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三次课 下节
下节
二、伏心菩提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伏心菩提。发心菩提是发菩提心,伏心菩提则是发菩提心之后,修菩萨行。这也是佛陀所讲的,降伏之后如何安住的问题。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大家看到了吧,“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是佛陀在回答须菩提“如何住”的问题。
(一)伏心菩提的过程
我们发菩提心之后,还要继续安住于此心,不能只发一次,而是应该把菩提心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调整了发心之后,如何安住于此发心,在救度众生的事行之中,不断地增进,降伏烦恼,深入清净的实相,渐渐折伏烦恼使不现行。这即是伏心菩提的阶段。
作为普通人,大家听了以上的课程,可能会觉得:“讲得有道理,但是做不到”。这很正常。
我们的心,无始劫来都以我执为根本,一下子转成利他,不习惯。我们随时都会想到自我。在家里,你会想到,大家都应该对我好。在单位里,你也会想,单位应该给我什么待遇。
所以,这需要长期磨炼,慢慢地在生活中落实。
在磨炼中,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遇到很多困扰,发生很多疑问。你不断地解决,不断地通达,这就是降伏烦恼的过程。逐渐地,你会发现不一样了,心变得越来越喜悦,心量越来越大,不再像过去那样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而且,人好像越来越清净了,顺缘都来了。你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有了这样的信心,还要继续不断地对治我执,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执著,遵循缘起法来生活。就会越来越安详,心越来越空,做任何事情,不会像以前那样烦烦恼恼、起起伏伏。这时候,烦恼逐渐折服,不再现起。那些粗大的贪欲、嗔恨、傲慢,变得微细了。——这个工作,需要很长时间。
(二)布施
这里为什么讲到布施?因为布施是利他、奉献的行为,与菩萨的行为最相应。
1、三种布施
菩萨度化众生的一切行为,也都可以叫布施。所谓六度,也可以视为是三种布施:
(1)财施
其中的财分为外财和内财。外财是衣食财物,内财是体力、心力、生命。财施是给众生生活的满足。
(2)无畏施
无畏施包括持戒和忍辱。持戒是克己,忍辱是恕人。通过无畏施,众生可以得到相处的和乐,不再害怕受到伤害。
(3)法施
精进,是以不疲倦的心利益众生。禅定,是以不散乱的心利益众生,这也是善知心,了知众生的心行特点,对他们的教化就更容易了。智慧,是不颠倒,能够给众生如实说法。法施能给众生带来心灵的净化。
菩萨对众生,就像父母抚养孩子一样。
有的父母,只会给孩子衣食,让孩子吃饱穿暖了,觉得就尽到责任了。孩子被养得胖乎乎的,心灵上却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
好一点的父母,不仅给孩子衣食,还会关怀孩子,陪伴孩子,支持孩子,帮孩子解决烦恼。孩子得到了衣食,也得到了安全感,是个幸福的孩子。但是,这仍然不够。
更有智慧、更有能力的父母,除了给孩子衣食,给孩子情感上的关怀,同时还给孩子生活的智慧,培养孩子成为有独立能力的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但能独立生活,还有能力关怀别人,而不是只知道从父母那里索取关怀。菩萨就应该像这样的父母。
人们搞清楚这样的道理,就会成为家里的好父母,单位的好领导,国家的好元首,成为大菩萨。
所以,布施可以统摄一切。菩萨的心怎样安住呢?就是要有布施的心态。在生活上、情感上、智慧上,都能不断地给众生关怀与支持,令他们安乐。
2、应无所住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告诉我们,布施应该是清净的布施,不能住于色声香味触法。
这一段,在菩提流支的译本中,分成三句:“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无所住,行于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对于这三句,世亲分别解释为:
不住于事者,不著自身。
无所住,不著报恩。(报恩,指供养恭敬种种。)
不住色等,不著果报。
若著自身,不行布施(著于自身,布施时就会悭贪);若著报恩、果报,舍佛菩提,为异义行于布施(布施不是为了成就无上佛果,而是为了世间的快乐和利益,这样的行为,变成了一种买卖交换)。
3、不清净的布施
如果我们有种种执著,执著于自己,执著于布施的东西,执著于布施的果报,布施就是不清净的。
《大智度论》里讲到了多种不清净的布施:
不净施者,直施无所为;(布施没有发心,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是糊里糊涂的。比如有些游客到寺院来,看到别人往功德箱里放硬币,他也放硬币,乃至往水池里也放,往大鼋雕像的头上也放。但是,他是不是出于慈悲心呢?是不是真正为了供养三宝呢?)
