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
中国佛协已故会长赵朴初生前曾经说过:“当前佛教界的重要任务,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培养人才。”台湾佛教界的大德圣严法师也提出:“今天不办教育,明天就没有佛教。”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当今教界的共识。本次研讨会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展开。
虽然教界已认识到办教育的重要性,但如何才能办好教育?受上世纪初庙产兴学风潮的影响,教界开始引进社会的办学模式,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这种学院式的教育虽也培养了不少人才,但离教界所需要的理想僧才还有相当距离。
我觉得,纯粹走学院式的办学道路是有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办学和佛教教育的目的不同。社会院校是以传授知识和生存技能为主,而佛教教育则是完善人格的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是解脱烦恼生死的教育,也是成佛作祖的教育。两者的目标相差甚远,方法也迥然不同,照搬社会的教育方式,怎能达到佛教办学的要求呢?
所以,佛教教育还得回到佛教的传统教育方式中。佛陀既是究竟的觉悟者,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佛法在古今中外的弘扬过程中,祖师大德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契合时代并扎根本土,形成三大语系及各个宗派,使佛法推广到世界各地,令无量众生走向解脱之路、成佛之路。同时,也为我们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这都是佛教特有的教育传统。
试问,在佛教教育的问题上,难道还有人比佛陀更权威、比历代祖师大德更权威吗?我们今天要做的,首先就是立足于自身传统,在向佛陀和历代祖师学习的前提下,在以传统佛教教育为根本的基础上,吸收学院教育的优点,以此建构当代的佛教教育。舍此一途,只能是南辕北辙。
本文将从戒律的角度探讨原始僧团的教育问题,希望对确立佛教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依戒律建构教育次序
社会教育一般是依年龄或文化程度,分小学、中学、大学或初级、中级、高级。佛教教育则以契理契机为原则,重视对机设教,同时也依据戒律建立教育次第。
佛教有声闻乘和菩萨乘两大修学体系。依出离心受声闻戒,成为声闻行者,接受声闻乘的教育;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成为菩萨行者,接受菩萨乘的教育。
声闻乘有七众之分,包括在家二众和出家五众。其中,出家众又是从在家众而来。一般来说,学佛都是从在家众开始,由三皈五戒取得优婆塞、优婆夷的资格,也就是亲近三宝、学习佛法的近事男和近事女。下士道的教育体系,就是依三皈五戒而建立,通过深信因果、持戒布施、止恶行善、修习禅定,从而成就人天善果。
出家众中,剃度并受沙弥十戒后,就成为沙弥众。沙弥还不能在僧团独立生活,必须依止和尚接受沙弥阶段的教育,遵行十戒并学习种种威仪。然后,还需要进一步受比丘戒,正式取得僧伽资格,学习二部律及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中士道的教育体系,就是依出家声闻众的律仪而建立,通过发出离心,依戒定慧修行,了知苦空、无常、无我,从而成就解脱。
菩萨众则包括在家及出家两类。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后,便成为菩萨行者。菩萨众的教育是建立在声闻教育的基础上,《善戒经》说:
菩萨摩诃萨若欲受持菩萨戒者,先当净心受七种戒。1
可见,要有受声闻少分戒的基础,然后才能受菩萨戒。上士道的修学体系,就是依菩提心和菩萨戒而建立,誓度一切众生,誓学一切法门,通过修习六度万行,成就无上佛果。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和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区别,显示了佛教教育的不同层次。其中,人天乘为下士道,是初级教育;声闻乘为中士道,是中级教育;菩萨乘为上士道,是高级教育。
二、受戒——教育资格的获得
在社会教育中,除最基础的教育外,通常需要经过入学考试,考核通过才能获得接受教育的资格。进入佛门也是同样,受三皈而成为佛弟子,并没什么资格限定,只要对三宝生起信心即可。而要进一步受五戒,就有相应的条件要求。受过三皈五戒后,才能深入修学佛法,接受在家众的教育。
佛弟子虽有在家与出家七众,但根据声闻戒的精神,佛陀是鼓励弟子们出家修行,受持出家律仪,从而趣向解脱。剃度出家需要问遮难,即相应的考核条件,必须没有十三难和十六遮,才能如法出家。进而是受持沙弥戒、比丘戒,其要求和仪式也远比在家戒复杂。
受了沙弥戒,才有资格在僧团生活并接受教育,同时,享受僧团部分待遇,参加僧团部分活动。受了比丘戒,才能成为合格僧伽,接受作为僧伽的全部教育,享受僧团全部待遇,参加僧团所有活动。
但受戒只是资格的取得,持戒才是身份的完成。受三皈五戒是取得在家优婆塞和优婆夷的资格,进而还要亲近三宝、如法持戒,才能成为合格的优婆塞和优婆夷。受沙弥戒是取得沙弥的资格,进而还要如法行持沙弥十戒,才能成为合格的沙弥。受比丘戒是取得比丘的资格,进而还要如法行持具足戒,才能成为合格的比丘。就像在社会教育中,进入中学或大学,不等于就是合格的中学生或大学生。只有通过几年的学习,各科成绩都通过考核,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学生或大学生。
三、五年学戒、不离依止
受了出家戒,就成为僧团的一员。而要取得沙弥、比丘的资格,还须经历“五年学戒、不离依止”的教育阶段。
戒律是出家众的行为准则和生活规范。五年学戒,就是了解作为沙门释子应有的行为准则——“此应作,此不应作”。由于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串习,人们往往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气,仅仅依赖戒律条文进行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在现实僧团中,懂得戒律者不是没有,但又有几人能如法持戒呢?
