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详情]
《六祖法宝坛经》讲记 导言
《六祖法宝坛经》讲记 导言
目录
导言
自序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决疑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禅品第五
忏悔品第六
机缘品第七
顿渐品第八
护法品第九
付嘱品第十
后记
**************************
导言
南无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居士慈悲!今天是2011年农历四月初七,明天是释迦牟尼佛陀圣诞,在这个无比神圣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沙门释清净非常欢喜和大家共同学习无比殊胜的《六祖法宝坛经》,请大众双手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
我们知道,佛教是由古印度传入中土。公元前565年,在古印度的城邦国——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降生了一位太子,名叫悉达多,姓乔达摩。后来出家修道,成为无上智慧的彻悟者,也成为无量功德的圆满者,无上的究竟者,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含有更加深密的涵义,浅显的解释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著于相。
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谓创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谓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佛陀所说的修行方法,切实去做,便有成为佛陀的可能,到了佛陀的境界,虽然也能发挥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神迹,但那不是佛陀重视的东西,最要紧的是佛陀的完美德行和从彻悟中发出的伟大智慧。佛陀以人间的肉身,示现完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
佛陀既有肉身,所以他是真实存在,有据可考的历史人物。唯其由于古代的印度,不重视历史年代的记录,故对释迦佛陀确切的生灭年月,不易考究。但在佛典的记载方面以及碑记方面,对于佛陀的年代,有着各种不同的传说。根据近世学者的考证结果,认定佛陀降生于公元前565年,入灭于公元前486年。
佛陀的父亲,名叫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尊称为摩诃摩耶(伟大的摩耶),然在佛陀出生仅仅一周之后,便去世了。因此,佛陀是在其母亲的胞妹,即佛陀的姨母及父王的爱护之下,长大成人。不过,在他没有出家之前,大家都称他为悉达多太子。他那位姨母,是和摩耶夫人同时嫁给净饭王的,叫作摩诃波阇波提(后出家,号大爱道比丘尼)。佛陀未出家之前,也和常人一样,娶了美丽的耶输陀罗(名闻)为妃子,并且生了一位小王子,名叫罗睺罗。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破僧事》卷三的记载,出家之前的悉达多太子,有三位妃子,一为耶输陀罗,二为乔比迦,三为鹿王。依照一般的传说,佛子罗睺罗是由佛陀指腹怀孕的。
虽然王族的生活优裕而舒适,但悉达多太子却并不贪恋这些世间的情、欲和享受。太子曾由城之四门出游,见生、老、病、死等现象及修道的行者,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于二十九岁,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参访世间诸修行人,然彼皆不达解脱之境,太子以胜慧示其不究竟处,后至苦行林,开始六年的苦行生活,当时净饭王所派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亦在此与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体枯瘦,亦未取菩提,遂出苦行林。此时,共修的五位行者,误以为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
太子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誓成正觉。时有魔王欲行恼乱,菩萨以慈悲力降伏魔怨,以定慧力明一切法,以上上智通达甚深十二因缘,于明相出时,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为“佛陀”(意为觉者),佛号“释迦牟尼”,时年三十五岁。释尊苦行、降魔、成道的经过,皆由太子的秘密护卫侍者优波离(佛成道后,随佛出家,是持戒第一的大弟子)所见证。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曾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解脱苦难,开示悟入佛知见故,开始了四十九年的弘法事业。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兴佛教,救度众生。其中我们熟知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韦陀菩萨等。
在四十九年的弘化生涯中,佛陀最初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观机逗教,又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这是大会式的宣讲,而对于个人各别的教化,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因材施教,点化迷萌,救度无量数人脱离苦难,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无量的众生因佛陀的教诲而弃恶修善,忏悔罪业,发菩提心,奉法修行。由此而得胜妙乐者,究竟解脱者,毕竟了悟无上菩提者无量无边。
