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学
我个人学佛,觉得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学会了用正面的思维去面对原来你认为是负面的影响。虽然我只学到一点点,但是已经觉得很快乐。
我们人生负面的东西很多,疾病、衰老、死亡,佛陀所讲的人生的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别人对你的误解诽谤等等,这些负面的东西是可以用正面的心态来面对的。以正面的心态去面对负面的经验,不仅不是消极的,反而是积极的。所以我把这个经验概括为“三学”——学会吃亏,学会受委屈,学会吃苦。我称之为“人生三学”。
我问过很多人,我也相信今天在场的所有人,没有哪一个在他的一生中没有吃过亏,没有受过苦,没有受过委屈。历史上从过去到现在,有这样的人吗?有人说,皇上没有,你可知皇上吃亏大了。人生有个铁的事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会吃亏,都会受苦,都会受委屈。但是,你们发现了没有呢?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侥幸心理。佛教把这个心理叫作偷心,就是想着让我少吃点亏吧,让我少吃点苦吧,让我少受点委屈吧!都在躲避它们,都希望它们少一点。一方面是人生的实相,另一方面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实相。所以这个叫愚痴啊!所谓的学会,是要转身过来。转过身来,直面这些负面的经验,能够把它们转化为对我们有益的营养。这个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你同样还是会吃亏,但你吃得很棒;你也还是会吃苦,但是你受的苦有价值;你也会受委屈,但是通过委屈你的心性得到成长。所以这就是用正面的心态面对负面的经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如果这个课题能解决的话,你会少很多烦恼,而且你人生的成绩会更大。
事实上,人生还有一个定理,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用正面的心态去面对和转化负面的经验的话,那么你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这个是我们有时不大愿意面对的一个现实。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智者先贤所创造的文明都是在磨难和挫折中放射出光芒。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用举了。最近,我看到一篇报道,台湾有个人叫谢坤山,他是初中文化程度,十六岁就去打工,有一次在建筑工地,高压线被铁管打断,使他失去了一条腿、两条胳膊、一只眼睛。但现在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画家、作家、演讲家,一个慈济会的义工,他也是抚养女儿的父亲。他创造了一个人生的奇迹。我看他的人生事迹,最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呢?他把他遇到的苦难完全是当成正面的经验去面对。当他从手术台上醒过来,伤口治愈了以后,他每一个生活的基本动作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比如说大小便、走路,这些问题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当他面临每一个问题,当这个问题被解决的时候,他都非常的快乐,而且他为自己发明了很多的用具。他是个残疾人嘛!比如说,怎么上厕所啊,怎么开瓶盖啊!当他成家以后,有了两个小孩子,他也不回避作父亲的任何工作。虽然他的妻子很健全,他不回避任何事情,包括给小孩子喂奶,给孩子打开奶瓶,抱小孩。在做这些事情中,每一个动作都要遇到困难。每解决一个困难他就特别开心。这个人我虽然没见过,但是他的心态的健全、心智的健康可以看得出来。有一次他在街上与妹妹散步的时候,有个人开始注意到这个高度残疾的谢昆山,然后听他们的谈话,就被他的这种心态感染了,以至于不由自主地跟随他,只为了感受他的那种心态——这是一颗非常乐观、豁达的心。
生命的奇迹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如果我们能充分地利用我们所遇到的负面的经验的话,就可以实现。佛教第一义谛讲人生是苦。我理解这不是来吓唬我们的,佛陀不是要把我们吓退,更不是要我们去躲避,而是让我们去面对人生最严酷的现实,让我们置之死地而后生。面对人生最严酷的现实,才有可能把我们最大的智慧激发出来。面对负面的经验,生命的正面的精彩就会放射出光芒。
谢坤山——生命的奇迹
谢坤山的故事在台湾家喻户晓。
谢坤山在16岁时,因一场工伤事故,失去了双臂、左腿,后来又失去了一只右眼。面对巨大的不幸,他从精神到肉体都没有垮掉。从最简单的独自进食、饮水、入厕、洗澡做起,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到生活自理。然后,他拿起了笔——不,是用嘴咬住了笔——学写字、学画画。
如今,他应付日常生活轻松自如,他每年要做四、五百场的演讲,他的绘画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他还在忙碌的演讲、作画之余,硬是用嘴一口一口地“咬”出了一部十余万字的自传《我是谢坤山》!
在谢坤山的生命历程里,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体味和感悟。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抗争精神展示了人性最光辉的一面,而更有意义的地方,还在于他遭逢不幸后那种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他开朗、幽默、机智,活得从容、自信、充实,他从不避讳自己的残疾,他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聪明漂亮的妻子和一双机灵可爱的女儿。妻子做好了陪他吃一辈子苦的思想准备,却不曾想这个只有一条腿的男人,能让她这么幸福美满!
“天底下最棘手的事,都不是用手完成的!”
