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愿:天眼普见愿
第六愿:天眼普见愿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大家请看第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这是天眼普见愿。
极乐世界的人民能得天眼通,能见到十方世界一切的众生在六道中死此生彼、苦乐等相。这天眼通又叫做生死智通,能够知道众生受生之前从哪里来,死了之后又到哪里去,无论是天人享乐的情景,还是地狱受苦众生这种苦刑的场面,天眼通都能够清清楚楚地看见。
我们平时总是说,过去的父母还在三恶道中受苦,但是我们这只是从理论上知道,而不能亲眼所见,所以,我们还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发不起精进修行成佛度众生的心。所以,凡夫因为见不到地狱恶鬼种种的苦,见不到净土种种的乐,就不能够深信因果,不能够发起求生净土的心。我们平时总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怕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所以罪障消除,功德圆满,直至成佛。经文里经常讲,菩萨对贪嗔痴慢的念头如避火坑,起心动念他们都恐惧的了不得,绝不敢去造作贪嗔痴慢的恶业。而凡夫造作恶业的时候,造恶因的时候,胆子非常的大,什么事情都敢做,为了欲望,为了自己的利益造作种种的恶业,没有恐怖的心。但是,等到恶报来的时候,知道害怕了,恶果来到身上了知道怕了,不愿意承担,而且怨天尤人,不作还账想。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违缘的时候,我们总是埋怨别人,总是赶紧想躲避这个违缘,而不是违缘来了作为我们的逆增上缘,帮助我们不昧因果,帮助我们了知恶果的根源,进而去精进修行、精进忏悔。我们学佛总是求平安,求福报,而不是在一切的境缘当中,我们去了知因果法,了知都是我们前世所造,这个都是因为不明因果的缘故。
因果一法,世间的圣人,也非常的重视。孔子赞叹《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积不善这些都是因,余庆、余殃是果。但是世间的圣人,不是就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来谈因果,他们只看现世,所以很多的矛盾没有办法解释。像我们经常遇到的,奸臣一生富贵,而忠臣惨遭杀害;好人不长命,坏人活百岁。而我们佛法讲的是因果通三世,转变由心,报通三世。第一世我们称为现报,今生作善作恶,今生就得到福报、祸殃,现报。第二叫做生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得享福或者是受罪。第三个就是后报,今生作善作恶,到第三生或者第四生、第五生,或无量劫以后才受善恶之报。现报我们肉眼都能够看见,生报和后报,只有天眼才能看得到。所以有天眼的人,能见到一切凡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贪嗔痴造作杀盗淫妄恶业,以致堕三恶道,永劫沉沦,纵然修五戒十善,得人天身,但是人间福乐也是堕落之本。天上虽然不像人间有这么多的烦恼,然而天福一尽,承宿世恶业之力,直堕恶道。就像《法华经》中所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六道中这些苦因苦果,只贪恋眼前的享乐享受,而且都想长生不死,而极乐世界这个天人得到的天眼通,就能够真切的看到地狱恶鬼的种种的苦,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的乐,自然生起出离的心。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看到自己的这些家亲眷属,还有父母师长,一切有缘的众生在六道中受苦,这样就会精进的修学,不敢懈怠,尽快成佛去救度他们。师父就有这种感受,当自己的亲人,爱别离苦,自己的亲人,父母往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心痛,师父就在佛前发愿,只要他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师父吃再大的苦,也要弘扬佛法,为法忘躯,弘扬佛法,只要我的亲人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就是天眼通,能给我们带来这其中一项的利益。
我们虽然没有天眼通,但是通过学习这一愿,也应当痛念生死之苦,发出出离六道轮回的愿心。彻悟大师说:“如果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都是戏论”。虽然我们今天能够遇到净土法门,一定要为了脱生死而念佛,不能只为了人天福报。现在我们好多居士迷惑,到寺院里学佛,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家人的平安,就是为了得到今生的福报,那福报尽了以后还是堕落,还是要堕落的,不是究竟的。世间的一切众苦无过生死,无量劫来,我们出一胎胞入一胎胞,舍一皮囊入一皮囊,一念之差就堕落恶趣了。三恶道易入难出,三恶道我们待的时间太长,三善道我们只是一晃就堕落的。经中讲,众人在建祇桓精舍的时候,看到墙角有一堆蚂蚁,佛就告诉这些弟子们,说这群蚂蚁已经经过七佛的示现,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得脱蚁身。我们看到蚂蚁很苦,但是,蚂蚁他们自己倒感觉到非常自在,就像我们今天一样,在娑婆世界,娑婆,堪忍嘛,我们还想忍受,不知道是苦,但是极乐世界的这些天人们看到我们很苦。我们还在为自己拥有眼前这种幻相,拥有这些幻相的物质,车子、房子、美食、衣服而得意,那这和极乐世界的生活比起来,天壤之别的。他看我们非常痛苦的,这个内心的焦灼,内心的贪嗔痴,看我们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赶紧发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否则的话,以我们现在所造的恶业,我们的贪嗔痴,给大家说堕三恶道是肯定的,很难有人不堕落的。等到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的时候,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阿弥陀佛发的天眼通愿,不仅是帮助众生生起厌离的心和报恩的心,还有更殊胜的意义。极乐世界的人民得了天眼,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能够圆具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五眼具足,能够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的佛国,并可以照明一切的众生,这些众生的生生死死、来来去去的种种的相,于是就可以发起心来,救度众生,利乐有情。如果不发起这样的大心来,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众生,所以,这就体现了天眼愿更为殊胜的意义。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什么是诽谤正法?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