如佛陀在鹿野苑,向最初和他一起共修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五蕴等圣妙法门,五人闻后便获果证,当即皈依佛陀,从佛出家。此后佛陀更是游历四方,化导群伦。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国王,及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等王妃,也有社会下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难陀、阿难陀等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地位低下的优波离、挑粪匠尼提等。总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不信因果,不信六道轮回,对于世间种种的恶行,以及对于将来所要受到的果报,无知而无所畏惧,沉溺于欲望和恶习之中。佛陀慈悲,以自身经历的食马麦、遭诽谤等事,为众生现身说法,并详细解说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皆是往昔作恶所感,以令众生明白因果不虚之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回心自证永恒法身。
慈悲的佛陀对众生的爱护无微不至。所教化的对象,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信仰一律平等,皈依弟子日渐增多,于是便有了僧伽(僧团)。而在佛陀的弟子群中,却有着种种贤圣不肖的分别,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并时常教诫弟子有关持戒的重要性。
正是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个人遵照戒律而行,过着法制的生活,佛陀又规定每半月布萨诵戒一次,集合说戒,使诸比丘都能在清净戒法中长养善心,长行梵行。
就这样说法度生四十九年,因缘将至,亦是为令众生于佛法中生珍重心,进而实践解脱之道,佛陀于年八十垂般涅槃。临涅槃之际,所有的众生都悲啼号哭,声闻、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都来集会,佛陀以大悲心开导大众:佛性常住真实无变,及常乐我净等义。又开示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都当得成大觉佛果,并广说与涅槃有关的一切菩萨法义。针对阿难所提出的四个问题,开示弟子们,在佛入灭后,要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以默摈置之调伏恶人、在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叮咛弟子,护持净戒,常当一心,勤求出道,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我们再来了解佛教之传入中国。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明帝刘庄夜梦金人放光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于是,摄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这几乎是汉地佛教初传的普遍说法,也为我国历史教科书所采用。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到了后汉末叶桓灵二帝的时代(公元147—189年),记载才逐渐翔实,史料也逐渐丰富。其时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中国,如安世高、安玄从安息来,支娄迦谶、支曜从月氏来,竺佛朔从天竺来,康孟详从康居来。由此译事渐盛,法事也渐兴。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对它的信仰深入民间,“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正是忠实的写照。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现在已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宗教,而非外来宗教。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佛法本是一味的,由于接受者的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体悟,也就因人而异,各有下手处,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佛经中也说:“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八大宗派各有特点,有人用一偈戏而概之为:“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三论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又称菩提达磨,意译为觉法。印度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达摩由印度远涉重洋,在海上颠簸了三年,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这时是梁武帝普通七年——丙午年九月二十一日。广州刺吏萧昂备设东道主的礼仪,欢迎他们,并且上表奏禀梁武帝。武帝看了奏章,派遣使臣奉诏到广州迎请,这时是大通元年——丁未年。十月一日达摩等到达金陵(南京)。武帝接见了达摩,问他:“朕即位以来,营造佛寺,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多少,有什么功德?”达摩说:“并没有功德。”武帝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这些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然有,却不是实有。”武帝说:“怎样才是真功德呢?”达摩说:“清净、睿智、圆妙,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武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达摩说:“空寂无圣。”武帝又问:“回答朕的问话的人是谁?”达摩说:“不知道。”武帝没有领悟。达摩知道二人的心思没有契合,于是在十月十九日,悄悄回到长江北岸。
十一月二十三日,达摩祖师辗转到达洛阳。这时是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当时有个叫神光的僧人,是个旷达之士。他长期居住在洛阳附近,博览群书,善于谈论玄妙的道理。一日,神光法师开讲《大涅槃经》,达摩祖师就在台下随众听经。达摩祖师是位梵僧,相貌堂堂,与众不同。神光法师讲完后下座问达摩祖师:“请问法师,从哪里来?”达摩祖师说:“我从天竺而来。”神光法师问:“您觉得我讲经讲的怎么样?”达摩祖师说:“狗屁不通!”
