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5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05
2006年2月23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昨天从依他起相讲到诸法唯识的道理,帮助我们大家对唯识的正见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
那么,依他起相是代表着缘起的世界,也就是缘起的世界。那么这个缘起的世界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并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当我们在认识这个缘起的世界的时候,我们因为无明、我执、颠倒、妄想的关系,所以,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错觉。那么,这就形成了我们凡夫的世界,这个凡夫的世界就是遍计所执的世界。那么这个遍计所执呢,是建立在依他起的基础上,是对依他起的错误的认识,对依他起的见分和相分错误的认识的结果。依他起相的见分、相分它有没有?它存在不存在?从唯识学上来说,它是有的,它是有。当然这种“有”是什么要有呢?是缘起的假有。我觉得在佛法里面有二个字是经常用的,这二个字用得非常好,一个就是假字,一个就是幻字。
一个是假字。假,不是没有,但是不是真实不变的有,它是缘起的假有。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个“假”字很重要,它不是没有,但是,也不是真实不变的有。从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就是每一个念头,每一种心理活动,到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一切的一切,有没有啊?啊?有。你要说没有,那是在骗人。明明有,你怎么能说没有呢?确实有,但是,它是有假有,是因缘的假相,不是真实不变的。所以,这个判断是非常地重要,这个判断是很有针对性的。是针对着我们众生的这种自性见,我们众生把一切都是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真实的。佛陀以智慧观照认识到它是因缘的假相,是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也不是没有,但是,也不真实不变的有。这是我们对缘起法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认识。唯有这种认识才能远离常和断的二种二边。如果我们认为真实不变的有,那就会落入常见,那就是一种常见;如果我们说它是没有,那就是一种断见。这二种见都是很可怕的。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它是因缘的假有,虽然不是真实不变的有,但是,并不妨碍因缘、因果的相似相续,这样就能远离常和断的二边。可是,这是要有智慧,这是佛陀用大智慧透视、观照的结果,对我们凡人来说,我们往往不是落入常见,就是落入断见。要不我们认为就是真实不变的有,永恒、实在;要不就是认为没有。所以,我们须要正确地、能够从缘起来看世界,能够从依他起来看世界。唯有能够缘起来看世界,从缘起因果来看世界,才能远离常和断二边,如果不能从缘起因果来看世界,那就很摆脱常断二见。
那么,我们凡夫我们是没有办法这样看世界的,我们根据自己的意识去看世界,我们就会在缘起的、依他起相的这种见分和相分上生起我执和法执。法执,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我们都认为它是实在的、真实的。我们认为好的,我们觉得就是好;我们认为不好不的,我们就觉得它是不好。我们看到每一个东西,比如说我们看到桌子,我们就觉得这是一张实在的桌子。然后我们觉得这个桌子就是好看,或者这个桌子就是难看,我们会很孤立地看待每一个人事物,然后把我们自己的这种价值、审美,根据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赋予这个事物:我们认为它有价值,我们认为它没有价值。可是我们忘记了:我们所有的判断,是我们赋予它的,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审美观念。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客观上就是有价值,就是没价值;就是好,就是不好。可是,因为这个关系,我们就会产生自性见,对桌子产生自性见。我们对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包括从我们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到外在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我们都会产生自性见。
