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1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1
2006年3月29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接下来要讲到五位百法的第二部分,就是心所法。
大家看书,讲义上的: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心所法在《百法明门论》里一共讲到有五十一种。这五十一种心所法它的内容分为六类,那么这一种分析的方法,这是《百法明门论》作这样的一个区分。其实在佛教的论典里边对心理的分析,始终是重要的一块。比如说像《俱舍论》,《俱舍论》把心所分为六类四十六种心所,像南传的《清净道论》也讲到五十二种心所,像《大毗婆沙论》、《瑜伽师地论》都有对心所详细的分析。可见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一个重点。因为我们学佛,我们修行,修行的重点就是我们的心,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心的问题,我们要解决心的问题。如果我们不了解心,我们不了解我们有什么心理活动,我们又如何地解决心理?所以,这一次讲百法,我也对这个问题特别地关注了一下,感觉到了解这些心所对我们修行确实是特别地重要。
心所一共分为六类,这六类心所分析的方法,大体是从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普通的心所,普通的心所也就是我们现在社会上的普通心理学都有讲到的,普通的心所大体有包括现在心理学讲到的人的一些普通的心理,像感觉、注意、表象,意志……人都有这种常规的心理。那除了普通的心理以外,你看现在社会上心理学的种类很多,如教育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心理学的种类多得不得了。
我们佛教的心理学也有它的侧重点,它的侧重点是什么呢?就是止恶行善、转迷成悟。所以,佛教的心理学应该说它更倾向于伦理的心理学,更倾向于修道的心理学,是属于伦理的心理学,从伦理的心理学到修行的心理学。伦理的心理学是关于善和不善的心理,是探讨人的道德和犯罪的根源,这一部分就是属于伦理心理学的范畴。因为止恶行善这是整个佛法修行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人天善法建立的根本。
佛法的修行不只是在一般意义上的止恶行善,它更主要是断惑证真。断惑证真势必要通过止观的实践来完成。关于止观的实践的这一部分心理,其实在《百法明门论》里它所占的份量也是非常大。所谓止观实践的心理,无非也还是二个方面,在修我们修习止观的过程中,有哪一些心理是阻碍我们止观成就的心理,比如:散乱、昏沉、掉举、放逸、懈怠、不正知、失念……这些都是属于止观障碍的心理。那么还有一些是我们在修习止观过程中它所要经历的,以及能够协助我们止观成就的心理,如:欲、胜解、念、定、慧、轻安,无贪、无嗔、无痴这些对修止观也有帮助,精进等等一系列的心理是帮助我们修习止观。
所以,佛教心理学主要还是为止恶行善服务,是为断惑证真服务,所以我们要围绕这样一个目的来理解佛教的心理。
接下来,我们根据《百法明门论》的分析,每一类心理我们都给大家作详细的分析,每一种心理它的特征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它在我们的人生以及在修道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
下面作具体分析:
这六种心理学里边,我们先看一看这六种心理的名字,我们先作一个大概的解释。
“遍行”是说明这个心所在行动上的普遍性,所谓普遍性就是在任何时候它都能产生活动,任何一个识产生的时候,它都生起的,只要有心活动,就有五种遍行心所。这一类心所就相当于我刚才前面说的普通心理学的所说的这些心理的范畴。
第二类是别境的心理。什么叫别境?就是这五种心所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生起,不像遍行心所它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生起。别境心所当然它本身也是通三性,但是从它实际特殊来看,它和我们修止观还是比较有关系,像:欲、胜解、念、定、慧,跟我们修止观有关系,但是这些欲、胜解、念同时它也有可能成为不善的助缘。胜解,不一定胜解的都是佛法,有可能胜解的是邪教。比如说你对*轮功生起胜解,你念也不一定都是念佛,你每天念财、色、名、食、睡,你念的是赚钱。所以,这些东西它既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怎么去利用它。别境的五种心所,它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生起。
第三类就是善的心所。善的心所一共有十一种。善的心所是我们善心生起的心理基础。这个心所一共有十一种。当然,这里所说的善心所也包含着修习止观所成就的心理。