神光法师勃然大怒。神光法师是很威猛的,带着铁制的佛珠,一听对方说自己“狗屁不通”,很恼火,感觉你对法师不敬,摘下佛珠来劈头就打,打掉了达摩祖师的两颗门牙,达摩祖师没有躲闪,把门牙咽了下去。神光法师一念瞋心起,打完了又觉得不妥。达摩祖师默不作声,转身悄然而去了。
达摩祖师继续行脚,有个被关在笼子里的鹦鹉,也是菩萨的示现,会说话。鹦鹉看到达摩祖师就喊:“西来意,西来意,教我出笼计!”意思是说:你从西天而来,到中土教化众生,教众生跳出牢笼,获得解脱。你令众生解脱,你也教我个方法,从笼子里能飞出去!达摩祖师笑着说:“出笼计,出笼计,两腿一伸两眼闭!”鹦鹉很聪明,一听,两腿一伸两眼一闭就装死,主人回来,一看死了,赶紧敞开笼子拿出来,这时候鹦鹉睁开眼,“扑棱扑棱”飞走了。鹦鹉一边飞一边喊:“西来意,西来意,教你出笼计!”此时神光大师正在郁闷,一听“西来意,西来意,教你出笼计”,就问鹦鹉什么因缘。鹦鹉告诉神光法师说,刚才有个大德高僧教它出笼计。神光法师方知达摩祖师是得道高僧,惭悔交加,急忙打听祖师下落。鹦鹉指点他前往嵩山少林寺。
达摩祖师下榻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整天默默不语。人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管他叫“壁观婆罗门”。神光法师一路追寻到少林寺,早晚参见祖师,恭候在旁。达摩祖师却每每对着墙壁端坐,神光听不到他的教诲和鼓励。神光心想:“过去的人求学访道,饿了,把光骨头敲开吸取里面的骨髓,从身上扎出血来暂时充饥,割下珍贵的头发掩埋在泥里,或者舍身跳崖去喂老虎。古人尚且如此,我又是什么人呢?”这年十二月九日晚上,漫天大雪,神光站在殿外,一动不动。到天亮时,积雪都没过他的膝盖了。达摩祖师怜悯地问道:“你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要求什么事?”神光悲苦地流下泪来说:“只希望和尚慈悲为怀,打开甘露门,普度众生。”祖师说:“诸佛有无上妙道,是天长地久勤奋精进,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而修得的。哪能凭小德小智,轻慢之心,就想得到真乘,徒自白费辛苦。”神光听了祖师的教诲激励,悄悄拿了一把快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将残臂供养在达摩面前。达摩祖师知道他是堪承大业的法器,就说:“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都是为法忘身。你今天在我面前砍断手臂,你所追求的也可以得到。”神光问:“诸佛的法印,可以说给我听吗?”祖师说:“诸佛的法印,不是从他人那里得到的。”神光说:“我的心还没有安宁,求大师帮助我安宁下来。”祖师说:“把你的心交给我,我帮助你安宁。”过了一会儿,神光说:“找我的心,找不到了。”祖师说:“知心虚妄,我帮你安心完成了。”神光豁然悟道,遂改法名为慧可,自此卑以自牧,韬光养晦。
过了九年,达摩祖师召集门人说:“我回国的时间到了,你们何不说说自己有什么心得?”门人道副说:“在我看来,不拘于文字,不离开文字,这就是道用。”祖师说:“你学到了我的皮毛。”总持比丘尼说:“据我理解,就像庆喜见到如来的佛国,见了一次就见不到第二次。”祖师说:“你学到了我的肉。”道育说:“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色、受、想、行、识五阴并非真有。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法可以学得。”祖师说:“你学到了我的骨头。”最后,慧可礼拜了祖师,依次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开口。祖师说:“你学到了我的精髓。”他又看看慧可,告诉他:“过去如来把他的清净法眼传给迦叶大士,然后又辗转嘱托,传到我手里。我现在交付给你,你要护持。我把袈裟也传给你,作为传法的信物。它们各有自己的含义,应该知道。”慧可说:“请大师指示。”祖师说:“内传法印,以心印心。外传袈裟,以明传承。若是后代轻慢,群起怀疑,说我是西天人氏,你是东方学子,凭什么得真法,你拿什么证明?你如今接受这袈裟和佛法,以后遇上灾难,只消拿出这衣和我的法偈,就可以表明化导无碍。我寂灭两百年后,衣就不再往下传了,佛法已经遍布天下。但那时候,懂佛道的人多,行佛道的人少;说佛理的人多,通佛理的人少。私下的文字,秘密的证说成千上万。你应当宣传阐发正道,不要轻视了没有真悟佛理的人。他们一旦回复正道,就跟没走弯路的人一样了。听我的偈言:‘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祖师又说:“我有《楞伽经》四卷传你。这是如来心地法要,开示众生悟法入道的。我离开南印度来到东土的原因,是看到东土有大乘气象。所以,才跨过大海越过荒漠,为大法寻找法器。机遇未合,便像愚人一般少言寡语。现在得到了你承传我佛大法,我的目的已经达到。”说罢,和众徒们来到嵩山的千圣寺,住了三天。魏文帝大统二年——丙辰年十月五日,大师化缘已尽,端坐圆寂。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安葬于熊耳山,人们在定林寺为他起了一座塔。
