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判教观

  我所谈的,并不是传统的判教问题,而是对佛法修学所做的整体思考。事实上,这一想法已酝酿多年,虽未成文,但对我近年弘法重点的调整有极大影响。

  在今天这个时代,商品空前繁荣。这种繁荣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普遍的盲目消费。同样的盲从,还出现在佛教这个业已国际化的“信仰市场”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尤其是网络世界的普及,一时间,我们有了过去难以想象的学佛便利。足不出户,即可聆听海内外高僧大德的开示;点击鼠标,即可遍览各宗各派乃至三大语系的典籍。于是乎,许多学人都有条件涉猎种种教法,接触各个法门。

  在如此众多的声音中,我们该何去何从?又以什么作为抉择标准?没有相应的信仰素质,是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结果自然是跟着感觉走,或来者不拒,或偏执一端;或上下求索,或固步自封。无论那种方式,仍是和凡夫心而非正法相应,这就导致信仰的盲目和混乱。

  更何况,各宗在传播过程中,为了弘扬的方便,都会立足自宗并强调其殊胜性。当这种方便被无限的扩展后,便会导致自宗的优越感,偏激者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比如部分南传学者不承认大乘是佛说,以解脱为唯一目标;不少汉传行人则轻视声闻教法,以此为不究竟的,不屑修学;至于藏传信徒,多奉金刚乘为至尊,并发展为无限的优越感。这就使得不同语系的佛教各自为政,甚至出现形同水火的极端局面。尤其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当我们有机会迅速接触三大语系的佛教时,这种冲突显得尤为突出。

  即使选择一个宗派后,也难以短时间内把握其要领、次第和操作方法。我们面对的传统宗派,或有庞大的理论体系,如天台、华严、唯识等,不少人穷毕生精力苦读参研,仍感学海无涯,不着边际。另一方面,有些宗派在传承过程中简之又简,如净宗几乎只提倡一句佛号禅宗几乎仅强调一句话头。简单固然不是问题,但这种简单若无相应理论认知为背景,便易流于肤浅和庸俗。对学人来说,入门似乎不难,可最初的新鲜过去之后,修行仍是难有着落。就像目标太小的靶心,没有相当功力,是难以准确击中的。

  我觉得,以上问题的共同点都在于,从某个局部而非佛法修学的整体来认识。只见局部,故不知之前缺失了什么,之后又走向哪里。这就有必要探讨佛法共同的建立基础,抉择普遍的深浅次第,及一代教法的权实成分。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各个宗派及法门给予准确定位,使学人能依此对照,明白自己是在修学过程的哪个环节。

  佛教虽宗派众多,但都是建立于解脱道或菩萨道的基础上。换言之,一切法门都是导向解脱或成就菩提的修行。回归到这个原点来看,我觉得,整个佛法修学大体可归为四个层次:一是各宗共同的修学基础,为基础之道;二是三乘教法的核心目标,为核心之道;三是圆满生命品质的不共教法,为圆满之道;四是在个人努力的前提下积极参保,为方便之道。

  一、佛法的基础之道

  所谓基础之道,在传统佛法的结构中,大致属于人天乘的范畴,主要修学内容为皈依三宝、正确发心、深信业果和严持律仪

  首先是皈依三宝。皈依,是选择佛、法、僧三宝为究竟依怙。这是人生最为重大的选择,比起我们对家庭、事业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影响更为深远,意义更为重大,因为这是关系到未来生命的走向和归属。皈依时的宣誓,象征学佛的开始,更象征我们对这种选择所作的确认。这是一条以佛陀为榜样,以佛法为依归,以僧宝为导师的人生道路;也是一条以皈依三宝为起点,以自身成就三宝品质为终点的修行道路。

  皈依是信仰的基础。因为皈依,我们才能遵循佛陀指引的解脱和菩提之道修行,才能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状态中脱离,开展以三宝为中心的人生。所以藏传佛教在修任何一个法门之前,首先要修习皈依。缺失这一基础,所有修学都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短期见效,也注定不会长久。

  其次是正确发心。发心,是皈依后对学佛目标的确立。我们必须清楚,学佛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现世福报,还是解脱轮回,或是成就菩提?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所作努力才能行之有效,才能与目标直接挂钩。

  发心也包含修行过程中的用心问题。凡夫有种种心念,不同心念,将发展出不同的人生结果。当我们确定人生目标后,头等大事,就是发展与之相应的心行。如果选择贪嗔痴的相续,结果必然是发展轮回,成就轮回。如果我们希望超越轮回,就应选择与解脱或无上菩提相应的心理,那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也是一切修行的必备前提。没有出离心,解脱只是自欺欺人;没有菩提心,成佛只是一句空话。

  第三是深信业果。缘起因果的理论,代表佛法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学佛是要解决人生存在的问题,这就必须了解有情生命的发展规律。佛教所讲的六道轮回,正是代表生命开展的六种形态。这些生命形态的建立,根源其实都在于心念。由不同心念的发展,形成不同的心态、性格、人格,乃至不同的生命形态。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往往有着与职业相关的气质和习惯,并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所谓“三句不离本行”。之所以这样,正是他们长期经营某个职业的结果。在经营过程中,不仅成就了外在事业,同时也由心念串习造就了相应的人格特征。