接下来第四种是,烦恼的心所有六种。就是它的性质就是烦恼,有六种心所它的本质就是烦恼。烦恼是什么意思呢?扰乱的意思,它能够扰乱我们内心宁静的心理。只要它一旦产生活动,它对我们的心就会构成扰乱的这样的效果。那么这个六种烦恼通常也称为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第五类是随烦恼有二十种。随烦恼和前面的烦恼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它是烦恼的等流,就是随烦恼里面有一部分心所它是根本烦恼的引发起来的心理。还有一部分(烦恼)本身就是根本烦恼的分类,就是表现方式。比如说我们的根本烦恼里有一个嗔恨心,在随烦恼里边表现出来的,比如嫉妒,还有愤怒,怀恨在心,很恼火,或者要伤害众生,这个在百法里边都是属于随烦恼的范畴。像这一类的随烦恼其实它没有离开根本烦恼的体,它是根本烦恼的不同表现方式,然后建立了随烦恼的差别。
第六类就是不定的心所,有四种。这个不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前面的五类都没有办法归纳了,它既不象遍行心所那样,也不像别境心所,也不像善心所只有在善心中才能生起,也不像烦恼心所只有在烦恼的状态下才能产生。因为前面的五类都没有办法归纳,所以另外有这么四种把它列为不定心所。不定属于前面的五类,也就是跟前面的五类也可能都会有关系,前面的任何一类都是没有办法归纳的。
接下来讲“遍行五”。
遍行五种心所,遍行的特点我们前面讲过了,从它的活动范围来说,是特别地广泛。在唯识里边反映它的遍行有四个方面。
首先在伦理上来说,它通善、恶、无记,不管是在善心中,还是不善心中,还是在无记心中,这五种遍行心所都能产生。这是第一。
第二,它活动的范围通三界、九地。它相应地八识中任何一个识生起,它都会和它相应,也就是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任何一个识生起,那么遍行心所都能够和它相应,而且它基本上是遍一切时间。只要有识活动,就会有这五种遍行心所活动,所以,这五种心所它活动的范围特别地广泛。那也就是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有心理活动,其实都有五种遍行心所,都离不开五种遍行心所。
下面讲这五种遍行心所是指什么。
“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第一种,就是作意。
作意这个心所,在心理学上也有一个类似于“注意”的这种心理,有点像。这种注意的心理,跟我们这个遍行心所里边所说的作意有点像。
那我们看作意心所的定义:“谓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讲记所出现的有关定义,均引自窥基大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解》)所谓作意就是一种警觉,警觉什么呢?警觉就是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我们外面听到一个声音,这个声音就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注意之后会怎么样呢?你说注意之后会怎么样?注意之后就会把你的精神集中到那边去,是不是?所以,它就会把你的心引向一个特定的目标。当你产生一种警觉之后,比如我们听到一个声音,或者看到一个特别的对象。其实作意在现代心理学里边也有分为二类:这个二类,一类就是属于随意性地作意,一种是属于不随意(的作意)。
不随意就是没有目标,你没有一个特定的目标。比如我们在走路,我们随时都会有作意,比如说你看到什么,你听到什么,虽然没有目标,但是它会引起你注意,其实作意种心所它是蛮普遍。比如我们现在讲课,或者我们在走路,我们在吃饭,我们有意、无意中都有一种作意在那里的。如果我们没有作意的话,我们的饭可能会吃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走路,虽然说我们可以在跟人家聊天、干什么,但事实上你还有一种作意,你要没有作意的话,那你可能就会出问题了。所以,作意这种心所,就是注意这种心理,它随时都在。这是属于一种不随意性的作意
但是还有一种随意性的作意,比如说我们有一种很强烈的目标,我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我现在要打坐,我现在要听课。我要听课我就要集中注意力,或者我要打坐,就是那种目标是很强的。然后,我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那我们一定要很作意。比如我要念好佛号,我就要很认真。比如我要读书,我要读好书,那我就要很认真、很集中注意力地读。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你目标是很强的,那么你在做的时候,因为你的强烈的目标,就会使你在做的时候,很注意地去做。如果你要是没有一个强烈的目标,那么你的作意往往就是力量不强。