戒律非常重视依止的作用,尤其在培养僧格的阶段。通常,沙弥和新戒比丘应当依止剃度和尚或受戒和尚。在没有因缘依止和尚的情况下,当选择依止阿阇梨,在师父的监督和言传身教下如法生活。
关于依止的意义,道宣律祖在《四分律行事钞·师资相摄篇》中说到:
依止意者,新受戒者创入佛法,万事无知,动便违教。若不假师示导,进诱心神,法身慧命将何所托。故律中制未满五岁及满五夏愚痴者,令依止有德,使咨承法训,匠成己益。2
就像婴儿必须在父母关照下成长一般,初出家者在僧团也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必须依止和尚、阿阇梨生活。婴儿不可一日离开父母,初出家或新戒比丘也不可一日离开依止师。《十诵》云:
有好依止师者,乃至一夜不依止,突吉罗。3
《五百问》云:
问:“比丘未满五腊不依止,犯何事?”答:“不依止师,若饮水食饭,日日犯盗。4
出家僧格的养成,法身慧命的成长,也端赖依止师的教化。《僧祇律》云:
日三教,晨起、日中、向冥教法者,若阿毗昙、若比尼、阿毗昙者九部经。比尼者波罗提木叉,略广。若不能者,应教知罪轻重,知线经义,知比尼义,知阴界入义,知因缘义。教威仪、非威仪、应遮,受经时、共诵时、坐禅时,即名教。若不受经、共诵、坐禅者,下至应教莫放逸。5
弟子有了过错,当师父的要给予惩罚,否则将有严重过失。《善戒经》云:
如其不能教呵罚摈故共住者,是名破戒,名非沙门、非婆罗门。佛法中臭名旃陀罗,名为屠儿。旃陀罗等及以屠儿虽行恶业不能破坏如来正法,不必定堕三恶道中。为师不能教诃弟子则破佛法,必定当堕地狱之中。6
师父有教育弟子的责任,而弟子有恭敬、侍奉师父的义务。《四分律》云:
彼当日三问讯和尚,朝中日暮当为和尚执二事,劳苦不得辞设。7
在《四分律行事钞》中,道宣律祖将这种恭敬的意义归纳为三点:
僧伽教育是树立僧格的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建立在弟子发心自觉的前提下,是建立在依止师人格力量的感召下,是建立在师徒感情的交流下,是建立在弟子对依止师的恭敬下,也是建立在依法依律的准则下。五年学戒,不只是对戒律知识的掌握,更是僧格的全面养成。
四、布萨——清洗自己的人格
僧伽每半月半月要过组织生活,律中称为布萨。
布萨,此云净住。《摩得伽》云:
何以故名布萨?舍诸恶不善法,舍烦恼有爱,证得清净白法,究竟梵行事,故名布萨9。”
又云:
“云何布萨半月半月?诸比丘各各自观身,从前半月至今月半中间不犯戒耶?若忆犯者,于同意比丘所发露忏悔。若不得同意,作念。若得同意,当发露忏悔除是罪。余清净共僧同作布萨,是名布萨。10
《毗尼母》云:
能断所犯,能断烦恼,断一切不善法,名布萨义,清净名布萨。11
布萨是僧团极其重要的大众会议。通常情况下,每半月要举行一次,《戒经》中称为半月半月说。布萨会议的举行,同一界内的所有出家众都要参加。在布萨羯磨中,维那师说戒前会问:“僧集否?和合否?未参加的比丘说欲及清净否?”僧集否,是问在同一界内生活的比丘是否都来参加?和合否,是说参加者的行为和想法是否一致?此外,若有人因特殊情况没来参加,是否请假,并对僧团所有决定表示无条件的认同?
