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浅谈《心经》的心理治疗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炼的《心经》包涵着佛法的精髓。
《心经》从印度梵文经典中译出,在汉地比较常见的一种译本是唐代玄奘三藏法师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家耳熟能详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出自其中。译文如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篇经文属于般若波罗蜜多经典系统中的一部分内容。正如一句老话所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心经》是般若系统里篇幅最短的经典,但它具备般若经典的核心要素,也是般若经典中最为精要的部分。
今天我从《心经》的角度探讨如何建立正念,完成心理治疗。
中国人最早对佛教的接受与老庄思想有一定关系。般若讲的是“空”,老庄讲的是“无”,空和无的思想比较容易挂钩。空和无是不是一回事?还是有差别的。但是这两种思想的接近之处,对于佛法的弘传起过很大作用。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界盛行玄学,这是从老庄思想中发展出来的学说。当时佛教的高僧和社会上的名士交往频繁,经常在一起谈玄说妙。著名的佛教法师支遁(支道林)由于擅长与名士清谈而备受推崇。
般若经典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造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隋唐时期,般若思想形成了一个宗派:三论宗。同时,禅宗早期以《楞伽经》为主导思想,四祖之后则以般若经典《金刚经》作为修行的重要依据。在中国的社会上般若经典也影响广泛。在临床心理学没有出现之前,佛教在中国社会上长期担任心理治疗的角色,可以说《金刚经》和《心经》为中国人的心理治疗早已立下了汗马功劳。古代的很多士大夫、文人乃至老百姓,苦恼的时候念诵《心经》,内心就会平静下来。
《心经》为什么具备这样强大的心理治疗功能?我来尝试说明它的治疗原理。
一、整体概说
(一)认识自己
“般若”在汉语中没有能够准确对应的词汇,可以方便地译为“智慧”,但般若智慧不同于世间的普通智慧。“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也可译为“度”,通俗地说就是摆脱和解决问题。般若经典承载的内容正是告诉我们如何用智慧解决问题。“到彼岸”既是方式又是结果。
解决什么问题?佛法解决的是生命的问题。
怎样解决问题?心理治疗的功能来自正念。般若就是最高的正念,《六祖坛经》把这种最高的正念称为“无念”。平时我们坐在禅堂里修正念,这通常只是在进行基础练习——努力建立一种抵达最高正念的基础。
生命的问题来自无明,众生处在无明的状态,无明带来了迷惑和烦恼。
说到“明”,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光明。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房间里有光,什么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没有光就会漆黑一片。同样,生命也存在这两种状态:明和无明。无明相对明而言,明是指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盏智慧的心灯。这盏灯没有被点燃的时候,整个生命处在昏暗之中,这就是普通人的现实状况。
只要对生命进行深层的思考,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内心存在很多困惑,存在很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比如:生命从哪里来,归宿又在何方?还有:我是谁? 大家在生活中早已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我”?是你的身份代表着你,是你的相貌代表着你,是你的事业代表着你,还是你的观念代表着你?
对自己的不认识和错误认识是人生一切烦恼的根源。这就是佛教要解决的问题。禅宗讲“明心见性”,禅宗的修行让我们认识“本来面目”,也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在西方哲学中,“认识你自己”也是一个横亘千古的谜题。
西方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神话:斯芬克斯之谜。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俄狄浦斯王》中详细讲述了这个故事。
斯芬克斯是一个狮身人面的有翼怪兽。这个怪兽坐在希腊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要求过路人猜谜语:“是什么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过路人猜不出正确答案就会被杀害。最后俄狄浦斯王子到来,猜中了谜底是“人”——人在幼年用四肢爬行;长大以后直立行走;到了老年身体衰弱,往往需要依靠拐杖。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人不能认识自己,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我们认识自己吗?我们认识自己的生命和命运吗?生命的开展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谁决定我们的命运?命运能不能掌控?