所以,作意有这样的二种类型,一种是不随意的,还有一种是随意的。
作意本身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它也是通三性。通三性也就是包含着善的心所、不善的心所、无记的心所。这个作意有可能成为你善法生起的助缘,也有可能成为不善法生起的助缘。比如说一个人要干一件坏事,它要不要有注意力?它一样要有注意力。如果它要干一件好事,它一样也还是要有作意。那么我们把我们的心每天都引向一个什么样的所缘,其实这个是蛮重要。因为干好事有干好事的所缘境,干坏事也有干坏事的所缘境。比如说你每天忆念三宝的功德,这就是作意,你每天忆念三宝的功德之后,或者你每天忆念这种因果,把你的心指向这样的一种所缘境,那么这样的一种作意将会是你善心生起的因缘。反过来说,如果你每天你想的是这些五欲六尘,把你的作意力转向这些五欲六尘,那么这种对不善的境界的作意,可能就会成为你的贪嗔痴甚至杀盗淫妄生起的助缘。所以,作意有可能会成为善的心理生起的助缘,也可能是不善的心理生起的助缘。所以,在我们的修行中,我们要如何善于去运用这个作意,其实这个是蛮重要的。
所以,在整个止观修行的过程中,在很多经论里边都讲到关于作意的运用。比如像《俱舍论》里边讲到三种作意:胜解作意、自相作意、共相作意。
胜解作意,就是对法的胜解,比如我们要修止观,首先就要把你的注意力引向对法的思惟,对法的理解。这就是胜解作意。
那么,还有自相作意,就是你在修止的时候,把你的心安住在法的自相上。比如我们观想某一个东西,观想呼吸,把心安住在呼吸上。你要没有作意,你没有办法修止观。其实修止观就是一种作意的训练,把你的心安住在一个善的所缘境上,不要让它散乱。你要没有作意的力量,这个止是没有办法修的。我们讲道次第论时说,从观察修到安住修,观察修就是训练作意。我们通过对无常的思惟,通过对念死、念三恶道苦的思惟,在思惟的过程,这种思惟本身就是一个作意的训练。所以,离不开作意。
那么,还有共相作意,作意的对象就是这些无我、无常。
所以,作意的心所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是蛮重要的。我们要善于引导作意来为我们的修行服务。
其实作意的引导,从引导上来说,它还是要靠我们的,一个是要靠我们的发心,比如说你发菩提心,或者说发出离心。那么这种发心其实蛮重要的,发心了之后你会有一个目标,当你有了一个目标之后,你的作意力就会选择你所为目标服务的境界。正见也是很重要,它也是帮助选择作意的对象,就是你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应该不注意。就是正见它能够起到这个作用。如果你没有目标,你没有正见,你的注意力可能就是随着欲望,你作意力可能会去追逐五欲六尘。如果你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你有正见的话,那么你的注意的境界就会有选择的,就会有一个强烈的意向,在这个意向的推动下去选择你所须要的境界。那么你的这种作意就会有选择性,否则的话,你的作意力可能就是随着你原有的欲望、贪嗔痴,如果你的观念是错误的,那么你的这种作意的对象一定也不会是正确的。比如我们现在人的价值观很功利,我们以为赚钱就是一切,那么它的整个作意力就会用在赚钱上,一天到晚就会想着怎么赚钱。
所以,关于作意的引导,我感觉发心和见非常重要,它是你帮助你正确地选择作意的对象,也就是你应该注意什么,你应该不要注意什么。这是一个取向,每个人在自己生活中都有自己作意的对象,作意的对象不同,主要还是取决于每一个人生活的目标、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念,我觉得这个都是有关系的。所以,引发了正确的作意,这个发心和正见是前提。那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当你选好了某一个所缘境之后,你进一步还要不断地作意它。那么不断地去注意它,这个过程实际也就是禅修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念佛,我们每天要念,这就是通过作意来训练心对佛号这种所缘境的专注,就是培养正念。那么只有对所缘境不断地训练、不断地专注、不断地作意,最后才有可能成就止观。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善的所缘境之后,我们没有作这种不断的作意训练,我们就没有办法把相应的正念培养起来,我们就没有办法成就这种相应的止观,就是说这个所缘境就对我们就不会有力量。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所缘境之后,我们在我们的内心要形成一种相应的正念的力量,这个正念的力量它是要不断地去培养,而不是说我们选择好了,这个事情就完成了。不是这么简单的。
这是作意心所。
接下来讲一讲“触”的心所。