或有为求财故施;
或愧人故施;
或为嫌责故施;
或畏惧故施;(因为害怕对方,赠送他礼品)
或欲取他意故施;(为了跟人拉关系)
或畏死故施;
或狂人令喜故施;
或自以富贵故应施;
或诤胜故施;
或妬瞋故施;
或憍慢自高故施;
或为名誉故施;
或为呪愿故施;
或解除衰求吉故施;
或为聚众故施;
或轻贱不敬施。
如是等种种名为不净施。
这些不清净的布施,现在太常见了。这样布施,果报不殊胜,甚至人们会因此成为“败坏菩萨”。
4、清净布施的功德
净施者,与上相违名为净施。
复次为道故施,清净心生,无诸结使。不求今世后世报,恭敬怜愍故,是为净施。净施是趣涅槃道之资粮,是故言为道故施。若未得涅槃时施,是人天报乐之因。……是布施法,若以求道能与人道。
我们布施时有清净的发心,布施就能成为成佛的资粮,未成佛之前,可以带来人天的安乐。
是布施法,若以求道能与人道。何以故?结使灭名涅槃。当布施时,诸烦恼薄故,能助涅槃:
(烦恼断尽是涅槃,布施能使烦恼减轻。布施本身不是智慧,但这种行为是随顺于涅槃的。)
于所施物中不惜故,除悭;敬念受者故,除嫉妬;直心布施故,除谄曲;一心布施故,除调;深思惟施故,除悔;观受者功德故,除不恭敬;自摄心故,除不惭;知人好功德故,除不愧;不著财物故,除爱;慈愍受者故,除瞋;恭敬受者故,除憍慢;知行善法故,除无明;信有果报故,除邪见;知决定有报故,除疑。如是等种种不善诸烦恼,布施时悉皆薄,种种善法悉皆得。
(这样利益众生的心态,能够对治烦恼。当然,前提是清净的,有觉照的布施。)
5、为什么要布施
有人会问,既然一切不著相,我们为什么还要布施?还要去布施,是否著了布施之相呢?
我们讲空,要特别注意,不要堕入断灭见。有人说,既然一切都空了,干嘛还要穿衣吃饭?佛法讲的空,空掉的是我们的无明,空掉的是我们的执著,并不坏缘起的现象。如果连缘起的因果法则都破坏掉,那就是断灭空。佛陀在说法的时候经常说:“我不与世间争。”佛法不坏世间法,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布施?因为众生有需要,众生有痛苦,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如果我们有我执,就会觉得他们的痛苦与我不相干,不会去布施。把我执去掉,我们看到众生有烦恼,就会生起悲悯之心,随缘随力帮助他们。
如果是为了成就功德,硬要给众生东西,觉得我要如何如何,那就是著相的布施。
《中论》中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说空,恰恰是因为空成就了一切法的缘起。《中论》里还有个比喻,说正因为豌豆是空性的,所以才能长成豆苗。如果豌豆不是空性的,而是自性的,是固定不变的,那它就永远不能长成豆苗了。
不著于我相、法相,恰恰能真正看到万法的缘起实相,看到众生的痛苦。因为不著相,我们才能修清净的布施,我们的布施才能彻底、圆满!
6、为什么说布施的果报
看这段经文: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既然说无相布施,说要不执著于果报,为什么又说布施的果报呢?