三年后,魏臣宋云奉命出使西域,回来经过葱岭时,同达摩祖师相遇。传说达摩祖师途径西藏时留下禅法,其教法后融合在大圆满教法中。宋云看见祖师手里提着一只鞋子,翩翩远去。宋云问:“大师往哪儿去?”达摩说:“西天去!”宋云回来,把这事原原本本告诉大家。等到他的门人启开坟墓看时,只剩下一副空空的棺材,里面有一只僧鞋。满朝廷的人都为之惊叹。官员们奉皇帝命令,取了那只僧鞋,放在少林寺供养起来。到了唐朝开元十五年(丁卯年),鞋被追慕之人偷到了五台山华严寺供奉,现在已经不知去向。当初,梁武帝遇到达摩祖师,因缘未合。后来武帝听到达摩到魏推行教化,再后来听到宋云讲的故事,便亲自为达摩祖师写了一篇碑文。唐代宗谥达摩为“圆觉大师”,塔叫空观塔。
菩提达摩祖师,传佛陀心法于二祖慧可大师,依次相传于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将教法广弘于天下。
仔细想想,达摩祖师教给鹦鹉的“出笼计”其实适应于我们任何人。我们现在的烦恼焦虑都是在于我要折腾点什么,我要造作点什么。这个世界离不了我:老婆离了我不行,孩子离了我不行,单位离了我不行,公司离了我不行。总感觉世界离了我不行,于是总绞缠在里面。很多人都这样,放不下面子,放不下名利,放不下孩子,放不下孙子……痛苦就痛苦在这些方面。
为自己烦恼,还要为人情世故烦恼:夫妻不睦,同事不和,同修诤论……还总要展露自我,觉得世界离了我不行,这就是烦恼之根。所以,给老居士讲课的时候,我跟大家说要放下,两腿一伸,两眼一闭,就能跳出所有的牢笼,跳出六道轮回。什么是“两腿一伸两眼闭”?就是把你自己当个死人。我们看不破放不下的东西太多。我和老居士们讲,即使我们死了,地球依旧转;即使我们死了,孩子一样会长大;即使我们死了,老伴也会有人照顾;即使我们死了,我们的父母也会安全的生活,一定会的。为什么我们总感觉世界离不开我们呢?其实是我们贪恋执著,并不是这个世界需要我们。总要别人看到我们,以展示我们的存在,在佛教中叫我执。总怕“我”没了,“我”要强大,“我”要放光,“我”要向人证实我还存在,就是烦恼的出处,也是轮回的根源。纠结于人情世故和名闻利养是我们解脱最大的障碍。这对初学者可能很难理解,慢慢来。往后学习,我们就能找到烦恼根源所在,“我执”是个毒刺,拔出来就解脱了,我执在,心就不安。
到了六祖传法时,佛法传播的最快。禅宗有个特点,特立独行,淡视权威,敢挑战传统。过去佛教沿用印度的生活仪轨比较多,谁也不敢变,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禅宗大胆改革和创新,革新了托钵乞食的传统,提倡“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山里开荒种地,以养色身,潜心修行,以成道业。僧团自养的能力得以增强。“三武一宗”法难,朝廷灭佛的时候,其他宗派过于依附朝廷供养和民众捐助,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密宗,主要依靠朝廷的拨款供养。朝廷一旦对佛教产生不满,断掉粮食,大家没得吃,就传播不下去了。唯有禅宗从唐朝就进驻山林,不依靠朝廷。他们在山里王法鞭长莫及之处,“三武一宗”法难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后来禅宗模式成为中国大乘佛教的出世形态,现在大家一提到佛教就想到禅宗,就是得益于它的独立意识强,保持了佛教的出世特色。
现在的出家人法名延续几乎都是从禅宗体系来的,包括其他的宗派,都是依附于禅宗门人传播开来的。这就是中国禅宗的发展历程。
禅宗是达摩祖师从印度传来的,以心传心,心心相传,灯灯相续,释迦牟尼佛把心法传给大迦叶,依次传到达摩祖师,直至传到六祖。因此,六祖所说的法,由于是心心相传,就像灯灯相传,绵绵不绝,就如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另一盏灯点亮又一盏灯,最后一盏灯点亮的时候,它的火和第一盏灯是没有区别的。因此,六祖所传的法就是达摩祖师的法,达摩祖师的法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法。六祖传的法和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诸佛的法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六祖在讲这部《坛经》时,也和释迦牟尼佛在讲没有任何区别!
