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地藏经》,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详情]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五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⑸
内容概要:释经名。地藏菩萨的名号中,『地』是呵护,住持,生长万物的意义,这位菩萨行菩萨道能忍如地,所以他含藏着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是『地藏菩萨』的本义。
——界诠法师宣讲(本文档由界诠法师弘法视频整理而成)
那么《地藏经》有三个名字,记得吧,什么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还有呢?《地藏菩萨本行经》。还有呢?《地藏菩萨本誓力经》。有三个名称,然后我们用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
好,『地藏』,叫『地藏』这个名字好不好呢?『地』能够生长万物,『地』能够含藏万物,所有一切的东西都在地上产生,所有一些矿产资源都发生在地。我现在想想,说这个地球,大家都在挖呀,那些原油在抽啊,煤在挖呀,那矿也在开采呀,开采以后这地球空了怎么办呢?人们怎么生存呢?
当然这个事情,用不着我们去考虑了。这个世间,“上帝”把我们派到这个世间来,捏这世间,自有生长的办法喽,是不是?基督教讲啊,这个世间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世界嘛,那么所有的一切供给世人受用啊,自然有办法。那真的油没有了,怎么办呢?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油,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呐,原始时代,农业时代比较简单,刀耕火种,那个生活就比较简单了。
早期的平兴寺我看也很简单:就点点煤油,常住买一桶的油,放在那里可以点好久啊,一个小小的罐,每人在那里打一罐回去点就可以了,什么事也没有;山上的柴火烧不完有的是,也不用买煤,也不要交电费;那个自来水用毛竹剖开两边,那么水从那个沟里引过来,用不着水管七埋八埋,就这样很简单吧!自己种的粮食自己种的菜,买点盐巴而已,我是九一年回来买的盐巴,那个盐巴到现在还没用完。据说那个盐没有加碘的,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用了,偶尔腌腌咸菜而已,那盐巴一直用到现在,过去吃吃吃也就吃那个盐而已,简单吧!那现在呢?哎呀,还是原来的生活好啊!我说不信你看晚上把电停了,你舒服不舒服?人就会有一种惰性,他已经好的东西享受过了,然后不好的他就受不了。过去吃地瓜干啦,地瓜把它晒成干,切开晒成干就吃那个玩意儿,天天吃,当饭吃知道吧,不是吃得好玩儿啊,当饭吃,就吃点咸菜他就行啦。
我刚来这里出家,第一年来这里干完半年活,常住给我多少钱?五块钱。哇噻,不少啊,五块钱呐!五块钱现在十倍多少呢?不止十倍啦,如果是一百倍,现在人民币从二十多年前也不至于涨了一百倍吧,就一百倍好了,多少?五百块。然后我们一个正月多少钱?你们数数看,抽屉打开。然后有人说还不够啊,当然不够啦,你要捐款捐给运输公司哪里够。什么意思,春运那么挤,车费那么贵,他非得出去。为什么?他觉得火车票涨得不够啊,他就送给人家去,你哪里够啊!原来那生活简单呐,能够回到那个时代吗?回不去啦!原始时代农业社会,中国是农业社会,回不了那个时候。过去平兴寺的出家人,所有出家人都到地里去干活的,天天他是干真活,而不是说象征性地干干活。粮食要收,那个地瓜干要收一万三千多斤,稻谷要收三千多斤,黄豆要收一千多斤,你说出家人要不要去干?还有种那个药材,天天干活啊!那现在我们上大寮,已经干大活的呢,还要鼓励人家去发心啊。左发心右发心,行个堂都要算干活的了,“我们是干活的了吔!”
我告诉你,我们那时候休息下雨天,干的活比你们多得多了。干嘛?舂米啊,你舂过米吗?舂米,什么叫舂米啊?那石头房后面有一个,那个大大的石头中间挖个洞,然后我们的草坪三根毛竹那里,也有个石头挖个洞,稻谷脱完壳以后,还要在那里舂。舂干嘛?要脱壳,糠要去掉啊。干这个活你干过吗?“哎!那好玩呢!过瘾呢!”,你没干当然好玩过瘾呢,真正干很累的啊,对吧?现在不一样,你要回,回不去这个时代,回不去了。只有这样子,我们已经养成这种惰性了。
这个『地』是含藏万物,一切万物从地而生长起来的。那么藏着万物,地,你无论是好的东西、坏的东西放在那里,它都没意见呐。在大地上拉个大便,地说你怎么大便拉在我身上呐?它也没有啊。然后你花放在上面,它也没有说:“哎呀,你花给我,我好高兴”,它也没有啊。这菩萨能忍如地,行菩萨道能忍如地,正因为能忍如地,所以他含藏着无量无边的功德啊,这是『地藏菩萨』的本义。所以『地』有生长,有呵护,住持,含藏万德,地藏菩萨正因为如是,所以起『地藏』的名称。诸菩萨当中,佛就是特别地赞叹地藏菩萨,因为他发的心实在是太大了,尘点劫前他就发出如此大愿:我要救度一切众生。常常有一句名言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永远空不了,所以他不成佛,一直在度众生呐!『受化多成无上道』,『自身犹秉声闻仪』,受他教化的人已经成佛了,然后他自己还做声闻,还在那里度化,所以还是拿个锡杖,还是拿个锡杖在那里。无论是报身相也好啊,是声闻相也好,他都是在默默地行菩萨道,不辞劳苦,就像大地一样来摄受众生。
那么『地藏本愿』,『本』是根本,『地藏』根本,『本』有因的意思,一切树枝长起来先有本,这个本就是树的干干儿。然后长树枝长树叶,就是本从这里开始,因地所发的他的本誓愿。弥陀也有本愿呐,一切诸佛都有本愿,你必须发此本愿,然后来成就佛果,才能够圆满。
然后《地藏经》是式叉难陀翻译的,唐朝的式叉难陀翻译,式叉难陀叫学喜。那么《地藏经》还有一个人翻译,叫法灯或者法炬,这个本基本上不流通。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这个本。好,我们先看到这里,明天接下来就是跟大家说明《地藏经》里面的分章,就是怎么去分类,它的内容是如何。然后再来,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叫青莲大师,依天台的意思立五重玄义。明天跟大家讲这个分章和五重玄义以及诸品的大意。然后,我们深彻地去体会,希望通过学习《地藏经》,能够真正地发起菩提心。好。
愿以此功德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 上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四
- 下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一
-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 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六度为其根本
- 学佛者受三皈依后要从受持五戒开始
-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 时刻谨记,修行中最根本的就是这四个字
- 粪扫衣和祖衣是什么?粪扫衣与祖衣的释义
- 修行学习佛法的次第
- 为何“扫地僧”多为高僧?答案在这里!
- 有信仰,心中便有目标和尺度
- 发脾气,对你我都没有好处!
-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 佛菩萨度众生不是做交易 不求回报
- 心甘情愿就不会抱怨
- 这些你习以为常的事 都是佛教的悲哀
- 《地藏经》里隐藏的改运方法
-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到底指什么?
- 短期出家须慎重,尤其是女性!
- 修行中事事不顺 可能是福报不足的表现
- 这就是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 看弘一大师做人10原则中的深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什么是诽谤正法?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