布萨,汉译为净住。内容主要有二:一是说戒,二是忏悔。说戒,是由上座比丘或上座指定善于诵戒的比丘诵读《戒经》,大众以虔诚心恭敬聆听,并以《戒经》内容对照半月以来的行为。《戒经》由五篇七聚组成,上座比丘每诵完一篇后,会有一个提示:“诸大德是中清净否?”连续问三次。若有人发现自己犯了哪条戒,就应出来发露忏悔。若犯戒却有意隐藏,其他人也可根据见、闻、疑,本着慈悲心为他检举出来。通过僧团大众的威力及布萨的庄严气氛,达到教育效果。
众生因为无明,无始以来都生活在贪嗔痴烦恼中,造作杀盗淫妄种种罪业,为烦恼、业、生三种杂染所染污。通常,我们只是随自己的情绪、好恶在生活,根本不知道究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出家人必须半月半月参加说戒,以此强化对戒律的学习,让《戒经》的每条戒相深深印在自己的内心。每当我们起心动念时,戒律自然会起到约束作用。这样也就不容易犯戒了。
在持戒过程中,因为串习力强大,难免会犯戒。这就会使戒体受到染污,必须通过发露、忏悔进行清洗。如果任意放纵烦恼,而不懂得以忏悔及时涤除尘垢,内心就会成为一个垃圾场。所以,在培养僧格的阶段,忏悔非常重要。因为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也是完善人格必不可少的方式。
依律而制的忏悔法门,是根据罪行的轻重不同进行处理。有的只须自责就能忏已还净,有的需要对一、两位比丘发露方可,还有的要四位比丘通过羯磨作法来忏罪,更有的需要二十位比丘作法才能进行忏悔。总之,是通过不断的自我检讨和忏悔,达到净化身心、完善僧格的效果。
五、云游——淡泊人际关系
在家人总是对家充满执著,可以说,家就是执著的堡垒。正是由于对家的执著,远离家乡的游子总是有份难以摆脱的牵挂,只有回到家中才能安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心安便是家。
为了摆脱对家的执著,于是便有出家这种生活方式。
出家是对家的超越,对私欲及占有的勘破。出家人还有没有家呢?严格地说,出家人是没有家的。出家人不仅要出世俗家,更要出五蕴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只有超越一切执著和牵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
在家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这就需要购买住房。为了居住舒适,还要进行装修,添置物品。进而是娶妻生子,建立庞大的交际圈。为了使之正常运转,就得努力赚钱。对来之不易的这一切,一旦拥有就会执著不舍,一旦失去则会痛苦不堪。
出家要超越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牵挂,自然不能像在家人那样生活。为了避免这种对家的执著,佛制比丘不能长年居住在固定地点。在戒律中,头陀行者不能在同一棵树下住三个晚上,而比丘在夏安居后也要离开安居处,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对住处产生贪著。若长期居于一地,难免对此心生眷恋。此外,对于长期居住者来说,会觉得东西多是方便。而对云游在外者来说,会觉得东西多是累赘。从这一点来看,处处无家处处家的云游生活,本身就能帮助修行人克服对拥有的执著。
佛陀在四十九年的教化中,足迹遍布各地,常随弟子达一千多人。他们追随佛陀,游行于各地,所到之处随缘弘法,将佛法种子洒遍世间。所以,佛弟子的云游,既是为了寻师访道,亲近善知识闻法,也是为了弘法度化众生,使正法传向四方,代代相续。
六、安居——定期潜修
比丘每年要有三个月的定期潜修,以便专心学习、精进道业,戒律中称为结夏安居。
安居是相对云游而言。当时,有些比丘终年在外云游,但印度夏季多雨,云游在外多有不便。且夏季昆虫很多,行路很容易损伤生命。鉴于这些过失,佛教也制定了结夏安居。安居并非佛教特有的修行传统,佛世时,其他宗教早已有之。佛陀只是将这种修行传统为我所用而已。
对于凡夫而言,长期居住一地固然会产生贪著,而总是漂泊不定,身心又不易安住。佛陀是大智慧者,善知众生种种习性。为避免比丘贪著住处,规定不得长期固定一处;为使比丘有相对稳定的学修环境,又制定结夏安居。
道宣律师撰写的《四分律行事钞》,将这部分内容名之为“安居策修篇”。元照律师在《资持记》中解释道:
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随时警励曰策,三业运善曰修。12
夏安居为时三月,在此期间,比丘们摈绝外缘,收摄身心,全力以赴地精进学修。
从现实僧团来看,安居这一制度极为重要。在科技和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寺院都成了闹市。出家人整天忙于应酬,既要管理寺院,还要从事弘法、教育、慈善等利生事业。尤其是寺院管理者,几乎和在家人一样忙碌。而长期从事各项事务,难免沾染世俗习气,增长烦恼妄想。久而久之,便会忘失正念,失去自我观照能力。为期三月的安居,能使长期处于劳作中的身心得到缓解,并通过闻思经教来培养正念,通过修习禅定来增长定力。经过这番充电,再面对事务性工作时,就能保有良好心态,至少不容易沉溺其中,为八风所动。
七、简朴的物质条件——避免拥有的贪著
人生存在世间,需要有相应的物质资源。所以,世人往往常年忙于生计。他们的人生目标,无非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此外就别无他求。
而出家人是以追求解脱、成就菩提为人生目标,生计问题自然不是最重要的。佛世时,印度宗教师多以乞食获得生活资粮。在印度传统中,沙门乞食是受人尊重的。因为他们放弃对五欲的占有,为追求真理而生活,理应接受大众礼敬。
通过乞食获得生存资粮,注定出家人必须奉行简朴的生活。佛教僧团成立之初,佛制比丘依四依生活,也就是着粪扫衣、常乞食、树下坐和吃腐烂药。粪扫衣,是将人们丢弃的破衣烂布缝制为袈裟。常乞食,是以乞食为生。树下坐,是住在树下而不是房舍中。吃腐烂药,是生病后吃人们煎煮过的药渣。