我们先简单地看一下定义:“令心心所。触境为性。想受思等。所依为业。”触,触的作用是令你的心和心所去接触境界。触的心所是怎么产生的?在《成唯识论》里边的定义是:三合生处。什么叫“三合生处?”就是根、境、识这三种当它和合的时候就会产生触的心所。触到底是什么个什么东西呢?触就是种触觉,内心有点感觉。当根、境、识和合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感觉的心理。当然这种感觉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感觉了。我们肯定会有感觉,如果没有感觉,那就成了木头了。这种触的心理反过来说,又会促使这种根、境、识三种进一步地和合。因为根、境、识产生了触的心理,反过来它又使根、境、识更加和合,促使它不分离,就是这个意思。
触的心所,因为有了这个感觉之后,它是引发我们一系列心理的基础。触的心理是引发我们所有心理活动的基础,所以触了之后,就会有受,就会有想,就会有思。比如说当我们的六根、六识接触境界的时候,我们会产生感觉,感觉了之后,我们就会产生情感,受就是有苦受(、乐受)。我们对境界不可能没有感受,我们不会停留在一个很简单的感觉的基础上,我们肯定会进一步地产生感受。比如说这个感受可能是快乐的;可能是痛苦的,也可能是欢喜的,也可能是忧愁的。在触了之后,马上就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在感受之后,我们肯定会进一步地觉得:这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们感受到的这是个什么东西?比如说,这是一个桌子,这是个房子,还是这是一个人,这是张三,这是李四——在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是个什么东西。那么这就是想的范畴。那么想了之后,我们就会进一步地:我应该怎么样对待它?我应该进一步地去选择它,还是我要远离它,赶快逃。那这就是一个思的范畴,思就是一个造作,它是属于一种意志的行为。
所以,触的心所这是我们一系列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的心理。如果你的根没有去缘六尘的境界,没有识,那么你很多心理活动都不会产生。比如你在房间里打坐,静静地,或者你的心安住在空性里边,或者你安住在一种止观的状态里边,那你什么心理也不会有。可是只要我们眼睛一睁开,我们肯定会看到一些境界,当我们看到一些境界,我们肯定会有感觉,不会没有感觉。我们有感觉了之后,就会把相应的情感带动起来了,然后我们就会进一步地分别、判断,然后我们甚至会采取行动,这就是五遍行心所。五遍行心所是我们人的心理的一个基本反应,基本的反应状态就是这样的五种。触,在《成唯识论》讲的是三和生触,在十二因缘里边讲: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那这个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说明触了之后进一步导向我们流转生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触了之后,接着就爱了,爱是什么?爱就是一种染著,你触了之后,相应来的,你就会染著;当然染著之后,你就进一步地执著它;执著了之后,你想要占有它;占有它就导致了生老死,会造业;造业就会导向生死。触是一个关键,如果你没有触的话,你可能就不会有爱。可是你要有触的话,那么作为凡夫来说,它就会有染著。当然染著,其实它也包含着喜欢和讨厌。触,你不一定你触的境界都是喜欢,当然也包含着讨厌。喜欢就贪,讨厌就是嗔。所以,触了之后,当我们接触了境界之后,我们就有可能把贪嗔痴就有可能带动起来了。当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是一个修行的关键。
所以,修行有二种方式,一种方式就是远离,我不要去接触,眼不见、心不烦。你看很多禅修的人躲到深山老林里边去,我不要去触。我不去接触的话,我就不会有很多相应的境界、诱惑我的境界。这是一个比较保守、也是比较保险的方法。但是,很多人没有这个条件,很多人还要在红尘里修行,尤其我们现在,我们没有办法到深山老林里去修行,我们又不能不接触。但是,接触了之后怎么办?这可能就是要通过禅修的力量。也就是接触了之后你有没有正念和正知,这是关键。你接触了之后你有没有正念和正知?如果你没有正念和正知的话,那你接触了之后,我们经常举的比喻,我们的心就像动物园一样,当我们接触的时候,就像把动物园的门打开了,里边有很多动物就往外冲了。那如果你有正念和正知了,你虽然把门打开了,你还有一个人在那看守着,把门守住了,动物跑不出来,或者说你的动物园只有好的动物,没有不好的动物。当我们把六根和六尘接触的时候,我们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呢?出现什么样的心理,关键是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理,这是一个关键。因为人都是活在一种惯性里边。比如我们这种贪嗔痴的力量特别强,它的这种串习、这种心念的力量特别强,当我们面对境界的时候,它首先出现的肯定是贪嗔痴。那如果说我们正念的力量特别强的话,比如说慈悲心的力量特别强,这种空性见的观照力特别强,那你面对六根六尘,虽然面对着境界,但是这个时候在你的心行上产生作用的,可能是慈悲心,可能是空性正见的正念的力量。那如果说你的力量很强的话,这些境界出现,然后你所产生的这个心念那就是空性见,那就是空性见在作用。如果是空性见在作用的话,那么所有的这些贪嗔痴它是没有多少力量的。