那么,这种自性见其实不外乎就是我执和法执。就是一方面,我们把一部分东西看成是我的,是我的,是我,是我的,这个是我;然后我们把我们所有的认识东西都看成是实在的,好呵,不好呵,那么这个就是法执。那么这一种东西客观上有没有呢?客观上是没有的。我们说有一张实实在在的桌子,这个实实在在的桌子是一个什么东西?这个实实在在的桌子其实是由一大堆材料组成,如果离开这一大堆材料能不能找得到桌子?离开各种元素,有没有这么一张实实在在的、不是由条件决定的、是它自己存在的桌子?如果从自性见的角度来说,就是不是由条件决定的,它自己决定自己存在的桌子——有没有这么样的一张桌子?啊?你们能不能找得到世界上任何一种东西不是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它自己决定它的存在?啊?就是自己产生的、自己形成的,就是不由条件,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东西。包括我们的起心动念,到外在的世界,找不到这样的一种东西。这个桌子的本身也是假名安立的,如果你觉得这个一定就是叫作“桌子”,对不对?这不对。桌子的名字也是假名安立的,它也可以叫鼻子。可是,如果我们凡夫我们就会觉得:啊,这个一定就是叫作桌子。比如说尤其我们对我们自己每一个人的名字,张三李四,我们都会很执著的,这个名字就是好听,那个就是难听。我们很执著这些东西。然后这些东西因为我们执著的结果,它就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说到美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啊,很舒服。因为我们很着想嘛。如果听到这个名字很难听,啊,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就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名字的执著。比如人家骂你,说你是什么,说你是猪,说你是什么,哎,你听了马上就不舒服了。其实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所以,这种执著它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如果你不执著,如果你真正认识到它是一个假名,它就不会影响到你的心。人家怎么说,它对你的心都不会有影响。可是因为你的执著的关系,就会影响到你的心理。因为你把它看得很实在的。那么这个是对法的执著。
那同样地,对“我”的执著也是一样。 “我”是什么东西?它也是一种感觉。我们觉得这张桌子,这张桌子的本身,你现在觉得这张桌子是我的,但是,这张桌子的本身它有没有这个内涵?这个桌子的本身是没有这个内涵的。你觉得是我的,那只是你把这种感觉粘上去。其实在桌子的本身,还是一个缘起的,还是一个没有我、没有我所的东西,包括我们每一个念头,我们的念头是我们生命经验的积累,它也是一个缘起法。比如说我们痛苦的一种感觉,快乐的一种感觉,我们所有的爱恨情仇,其实都是我们生命的一种积累,它都是一个缘起法。如果当我们的念头生起的时候,你保持一种智慧的观照,这个念头对你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的,如果你的这种智慧的观照力很强的时候,念头只是一个念头,它对你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如果说你没有智慧的观照,当一个念头生起的时候,你觉得:啊,我很开心,或者我很难过。你没有智慧的观照,你就很容易受到这个念头……被这个念头牵着走,被这个念头带着走。
其实,念头本身它也是一个缘起法,它不是我。比如说开心的念头,它也不是我,痛苦的念头它也不是我。贪、嗔、痴每一个念头其实都不能代表我,都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的一个心理,它只是一种缘起。但是,我们会把它当作是我,赋予我的内涵。但其实是没有我。这个道理就像什么呢?这个道理就像佛经里面举过一个例子,就像说一个人在晚上走路,看到在路上有一根绳子,然后他看错了,把它当作是蛇,然后吓得……回去很不舒服。这个蛇有没有?没有。绳子有没有呢?绳子是有的,绳子是缘起的有,蛇就是遍计所执,这个蛇根本就是没有,蛇是一种错觉。所以,我们凡夫就是生活在一种充满错觉的世界,因为这种错觉的关系,它会影响到你的心理,它会影响到你的生命。就像那个人看到绳子之后,他以为是蛇,结果吓得回去很不舒服。
我们古代也有一个什么类似的事情:杯弓蛇影。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杯里边的那个蛇,一个人喝酒,因为人家主人的墙头挂一个弓,然后他喝的时候就喝进去了。回去呵,哇,就不舒服,每天都在很不舒服的(状态中度过),觉得肚子里边有蛇,结果生了一场大病。后来呢,通过主人的说明,结果知道:根本就没有蛇,结果病也好了。
