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佛教
敬告全台同胞—来台观光的意义
一个民族的结合,固由于血统、语言、文字,一切习惯而成,而全人类的相亲相爱,则基于道德观念。但道德观念的养成,则以宗教为洪炉而陶冶之、融化之,养成四海兄弟、天下一家的崇高理想,齐向大同世界迈进。故每一谈到任何宗教问题,随即具有超国界的意识,更谈不到省界了。鄙人由北平来台之前,即闻台湾佛教极其兴旺,全省信仰佛教的四众,占全省人口三分之一以上,这是何等令人兴奋而欣往的事。所以鼓其勇气,来台观光,抱十二万分之虔诚和热情,来访问台湾佛教的大德善知识,恭聆教化,并藉此交换知见,使内地和台胞的情感、语言、习惯种种,自然形成一个文化交流的作用,这是当前何等重大和需要的事。鄙人所以不揣浅陋,冒昧前来,作为行军的前站,探路的尖兵,候得到了实地情况,回报北平佛教团体,决定大批同志,同来观光,圆满前述的希望。
北平佛教团体甚多,我先把净宗学会的内容,简单介绍:他的组织是僧俗男女四众一律平等。成立的历史和会员的质量,容后详报。其总纲‘一元三化’,即儒佛一元,主义生活化、信仰生命化、行动纪律化。其‘修行次第’系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等十六个字。其‘自修信条’系持戒念佛、弘法利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劝化方便’以真理唤起同情、以行为表现正义。上述诸端都是概略的介绍,会中负领导责任的是夏莲居老居士,他是由儒家而信仰佛教,经过三十多年的修行,宗说皆通,曾遍游中、日各地,弘扬佛法,缁素同归,闭关三年,会集《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净修捷要》等书,鄙人现已带来多份,专为赠送台省佛教同胞,敬请指教。
最后自我介绍,鄙人原名胪初,籍隶安徽,毕业陆大,历充军职,晚年皈依三宝。自愧障深慧浅,深望台省诸大善知识,垂念远来观光求法之意,慈悲开示,圆成文化交流的功德,是所至祷。
复兴中国佛教问题商榷书
——假定有寺产和无寺产两条路线——
凡是一个佛教徒,每一谈到今日中国佛教问题,都感觉到千头万绪,亟待复兴。兹先假定有寺产和无寺产两条路线,作为论据,愿与各方善知识商榷之:
释尊成道后,率领徒众,托钵乞食,根本没有寺产。追想当时释尊,以王太子的尊亲,又得波斯匿王等十六国国王的信仰,若为养众计,启请各国国王、宰官、大富长者布施寺产,决不难立得巨产。然而释尊不要寺产,益明定比丘乞食制度其用意深远,早为各方大德所共悉。现在锡兰、缅甸、暹罗诸佛教国的僧伽,仍遵行佛制,托钵乞食,并无寺产。中国佛教,在李唐以前,亦无寺产。迨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中国僧伽,始有寺产。在当时马祖师徒创立丛林养众,实因中国天气寒冷,不便托钵;又因大乱之后,居民稀少,无处乞食,为僧侣安心学道计,立意未尝不善。所以宋、元、明、清历代丛林,悉皆依赖寺产。以致中国佛教,忽兴忽衰,实因佛教基础,只建立于国王宰官的阶级上,而不能深入平民社会。及到民国成立,推勫君主,外护既弱,启人觊觎。于是主张毁寺兴学者有之、借名夺产济贫者有之,而寺产被鲸吞蚕食者,日有所闻。太虚大师以复兴佛教为己任,曾主张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系统分明,奔走呼吁,不幸革命未成,遂归道山。今专研究其教产革命,系主张‘化私为公’,令各县市寺产,统归县市佛教会管理,根绝子孙派或法嗣派私相授受的流弊,委派各寺住持,仅负收缴之责,绝无支配之权,所有全国寺产,统由中央佛教总会,及各省分会,妥为支配,除养众外,完全拨办社会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以增进人民的信仰,殊为复兴佛教最良办法。无如理想虽高,实现甚难。一须全国僧伽彻底觉悟,一须金轮圣王降生人间,自不得现实,否则不免将被共产制度一扫而光了!
复次,循无寺产的路线来复兴中国佛教:最近太虚大师的高足—慈航法师,主张黄衣僧团(内有十约必守十事,必行诸信条从略),仿照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体裁,创立三无主义:一、无钱主义。二无住主义。三、无位主义。何谓无钱主义呢?凡加入黄衣僧团体,恪遵佛制,手不持钱,托钵乞食,其他一切资生之物,悉由募化,在己可息贪念,在人不起争端。何谓无住主义呢?即黄衣僧尼不住大庙,深入乡村,如村中观音等小庙,能住二人,即够敷用。为乡民办理教育、慈善、文化事业,乘便宣讲三皈、五戒,和世出世间三福浅显教义,争取村民信仰。何谓无位主义呢?即黄衣僧,绝对不担任方丈、住持,和各职事名位,终身在乡村宣传佛教,在僧众不惹讥嫌,在人民可生尊贵。
上来三无主义的宗旨,为力矫今日有僧产僧之积习,而一举廓清之。现在产为寺累,寺为僧累,为全国佛教之通病,佛教之衰,此为重大原因。黄衣僧团,果能实行三无主义,身不带钱,即无依赖心,若非戒乘双修,无人信仰。随处乞食,不住大庙,则佛法遍布民间,自然大众化、平等化,非复君主时代的特产物了。又誓终身不担任高级僧位,则名心亦淡,修菩萨行,谁不敬重?如是复兴佛教,求己而不求人,重质而不重量,凡真心复兴佛教的僧尼,均可自由加入,日久造成风气。中山先生,自述提倡革命到了五年,仅得真正同志三人。世法革命尚如此不易,而佛教徒欲复兴无上大法,更应效法释尊雪山苦行,牺牲精神,大雄无畏的作风,真理感召,顽石点头,自然声气相应了。
总而言之,有寺产和无寺产两条路线,对于复兴佛教皆可走通,并无抵触。所望各方大德,同发大愿,自由选择路线,切实力行。唉!世乱已亟,挽回浩劫,人同此心。所以不揣固陋,抛砖引玉,尚希辗转商榷,蔚成舆论,将来佛教昌明,人类才可得到真正安乐啊!