我们手中这本《六祖坛经》,属中国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弟子法海集录,宋辽时期此书已入经录。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日本影印《六祖坛经诸本集成》,汇集各种版本《坛经》十一种。各种版本大致可分五种类型:
①敦煌手抄本:不分品目,题作“《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讲》一卷,兼受无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经尾题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经法》一卷”,一般以此本为最古。后称此本为敦煌本。
②惠昕本(兴圣寺本):书前有惠昕序,系根据繁本《坛经》删定而成。后传入日本,又有金山天宁寺本及大乘寺本,题作《韶州曹溪山六祖大师坛经》,卷数品门均同,文字稍异,书前无惠昕序,有北宋政和六年(1116)比丘存中的序文。
③流通本:题作《六祖法宝坛经》,前有德异序,《略序》改作《六祖大师缘起外纪》,亦分十品,次第略有更动。与此本体例相同者有真朴重梓本(前有明成化七年御制序、宋郎简序、重刻凡例、六祖大师缘起外纪,题下有“赐紫当山主法第三十七世孙真朴重梓”)及金陵刻经处本(1929年刻)等。
④高丽传本:题作《六祖法宝坛经》,疑即德异刊本(1290),元延祐三年(1316)、明万历二年(1574)重刊,光绪九年(1883)再刊。前有德异《略序》,记述六祖身世,正文分十品。明正统本及曹溪原本,题作《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正文前之《略序》、各品题名均与高丽传本同。
⑤明南藏本:前有宋契嵩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赞》。题下有“风幡报恩光孝禅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宝编;僧录司右阐教兼钟山灵谷禅寺住持净戒重校”。不分品、卷。万历四十八年赵琦美所刻房山石经本与此同一体例,但题下重校人改为“明周至住山比丘圆载、西吴学人真程同校”。
本次学习,我们采用的是“流通本”。
我们知道,禅宗是菩提达摩祖师由印度传入中土,他于公元527年到达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所传心法是根据四卷本的《楞伽经》;北宗神秀大师的弟子净觉所集的《楞伽师资记》,就是介绍从印度禅传承到中国禅的系统,也可以讲这是北宗禅,是以《楞伽经》的思想为主流。可是南宗的六祖惠能大师,虽也接受《楞伽经》思想的体系,但他却以《金刚般若经》作为他的禅法的依据。因此,从《坛经》的内容固然可以看到浓厚的如来藏思想的成份,那是受了《楞伽经》系统的影响;同时又发现他特别强调般若和智慧功能,所以又是属于中观般若思想的传承者。照道理,般若的思想是属于“空”的,也可说是属于中观哲学的范畴;而《楞伽经》的思想既强调唯识,更强调如来藏,实际是以发挥如来藏思想为其重心,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另一个系统。
其实,《六祖坛经》是以般若为方法,以如来藏为目标,用般若的空观来破除烦恼的执著,以期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所谓“明心”就是无烦恼的清净心,“见性”就是见到与佛无二无别的佛性。佛性是如来藏的另一个名字,清净心是般若智慧的别名,它是用般若智慧以达见性成佛的目的。此二者虽有不同的名字,也有不同的立场,然而是一体的两面。若得其一,必得其二,不见其一,不得其二;明心一定能见性,见性一定是心地光明。
从中观的立场看般若,若得般若即见诸法自性是空,那就是目的,不再另有如来藏、佛性、法性等目的可求。可是从如来藏系统来看,般若只是功能,不是其本体;功能必定有其所属,所以产生了如来藏和佛性等思想。于是,《六祖坛经》虽让人见到般若的思想,实际上是以如来藏为根本,这是非常明显的事。
《坛经》的思想系统,虽用般若经,实则是沿袭如来藏的观点,用般若的空慧,实证真如佛性,即是明心见性。《坛经》中引用《金刚般若经》者凡五见,引用《文殊说般若经》者一处。其目的是在证明相无而性有,强调本心及本性实在。所引般若经典,乃在取其作为修证的观行方便,那便是般若三昧及一行三昧。
《坛经》引用《维摩经》者计六例,共有五种观念:顿悟、守心与直心、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即是修行、动静一体、不二。此外尚可在坛经中见到《大涅槃经》《菩萨戒经》《法华经》《华严经》《观无量寿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等的思想。
《坛经》的心理实践,名为“无念法门”,它又有无住、无著、无相等不同的名称,以无念得智慧,以无著离烦恼,以无相证佛性。《坛经》的生活实践是以忏悔、发愿、受三皈依戒为准则,而又将之导归心理实践的“无相法门”。
至于《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将这两句的前后经文连起来看,是说不要把如来的身相当成真实的如来,因为如来不可以用他的身相来衡量和范围,也可以说如来是遍于一切相而不等于任何一相,不能认定任何一相就是佛;对所有一切相都不执著才能真正见到如来。所以,其下还有两句经文:“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可是从《坛经》的观点来看,“相”是虚妄的,而心性是实在的,所以《坛经》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本不生灭”,这种不生又不灭的本心和本性,在《金刚经》中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说,相无性有,这与《楞伽经》的思想有些相同。
