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上的佛性是了了常知

仁德上人:实质上的佛性是了了常知

  佛与魔都是自己着相的我我我制造出来的幻名幻相,实质上佛性只是了了常知。既然没有魔,哪里会有佛呢?只因为自己着相有一个我我我,把虚幻的假相当真,产生了一个错误的我我我。由于我我我着相,产生了自我的爱憎取舍之幻心。自我的妄心讨厌做魔王,才有求成佛的欲望,所以才有佛与魔的二元化不同的假名相。

  从实质佛性了了常知,既没有魔,也没有佛,所以才说有佛的地方急走过,无佛的地方莫停留,佛来斩佛,魔来斩魔。把心中的佛魔都化空不执着的时候,自己的清净佛性了了常知才能够自然地现前。

  明白了这个真理的菩萨,才会真正的通达明了一切具足,一切圆满众生本具,法尔如是;才会真正的明了通达是心做佛,是心念佛,弥陀弥陀念下去,原来弥陀念弥陀;才会真正的明了通达见性成佛、立地成佛、当下做佛,佛即是本心,本心灵知即是真佛。

  既然了了常知是佛,还有什么可以牵挂执着的事情呢?所以自己明白的智慧心,既不会执着于一切的幻有,更不会执着于什么都没有的空,而是在空与有之间、在现象与本质之间出入自在、无黏无缚、无解无脱,天真本然、法尔如是,不落二元化,也不舍弃二元化,就在二元化里证到一真一如不生不灭的一真法界。

  凡夫说话做事有落处,圣人无落处。只要你还没有达到理事圆融,你的说话做事必然会有落处,也就是说你的思想行为必然会有爱憎取舍之幻心,你的内心必然会有很多的矛盾纠结过不去。你遇到事情一来,第一个就是我我我,全是你自我的意思、自我的观点、自我的认为、自我的主意、自我的决定,所以你是有我我我的迷人糊涂人。

  很想自己说了算、很想出人头地、很想当家作主、很想处处表现自我,时时刻刻都忘不了自我,非常想展示自我,处处想按照自我的意思行事。根本不通达空性无我的道理,不可能称性妙用,不可能把思想行为做得圆融无障碍,不可能在空性之中起妙用。

  周围的人能够感受有我的人强烈的自我表现、自以为是的磁场。周围的人和他在一起只有两条路,你不能随顺他,必然就要自发的远离离开他。

  他的强烈执着,要战胜一切的我我我,在所有有我有执着的人身边,他必须是最最有道理、最最有能量、最最有本事、最最很正确,所有的人都要听他的,因为他的磁场、他的气势、他的执着超越所有人,他要做永远的胜利者,他要做人类人群之中的第一人。这样傲慢自以为是的人,你见过吗?你认识吗?就是说的你心中傲慢自由的我我我!

  修行了一辈子到最后只能说一句,会说什么呢?祖师大德、诸佛菩萨们把自己无量劫修道悟道修出来的成果归纳成一句话,会说什么呢?

  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了了常知,只因执着一个我我我而不能认知见性,若能放下我我我,一切法尔如是,可以做本来的佛。”

  阿弥陀佛说:“我把我所修所悟的功德智慧归纳成一句话,阿弥陀佛,也就是自己的心心念念大慈大悲就是活佛。”

  印光祖师也说一句话:“我把我所有成果也归纳成一句话,没有我不怕死就能成佛。”

  六祖慧能大师也说一句话:“若真修道人,不能见众生任何人的过失毛病。”为什么不让见别人的过失毛病呢?因为你见别人的过失毛病,就是你自己最大的罪恶习气毛病,你如果放下了我我我,谁要见别人的毛病过失呢?

  有的祖师活到九十八岁,只说一句话,“老僧活到九十八,穿衣吃饭是正法。”有人说我也会穿衣吃饭呀,真的吗?你真会知道穿衣吃饭的主人翁是谁吗?

  更多的祖师大德活到一百多岁,也只说一句话,“能说不能行,不是真修行”“能说得一千,不如行得一寸。”

  也有人总结世出世间一切法,只说一句话,“这个世间宇宙之间做人做事,没有沾光的事,也没有吃亏的事。”如果让你只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呢?有人会说,我只想说最后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只要你一心念佛,没有我我我的执着,你这个念佛的清净心就是阿弥陀佛。

  修因证果,达到性相一如理事圆融。彻底全部的放下不执着,事事不动自己自我的爱憎取舍之妄心,这是修因。在一切的事情之中,知道明白缘起性空不可得,对于一切事情只是知道明白,不再动自我的意思,不再动自己自我的喜欢与讨厌。

  面对一切事情心中没有事情,没有事情而又能应机应缘处理好一切的事情,在一切的事情之中没有事,心中不执着事而又能处理好一切的事情,在处理事情的同时明白还是没有事情,也就是说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修因证果。

  修因,一定要彻底放下自我的身心,让自己自我的执着全部打消,这是必须要落实的一个过程,并不是说明白了道理就不用彻底放下了,明白道理正是为了彻底放下打好基础。没有明白空性不可得,没有明白缘起性空,怎么可能会彻底放下呢?

  能够彻底全部地放下,能够大慈大悲的救度众生,为众生服务,前提必须要明白空性不可得之真理。所以明理放下不执着是因,对于一切的事情知道明白是缘起性空,事事不动自我爱憎取舍之妄心,心中清净,没有牵挂、没有矛盾与纠结,心中时时保持随顺觉性,称性妙用大慈大悲的心,这就是圆满的佛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