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10 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
一切世间有为无为之法,其实一概无我,众生不明白,而坚持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故佛说无我,以破众生之我执。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是无我境界,不论物质现象(色)或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均属因缘所生,无固定不变之自性;若以其为实体有自性,则是虚妄分别。简言之,是要我们除掉妄心,回复本来佛性。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都是因为不知自己有一常住不变、本自清净光明的眞心。完全以意识妄想,作为自己眞正的体性。妄想非眞,众生却认假作眞,以致沉浮生死苦海,轮转六道,永无了期。其实世间一切虚浮不实的尘境,皆是幻化的假象,忽而生,忽而灭,徒有虚妄名相,根本没有实在体性,这个眞体如镜,一切幻化的境象,如镜中影,无镜就无影,众生迷影而忘镜,不知影是虚幻,而镜实为有,所以说相不离性,离性就无相,相虽妄现,而性实不虚,这眞性就是我们的妙觉明体。如色、受、想、行、识等五阴,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以及六根与六尘的十二处,六根、六尘、六识合成的十八界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离散,虚妄名灭。殊不知道物质世界的成、住、坏、空,万象的生、住、异、灭,众生的生、老、病、死,本来都是如来藏中,生无所来,灭无所去,寂然常照,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遍满法界的眞如妙性,随缘影现而已。在这眞常妙明的本性中,去求生灭去来,迷悟生死诸幻相,根本就不可得,如在梦中走到千里远,但一觉醒来时,身在床上,那里有来去之迹可见?如果说有我,那么躺在床上的是我?抑梦中的是我呢?如果说有我,那么一岁时的婴儿是我,抑或二十岁时的少年是我?如果说是肉体的不是我,会思想的才是我,那么,喜悦时是我?或哭泣时是我呢?那些植物人,因业力关系,躯壳未死,但精神已死,致令「精神上无行为能力」,那么,这个未死的躯壳是我?或是那个已死的精神是我呢?
我们的本性原来是眞常无染、灼灼光明的,但因为妄想执着,而幻生起一种无明的幻觉,这种无明与本来光明的本性和合起来,混在一起,便成了染净参杂的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再因不断生起的妄想生起另一种概念,这新的概念佛法称为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又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这新的对象境界佛法称为相分,令我们本来眞常妙明的本性生起变化,被无明污染而成识,此识中又有两种分别,一是相分,是由心所生的幻境;一是见分,是幻相的见照作用。有了相分见分的幻觉后,接着又生起一种错觉,名叫末那识。这末那识不认知相分、见分,同是本性的幻影,因此而执着见分是我的能见;执着相分是我的所见。
由于这些执着,令攀缘不止,这个因错觉而产生的我,不断攀缘、分别,取舍我所有的一切事物,对我所爱的,我所憎的产生了一种虚妄的想象,这想象名意识。意识生出之后,非常强悍,不但取代有眞常妙明本性的地位,更把阿赖耶识放在一旁,意识变成了主宰,做善做恶胡作非为。同时,意识与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结合,与财色名食睡五欲相应,起贪、瞋、痴、慢、疑而造恶业。但由于意识是由妄想执着而有,本来是不实的幻化,当人死亡而四大分离时,意识及其他五识亦同时散灭,祇剩下阿赖耶识与存在的善恶之业不死,继续在生死苦海中流转运行。故《四十二章经》中,佛陀告诉弟子说:「慎无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无与色会,与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道,乃可信汝意耳。」所谓心猿意马,比喻心意不定,最贴切不过。佛告诉我们不要相信意识,除非已证得阿罗汉道才好相信,因意识容易被外境所迷,只能相信定境中的思维。事实也证明人的意志不从性格生,乃从外境起,只有戒定才能伏住那像猿猴整天跳扎的心,只有戒定才能控制那像野马喜奔跑而恶于静的意。
佛说一切唯心所造,万法唯识,说明宇宙万有都是因心识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物质非物质,无一不是心识所变,所变法则森罗万象。世人说三心两意,佛教则说人有四心,即是肉团心、缘虑心、集起心、坚实心等四种。肉团心是凡夫的心脏,由八瓣肉叶组成,是意根之所托,是阿赖耶识初受生时托寄之处,若识离开肉心,人身即亡;缘虑心即眼、耳等八识,具有缘虑的作用;集起心是指第八识,能积集种子而生起行,故称之为集起心;坚实心是指眞如心。同是一境,四种心可以生出四种境。同是一水,天、人、饿鬼、畜生对同一水就有不同的看法,天人因天福殊胜,见水是琉璃众宝的庄严宝地;世间人见水有清浊之分,但同名是水;饿鬼因宿世悭贪,罪障深重,长久不闻水名,倘若偶然望见河水,往取水饮,但所见之水皆是浓血;鱼见水是住处,牠们在水中潜跃游泳,不见水相,但以为是家。
《楞严经》中,毕陵伽婆蹉尊者,不慎被毒刺弄伤足部,痛楚不能行走,尊者于是观察这知道剧痛的是谁?于是察觉身体之中,有一颗能知痛的心,才能觉知有此剧痛,虽然能觉知此剧痛,而此觉必因痛而显,当是妄觉,本觉清净的眞心,实没有所觉的痛,也没有能觉知的痛觉,于是又细意思量,人身应只有一觉,为什么现在既有知痛的觉,又有清净觉心的觉?难道说一身有二觉吗?于是摄念起观,不久便明白到觉痛的心,其实是身识,本来就无我,于是本觉现前,得阿罗汉道。
又《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以「客尘」二字而开悟。譬如旅客,投寄旅社,或在旅馆歇宿,或进食,食宿完毕,必再整装前行,不能永远住在那里,若是主人就不同,可以不须离开。尊者于是明白,不能安住的叫做客,能安住不移的就名主人,于不住的,名为客义。又如下雨后新晴,太阳初升,光射隙中,照见空隙中的滚滚尘埃,浮移不定,虚空却寂然不动,尊者如是思维,澄寂的名唤空,游移的名叫尘,以游移的,名为尘义。
《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常是空,无我也是空,世间是以空的因缘假合而成,而非实有,故知佛陀的中心思想是以空为根本。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