我理想中的佛教建教大纲
旷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凡是一个国家,他的政治与宗教合为一体,其国家必富强,政治修明和人心向善故。反是则国家必衰弱。盖政治与宗教分离,全国人民没有中心信仰,国是日在风雨飘摇之中,此不独佛教为然,任何国家,不能无政治,亦即不能无宗教,因此政教合一则国强,政教分离则国弱。今日若谈健全佛教教育问题,必须联想到政治与宗教是否合一的问题。
现在我们中华民国的政教怎么样呢?孔子之道虽未具备宗教的形态,然而二千多年的中国人,都读《四书》《五经》。不料‘五四运动’,被一般狂妄之徒,把孔家店打椡了。至于佛教呢?听其自生自灭,政府毫不过问,甚至横加摧残,因此民国成立将近五十年,没有一年真正太平无事。自隋唐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代,开国后数十年间,大都尊崇佛教,当时国家的政治修明,人民安乐,皆可谓风调雨顺,物宁民安,一片太平景象。或三十年,或五十年,在政教合一之下,佛教教育,不求健全而自然蒸蒸日上!由此断定健全中国佛教教育的大前提,必须政教合一。释迦世尊将要涅槃,殷勤嘱累国王大臣担负护法的责任。我佛洞明三世,深知出家弟子勉为人天师范,应以弘法为天职;而护法的责任,应由负国家政治的信徒,完全担任起来,才能使佛法永久住世。
先师上慈下航老法师在世的时候,对于军队驻庙与和尚当兵两个问题,每一谈及,几乎痛彻肺腑,声泪俱下。我尝戏论安慰之,我说:这两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师讶问怎样解决呢?我答:‘将来师父当了大总统,我当了行政院长,岂不是一纸命令就解决了吗?’师徒呵呵大笑而罢。此事在当时不过是一段笑话,若在今日中国想做到健全佛教教育,则除了大总统下命令,行政院长负责执行,绝无实现的可能。试假定大总统及各院部长,统统是佛教徒,召集全国高僧大德,开会讨论‘如何健全佛教教育问题’,晚学姑就管见,建议中国佛教的建议大纲如下:
一、全国大学内,设一个佛教系,以儒佛一元化为宗旨,造就佛教高级人材。学生毕业后,其待遇一切与其他各系大学生同。
二、中学学生,每周设一次佛学讲座,礼聘名闻高僧大德居士,担任讲师,灌输佛教精辟的理论和故事,培养佛教弘法人材。
三、国民小学的课本,多采编佛教常识,并排演佛教的剧本和电影等社会活动,令佛教教育达到普及化及大众化。
四、考试院每年普通考试及高等考试,一律列入佛教一科,令出家人及在家居士,不限资格,得自由报名与试。
五、佛教徒考试合格后,由国家发给证书,铨叙资历,与其他各科合格人员,通令各机关尽先任用,则学佛者皆有前途,上行下效,俨然佛化国土。
六、国家设立佛教研究院,按照中央研究院严定院士资格,为佛教最高学府,遴选名闻世界的资深高僧和大德居士,住持佛法,表率人天。
晚学草拟佛教建教大纲至此,忽觉背后有人大笑:‘你在做梦罢?怎么说的都是梦话?’我说:‘世间一切有为法,那一件不是梦幻泡影呢?’君既达‘妄’本空,则自然知‘真’本有,现在国运阽危,众生福薄,才有此现象。倘若佛力加被,人心向善,安知像唐太宗、元太祖、明洪武,以及顺治、雍正等崇信佛法的帝王,不再降生于中国呢?(意在期望将来负政治责任者信仰佛教,绝与政体无关)自古云从龙、风从虎,高僧大德,群贤辈出,蔚为宰辅,佛教中兴,指顾间耳。君若以此为梦话,仍把健全佛教教育的责任,放在几位和尚肩上,你办一个佛学院,他办一个研究班,尽尽九牛二虎之力,只落得个闭门造车,各自为政。学生毕业即失业,与社会太脱节故。如此办法,究竟于佛教前途,有无利益,唯佛能知。晚学慧浅福薄,实在不敢赞一辞。
- 上一篇:往生极乐的资粮和工具
- 下一篇:佛说无量寿经的纲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佛教不是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入世的
- 太虚大师:学佛者第一步需要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 界文法师:佛教的慈悲观怎么理解?
- 妙江法师:“科学”、“贸易”、“单位”这些名词都出自佛教
- 大安法师:佛教“牧牛”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修心
- 大安法师:佛教经典与道教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 印光大师:佛教以孝为根本在大乘经中多有阐发显明
- 宏海法师: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 净界法师:佛教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 觉真法师:佛教因果论的社会功能和伦理价值
- 界文法师:佛教是如何看待慈心禅的?
- 宏海法师:佛教为什么不杀生?戒杀是首善
- 印光大师:佛教往生的故事,佛力加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觉真法师:佛教的平等思想,是科学而又伟大的
- 圣严法师: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明海法师:佛教为什么提倡吃素?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