关于这些问题,有的宗教认为有一位万能的神在主宰一切,但人们不一定都会接受这个答案。
很多人不信任何宗教,认为命运只是是偶然,认为一切都要依靠自己去努力奋斗。不过,活到一定年纪以后,残酷的现实会让这些人逐渐明白:事情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人为什么活着?这里又牵涉到一个问题: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我们对生命缺少认识,我们的生命就谈不上有多大意义。
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仔细考虑这些问题,只是根据感觉和需求忙忙碌碌地活下去。每当一种需求被满足的时候,就觉得“这对我很有价值”。于是问题又回到了起点——我是谁?自我是什么?人们抛下这些重要的问题不去探索,需求什么就会去追逐什么,却没有去审视:我们的需求健康不健康?某种需求给自己的生命带来的是成长还是堕落?给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是正向的推动力还是破坏力?
这些问题关系到你如何决定和选择你的未来。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推动命运的力量是什么,那你的未来怎么可能幸福呢?
关于幸福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大家都关心自己的幸福,可是有多少人找到了通往幸福的正确道路?
以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由于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把不幸福的原因归结于物质环境。现在很多人都富了起来。然而许多富起来的人惊讶地发现自己并不幸福,幸福的程度并没有随着物质的提升而提升。
主导幸福的力量是什么?幸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凡夫的生命处在无明的状态,看不清楚生命的走向,只是在昏暗中不断地追逐和摸索,团团打转。
(二)保持距离
看不清楚自己的生命,也就看不清楚世界。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取决于认识的模式。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一个认识模式,这个模式和经验、观念、心态息息相关。我们戴着业力构成的有色眼镜认识世界,对世界的好恶和判断以自身的认识为标准。
比如,你认为某个东西有价值,另一个东西没有价值,觉得这个人很可爱,那个人很讨厌,这些判断的过程都被你的情绪处理过。我们看到的不是客观事实,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情绪和设定范围之内。环境符合我们的设定、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觉得开心;环境和我们的需求冲突,我们就觉得痛苦。
对于自身的错误认定是很多烦恼产生的根源。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关键在哪里?就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观念看待这些问题,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这些问题,而不是这个事件本身。同一个事件用不同观念去看,对人产生的影响大不相同。因此,遭遇同样的金融风波,有的人自杀了,有的人发疯了,有的人还是很淡定的。
面对自己的观念,不同的态度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有的人我执、我见很重,当他的一些观念被人反对的时候,他会勃然大怒。把一个观念与自我紧紧捆绑起来,你会觉得“这就是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必须保持一定的权威性”,当这个想法受到抵触,你受到的冲击就特别大,引发的烦恼也特别重。这样一来,你内心的回旋余地就很小了。如果你认为“这只是我的思维过程中的一个想法”,你就比较超然。
大多数人会在内心的情绪里介入自我的成分,当情绪生起时容易陷进去,而且找出很多理由让情绪变得越来越大。这样不停地发展不良情绪,人生的痛苦就会没有尽头。
情绪并不是你,它只是和你有一定关系。不良情绪是内心错误观念的产物,就像身上长出的毒瘤。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可以对情绪进行观察,与情绪保持距离。缺乏智慧的观照,你的情绪就会变成你的一切。
(三)轮回之河
古印度的宗教与哲学关注的内容,和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关注的重点不同。古印度宗教哲学最关注的核心是轮回与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印度的宗教很发达,佛教以外还有九十六种宗教。那时在印度,人们普遍相信生命就是无尽的轮回。在这个问题上古印度的多种宗教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他们要做的主要是两件事:一、根据自己的修行经验对轮回做出诠释;二、试图超越轮回,走向解脱。
可是在当今社会上说起“轮回”这个词,大家觉得这个概念好像有点遥远,不少人根本不相信轮回的存在。
其实说清楚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轮回是一种生命现象。轮回代表着心灵中的一种重复,而且是低级的重复。轮回的根源在我们的内心。内心推动轮回的是两种力量,一是渴求,一是执著。
我想,在座的听众中有些做企业的人。作为一个企业家,你最初建立企业的时候,它对你的生命没有太大影响。随着事业的进展,你对自己做的事情越来越执著,也就是越来越在乎。你的渴求也在增加,你想着“我要进一步把它做好”。你努力做下去,事情做得更好了,你的执著继续增加,你的渴求也在继续增加。虽然你是在通过各种方式做你的企业,但是始终遵循着内心的两种力量,就是渴求和在乎。这两种力量不断重复,这种重复不断升级。由于这两种力量对生命的作用力越来越大,到了后来你的事业甚至会成为你生命的唯一支撑点。于是这个企业所有的改变都会对你产生巨大影响,有时候对你造成巨大的伤害,有时候也给你带来巨大的满足。
大家要记住,外在世界所有的现象如果能对我们产生影响,关键就在于我们内心的一份对应的在乎,如果内心没有这份在乎,天大的事情对你都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能接受吧?