其后,佛陀又以四依为基础施设头陀法门,并时常赞叹头陀行。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就告诉比丘们说:
其有叹说诸头陀行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然者?我恒叹说诸头陀行。其有毁辱诸头陀行者,则为毁辱我已。13
《杂阿含经》记载:如来移身分座给头陀第一的迦叶尊者,又手授僧伽黎易迦叶所著大衣,于大众中称赞头陀行。这都体现了佛陀对头陀行的重视和提倡。
无论是四依还是头陀行,从教育意义上说,都是为了减少我们的妄想、烦恼和执著。因为拥有越多,妄想就会越多,烦恼就会越多,执著也会越多。倘能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妄想执著自然随之减少。
当然,每个出家人的根机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能适应四依或头陀行的比丘毕竟是少数,所以佛教的教育并非千篇一律,对比丘的生活问题还有许多不同规定。比如衣服,除粪扫衣外,又制三衣、百一乃至长衣。三衣,是比丘只能拥有僧伽梨、郁多罗僧和安陀会三衣,如果多一件便是犯戒。百一,是为了方便生活,除三衣外,允许拥有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各一件。长衣,是三衣、百一外多出的生活用品,需要说净后才能合法使用。佛陀制定的这些戒律,既使弟子们减少对物质的贪著,又考虑到生活方便,开中有制,制中有开,可谓用心良苦!
八、总 结
综上所述,可见佛陀的教育确实不同于世间教育。其主要特点有四:一、佛教自身有着非常完整的教育体系,也有非常优秀的教育思想。二、佛教教育和世间教育的目的完全不同,世间教育着重知识和生存技能的培养,而佛教教育则是转凡成圣、断惑证真、成佛作祖的教育。三、两种教育目的不同,教育方法也有区别。四、戒律教育虽以相应的律学知识为基础,但主要是通过如法的实践来完成,由律仪生活养成高尚僧格,为人天树立德行典范。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虽然只是个笼统的数字,却反映了佛教教育的多样化。在佛教三大语系和各个宗派中,各自都有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些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今天来研讨佛教教育,应当本着契理契机的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当代。惟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更好地弘扬佛法。
2000年秋讲于河北生活禅夏令营
注释:
1.《菩萨善戒经》卷4, T30-982下。
2.《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1,T40-32上。
3.《十诵律》卷38,T23-274中。
4.《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卷1,T24-981上。
5.《摩诃僧祇律》卷34,T22-501下。
6.《菩萨善戒经》卷4,T30-983上。
7.《四分律》卷33,T22-803上。
8.《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1,T40-32上。
9.《摩得勒伽》卷6,T23-598下。
10.《摩得勒伽》卷6,T23-598中-下。
11.《毗尼母经》卷3,T24-814中。
12.《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1,T40-238下。
13.《增壹阿含经》卷5,T02-570上。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济群法师:安贫乐道和不思进取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
- 济群法师:有烦恼的时候怎么办,如何解决?
- 济群法师:怎样才是见到如来?
- 济群法师:我们要从因果看世界吗,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吗?
- 济群法师:自卑且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该怎么调整心态?
-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爱恨情仇?爱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济群法师:遍计所执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认识接近真实?
- 济群法师: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应该逃避痛苦吗?
- 济群法师:为何要戒杀吃素?动物也有独立生命
- 济群法师:怎么做才能开启自觉?
- 济群法师: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烦恼,菩萨还怎么成佛?
- 星云大师:为了救人而犯戒有罪过吗?这个故事告诉你
- 觉醒法师:按照戒律条文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五篇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