我们凡夫犯的就是这个病,我们无始以来一直都在犯着这样的杯弓蛇影的毛病。我们对世界赋予一种错觉,然后我们执著这种错觉的影像,然后因为这种错觉的影像,我们就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我们所有的心理的形成,我们所有的凡夫心的形成,事实上都是建立在在遍计所执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讲,遍计所执和依他起是相辅相成的,遍计所执是建立在依他起的基础上,可是依他起怎么产生呢?凡夫的依他起是怎么产生的?比如说,这些种子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生命里边储藏着无穷无尽的种子,这些种子是从哪里来的?从遍计所执来的。就是因为我们这种错觉,比如说,人家看你一眼,你觉得:哎,他是不是跟我过意不去。其实人家里没有这个意思。然后你坐在家里一想,想了一大堆,就形成一种不舒服的心理。那么这种心理它纯粹就是一种错觉。然后一个人,比如说他喜欢文物,他觉得文物很有价值,然后他每天就执著它:这个东西很好看。然后他就会形成有关这个东西的心理。
就是我们每一种心理,事实上都是我们对世界的错觉的反映的结果。因为这种错觉的关系,我们就形成我执和法执。我执,那么因为我执,有关我的心理,形成了许许多多我的心理。那么像世间上的人:我的学问、我的家庭、我的房子、我的汽车、我的什么……每一种执著都会形成一系列的心理。这个人对我好呵,那个人对我不好呵。这个人对我好,我就会形成有关这个人的心理,有一大堆;那个人对我不好,就会形成一种那个人对我不好的心理。那还有我的事业,我们执著我们的事业,那么就会形成有关我的事业的心理。比如说我们有某一种爱好,然后我们每天执著于这种爱好,那么我们就会形成有关这个爱好的心理。比如说,我们在培养某一种能力,我们就会每天不断地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那么我们有可能形成这样的一种心理。那么,每一种心理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执著的基础上,都是建立在我法二执的基础上。所以,我法二执是我们凡夫心形成的基础。
那么,这种凡夫心,因为遍计所执,所以,就形成了这个薰习种子,然后这个种子又产生依他起,种子现行之后,又产生依他起的世界;然后,我们对这个依他起的世界又进行错觉的认识,那么认识的结果又产生遍计所执;然后,又从遍计所执产生依他起,从依他起产生遍计所执……这就是我们凡夫的世界,所以遍计所执,所以,凡夫的世界也就是在遍计所执与依他起之间不断地转换。那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什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摆脱遍计所执,正确认识依他起。
我们学习唯识就是要通过唯识见正确地认识缘起的世界,也就是我们认识到那个杯里边的弓根本就是没有的,那个杯里边的蛇根本就是没有的,那个晚上看到的那种蛇,其实根本就是一条绳子,根本就没有蛇。也就是我们现在须要通过佛法的智慧来对我们的认识要进行重新的审视,要改变我们的错觉。所以,学习佛法实际上是从改变我们的认识入手。所以,为什么要闻思经教?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因为我们只有闻思经教,我们才可以获得正见。正见也就是正确的认识,我们唯有正确的认识,我们才有可能对世界进行重新的认识。通过对世界进行重新认识之后,那么,我们才有可能认识到法的真相,法的实质。法的真相是什么?那就是空性。那么我们通过对法的真相的认识,我们才有可能解除我们的凡夫心。因为我们说,我们的凡夫心是由我们的错觉造成的,我们现在要解除我们的凡夫心,我们就要改变我们的错觉。所以,人的很多不健康的心理都是因为错误的观念造成的。就像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这些误解,就会形成了很多怨恨的心理,那么,这种怨恨的心理、嗔恨的心理其实跟误解是有关系的。那么,你现在如果说,你要改变这种怨恨的心理,那么,你就要从改变误解入手。同样地,我们要认识……我们想要解除我们的凡夫心,我们要解除我们这种造成我们轮回的心理,我们就要须要认识法的实质、法的真实。