谢坤山于1958年生于台湾的台东市。
1974年,谢坤山16岁。因家境贫困,小学毕业就辍学打工的他这时已经有4年工龄了。
那年他身材匀称、健硕,表情略带腼腆,是个很帅的小伙。那时他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强壮的身体,敢和任何工友比试体力,13岁时就能扛着100公斤的饲料麻包一路小跑了。
悲剧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一天,他在工厂的三楼干活,接传楼下工友递上来的钢管。突然,钢管触碰到阳台上的三根高压电线,顿时,火花四溅,一阵爆响,谢坤山当即被电成了“碳人”。
出院后,回到那个破烂的家,母亲像照料新生婴儿一般,一日三餐,先喂饱他,再去吃一点残饭剩汤。为了减少母亲的担忧,也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活,谢坤山发明了一套能够自己进食的用具。他风趣地将之命名为“坤山”牌自助餐具。以后,他又发明了许多这类用具,解决自己的吃喝拉撒问题。
谢坤山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路。他突然想起当作家不错,他没有想到自己只有小学水平的文化背景距离作家有多远,想到的只是,要当作家最起码得先学会写字吧?
于是,谢坤山咬着笔费劲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含在牙齿与舌头之间的笔,好像是松了螺丝的老虎钳,怎么也钳不稳那支小小的笔,弄得口水直流。
尽管如此,谢坤山为自己又跨出一步而高兴。以后的日子,他不断地练习,嘴里被铅笔戳出一个个血泡,但他决不放弃。
终于,当字越写越小、越写越周正时,他大声地对自己说,“原来天底下最棘手的事,都不是用手完成的!”
削出自己的路!
出院后的最初7年里,谢坤山很少出门。但这2500多个日夜里,他没有一天是在寂寞、孤独和无聊中度过的。
从小,谢坤山对绘画就很感兴趣,经常乱涂乱画。受伤之后,虽然灾难夺走了他完好的四肢,却也留给了他完整的时间,他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个贫病交困的家已经欠下一屁股债,不可能再有余力支持他学画;文盲的父母也不可能理解他这种对于穷人来说过于奢侈的爱好。
谢坤山只能把自己的生活需求降到最低,把在外做工的哥哥偶尔给他买瓶汽水的一块半块钱积攒下来,买来铅笔和几张白纸,认真地画,认真地描。嘴里的笔,成了他最亲密的知己。
在以后的20多年里,他把嘴巴变成了自己最得力的“手”;而他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口腔从此溃疡不断,没有一天是完好的——区别只在于血泡是十多个还是五、六个而已。
铅笔断了怎么办?他找来一把小钢刀,将刀柄含在大臼齿处,用力咬,为了咬稳,他把刀柄都咬得变形了。接着,他把铅笔推到桌边,再用右手残存的一点短臂按住,用嘴里的刀片,一刀一刀地削出了笔尖。
满头大汗之后,望着自己的“成功”,他又一次兴奋起来,在心里呐喊:“这一刀一片的笔屑,片片都是信心。谢坤山,今天你不仅把铅笔削出,更是把自己未来的路也削了出来!”
后来,他听说台湾著名画家吴炫三先生在美术学院开课,就千方百计找到他,要求跟老师学画。吴先生被他的诚意所感动,同意他来听课。谢坤山欣喜若狂。
从此,他每天拖着几公斤重的义肢花两个多小时时间赶到学校,风雨不误。
这还不难,最困难的是难以启齿的小便问题无法解决。那时他还没有发明现在每天都使用的“小便帮手”,总不好叫老师同学来帮忙吧?他就一天从早到晚不喝水,在校八小时内有尿也忍着,直到后来憋得尿血!
为了补上文化基础薄弱这一环,谢坤山24岁时选择了去读“国中”(相当于大陆的初中)补习学校。报名那天,排在年龄和身高都差他一大截的报名队伍里,谢坤山心底五味杂陈。这时,有位老师走过来,看看他空荡荡的衣袖,别有意味地说:“这里可是要‘写\’功课的哦!”谢坤山一听,心中反倒轻松了。他大声地说:“报告老师,这张报名表就是我写的!”
谢坤山十分珍惜能再度重返课堂学习的机会,并砥励自己终日埋首在书桌与画架前。由于肢体上的不便,他要比别人多耗许多时间,为此,他要求自己每天最多睡四、五个小时,并生发出一套“少睡就是多活”的哲理。
三年一晃而过,毕业那年,谢坤山与所有升高中的考生一样,走进高中联考的考场,并以优异成绩,被台北最好的中学——建中补校录取。入学后的第一次测试,谢坤山的成绩是倒数第三名。他奋力追赶,结果第二个月的月考,他的成绩还是第三名,不过,这次是正数的。望着成绩单,谢坤山快活地笑了。
“我们拥有的,永远比失去的多!”
“我从不去想自己失去了什么,我想的是我还拥有什么!”
正是抱着这样的人生态度,不管怎样艰难,他都心存感恩地一路走来。他不但寻找到自己的幸福,而且尽可能地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谢坤山嘴里最多的字眼就是“感恩”。他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妻子、感激朋友、感激许许多多扶助、支持和鼓励过他的人。
出于“感恩”心理,他尽可能地帮助社会和他人。不管多忙,每月必定至少抽出一天时间去慈济医院作义工,在那里,他帮助的都是最绝望的人。
“快乐像大海!”