六祖的禅法是以直指、直示为特点,把见性、悟性作为禅的生命。在《坛经》里,他强调:“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若识自心,一悟即至佛地。”他认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他甚至斩钉截铁地指出:“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他的这些论点,莫非是反复说明:见性、悟性对从根本上转化妄想执著和解决人我、是非、善恶、顺逆、染净等种种二元对立状态的重要性;其中他以“般若观照”,息妄显真,得定开慧,作为识心见性的重要手段。他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又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在六祖的开示中,还处处显示体用不二、定慧一体、空有圆融、性相一如的般若正见,把一相(一相无相)三昧和一行(直心直行)三昧结合起来,虽不变而随缘,虽随缘而不变。他说:“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六祖曾开示智隍:“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在此基础上,六祖认为见性之人,于一切法立亦得,不立亦得,要“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这正像明镜照物,物来影现,物去镜空,一切不立,又一切不废,即所谓“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所以,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六祖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心和物的关系问题,是无相而无不相,无念而无不念的空有圆融、心物不二论者,也是他所说“自性自悟,顿悟顿修”的最上乘境界。虽然如此,六祖亦并不否定根性有利钝这一客观事实,而说“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由于人有利钝,也即障有深浅,故佛说无量法门,随机施教。人们在实践中,或顿悟顿修,或顿悟渐修,或渐悟渐修,无有定法,最后同证菩提,无有差别。在实践过程中,当专修一法而不能相应时,也允许改修他法,以适应根性,而免虚耗时光。实际上,佛菩萨、善知识并无实法与人,但因病施药,方便对治。所以,六祖说:“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这与《金刚经》“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同一旨趣,同一法味。总之,如果我们能以“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大日经》),离指见月,不生执著,可得法益而解法缚;一旦我法双空,并空亦空,则无尽烦恼自然化为大光明宝藏了。这样,一切固执法见,舍本逐末,甚至争论胜劣、高树慢幢等现象,自然“可以休矣”。
由于六祖顿悟成佛说的异军突起,《坛经》作为六祖的开示记录,言简义丰,直指心源,成为禅宗的无价之宝,几乎所有禅宗学人无不重视和倾心。它是六祖开宗传法的重要文献,也是唯此一部称之为“经”的祖师言教。但是《坛经》文字虽较通俗,由于“见性”不是思量分别的境界,原非文字言语所能表达,故不仅注释或译白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即使是《坛经》的各种版本,由于历代辗转传抄,也详略不同,互有出入,因而亦有令人颇为费解的地方。如有僧举卧轮禅师偈:“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立断)。此偈的要害是以断灭为究竟,六祖认为这样修行,是增加系缚。因此,他针对性地出示一偈:“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顿圆)。这里的“作么”可作“怎么”“做什么”解释。如果我们对偈的后二句依文解义,死于句下,认为“对境心数起来,菩提怎么能长呢?”。好像六祖与卧轮同一观点,主张心不起,才能长菩提。这与原意实有很大出入。六祖原意似乎应该理解为:“对境虽数种起心,但境来则应,境去则空,毫无黏著”,所谓“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也不像卧轮禅师所说“菩提日日长”,而是“菩提怎么长,也不去理会它”,或者说“菩提自性本无增减,怎么会有长不长呢?”。但这些境界,只许心领神会,在短短四句偈中,确也难以充分表达,正如六祖所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啊!
我们这次组织学习和共修《六祖法宝坛经》,以白话讲述和引申,使之进一步通俗化、明朗化,以适应初学者的需要,使能由“文字”生起“观照”,由观照而达“实相”,所谓“望文生义,以义生观”。对《坛经》的学习和普及,将有助于消除人们对明心见性的神秘感和畏难思想,有助于领悟自性是佛而彻底担荷,当仁不让;特别会有助于纠正当前普遍存在的务外、著相、媚俗、求有所得的流弊,使作为佛法心髓的禅学易为广大学者所接受和掌握。此次学习为僧团四众弟子和合共修,本人所述错谬和不当之处,亦请大众批评指正。
- 上一篇:大乘攻略:后记
- 下一篇:《六祖法宝坛经》讲记 自序品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