法的真实,一方面也就是依他起相,当然,依他起相这是属于世俗意义上的真实的,那么更主要的是要了解这种法的实质。这种法的实质是什么?那就是空性,这个空性也就是圆成实相,那么这个圆成实相,我们讲的三性,一个是依他起性,一个遍计所执性,还有一个是圆成实性。在这个三性里边,依他起性这是缘起的假有,是有的,但是,它是假有的。遍计所执性呢,根本就是没有的,叫作龟毛兔角。龟有没有毛?好像现在龟也有毛,啊?这个问题……看来这个比喻不能用了。兔肯定没角吧?说不定现在这个基因工程把这个兔的角也给搞出来了。反正就是没有。遍计所执性纯粹就是一种错觉,就像一个人眼睛出毛病了,然后看到有很多影像其实是没有的,是种错觉。那么圆成实性呢?是真实的有,是代表着宇宙人生的最高的真实,它是真实的有。空性,空性也就是在唯识宗里边它的概念是叫圆成实,那么在佛教里边通常、经常也叫真实,也叫真如,如就是不动、不变。那么,比如在《华严经》里边叫作法性、法界,法的真实性,法的实质。法的实质也就是心的实质,心的实质和法的实质,和世界的实质,一样不一样?是一样的。
有一个大德说过一句话,他说:你不须要去认识每一种事物,你只要认识到心的本质,你也就等于认识到世界的本质。你不须要去认识每一种事物的差别,你只要了解到心的本质,你也就通达了世界的本质。那么,心的本质是空性,世界的本质也还是空性。我们要去了解每一种事物的差别,很困难。事物的差别太多了,现在有那么多学科,什么物理、地理、化学……每一个事物从差别的角度来说,它都可以……如果你去研究,你都能够获得无量无边的知识,如果你去学每一种知识,你永远都是学不完的。所以,庄子在二千多年(前)就说了:“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那么我们今天,今天的知识就更多了。所以,我们确实没有办法,所以我们要了解世界,我们要了解世界的本质,这是了解世界最好的方法。所以,我觉得,智慧是简单的,知识是复杂的。智慧是很简单,简明的,但是知识是千差万别的。
那么,空性,空性也就是我们心的本质。那么,这个佛经里边有关于空性的描述也很多。空性是什么?空性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当然,通常讲得最多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应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宗镜录卷第三十八》)就是不可以用语言去表达,不可以用思惟,就是我们平常人、凡人的思惟、意识,是没有办法触及的,我们的语言是没有办法形容的。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道理在《解深密经》里面有一品,叫作《胜义谛相品》讲得很清楚。我看对空性的描述,《解深密经》讲得最清楚了。它从四个方面来描述空性的特征要。
第一个方面,也就是说空性是超越语言、超越对待。这是超越语言,不可以用语言去描述。超越对待,对待也就是二了,我们的世界都是一个相对的世界,但是,空性它是超越这种对待,它是不二。所以《维摩诘经》里叫“不二法门”,不二法门也就是超越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
那么,第二个特点就是超越思维。因为思维就是建立在对待的基础上,当然在《解深密经》里边有很多辨析,讲得很详细。就是空性不可以用我们的思维去(理解)。就是我们的意识的思维是没有办法触及空性的,你必须要超越思维才能够触及空性,你想像着空性是什么样子,你怎么想都是没有关系的。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就是说明空性跟缘起现象的关系,它是属于不一不异。空性没有离开缘起的现象,但也不是就是缘起的现象。
空性是没有离开缘起的现象,为什么没有离开缘起的现象?因为空性是遍一切处、无所不在的。其实这个也正是空性的第四个特点。就是空性是遍一切处。这个道理在老庄里也有说到:道是无所不在。什么“道在瓦砾。道在屎尿。” (原文查到: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也有类似的说法。
这是讲空性它跟缘起法、缘起的现象不一不异。你不能说空性就是缘起的现象,但也不能说,离开的缘起的现象,另外去找空性。因为空性就是一切现象的实质,真实性。其实空性,我刚才前面也讲过了,空性就是我们心的实质。但是为什么我们就看不到呢?为什么我们不能证得呢?原因是被遍计所执给遮蔽住了,被我法二执给遮蔽住了。其实在依他起的层面来说,包括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这些依他起的念头的活动,其实并不影响我们对空性的认识。就像天上尽管有很多云彩,当然除非是乌云密布了,但是,如果说天上有几片云彩,它会不会影响你认识虚空啊?啊?它是不会影响你认识虚空的。依他起的现象之所以会成为遮蔽空性、影响我们契入空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依他起产生遍计所执,使我们的心陷入到依他起的这样的一种念头里边,在相、见二分上产生我法二执,或者认为有实在的能执、所执,有实在的能所,这样的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里边,所以,我们才见不到空性,所以才不能通过空性。所以,关键的问题是在于遍计所执,不是在于依他起性。我们因为遍计所执的关系,就使得凡夫心不断地壮大,这种杂染的依他起,无穷无尽地相续。那么,因为遍计所执的关系,使得我们就不能够契入空性,不能够契入圆成实。如果我们在依他起的念头生起的地方,不起遍计所执,我们就能够契入空性。当你不起遍计所执的时候,你的智慧就会显现了,你的这种根本的智慧就能显现。根本的智慧一旦显现,那你当下就有能力契入空性。