就是根、尘相触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正念,还有,我们的正念和正知的力量到底强不强?这个是修道的关键。如果这个力量不强的话,那你的心念里边,什么心念的力量最强,那么根尘相触的时候就会什么力量最容易出现。所以,真正的修行是要在触的阶段,也就是在根、尘接触的阶段来修学,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讲的是触的心所。
接下来讲一讲关于受的心所。
受,我们先看一下受的定义: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亦云令心等起欢戚舍相。受,是领纳,领,就是领略;纳,就是接纳。我们的心当我们缘境界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会接纳这个境界,就是我们的六根、六识就会去接纳这个境界。当我们接纳这个境界的时候,我们接纳的境界有三类,这个三类,就是顺境、逆境、舍境。(舍境)既不是顺境,也不是逆境。那我们面对顺境、逆境和舍境,我们相应地就会产生受,就是会产生相应的感受。这个感受事实上就是感觉和情感,如果在心理学上应该是类似于感觉加上情感这样的色彩。那么这种感受,有生理上,也有心理上。
有生理上的,那就是苦受和乐受,当然,单纯的心理能不能产生感受?单纯的生理不能产生感受,就像死人他不能产生感受。但是,有一些感受它是偏向于生理,比如说我们吃了不好的东西,或者肚子痛,或者说你的手被针扎了一下,或者你洗澡洗了以后……这个是比较偏向于生理上的感受。但是这种生理上的感受,它是以五识来辅助它,它是不带有分辨性的,但它是很直接的。那么这种感受就是苦受和乐受。那么还有舍受,不苦不乐,你说不上苦,也说不上乐,在生理来说。
在心理上的也有二种:忧和喜。忧和喜就是带有心理上的(感受),比如说我们想到无常,想到修行还没有修好,想得很忧愁,或者遇到什么开心的事情,你很欢喜。就是忧、喜。
因为根据境界的不同,顺境、逆境的不同,就会产生这样的五种感受,就是苦、乐、忧、喜、舍。受,是取欲为业,什么叫“取欲为业”?当我们有了不同的感受之后,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希求。希求什么呢?我希望得到它,或者我希望离开它。在受的心所的作用之下,会产生这样的意,要离开,或者要得到它。当我们在受的阶段,我们对境界就已经就有了染著的心理了,染著,我们的心对这个境界有染著了。如果没有染著的话,一般来说我们不会太起意,也就是不会起希求,你不会讨厌它,你也不会:我想要得到它。当我们有了染著之后,在受的阶段,我们已经有染著了;有了染著之后,然后你就要得到它,或者你要得到它。所以,你要进入受、爱、取、有,你进入这些阶段之后,你再修行你可能会难了一点。如果真正用心,一般来说在触的阶段,你就要观照,不要让心陷到境界里边去取染著。如果你已经取染著了,你可能很快就会把很多心理都会带动起来了,把贪嗔痴就会带动起来了。
休息一下。
- 上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2
- 下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0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安贫乐道和不思进取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
- 有烦恼的时候怎么办,如何解决?
- 怎样才是见到如来?
- 我们要从因果看世界吗,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吗?
- 自卑且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该怎么调整心态?
- 如何看待爱恨情仇?爱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遍计所执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认识接近真实?
- 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应该逃避痛苦吗?
- 为何要戒杀吃素?动物也有独立生命
- 怎么做才能开启自觉?
- 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烦恼,菩萨还怎么成佛?
- 无住生心是般若法门修行的精要
- 福报的判别和积累,打开福报的通道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