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与出离心

  菩提心与出离心

  学佛因缘各异,所求各异,但正确发心唯有出离心和菩提心两种。声闻行者发出离心成就解脱,大乘行者发菩提心成就佛果,此外皆非正途。那么,两种发心是否具有内在联系?或者说,大乘行者是否也需要发出离心?

  1.解脱为本,出离心为先

  在《道次第》中,宗喀巴大师将大乘佛法的纲领总结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明确指出:出离心为菩提心生起的前提。论云:

  夫以惑业所制,流转世间,为众苦所逼者,自利犹且未能,况云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损之门,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

  如果自身不具备出离、解脱的能力,惑业未除,自利尚且不能,怎么可能利益他人,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呢?所以菩萨同样需要生起出离心,而且要比声闻更强烈。没有真切意识轮回之苦,没有迫切的出离愿望,所谓的菩提心终究会流于口号,发得肤浅而不真切。如果我们自身尚且耽于现状而无心出离,却要发愿带领一切众生走向解脱,难道不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吗?

  论中,宗大师接着告诉我们:

  若于生死,意求出离已,见诸有情是自亲眷,为利彼等而发菩提心者。

  只有在希求个人解脱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希望带领众生共同出离。解脱是佛法的根本之道,可以说,学佛就是为了寻求解脱,修行就是为了实践解脱。因而,出离心是一切修行的共同基础。但对菩萨道行者来说,仅仅个人解脱还不够,还要推己及人,看到众生在轮回中饱受苦难,而将这份出离心延伸到一切众生,帮助他们共同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说,菩提心正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换言之,两条道路的起点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终点。

  怎样才能带领众生走向解脱?显然,仅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严格地说,必须具备解脱的经验和能力。最起码,也应了知解脱原理。否则,何以为众生向导?如果自己尚且是不辨东西的盲人,却要引领大众走上一条布满荆棘、岔路、障碍的陌生山道,不过是匹夫之勇,是于人于己皆无利益的愚痴行为,决非佛陀所提倡。所以,在修习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修习解脱行。

  所谓出离,就是愿离娑婆。它的心行标准,是对轮回的盛事不再有任何期盼,任何留恋。但在今天这个物质空前丰富的社会,人们已经制造太多麻醉身心的诱惑,使心耽于其中,难以自拔。所以,现代人虽然觉得很累,在压力中不堪重负,但多半不会觉得太苦。因为随时都有新的刺激来转移痛苦,随时都有物欲带来短暂满足淡化痛苦,使我们在貌似快乐的幻影中疲于奔命,在种种物欲的刺激下日渐麻木。其结果,就是逐步丧失对痛苦的感受能力。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去“自讨苦吃”?为什么要去感受那些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痛苦?须知,这种感受正是生命的保护机制。就像我们需要定时体检,才能及早发现疾病,把握治疗时机。同样,唯有保持对痛苦的省察,才能找到痛苦之源,及时进行对治。否则,到病入膏肓时,一切都为时晚矣。

  怎样才能使我们从麻木中苏醒?这就需要时时念死无常,念轮回苦。因为死亡是生命无法回避的结局,而轮回则是凡夫无法脱离的轨道。正视这一现实,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才是对生命真正有价值的,什么才是人生的当务之急。

  【念死无常】

  人们往往下意识地回避死亡,不愿想起,更不愿提起,似乎这样就能把死亡抛在脑后。事实上,我们逃得了吗?那个与生俱来的死亡,究竟在哪里等着我们?在《道次第》中,为我们提供了三个思考的角度。

  第一,思维死王必来,任何法不能解决。从古至今,不论国王还是乞丐,也不论强者还是弱者,谁能逃脱这一结局?不必说过去的人,就是眼前这些鲜活的生命,这些会说会动、似乎有着无限能量的生命,不需要百年,也会到其他世界报到。在此期间,寿量无增而日减。如果把出生比做人生的起点,从来到世界的刹那起,我们时刻都在走向死亡这个终点。每度过一天,每增加一岁,都是在向终点靠拢。换言之,剩余时间也在随之减少,正如《法句经》所说的那样:“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第二,思维死期无定。当我们健康活着的时候,总以为生命会很强健,很长久。其实,人命不过是在呼吸间,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次呼吸时,都有人停止了呼吸;我们每一次心跳时,都有人停止了心跳。其中有寿尽而终者,也有许多夭折和横死者。所以,即使我们现在年轻健康,似乎有漫长的人生可以享受,但谁也无法保证明天会发生什么,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实上,死神随时都在我们身边等候,随时都可能不请自来。