经商的人是这样,搞艺术的人也这样,每个行当的人都是这样,大家都在各自追求的领域里面使劲轮回。生命就在这样的追求中重复下去,在重复的过程中继续强化这种需求的力量。这种轮回的力量推动着你生生不已。 佛法并不认为是神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佛法对世界的解释是因缘因果,核心内容就是“业”。
业是行为,身体、语言、思想的行为。思想的行为即是我们每天的起心动念。
行为发生之后,一般人都关注外在的结果。其实外在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内在的结果。心就像田地,行为会在内心播下种子,形成心理力量,形成性格和能力。在座的诸位今天能有这样的心态、观念、性格,这是生命积累的结果。
每个生命都是无尽的积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不是一张白纸,人是有天赋的,这天赋代表着过去生生世世的积累。
生命就像一条河流,从无穷的过去延续到无尽的未来。我们每天的想法和做法构成了这条生命之河的水源。我们的起心动念又来源于我们的思想、观念、习惯。人在这条河流当中往往身不由己,随波逐流。
(四)直面现实
生命蕴涵着各种各样的力量。
无明代表一种强大的蒙昧的力量,这使人们看不清楚自己的生命。
还有贪欲的力量。各种各样的对外界的需求,对财色名食睡的需求,对地位的需求,对情感的需求……这些需求推动着你不停地向外追逐,在追逐中又不断制造需求。
还有情绪的力量。这些力量共同组成了生命的瀑流。
在这种瀑流的冲刷之下,我们千方百计地满足需求,逃避恐惧。比如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大家总想着多赚钱,赚了钱多买点保险,等等。还有的时候,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娱乐让自己暂时忘记痛苦。但我们很少回头审视:“恐惧”是什么东西?“没有安全感”又是什么东西?是否多买保险就有等于有了安全感?是否逃避恐惧就没有了恐惧? 因为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现在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但是现在的人制造问题的能力更强。社会问题很多,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直面问题的根源。所有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就是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这个问题一般人都不敢面对,一天到晚都在逃避,拼命逃避。
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佛陀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阿含经》记载,佛陀在深林里修行时如何面对恐惧。当佛陀禅修时恐惧生起,他不改变姿态,继续禅修,回光返照,观察恐惧。看看恐惧是一种什么心理?它到底能对我怎么样?运用智慧的觉照直面现实,恐惧终将消失。
禅宗二祖向达摩祖师请教如何安心,达摩曰:“将心来,与汝安。”不安的心是什么?当你向内审视,你会发现不安的心了不可得,根本找不到。这就是佛法的禅修,帮助我们直面内心的情绪和纠结。这些情绪是没有根的,它的产生来源于错误的设定。
轮回的河流从无尽的过去延续到无尽的未来。佛陀在解决轮回的现象时,探讨轮回的源头在哪里。普通人做事随波逐流,佛陀则是逆流而上。这个探讨源头的心理过程,用佛教常规的方式来表述,叫做“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的十二个要素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老死是我们当下的现象,凡夫的生命必然老死。从老死去寻找产生老死的因,这种因是业力的因,也是内心烦恼的源头。会找到什么呢?就会一步步追溯到无明。
光明不在时,黑暗让你感觉到它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很可怕的东西。它是一种力量,让你什么都看不清楚。可是只要点燃一盏灯,黑暗又是什么?黑暗了不可得。智慧的心灯通过禅修被开启出来的时候,内心的无明就被驱逐了。