见过谢坤山的人对他的富有感染力的笑声都会留下深刻印象。
有一天,他正和妹妹走在大街上,有说有笑,轻松自在。忽然,一位小姐从后面赶上来,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他,说:“先生,这是属于你的,请收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际遇,谢坤山一时理不出头绪。妹妹帮他打开了信封,里面竟然是1500元台币!原来,她是台湾某电视台知名栏目的节目制作人。信封里的钱是她刚刚领到的制作酬劳。当天下班后,她碰巧走在这对兄妹的后面。一路上,她发现了谢坤山触目惊心的残障,同时也发现残障并未给他的人生留下阴影。兄妹俩谈笑风生的一幕让她感慨万千,为什么一个最有理由痛苦和绝望的人,偏偏这么轻松快乐?而那些身体健全、衣食无忧、学历金钱地位样样不缺的人却为何还自寻烦恼?她感谢谢坤山让她体验到了平凡的幸福,“原来,快乐也可以很容易拥有的!”
谢坤山的妻子也真是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她选择谢坤山,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在结婚前,他们已经相识、相知、相爱了八年。他们结婚时,没有婚宴,没有排场,只有借来的洋装和一只不到1000元台币的戒指。
婚后,他没有在生活上全部依赖妻子,一直保持着生活上的自理。成家后的安定激励着他不断创作。不久,谢坤山在台北市的百家画廊举办了生平第一次正式的个展,当画展圆满落幕时,他的事情经由路透社报道,引起国际口足画会对他的高度评价,从此画会每个月提供给他一笔奖学金。
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谢坤山说,看到她红嫩的小脸蛋,我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痛哭起来!在那一刻,所有生活的苦难都化为迎接新生的喜悦! 我试着做个尽责称职的爸爸,当孩子哭闹时,我就用嘴轻轻咬住小婴儿胸前的衣襟,再缓缓地放在我的怀里,然后用我的右手臂,轻轻托住她柔软的后脑勺,这样女儿便能舒适地沉睡在我的怀里。
当孩子饿的时候,我试着去冲牛奶。我先把奶瓶注入适温的开水,舀进适量的奶粉。然后咬住奶嘴,旋紧奶瓶盖;接着我用右臂托着奶瓶,再把奶瓶夹在右短臂与下巴之间。这样我就可以喂小宝贝吃奶了。我想,这是做一个父亲所必须尽的基本责任,没有手的我,更要尽力去学习。
作画时,我把摇篮放在画架旁,然后在我的脚上系着一条绳子,一面作画,一面拉动摇篮,虽然我没有推动摇篮的手,不过我却有一只拉动摇篮的脚。有时我还会躺在地板上,用脚抬起学步车再轻轻地摇晃,逗乐坐在车上的孩子。就这样,我每天与妻子分享着育儿的责任和喜悦!不久,二女儿也加入到我们这个温馨的家。
当孩子渐渐长大后,我们经常全家一起出外写生,有时女儿也会有模有样地学我架起画架!而每当她们有新奇的发现,一定会飞奔到我身旁,然后叽叽喳喳地抢着要我分享她们的喜乐!我仿佛有双强而有力的臂膀,正为她们撑起甜蜜的成长天堂。看到女儿能顺利地成长,我深深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他的妻子说:“其实,当初的压力太大了。逼得我必须把所有的困难都想过,不然也下不了决心。结了婚反倒轻松了,我们生活得比原来设想的还好。谢坤山是个能给人快乐的人,他带给我的快乐像大海,至今还看不到边际。”
一位令人尊敬的人
美国《读者文摘》亚洲版曾采访过谢坤山,但稿子发到总部审核时,这个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期刊立即叫停,重新派出人马,对书中提到的数十位人物逐一核实采访,前后工作了两、三个月。谢坤山夫妇得到通知,采访编辑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读者文摘》将用19种语言版本向全世界推出他挑战生命极限的故事。
谢坤山不止属于台湾,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人类。
《吉尼斯世界纪录》亚洲见证中心董事长戴胜益先生说:
“身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亚洲见证中心负责人的我,见过的奇人异事无数,但从没有看过谢坤山这么令人‘震撼与动容\’的人。如果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全世界最令人尊敬的人\’这一项目,我会恭敬地把这面奖牌颁给他——创造人类极限的谢坤山。”
- 上一篇:感动的心
- 下一篇:如何从善入门修证佛道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仁德上人:人生的真实价值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明海法师:什么是平常心?怎么修行自己的心?
- 明海大和尚:请转法轮的意思是什么?
- 本性法师:退步原来是向前
- 仁德上人:快乐逍遥歌
- 仁德上人:人与人相处过程中需要互相理解、诚敬
- 明海法师:法俗眷属是什么意思?
- 大安法师:生命分为几个阶段?十个阶段
- 本源法师: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
- 明海法师:佛有分别心吗,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就有钱、漂亮?
- 如瑞法师:今日事今日了,做好每个当下应该做的事
- 仁德上人:问问自己这一生究竟想要什么?
- 仁德上人:忏悔悔改歌
- 明海法师:红尘自度,个人修行个人了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