意思?怎么对治?
- 为什么禅宗寺院课诵安排早念观音晚念弥陀?
- 如何看待命运?怎么掌握?
- 可以在无明师指点下修白骨观和不净观?
- 打禅需注意克服两种情绪和防止两个偏差
- 时刻保持感恩的心态,奉献的精神
- 连“放下”都放下才能提起正念修行
- 修养到位,别让自己得这些“病”
- 一切法的根本是什么?
- 开启修行道路的三大关卡
- 学佛亦是学做人,佛法也是一种活法
- 每个人都要有承担众生不幸的精神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