学佛的过程就是点亮心灯的过程。 释迦佛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就是发现了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盏智慧的心灯。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具有佛性。“佛”意为觉,佛性就是觉悟的本性。中国的禅宗就是秉承这样的见地修行的。《六祖坛经》的核心命题:“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直了成佛”。我们的内心都具有菩提自性——觉悟的本性,这种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修行者体认到了觉悟的本性,就可以迈向成佛。
(五)自我治疗
每个人的内心都具有觉悟的潜质,每个人都有解除迷惑烦恼的能力,也就是说每个生命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
谁是最好的心理治疗师?佛法的智慧告诉大家:你自己才是你最好的治疗师。
无论是从身体的角度还是心理的角度来说,我们都具备自愈的能力。优秀的心理医生所做的工作就是疏导,帮助来访者获得内在自我治疗的一种正向心理。传统的中医也是给病人做一个疏导,让身体恢复本身的潜能。
佛陀不是一位发明者,他是一位发现者。无论佛陀是否出世,佛法的真理都存在,佛陀出世的意义就在于把真理给大家开显出来。佛教开显的真理其实是超越佛教的,佛法提供的是普世的智慧和道德。
既然佛法的真理是超越佛教的,为什么我们还要笃信佛教、学习佛法呢?因为只有通过佛教的这个渠道才能很好地认识真理。不学佛,我们很难找到一种方式了解生命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学佛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以为凭借凡夫的错误观念和胡思乱想就能触及生命的本质,那就太自不量力了。
佛陀一生说法的目的何在?《法华经》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里讲的“大事因缘”就是引导众生悟入佛的知见。
众生都可以修行成就,佛的智慧就在每个人的心头。佛陀来到世上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在长达四十五年的说法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教化众生。佛法开设了八万四千法门,犹如条条道路通罗马,觉悟就是目标。这像登山一样,前山后山有很多条路通往山顶,其中有大路也有小路,有近路也有远路,有平坦的路也有崎岖的路。不同的道路对应着众生不同的根机。佛教分为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汉传佛教有八大宗派:唯识、中观、天台、华严、禅宗、净土、律宗、密宗。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看待佛教宗派?”简单地说,一个宗派就是一套修学体系,这些宗派是一套一套导向觉醒的课程,不同课程设置针对不同群体,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众生通过修行走向觉悟,所有心病都将不药而愈,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依文释义
这次讲座时间有限,不能把《心经》逐字逐句仔细讲解。下面我简单讲一些重点。
(一)自我的特征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段话彰显了这部经的宗旨,其中也包含着心理治疗的原理。
《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当然可以理解为观世音菩萨,也可以说是每一位通过般若正观的修行而达到自在的菩萨。
“观”字很重要,它是整部《心经》里修行的要诀,也代表自我治疗的过程。
观是观照,通过佛教的禅修获得的观照力,这就是上文所说的点亮心灯的作用。内心这种观照的力量生起,让我们把一切看得了了分明,所有的情绪和烦恼都被照破,生命就会开始走向自在。
在座的诸位,你们觉得自己的生命自在吗?谁能说自己是完全自在的?
不自在的原因是什么?第一个原因,无明。对生命的现状和未来都不清楚、不明白、不确定。第二个原因,生命被很多心理力量控制着,这使人做不了主。比如,你生气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马上就不生气?比如,你对一些问题很纠结,你有没有能力让自己立即放下这些问题?比如,你躁动不安,不能平静地休息,你有没有能力把躁动感屏蔽掉?