  第三,思维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当死亡到来,我们现在所执著的家庭、地位、财富,哪一样可以产生作用?我们可以因为家庭和睦就不死吗?可以因为财力雄厚就不死吗?可以因为身居高位就不死吗?事实上,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拿来与死神进行交易。不仅如此,这一切反而会使我们生起诸般不舍,带来更多痛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拥有的越多,执著也就越多,而这种拥有和执著又将成为临终前的障碍。一方面是对曾经拥有的留恋,一方面是对失去一切的恐惧,但死神不会因为我们留恋或恐惧就网开一面。更糟糕的是,在这样的留恋和恐惧中,往往会使人失去提起正念的最后机会。结果,在万般无奈中随业流转。

  时时从以上三个角度忆念死亡,就会认识到世间的无常虚幻,从而减少贪著,发心出离。所以说,念死是发起出离心的重要助缘。

  【念轮回苦】

  有情在六道生生不息地流转,头出头没,无法自主,充满种种苦痛。在佛典中,主要概括为八苦和六苦。倘能透彻轮回本质,我们就不会被它显现的种种华丽假象所迷惑。所以,轮回苦也是需要反复思维的。

  八苦,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首先,是对生老病死无法自主。自从我们随业力投生世间的那天开始,就日复一日地为这个身体忙碌着,饿了张罗吃,冷了张罗穿。不想老,却老之将至;不想病,却疾病缠身;不想死,却不得不死。哪一样不是事与愿违?哪一样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除了身体负担外,相爱的人天各一方(爱别离),讨厌的人冤家路窄(怨憎会),希求的一切无法得到(求不得),这些苦楚,都是我们曾经经历、正在经历和将要经历的。即使我们与世隔绝,内心一样可以制造烦恼,即五蕴炽盛苦。为什么人们在满足生存所需之外,仍在不停地忙着?其原因,就是因为内心的欲望太多,垃圾太多,情绪太多,使身心处在不由自主的躁动中。

  除了八苦以外,《亲友书》还将轮回苦总结为六点。

  其一,为无有决定。在轮回中,我们时而生天享乐,时而堕落地狱,什么业力成熟了,就随什么业力投生,无法选择,而又无可奈何。

  其二,为不知满足。众生在无明怂恿下,不断制造需求。尤其在今天,很多需求已被纵容得失去节制。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人们越发忙碌,也越发盲目,早已看不清这些需求的实质。为之付出最多精力的,往往不是生活所需,而是在社会唆使下产生的追求。换言之,我们消耗生命换来的,只是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仔细想想,这是多么难以对等的交易啊。

  其三和其四,为数数舍身、数数受生。我们害怕死亡,却不断经受生离死别,不断在死亡和受生中辗转。不想死的时候,由不得自己;不想去的地方,同样由不得自己。不必说投生,即使现前选择的职业,接触的环境,也往往是我们无力决定的。

  其五,为数数高下,即地位忽高忽低,变化不定。在这种动荡和变化中,痛苦在所难免。

  其六,为无伴之过。人们都害怕孤独,所以要成家,要寻求感情慰藉。但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从来都是一个人独自上路。即使血脉相连的亲人,也无法携手同行。当然,如果彼此业缘深厚,未来还会继续相遇。但在一定时期,必定是孑然一身,无人相伴的。

  思维死亡无常和轮回过患,不是为了让我们陷入沮丧和痛苦中,而是为了提醒我们:现前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否则,就会处于习惯性的麻木中,以为可以这样永远过下去。一旦环境变化,痛苦就随之而来。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有些人事业做得热火朝天,突然查出不治之症,于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为我们一生都在为眼前诸事忙碌,却从来没有为必然到来的死亡做过任何准备,没有为生命的归宿做过任何安排。我们要知道,现前拥有的人身,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如果不能发挥这一身份蕴涵的价值,不能将难得易失的人身用于修行,一旦死亡到来,就会继续流转,悔之晚矣。

  2.菩提心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

  作为菩萨行者,在生起出离心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发起菩提心,将希求解脱之心从个人扩大到一切众生。所以说,不论我们发的是出离心还是菩提心,都是以成就解脱为目标,这是根本也是唯一的目标。并不是说,在解脱之外还有什么更高、更究竟的解脱。

  两者的区别,只是在于所缘对象。出离心是定位于个人解脱,而菩提心则定位于一切众生,是发愿和众生共同解脱。佛教认为,在究竟层面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说,个人与众生是一体的,只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设定,才产生了自他的分别,造成了彼此的对立。一旦放下这种错误设定,利他就会成为自觉而非违心的选择,成为主动而非被动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菩提心就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仅仅发起出离心,只能成就个人解脱。唯有与众生共同出离,才能成就佛陀那样悲智圆满的品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