佛陀说法非常善巧。他怕前面说了空,说了不著相之后,大家会著于断灭空。说无相布施后,为遮止人以无记心布施,或执理废事,特举不可思量的功德以显示布施因果。
因为不著相,布施的功德才不可限量。无著菩萨在对《金刚经》的注解中说,虚空喻有三种因缘:遍一切处、广大、无尽。这三个特点,正如菩萨的发心。虚空无形无相,却能成就万物。好比说,我们这个教室如果不空,我们怎能坐进来呢?空性能够成就一切法。
有限有量的有相布施,其功德毕竟有限;而与般若相应的无相布施,其功德也如其发心一般广大而无可限量!
有时候,我们也许会为了生活环境变好一点,去修福报。这样的福报现行之后,你的功德也就耗尽了。菩萨有无限的发心,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永远不会干。以菩提心供一枝花,供一把米,都会成为你成佛的资粮,直到成佛,功德都不会消失,它会源源不断地增长。
(三)伏心菩提总结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应该以这样的发心,这样的见地安住。以布施的心态生活,在布施中不住于相。
在发心菩提阶段,重在我空,破除我执。不破除我执,就不可能真正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愿。
到了伏心菩提阶段,重在法空,破除对一切法的执著。不仅不能执著自我,也不应执著于所施的事和被施的人,这才是菩萨的大行。
三、明心菩提内容的科判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从第五分“如理实见分”,我们进入了明心菩提的阶段。
前面两个阶段,是以大愿指导大行。以愿行无相为因,法身无色即为无得之果。发心,为菩提愿(愿);伏心,为悲济行(修);明心,为性空见(证)。到了明心菩提阶段,菩萨真正见到了佛陀的法身,开始证果了。
这一部分内容,佛陀从三个方面来谈:法身离相而见、众生久行乃信、贤圣无为同证。
法身离相而见:开示什么是佛陀的法身。
众生久行乃信:见到佛陀的法身,不可缺少善根福德因缘。需要哪些善根福德呢?——戒慧具足,久集善根,诸佛摄持,三相并寂。
贤圣无为同证:如来、菩萨、声闻,证的都是同一空性。三乘的圣者,都是从空、无我、无相契入解脱的。
这一部分,是我们教材里的第17页到第33页。
下一次课,我们会一次讲完明心菩提的部分。
思考题:
1、发心菩提和伏心菩提阶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预习:看看佛陀是如何来开示明心菩提的?
课后问答:
(备注:这部分内容,因为我没有在现场听,只听录音是听不清楚问题的,一些问题根据界文法师的回答推测而成。)
1、有人说因果是自作自受,别人的好坏对错是别人的事情,与我们无关。既然与我们无关,为什么还要发菩提心利益众生?
答:佛法讲,因果自作自受。但我们可以为众生提供断恶修善的增上缘。佛法不是简单地只讲因果,也讲因缘。虽然他的痛苦与解脱都是由他自己来完成,但我们可以为他提供合适的“阳光”、“水分”、“土壤”,善的种子就可能长出来。
还有,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我执——那是别人,而不是我。所以这个前提本身就错了,从佛法来看,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正是因为凡夫心,我们才不能真心地帮助众生,这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当你看到众生的痛苦,想帮他们解除痛苦的心是真诚的,这才是清净的发心。
慈悲,也称为爱,但是有的翻译成英文,并不是LOVE,不是喜爱的爱。英文里的意思是“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的心。我们的利他行,都是在这个基础上。
2、有人说,人应该活在欲望里,如果欲望不存在,那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欲望?