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充满着不能自在、不能自主、不能自由。
以往可能大家关注的是环境带来的问题,但是学了佛法之后我们会发现:真正给我们带来不自在的源泉在于自己的内心。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里的“行”是指实践,也就是进入甚深般若智慧的状态。般若智慧就是生命内在的觉醒能力。观自在菩萨的禅修进入这种状态的时候,就会“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是生命的存在现象,这是一种迷惘的存在,是无明构成的混乱表象。
生命可以一分为二,因为生命有两个系统——迷惘的系统和觉悟的系统。迷惘系统从无明开展出来,包括贪嗔痴烦恼等等生命现象。在迷惘的系统背后还有觉悟的本性,还有成佛的潜质。
五蕴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假象。观自在菩萨直接体认到了五蕴的本质,也就是空性。空性是事物最高的本质。
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的认识。每种生命对世界的认识都取决于目前的局限性。我们的认识就是我们的仪器,采用不同的仪器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我们用肉眼看天空和用天文望远镜看天空,看到的场景大相径庭。
我们需要看到世界最高的本质。我们有没有能力看到世界最高的本质?佛法告诉我们,这是可能的。每一个生命的内在都具有无限的智慧,都具有觉醒的能力,可是这需要开发出来才行。《六祖坛经》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观自在菩萨进入甚深智慧的时候,他直接看到了空性。当他体认到空性,就有能力摆脱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度一切苦厄”。
人世间的一切痛苦和灾难,都来自于内在的迷惑烦恼。我们的内心进入生命深层的智慧,能够摆脱生命内在的迷惑,也就摆脱了生命中的一切痛苦和灾难。
为了参与这次戒幢论坛,把《心经》的内容诠释得比较清楚,我绘制了一张简明的图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了解《心经》的深奥道理。大家请看。
生命的核心是自我。这个自我在心理学上叫做“小我”。从佛教的角度说,它其实是生命对自我错误的认识之后演化出来的一个替代品。这个替代品不能独立存在,它需要被不断肯定,而且需要依托于很多条件。人活着,需要让自己感到安全、感到充实。对于一般人来说,就要寻求支撑点,这些支撑点通常是财富、地位、家庭、事业等等,当然还有其它东西。对自我不能正确认识,我们就会遇到几个问题:贪著、焦虑、孤独、恐惧、嗔恨。这些都是因为过分在乎自己而引起的。
自我的支撑点在佛教里称为“我”和“我所”。我所有的东西为了我的存在而服务。
人们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舒适、更体面、更风光、更有幸福感,就需要寻找很多依赖。财富、地位、家庭、事业,这些东西使人们能够在这个社会上获得三种感觉:一、重要感;二、优越感;三、主宰义。在群体之中,人们希望让大家认为自己是很重要的,是比别人更强的,而且大家最好都听我的。以上这三点也是自我的特点。人们总是紧紧地抓住地位和财富,想让它们不断壮大,超过很多人,最好超过所有人。这样一来,自我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自我总是需要“快乐最大化”。人之所以不容易快乐,就是在寻求“快乐最大化”的同时,把最小的快乐也丧失了。
我们把财富、地位、家庭、事业作为对自我的支撑点,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就会对这些东西过分依赖,把它们看得无比重要。
不久前我听一位居士讲起一个案例:某大公司的总裁退休以后不知道应该怎么活下去,已经开始有了一些痴痴呆呆的症状。
这其实是个常见的社会现象:年轻人全身心投入工作,把事业作为唯一的支撑点,他没有宗教生活,也没有多少精神生活。一旦这个支撑点被撤掉,他的生命顿时空洞乏味到了极点。
你没有某个地位,没有某项事业,是不是你就生存不下去了,是不是你就没办法开心了?不是的。但你对这些东西过分在乎,就一定会产生焦虑感,也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孤独和内心的某种渴求落空有关。比如你想念一个人,这个人不出现,你会孤独。其实如果你不想这个人,独处是很舒服的。这种渴求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圈套。