  所以说,心念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决定了未来的生命形态。我们时时都在起心动念,念起念落间,就在建立不同的生命程序,建立不同的轮回因果。了解缘起因果的原理,就能帮助我们抉择生命方向。我们选择解脱,就要从解脱之因努力,这是迈向解脱必不可少的重要认知。

  深信业果,也是止恶行善的前提。因为相信有善有恶,相信善有乐报,恶有苦报,我们自然会因趋乐避苦而作出正确选择,这是解脱的基础和保障。之所以是基础,因为所有修行皆从止恶行善开始。之所以是保障,因为止恶行善方能感得人身,而人身才是堪为修行的法器,是出离六道的唯一机会。

  第四是严持律仪。戒律,主要作用是防非止恶。对于那些身陷不良串习的凡夫来说,即使有心对治,也会异常辛苦,这就必须防患于未然,在内心建立一套防范机制,以止息不良因果的延续。这种防范机制,需要通过受持戒律来完成。经由受戒仪式中的宣誓,在内心形成戒体。具备这种力量,就能有效制止不善心念的生起。

  戒律,也是走向解脱的心路规则。就像保障安全的交通规则那样,只要我们依戒行事,就能安全行进在人天道上,行进在解脱路上。而不至因操作失当发生意外,堕落恶道。故佛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以上,是基础之道的四项主要内容。不论修学什么法门,皆应以此为本,倘若缺失这些基础,任何法门的修学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佛法的核心之道

  佛法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解脱惑业,解脱痛苦,解脱生死,解脱轮回,由此,而能了无挂碍,得大自在

  关于解脱的修行,首先,应认清解脱的意义。在盛行大乘佛教的中国,多数人对解脱的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将之归于声闻行果,为不究竟,似乎大可跳开这一步骤,直接上求佛道。事实上,解脱才是三乘佛法的核心所在。声闻行者固然是以解脱为目标,菩萨行者同样离不开解脱。不同只是在于,后者是以慈悲和智慧的圆满为终极目标。慧的修行,正是为了成就解脱。否则,自顾尚且不暇,何以觉他?何以利他?

  其次,应了知解脱的内涵。我们所要解脱的是什么?从现象来说,是轮回;从心行来说,是惑业,此为轮回之本。那么,能解脱的又是什么?就是空性慧。由证得空性,而能铲除执著,断惑证真,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空性慧的生起,须以出离心为前提,以持戒、修定为助缘,这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第三,应选择相关的法门。各宗派都给我们提供了一套解脱的知见,如阿含的无常见、无我见,唯识的诸法唯识见,中观的缘起性空见等。此外,还有依此正见建立的禅修方法。对修学而言,知见是代表对人生及世界真相的认识,而禅修是代表方法和实践手段。各宗在知见和止观修行上虽有不同,但所要获得的解脱能力是相同的,所谓“三乘同坐解脱船”。

  第四,应明确解脱的手段,其中包括基础和核心两部分。基础部分是各宗所共的,如皈依、发心、戒律,是修学一切法门的共同基础。皈依,是将生命中心从自我转向三宝。发心,为出离心和菩提心,即我要出离轮回和我要利益众生的愿望。戒律,亦名别解脱,即能持一戒,便能从对应的串习中解脱出来,于此事和解脱相应。但这只是相应,并非真正解脱。因为持戒是通过对身口意的规范,为我们营造解脱的心灵环境。真正的解脱力量是慧,而非戒本身。

  基础扎实了,才能进入修学的核心部分,也就是从正见到止观的实践。道宣律祖在《四分律行事钞》中,将出家人的行为分为三种,分别是凡罪行、凡福行和圣道行。所谓凡罪行,即凡夫的不善行,如贪图名闻利养,追求世俗成就。所谓凡福行,即凡夫的福报行,包括持戒、修定、建寺、讲经等,所有这些培福积德之行,倘无正确发心为前提,也仅是凡福行而已,于修道并不相干。所谓圣道行,则是从确立正见到通过止观将正见落实于心行的实践,这是导向圣道、成就解脱的修行,也是佛法的根本之道,是所有宗派修行的核心所在。

  认识解脱在三乘佛法中的核心地位,就能彼此协调各语系及宗派佛教之间的关系。声闻行者不必否定大乘,因为菩萨也在追求解脱,只是获得解脱的知见及禅修方法不同罢了。大乘行者也不必轻视声闻,因为声闻所成就的解脱,正是菩萨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及利他资本。

  三、佛法的圆满之道

  佛法的圆满之道,为成佛。或者说,是成就佛陀那样的慈悲和智慧品质,依菩萨道的修行而成就。之所以称为圆满之道,因为它是解脱道的延伸和圆满。

  所谓延伸,包括发心和实践两个方面。从发心层面来说,出离心本无大小乘之别,因为学佛都是从发心出离轮回开始。但发心所缘是不同的,若仅限于个人出离,就是小乘的发心。当所缘扩大为一切众生,发愿带领大众共同出离,才是大乘的菩提心。从修学实践来看,若是为个人解脱而修行,无论所修什么法门,都是声闻的修行。若发心以成就无上菩提和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解脱为目标,即使修五戒十善,同样是菩萨道的修行,同样能成为佛果资粮。