答:有人觉得,如果我不享受色声香味触法,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佛法告诉我们,色声香味触法都是虚幻的,不可靠。你想从色声香味触法里得到满足,永远不可能。大家学过《道次第》,中士道里说,轮回有六种苦,其一就是“永不饱足”。
美国歌星猫王,拥有巨大的财富和名声,享受了各种欲乐,并且开始吸毒,最后死于毒品过量。他在最后一次演唱会上,曾经大声哭喊:“我什么都试过了,但我没有办法让自己满意!”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往欲望之火里面添柴,它会越烧越旺,需要更多的燃料。你不去添柴,火熄灭了,你才会感受到解脱的清凉。
我们被色声香味触法煎熬着,不能满足,所以才那么痛苦。为了欲望,我们受了很多苦,得到的快乐却非常少。有的人每天拼搏,劳累,跟别人做名利上的争斗,得到的好处无非是以前可能要打的,现在自己开车了,或者以前开小排量的车,现在开好车了。其中的快乐究竟有多少呢?好车开了几天,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了,但是你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耗掉了多少生命?
欲望不是生命的本质,而是生命痛苦的本质。断除了欲望,我们才会享受到真正自由自在的生命。断除欲望的圣者,是安详的。在欲望里挣扎的众生,好像都是带着点饿鬼相的。
3、如何看待自杀?
答:一切众生都在寻找快乐。自杀的人也一样。他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快乐,认为死可能是一种解脱。他因为看不到希望,觉得死亡是唯一的希望。
学佛之后,你会知道,由于我们过去种下了不好的因缘,所以感到痛苦。但痛苦也是无常的。只要我们把握好因缘,从当下做起,一切安乐都会逐渐现前。当你不去执著,按因缘法来生活的时候,就会对未来有希望,知道路在何方。那么,就不会采用自杀这种逃避的方式。
自杀不是解脱。想通过死亡来得到快乐,会失去更多。
4、父母子女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答:作为菩萨的父母,不会因为抚养了孩子,就要求孩子如何报答,或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
而孩子对父母,应该有一颗报恩的心,以供养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属于恩田,对父母的供养功德特别大。
有人会说,父母与其他众生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供养父母功德大?那是因为父母对子女付出的特别多,恩德特别大,要超过一般的众生。如果一个人连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感恩心,对其他众生能有真正的感恩心吗?
5、无相的布施,与无记心的布施,区别在哪里?具体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答:无记心与清净心有根本的差别。
无记心,没有观察到因果,既没有看到众生的痛苦,也没有看到布施的功德。无记心的布施,是愚痴的。
清净心,是不执著,因为不执著自己,看到了缘起法,看到了众生的需要。清净的布施,以智慧为特征。他断除了无因无果的邪见,知道布施有果报,但是不执著于果报,一切善法的功德都回向于无上菩提,回向给一切众生,给众生离苦得乐的增上缘。
在生活中,要培养慈悲心,不要只关注自己,也要体谅别人,看到别人的痛苦,了知众生和我们一样。在家庭中,在岗位上,都要想到: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而不是总想着:我应该得到什么?
比如一位清洁工,应该知道这个岗位的重要,如果没有人做清洁的工作,大地上将是一片垃圾,那么,他会以布施的,欢喜的心态来扫地。他不会以为这个岗位比较下贱。而一位董事长,应该了知每位员工都很重要,给大家平等的尊重。
具体在生活中怎么做,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大家应该比我更有智慧,慢慢地体悟吧。
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真正的圣者是不会用善恶的标签来评判他人的
- 佛教的慈悲观怎么理解?
- 阿罗汉是什么意思?杀贼
-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慈心?生活化的慈心
- 如何对治五盖?对治五种障碍的方法
- 佛教是如何看待慈心禅的?
- 在日常生活中皈依佛法僧三宝
- 出家的本质是一种出离
- 培养好的品德,成为更好的人
- 如何禅修?禅修前的准备工作
- 正见是什么?正见是踏上八正道的第一步
- 什么是安居与安心?怎样让内心安宁?
- 修行者的闲静,需要内在的放下与通达
- 慈悲喜舍,是一种生命态度和存在状态
- 慈心禅与正念禅
- 关怀别人,护他即是护自,三种护他之道
- 佛眼看情感,“爱” 的深度解读
- 就让我们慢慢地坚持下去……
- 金刚经的智慧不生烦恼降伏其心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