当今社会上太多的人缺乏安全感。尽管生活条件并不差,甚至经济条件已经特别好,他们仍然充满恐惧,一天到晚总是在担忧:“我的财富能不能永远保持?我的地位会不会有人觊觎?……”单纯从生存来说,如果没有这种过分的在乎,他们都会过得非常好。然而他们实际上活得非常累。无论他们表面上多么风光,他们的内心其实都是这个样子而已。
内心这种强烈的执著,就是自我不断扩张形成的一种模式。这是无明编写的一个生命程序。
自我的存在还面临生死轮回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对于佛教徒而言的。无论你是否信佛,是否相信轮回,你都一样会有生存的焦虑和死亡焦虑。
倘若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死亡确实很恐怖。对于生的执著会带来对于死亡的强烈恐惧。
这个世间是一个无常的世间。你竭尽全力地抓取,希望你喜欢的东西能够长存,可是你最终能抓住什么呢?什么也抓不住。一切都在随时变化,无论是事业,地位,还是你的色身。当无常的规律和永恒的希望发生冲突,焦虑、恐惧、孤独就在你的内心生起。当自我遭受挑战,他就会发出强烈的嗔恨。
因此,没有正见和正念,我们必然被导向一片混乱的情绪当中,难以自拔。
内心的不自在,比外在的问题恐怖百千万倍!
(二)缘起的道理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心经》就是帮助我们对生命的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和解决方法,让生命萌生希望。无明编写的程序通往痛苦,不想进入这个程序,我们就需要有空的智慧。
空,不是口头上说几声“空”就可以空的。空的智慧怎样获得?佛法告诉我们要学会用缘起的道理来看世界。
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条件和变化构成的假象。桌子的存在、房子的存在,任何一件物品的存在,都由一系列条件构成;每个生命体也是五蕴的和合,其中包括各种物质和心理的因素。
佛教的空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空否定的是我们以为有什么独立存在、真实不变的事物,也就是否定内心设定的自性见。我们看到每一个东西,都要对它做一个如实的观照,不要轻易把自己的设定投射在上面。否则我们就会长期活在负面情绪里。 佛经里有个重要的譬喻:认绳为蛇。晚上走在朦胧的月色之下,我们把地上的一条绳子看成了蛇,然后想象:“蛇咬我一口会怎么样?”于是吓出一身冷汗,甚至吓得病倒。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故事,“杯弓蛇影”,一个人把弓的影子当成了蛇,因此受了刺激,病了很长时间。
这个蛇在客观上存在不存在?不存在。但是它在我们的认识中存在。绳子代表事物的真相,蛇是我们主观臆造的影像。片面的认识与经验形成设定产生了一系列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类似幻觉,它们和客观事物的本身情况是两码事。空,就是要把错误的设定以及错误设定产生的不良心理空掉。
空,否定内心错误的设定,同时并不否定客观事物的假象存在,这就是“空即是色”的含义。
错误的设定以及这种设定引发的情绪,障碍了内在智慧的开显,就像乌云遮蔽了蓝天。学习般若的智慧,就是把这些东西扫除。这些东西被扫除干净以后,生命就会回归到彼岸。
我们要用缘起的观察获得空的智慧,通过空的智慧开启正念,用空的智慧观照生命,以及跟生命相关的一切。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表示否定。佛法说“无我”,不是说你不存在,而是你现在所认定的那个“你”其实是不存在的,他不是真正的你,不是生命的本来面目,他没有自性,他不能自立。
色受想行识是五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构成了十二处、十八界。蕴、处、界“三科”构成了我们的身心世界。身心世界表现出来就是平时执著的东西,包括事业、财富、感情等等。对于外在的六尘境界,我们的心理现象奔流不息。在六根和六尘发生关系的时候,如果没有正念,我们就会一下子跌入贪嗔痴。
说到“烦恼”,这是很笼统的说法。每个烦恼都关联着某个具体事件。这个事件能否让我们产生烦恼,必然与我们对这个事件的认识有关。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选择:我们是用无明的心执著这些事,还是用般若正观对待这些事?