那么,这个过程中,除了认识以外,我们还是要通过修止观。所以,在唯识学的修行中,是要修行四种寻伺,要通过思惟,要分别。唯识的修行还是从改变认识入手,还是要从改变认识入手。从闻思经教,通过如理思惟,改变认识,然后树立正见,修习止观,最后通过空性。然后再用空性来不断地瓦解凡夫心。那么,这个就是关于地后的修行。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不断地修行空性观,来不断地化解凡夫心要。
那么,这个大概也就是唯识学修行的一个思路,就是修空性见的思路。当然,这个也还是一块了。因为我们昨天也说过了,就是菩萨道的修行其实是包括着二块,一块是修慈悲,还有一块是修空性。在菩提心的基础上,首先是修慈悲。但是光修慈悲也不行呵,你光是修慈悲的话,这个慈悲要修好,确实不容易呵!这个菩提心要修好不容易,关起来门修修还可以,你要面对着千差万别的众生,你要对这些众生要有兴趣,你要对这些众生都能生起平等心,是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心,因为我们的凡夫心就是不平等的,因为我们的凡夫心就是充满着自我,你要想利益一切众生确实是不容易。所以,我们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修菩萨行,事实上,这是一种世俗心。
所以,菩提心也分为世俗的菩提心、胜义的菩提心。那么,世俗的菩提心它是培养我们有漏的妄识的基础上,那么有漏的妄识,事实上它是有我的,它是不平等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有我的,它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修空性,通过修空性,通达空性见。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空性的话,那么我们的菩提心将会是建立在胜义的空性的基础上。那么,这个空性它是无我的,它是平等的,那么,如果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自然就能够会有更多的……我们自然就能够慢慢地做到这种无我、平等地利他。当然,也不是说一证到空性,就能做到无我、平等。因为你的凡夫心还在,你的凡夫心还会影响你,不是说你证得空性,啊,凡夫心就不影响你了。不是这样子的。如果这样子,那就不要十地菩萨的修行了。你看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后面修行的时候,也还是要花蛮多功夫。这个过程……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意识到修慈悲的重要,同时我们更要意识到修空性的重要,这个是大乘佛法修行的二大内涵。我们要抓住这个二大内涵来修学佛法,我们就不会学偏掉了。
- 上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6
- 下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4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安贫乐道和不思进取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
- 有烦恼的时候怎么办,如何解决?
- 怎样才是见到如来?
- 我们要从因果看世界吗,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吗?
- 自卑且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该怎么调整心态?
- 如何看待爱恨情仇?爱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遍计所执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认识接近真实?
- 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应该逃避痛苦吗?
- 为何要戒杀吃素?动物也有独立生命
- 怎么做才能开启自觉?
- 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烦恼,菩萨还怎么成佛?
- 无住生心是般若法门修行的精要
- 福报的判别和积累,打开福报的通道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