  作为菩萨,能够给予众生的最大帮助,就是带领他们走向解脱。除此而外,其他物质帮助都不是佛教特有的,其作用也是短暂的。当菩萨成就解脱,并将这份解脱经验延伸到众生时,他的慈悲也在随之成长,随之圆满。从这个意义上说,菩萨道正是解脱道的延伸和圆满,是将个人所获得的解脱经验从自身延伸到大众。在延伸过程中,成就圆满的生命品质,也就是成佛。

  所以,声闻圣者和佛菩萨成就的品质有共和不共之别。从共的方面来说,正是解脱;从不共方面来说,佛菩萨不仅成就解脱,更圆满无限慈悲。佛法的核心之道,强调以解脱为本。作为大乘佛法来说,则应特别强调大乘特有的不共之处,也就是菩提心。

  失去菩提心的统领,菩萨道和解脱道就没有本质区别了,菩萨行和世间善行也会混淆。不是说做一些慈善就是菩萨行,所有的善行,唯有建立在菩提心的前提下,本着利他、无住、无限、无所得的心去做,才会升华为菩提资粮。所以,大乘佛法的殊胜之处就在于菩提心,在于帮助众生走向解脱。

  菩萨道的修行,是围绕智慧和慈悲两大项目开展。不修智慧,无以成就解脱,忽略这一根本,便会导致佛教的肤浅化和世俗化。不修菩提心,无以成就大慈大悲,忽略这一修行,大乘佛教就会失去自身不共之处。唯有在菩提心的统摄下,悲智兼修,自利利他,才能圆成无上佛果。

  四、佛法的方便之道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净土法门。此处所说的方便,是从加强保障的意义而言。因为三界险恶,处处陷阱,即使对于修行人来说,流转其中也难有把握。是以仰仗佛力的慈悲接引,往生极乐,得不退转。

  从修行来说,佛法主要是强调自力,由依法修行而得解脱,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也是佛法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核心精神所在。但是,并非所有众生都能依自力走向解脱。

  修学净土法门者大体有两类,一是没有能力独立走上解脱道或菩萨道,也就是龙树菩萨在《十住毘婆沙论》所说的,根机不够的怯懦众生。他们觉得自己业障深重,靠自力解脱极其艰辛,不如仰仗佛菩萨愿力来得安全保险,是以选择净土法门,期待他力拯救。一是在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前进途中走得信心不足了,感到解脱遥遥无期,希望渺茫,从而转向净土法门。这在传统佛教,包括藏传佛教,都有类似现象。修什么宗派,修着修着就归向净土了。修天台也归于净土,修华严也归于净土,修禅宗也归于净土。所以有句话叫做“教学天台,行归净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组合?教学天台应当行归止观,为什么行归净土?原因往往就在于,学天台之后修得没有把握,对于自解脱缺乏信心,所以才行归净土。此外,禅净双修之类也属于同样现象。有些禅者对能否解脱没有十分把握,固选择禅净双修以增加保险系数,所谓“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

  这就使得净宗变成一个特别的法门。特别在哪里?比如说,净土法门有没有知见?可以说它没有知见,也可以说知见极多。因为它是一个以信为首的法门,特别强调信的重要性,并未提供多少从理上入手的途径,只要深信弥陀,再辅以相应愿行,就能蒙佛接引,速生西方。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净宗在知见部分又极其丰富。天台学人将天台见地赋予其中,华严学人将华严见地赋予其中,禅宗学人将禅宗见地赋予其中。本来,净土法门应该是简明直接的,最后却包罗万象,深不可测。从基本的持名念佛,到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再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即心念佛,即心是佛”。这种现象是其他各宗鲜见的。

  但我们不要觉得,称净土法门为方便之道是带有贬义的,或者说,就会略逊一筹。事实上,净土法门提供的保险对学人极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为那些没有信心走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学人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可以为那些已经走上解脱道和菩萨道却信心不足者提供保障。这是弥陀由大愿力成就的净土,也正是佛陀为众生指示的安全通道。

  此外,也不能否定有些大德修净土法门是属于菩萨示现,未必就是修不上去,而是为了慈悲后学所作的示范,让那些艰难跋涉中的学人看到:我也是这么修的,你们就追随其后吧。

  以上分判,从内容本身来说并无新意。我所做的,只是对佛教基本理路的重新认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各宗乃至大小乘之间就没有不可调和的分歧了。缺失基础,根本便无从而立。否定根本,圆满又从何谈起?三者是层层递进,不可或缺的。至于各个宗派,只是并列于其中某个层面的不同路线,看似各异,却都是由不同途径而抵达同一个终点,都将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

  由此,也使我对教界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思考:其一,重视共同的基础建设;其二,强调解脱的核心地位;其三,突出大乘的不共思想;其四,规范净宗的方便之道。倘能抓住这几个要领,我想,就能有效扭转目前教界的无序状态,令佛教健康发展,长久住世。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