这个选择意味着:你愿意到那片痛苦混乱的情绪当中去,还是愿意到通往安宁的解脱道上来?
你要在此岸,还是去彼岸?此岸和彼岸,在你的一念之间。
(三)觉性的家园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里涉及对生死轮回的看法。
带着无明的心,我们会对生死产生极大的焦虑,对死亡产生极大的恐惧,被轮回内在的迷惑烦恼所控制,产生很多纠结的生命现象。
用般若正观来观照生死轮回,就会发现生死轮回也是一种假象。轮回的现象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渴求和执著推动着我们不断轮回。这种渴求和执着是什么呢?用正念观照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也是了不可得的。对于观自在菩萨来说,生死轮回的当下就是解脱。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的时候,找到了生死之源,认识到无明无性,体认到内在的觉性。在觉性之上是没有生死的。生死轮回是一种缘起的现象,是一种条件的假象,正念可以在生死中自由自在,这就是不生不灭的真理。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法的大纲。佛法的纲领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告诉你轮回是怎么回事,二是告诉你怎么解脱。
那么,这里为什么说“无苦集灭道”呢?
面对轮回和解脱,我们的内心往往会产生对立和冲突,各种执著会构成解脱道上的障碍,包括对修行形式的执著也会构成障碍。所以我们需要用正念去面对解脱的目标和解脱的方法。
比如,学佛的人想涅槃、想成佛,目标非常高尚。但是对于这些目标,也不能始终用凡夫的思维方式去执著。
我们目前所在的世界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世间有出世间、有生死有涅槃、有烦恼有菩提……但是所有这些设定都是为了修行的暂时需要。空性是超越二元对立的。如果还有二元对立的心,你无法最终证得佛法最高的真理。
般若正观分为三个层次: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般若的本质。《心经》中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指的是实相般若,这是大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一般人的境界。一般人必须从文字般若开始学习教理,从培养觉知力开始锻炼观照的能力,一步一步修行下去。这种修行可以把心灵从混乱的、向外追逐的攀缘状态中带出来,直至带回觉性的家园。
在修行的初期以及一个相当漫长的阶段,心是有造作的。但修行趋于成就的时候,必须从造作的状态进入没有造作的状态。
修行到了后来,不仅所观的对象是要空掉的,能观的造作的心一样也是要放下的。造作的心终于被放下了,能所双亡,无所得的智慧才会真正呈现出来。这种境界可以称为“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萨们——追求觉醒的修行者们,当般若智慧真正开显,他们内心的挂碍、恐怖、颠倒梦想,逐渐熄灭和消融。于是生命进入涅槃。
普通人的心理状态波澜起伏,充满躁动。涅槃状态则是一种高度的安静,是躁动的彻底平息。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都是通过开启生命内在的智慧而成就的。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最高的智慧,这种智慧来自我们的内心。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智慧法门是无上的法门,力量强大无比,没有什么可以与之并列。只有开发生命内在的大智慧,我们才能解除一切痛苦,这是真实的,丝毫不假。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咒。咒语一般是不翻译的,翻译也很难完全准确地译出其中深意。仅从字面意思来说,这个咒语的大意是:
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众都去啊!愿正觉疾速成就。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济群法师:安贫乐道和不思进取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
- 济群法师:有烦恼的时候怎么办,如何解决?
- 济群法师:怎样才是见到如来?
- 济群法师:我们要从因果看世界吗,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吗?
- 济群法师:自卑且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该怎么调整心态?
-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爱恨情仇?爱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济群法师:遍计所执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认识接近真实?
- 济群法师: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应该逃避痛苦吗?
- 济群法师:为何要戒杀吃素?动物也有独立生命
- 济群法师:怎么做才能开启自觉?
- 济群法师: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烦恼,菩萨还怎么成佛?
- 济群法师:无住生心是般若法门修行的精要
- 济群法师:福报的判别和积累,打开福报的通道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